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
岝:《》鋤陌切《集韻》側格切,𠀤音窄。山名。《吳志》支硎山,支道林所居,今名岝㟧山。又《》在各切《集韻》疾各切,𠀤音昨。岝㟧,山高貌。 |
| 五: |
岞:《正字通》同岝。 |
| 五: |
岟:《》於兩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𠀤泱上聲。《》山足也。《集韻》山貌。《左思·魏都賦》山林幽岟。《註》岟,深邃也。 |
| 五: |
𡶃:《》《集韻》𠀤烏懈切,音隘。險也。或从益。 |
| 五: |
岠:《韻會》臼許切,音巨。《玉篇》大山也。又《韻會》至也。《·》銀龜二品,元龜岠冉,長尺二寸。《孟康曰》冉,龜甲。岠,至也。又《·》岠齊州以南。《註》岠,去也。《正字通》岠,應从歫。 |
| 五: |
岡:〔古文〕𠆼《》古郎切《集韻》《韻會》居郎切,𠀤音剛。《》岡,山脊也。从网从山,取上銳下廣形。《·》山脊岡。《·》陟彼高岡。《》如岡如陵。《五代史·唐紀》李克用破孟方立於郉州,還軍置酒三垂岡。又《韻會》通作阬。《·》𨻰衆軍於東阬。《註》阬,讀作岡。《韻會》說文本从山,俗又加山作崗,非。《集韻》或作𡶩。 |
| 五: |
𡶄:《集韻》班交切,音包。山名。或曰吳地有包山。本作包。 |
| 五: |
𡶅:《集韻》滂禾切,音坡,阪也。《·》陂者曰阪。本作陂,俗作𡶅。 |
| 五: |
𡶆:《字彙》普火切,音頗。𡶆峩,山貌。《正字通》同𡶅。字彙誤分爲二,不知𡶆𡶅皆俗增也。 |
| 五: |
𡶇:《玉篇》同密。《》山如堂者。从山宓聲。○按《字彙》𡶇密分爲二。 |
| 五: |
𡶈:《玉篇》疎士切《字彙》所几切,𠀤音史。山也。 |
| 五: |
岢:《》枯我切《集韻》《韻會》口我切,𠀤音可。岢嵐,山名。《括地志》山近太原,有渥洼池,出良馬。又岢嵐,州名。又鎮名。在嵐州界。 |
| 五: |
㞹:《正字通》同岢。 |
| 五: |
岣:《》古厚切《集韻》舉后切,𠀤音苟。《博雅》岣嶁,山名。又楚衡陽城南有岣嶁峰。詳嶁字註。又《集韻》《類篇》𠀤居侯切,音句。《》舉朱切《集韻》恭于切,𠀤音俱。義𠀤同。 |
| 五: |
𡶉:《集韻》孚梵切,音泛。山名。 |
| 五: |
㞺:《玉篇》古文族字。註見方部七畫。 |
| 五: |
岤:《正字通》呼𣲺切,音血。山穴也。《·》憭兮慄虎豹岤。《註》穿穴也。 |
| 五: |
㞻:《集韻》下老切,音號。山名。《正字通》㟧字之譌。 |
| 五: |
岥:《集韻》逋禾切。同陂。《博雅》陂陁,衺也。或作岥。《潘岳·西征賦》裁岥岮以隱嶙。《註》岥岮,不平貌。又滂禾切,音坡。阪也。 |
| 五: |
𡶊:《正字通》同陁。詳阜部陁字註。 |
| 五: |
岦:《》《集韻》𠀤力入切,音立。岦岌,山貌。 |
| 五: |
㞼:《集韻》辰陵切。同丞。翊也。〇按《》本作㞼。从𠬞从卪从山,山高奉承之意。《六書本義》作𢌼,自下奉上也。亦从手作承。互見一部丞字、手部承字二註。 |
| 五: |
𡶋:《字彙》居六切,音掬。𡶋𡶮,猶閫奧。引黃香九宮賦:廓𡶋𡶮以閌閬。一說水厓外曰𨸰。毛詩借用鞠。《集韻》作㘲泦。《正字通》今𡶋𡶮六書不載,必譌文也。 |
| 五: |
㞽:《》《集韻》𠀤許月切,音䬂。《玉篇》山也。《集韻》山貌。 |
| 五: |
𡶌:《字彙》蒲靡切,音皮。山再成也。《正字通》按爾雅釋山,再成曰英。註兩山相重也。一成曰岯。引書至于大岯,無𡶌名。𡶌卽岯之譌。 |
| 五: |
岧:《》徒聊切《集韻》田聊切,𠀤音條岧嶤,山高貌。《張衡·西京賦》狀亭亭以岧岧。《集韻》或作岹。岹𡶒,山形。 |
| 五: |
𡶍:《玉篇》古文倉字。註見人部八畫。 |
| 五: |
岨:《》七余切《集韻》千餘切,𠀤同砠。《》石戴土也。《·》陟彼岨矣。今作砠。《朱傳》石山戴土曰砠。《正字通》岨作砠,義通。又《五音集韻》壯所切,音阻。岨峿,山形。 |
| 五: |
岩:《正字通》俗嵒字。巖俗省作岩。 |
| 五: |
𡶎:《》《集韻》𠀤無沸切,音未。山名。 |
| 五: |
岪:《》敷勿切《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𠀤音佛。《》山脅道也。又岪鬱,山貌。《司馬相如·子虛賦》盤紆岪鬱。又《集韻》一作𡶒。《·》山曲𡶒。 |
| 五: |
岫:《》似祐切《集韻》《韻會》《正韻》似救切,𠀤音袖。《》山穴也。《·》山有穴爲岫。《註》謂巖穴。《左思·魏都賦》窮岫泄雲,日月恒翳。《徐幹·七喻》棲遲乎窮谷之岫。◎按《》岫本作山穴,亦通作山用。《謝朓·宣城郡詩》窻中列遠岫。《黃山谷·過石塘詩》晴岫插天如畫屏。又《》《集韻》《類篇》𠀤夷周切,音由。《晉庾闡詩》崢嶸激淸崖,蒙蘢䕃巖岫。咀嚼延六氣,俛仰以九周。《集韻》或作𥥉䜬。 |
| 五: |
