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十三》

电子图书馆
1 十三:
嶦:《集韵》之廉切,音詹。山峰也。又时艳切,音赡。山阪。

2 十三:
峄:《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𠀤音亦。《说文》从山睾声。《·禹贡》峄阳孤桐。《疏》东海下邳县西有葛峄山,卽此山也。又《尔雅·释山》属者峄。《注》言络绎相连属也。又与绎通。《·鲁颂》保有凫绎。《注》凫绎,二山。通作峄。○又邑名。《左传·文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注》绎,邾邑名。本在邹县。

3 十三:
岙:《唐韵》胡角切《广韵》苦角切《集韵》《韵会》辖觉切,𠀤音学。《说文》山多大石也。从山,学省声。《韩愈·会合联句》吟巴山荦岙,说楚波堆垄。《集韵》或作埆㙾。

4 十三:
𡼽:《集韵》于锦切,音飮。山岑貌。《正字通》嵚字之譌。

5 十三:
嶩:《玉篇》奴刀切。同峱。平嶩。山名,在齐地。

6 十三:
嶪:《广韵》《正韵》鱼怯切《集韵》逆怯切《韵会》疑辄切,𠀤音业。岌嶪,山高貌。《张衡·西京赋》状嵬峩以岌嶪。《注》岌嶪,高壮貌。《杜甫·九成宫诗》岌嶪土囊口。《集韵》或作礏。亦作嶫。《何晏·景福殿赋》峨峨嶫嶫。

7 十三:
嶫:《集韵》同嶪。

8 十三:
𡼾:《集韵》古外切,音会。㟋𡼾,山貌。详㟋字注。

9 十三:
𡼿:《玉篇》苦忽切《广韵》《集韵》苦骨切,𠀤音窟。𡼿屼,山貌。一曰童山。《说文》本作崛。《集韵》或作𡶏。

10 十三:
嶬:《玉篇》宜崎切《集韵》鱼羁切,𠀤音仪。《玉篇》山名。《集韵》山峰巉岩也。本作㕒。或作嶬。《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崎嶬而重注。《注》崎嶬,高峻也。又《广韵》鱼倚切《集韵》鱼绮切,𠀤音蚁。岌㠖,山高貌。《集韵》亦作㠖。

11 十三:
𡽀:《正字通》俗嵕字。

12 十三:
㠑:《唐韵》《韵会》《正韵》徂贿切《集韵》徂诔切,𠀤音罪。𡼊㠑,山貌。《说文》本作𡽕。从山辠声。《张衡·西京赋》上林岑以𡾔㠑。《注》险峻不齐也。《沈炯归䰟赋》其山则嵚岑㠑嵬。《六书》作𡹐。

13 十三:
㠒:《广韵》甫遥切《集韵》𤰞遥切,𠀤音标。山峰出貌。《正字通》与㟽同。

14 十三:
𡽁:《说文》同㠑。亦作𡽕㟎𡽁,犹崔嵬。见《扬雄·甘泉赋》。

15 十三:
嶭:《唐韵》五割切《集韵》《韵会》牙葛切《正韵》牙入切,𠀤音𡾹。《说文》嶻嶭,山貌。《司马相如·上林赋》九嵕嶻嶭。《左思·魏都赋》抗旗亭之嶤嶭。《注》旗亭,市楼也。嶤嶭,高也。《集韵》嵲或作嶭。亦作𡾲。

16 十三:
𡽂:《玉篇》姑戸切《集韵》果五切,𠀤音古。山名。又《玉篇》古胡切,音姑。义同。
考证:〔《玉篇》古胡切,音吾。〕谨按古胡切当音姑,不当音吾,吾改姑。

17 十三:
𡽃:《说文》嶞字。

18 十三:
险:《广韵》《集韵》𠀤虚检切,音险。《说文》阻难也。又高峻貌。《嵆康·琴赋》丹崖险巘,靑壁万寻。《郭璞·江赋》壮天地之险介。又《集韵》《类篇》𠀤鱼窆切,音噞。嵰险,山貌。

19 十三:
㠓:《玉篇》莫红切《集韵》谟蓬切,𠀤音蒙。山名。《正字通》山名,地名,古皆借蒙。

20 十三:
㠔:《广韵》方卖切《集韵》卜卦切,𠀤音拜。《玉篇》阸㠔,山形。《集韵》山谷阸也。一曰蜀中谓山谷㵎田曰㠔。

21 十三:
𡽄:《集韵》鱼敎切《类篇》倪吊切,𠀤音耀。山高貌。

22 十三:
𡽅:《集韵》语靳切,音运。大𡽅,山名。

23 十三:
𡽆:《广韵》《集韵》𠀤之义切,音至。山名。

24 十三:
嶯:《集韵》《类篇》𠀤侧立切,音戢。山名,在越。又《集韵》侧洽切,音眨。义同。《正字通》蕺字之譌。详草部蕺字注。《字汇》从山,误。

25 十三:
嶰:《广韵》胡买切《集韵》下买切,𠀤音蟹。山涧闲也。《左思·吴都赋》嶰涧閴冈。《注》小山别大山曰嶰。又谷名。《通鉴纲目》黄帝命伶伦取竹于嶰溪之谷。又通作解。《前汉·律历志》黄帝使泠纶取竹之解谷。《注》孟康曰:解,脱也。谷,竹沟也。取竹之脱无钩节者。一说昆仑之北谷名也。又去声。《集韵》居隘切,音懈。义同。又叶虚里切,音喜。《马融·广成颂》冒𣝓柘搓𣗥枳,穷浚谷底幽嶰。

26 十三:
㠕:《集韵》羽鬼切,音炜。山险也。嵬或作㠕。又《正字通》与嵬通。有平上二音。

27 十三:
𡽇:《集韵》同𡿋。

28 十三:
𡽈:《说文》崛本字。

29 十三:
嶱:《五音集韵》苦曷切《集韵》丘葛切,𠀤音渴。嶱嵑,山貌。又山石高峻貌。《张衡·南都赋》其山则崆㟅嶱嵑。《杜甫·咏怀诗》乐动殷樛嶱。《正字通》或作胶轕。义同。○按《玉篇》嶱同嵑。而张赋嶱嵑字连用,又似非同音者。《正字通》改古曷切,音葛,与轕通用。似亦可从。
考证:〔《张衡·南都赋》其山则崆㟅嶱嵑。又按玉篇,嶱同嵑。而扬赋嶱嵑字连用,又似非同音者。〕谨按前注所引是张衡南都赋,此处扬赋应作张赋,扬改张。

30 十三:
𡽉:《集韵》《类篇》𠀤子计切,音霁。山名。
《篇海》子计切,音霁。山名。

31 十三:
嶲:《集韵》选委切,音𣿂。越嶲,郡名。本作嶲。
《集韵》同巂。详后巂字注。

32 十三:
𡽊:《字汇补》充争切,音撑。《扬雄·蜀都赋》堪𡽊隐倚。《注》衆山奇怪之形。

33 十三:
㠖:《集韵》与嶬同。

34 十三:
嶳:《字汇补》古文地字。注见土部三画。

URN: ctp:kangxi-zidian/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