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六》

電子圖書館
1 六:
帝:〔古文〕𢂇𠫦《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𠀤音諦。《說文》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于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史記·高帝紀》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又諡法。《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又上帝,天也。《易·鼎卦》聖人亨,以享上帝。《·舜典》肆類于上帝。又五帝,神名。《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註》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家語》季康子問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又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也。《註》文耀鉤云: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帝室,太乙之精也。正義曰:太乙,天帝之別名也。《又》大角者,天王帝廷。《註》索隱曰:援神契云:大角爲坐候。宋均云:坐,帝坐也。《又》太微三光之廷,其內五星,五帝座。又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衞遷于帝丘。《註》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墟,故曰帝丘。
考證:〔《書·堯典傳》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謹按此係書序文。傳改序。〔《周禮·春官·小宗伯》《註》黑帝曰叶光紀。〕謹照原文叶改汁。

2 六:
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瓦切,音跨。《廣韻》㡁,衿袍也。《集韻》小衫曰㡁。又《類篇》枯買切,音楷。義同。

3 六:
帞:《廣韻》《集韻》𠀤莫白切,音陌。《廣雅》帞頭,幧頭也。《揚子·方言》絡頭,帞頭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絡頭。南楚江湘之閒曰帞頭。《釋名》綃頭,或曰帞頭,言其從後橫帞而前也。《類篇》帞,邪巾也。又《廣雅》㒾𠕦謂之帹帞。○按帞與帕音義𠀤同,當通用。又與袹通。《類篇》袹頭,始喪之服。或从巾。

4 六:
𢂐:《廣韻》胡頰切《集韻》檄頰切,𠀤音協。《廣韻》束帶。

5 六:
𢂑:《廣韻》同拭。

6 六:
㡂:《廣韻》《集韻》𠀤力制切,音例。《玉篇》帛餘也。《廣雅》㡂㡜,遺餘也。《左思·魏都賦》漢罪流禦,秦餘徙㡂。《玉篇》亦作𢂥。

7 六:
𢂒:《玉篇》羊脂切,音移。《字彙》衣服貌。

8 六:
帟:《唐韻》羊益切《集韻》夷益切,𠀤音繹。《廣雅》帳也。《說文》在上曰帟。《釋名》小幕曰帟。張在人上,帟帟然也。《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註》帟主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塵也。《掌次》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設重帟。《註》重帟,復帟也。鄭司農云:帟,平帳也。《後漢·皇后紀》定策帷帟。
考證:〔《周禮·天官·幕人》《註》帟主在幕,若握中坐上承塵也。〕謹照原文握改幄。〔《又》朝日祀上帝,則張大次小次,設重帟。〕謹按朝日祀上帝乃掌次文,非幕人職也。謹照原文又字改掌次二字。上帝改五帝。

9 六:
㡃:《唐韻》《韻會》《正韻》𠀤呼光切,音荒。《說文》㡛,設色之工治絲練者。或作㡃。《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練絲。又《說文》一曰㡃隔。《玉篇》㡃,幪也,隔也。《廣韻》㡃,蒙掩,謂巾幕之屬,可以掩覆者。又《玉篇》通作荒。《禮·喪大記》帷荒。《註》荒,蒙也。在旁曰帷,在上曰荒。又《廣韻》《集韻》𠀤謨郞切,音茫。義同。《類篇》亦作𢂾。

10 六:
㡄:《唐韻》相倫切《集韻》須倫切,𠀤音荀。《說文》領端也。又《集韻》松倫切,音旬。義同。

11 六:
帠:《集韻》《韻會》𠀤研計切,音詣。《集韻》法也。《莊子·應帝王》女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焉。

12 六:
帡:《字彙》俗帲字。

13 六:
帢:《廣韻》《正韻》苦洽切《集韻》《韻會》乞洽切,𠀤音恰。《埤蒼》帽也。《廣韻》弁缺四隅。《增韻》一曰按頭使下曰帢。《集韻》士服也。《魏志·太祖紀註》漢末公卿多委王服,以幅巾爲雅,是以袁紹之徒雖爲將帥,皆著縑巾。魏太祖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爲帢,以色別其貴賤,可謂軍容,非國容也。《類篇》或作𢂿㡊𢃫。

14 六:
帣:《唐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𠀤音眷。《說文》囊也。今鹽官三斛爲一帣。又《集韻》逵員切,音權。囊有底曰帣。又《類篇》古轉切,音卷。斂衣褏也。《史記·淳于髡傳》帣韝鞠𦜕。《註》索隱曰:帣謂收袖也。

15 六:
𢂓:《集韻》他東切,音通。𢂓帬,外國服。

16 六:
𢂔:《字彙》胡公切,音紅。幟類。

17 六:
帤:《唐韻》女余切《集韻》《韻會》《正韻》女居切,𠀤音袽。《說文》巾帤也。一曰幣巾。《揚子·方言》帤,大巾也。嵩嶽之南,𨻰穎之閒謂之帤。亦謂之幪。又《廣韻》幡巾。《正韻》旛布。又弓中裨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厚其帤,則木堅。薄其帤,則需。《註》帤,謂弓中裨。《疏》造弓之法,弓幹雖用堅木,仍於幹上裨之,乃得調適也。

18 六:
𢂕:《玉篇》此芮切,音毳。巾也。

19 六:
帥:〔古文〕䢦《唐韻》所律切《集韻》《正韻》朔律切,𠀤音蟀。《易·師卦》長子帥師。《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于此。又循也。《禮·王制》命鄉𥳑不帥敎者以告。《註》帥,循也。又遵也。《前漢·循吏傳》蕭曹以寬厚淸靜,爲天下帥。《註》帥,遵也。又聚也。《揚雄·甘泉賦》帥尒隂閉,霅然陽開。《註》晉灼曰:帥,聚也。又《說文》佩巾也。《廣雅》巾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類切,率去聲。《廣韻》將帥也。《正韻》主也,率也,統也,領也。《周禮·夏官》二千五百人爲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爲旅,旅帥皆下大夫。《左傳·宣十二年》命爲軍帥。《疏》軍帥,軍之主帥。《前漢·黃霸傳》置父老師帥。又姓。《廣韻》本姓師,晉景帝諱,改爲帥氏。晉尚書郞帥昺。又《五音集韻》舒芮切,音稅。同帨。亦佩巾也。
考證:〔《揚雄·甘泉賦》帥尒隂閉,霅然陽關。〕謹照原文關改開。

20 六:
㡅:〔古文〕𠕰《廣韻》奴可切,音娜。宬也。或作𢄴。

21 六:
𢂖:《集韻》師古作𢂖。註詳七畫。

22 六:
𢂗:《集韻》乙力切,音憶。幡也。

23 六:
𢂘:《集韻》莊緣切,音跧。曲卷也。

24 六:
𢂙:《類篇》同㠵。

25 六:
𢂚:《字彙補》古文卓字。註詳十部六畫。

URN: ctp:kangxi-zidian/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