岬:《集韻》古狎切,音甲。山旁也。《·》徘徊於山岬之旁。《註》岬,山脅也。《左思·吳都賦》傾藪薄,倒岬岫。《註》兩山閒曰岬。又赤岬,山名,在蜀夔州府城北,上有孤城,卽古魚復縣基,南連白帝山,不生草木,土石悉赤。俗云如人袒胛,故名赤岬。又岬嵑,接連貌。《張協·洛禊賦》都人士女,奕奕祁祁。車駕岬嵑,充溢中逵。《集韻》或作𥑐。 |
| 五: |
岭:《》《集韻》𠀤郎丁切,音零岭巆,山深貌。又山名。《唐·元結·閔岭中樂府》入岭中而登玉峰。 |
| 五: |
岮:《集韻》唐何切,音陀。《博雅》陂陀,衺也。或作岮。《正字通》岥岮,不平貌。《潘岳·西征賦》裁岥岮以隱嶙。 |
| 五: |
岯:《》符悲切《集韻》《韻會》貧悲切,𠀤音邳。《·》一成岯。《疏》山上更有一山重絫者名岯。又大岯,山名。通作伾。《·》至于大伾。《傳》今通利軍黎陽縣臨河有山,蓋大伾也。《括地志》大伾山,今名黎陽東山,一名靑壇山,在衞州黎陽。《》作大邳。又《集韻》鋪枚切,音伾。又晡枚切,音杯。又部癸切,佩上聲。又部鄙切,音否。普鄙切,音嚭。義𠀤同。或作𠂾〈山不〉。又㞸。 |
| 五: |
岰:《集韻》《正韻》於糾切《韻會》幺糾切,𠀤幽上聲。山曲貌。又《集韻》於敎切,音拗。義同。 |
| 五: |
岱:《》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𠀤音逮。《》泰山也。《》東嶽爲岱宗者,言萬物更相代於東方也。《通志略》山高四十餘里,凡十八盤,由南天門歷東西二天門,至絕頂。上有秦時無字𥓓,其祠曰靑帝,去黃河二百餘里。《風俗通》岱,胎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隂陽之交,觸石膚寸而合,不終朝而徧雨天下,故爲五嶽之長。《正字通》東嶽,古但稱太山。太代音同,故借代加山。 |
| 五: |
𡶏:《集韻》同崛。俗省。 |
| 五: |
岲:《集韻》許放切,音况。山名。 |
| 五: |
岳:《集韻》嶽古作岳。《》嶽,古篆作𠚁。《六書正譌》从丘,山,象形。嶽,岳經傳通用。○按《字彙》引古文分爲二,今依《正字通》𠀤入後嶽字註。又姓。宋岳飛,明岳正。 |
| 五: |
岴:《玉篇》同嶇,俗省。 |
| 五: |
岵:《》《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𠀤音楛。《》山有艸木也。《·》陟彼岵兮。又《·》多草木岵,無草木峐。《疏》峐,當作屺。○按《毛傳》無草木曰岵,有草木曰屺。與此異者,當是傳寫之譌。王肅、許愼俱从《》。 |
| 五: |
𡶐:《字彙》具牙切,音伽。衆山森列貌。《揚雄·蜀都賦》𡸗𡶐輵𡽖。 |
| 五: |
岶:《集韻》匹陌切《字彙》普伯切,𠀤音拍。𡻟岶,密貌。《集韻》或作泊𣶎。 |
| 五: |
㞾:《集韻》《韻會》𠀤女夷切,音尼。《》㞾丘,山名。反頂受水丘。从山尼聲。言頂當高反下,故曰反頂。引顏氏禱於㞾丘生孔子,頭象㞾丘山,四方高,中央窊下。又《集韻》或从丘作屔。通作尼。《正字通》㞾屔𠀤俗書。正韻三齊尼部削之。 |
| 五: |
岷:《》武巾切《集韻》眉頻切《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𠀤音民。《》山名。在蜀湔氐西徼外。本作𣊽,从山𢾞聲。《徐曰》今作岷。《孔穎達曰》山在梁州,江水所出。又《史註》山在岷州,溢洛南一里,連緜至蜀二千里,皆曰岷山。戴侗曰:在今威茂州之西北,東距峽州。又州名。秦隴西郡臨洮縣,後魏置岷州。因山爲名。或作㟭。又《韻會》通作汶。《》大江出汶郭之東南,逕蜀郡,東北至廣陵入海。又《·》汶嶓旣藝。 |
| 五: |
𡶑:《集韻》沽三切,音甘。山名。 |
| 五: |
岸:《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𠀤音犴。《》水厓而高者。《·》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高岸爲谷。又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又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又道岸。《·》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又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又獄名。《·》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犴。 |
| 五: |
岹:《集韻》同岧。岹嵽,山形。 |
| 五: |
岺:《集韻》同岭。 |
| 五: |
𡶒:《集韻》同岪。 |
| 五: |
𡶓:《玉篇》古文嶽字。註詳十四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