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十二》 | 電子圖書館 |
1 | 十二: | 㢖:《集韻》鋪官切,音潘。《玉篇》峙屋也。又《集韻》逋潘切,音般。儲物也。 |
2 | 十二: | 𢊭:《海篇》秩字古文。◎按諸字書秩字無此文,當是譌字。 |
3 | 十二: | 廙:《唐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織切,𠀤音弋。《說文》行屋也。《玉篇》行屋下聲。《集韻》或作𢇙。又《廣韻》《集韻》𠀤羊吏切,音異。《玉篇》謹敬也。《廣韻》恭也,敬也。又《韻會》羊至切《正韻》以智切,𠀤音肄。義同。 |
4 | 十二: | 廚:《唐韻》直株切《集韻》《韻會》重株切,𠀤音躕。《說文》庖屋也。《孟子》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又《玉篇》主也。《後漢·黨錮傳》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毋班,秦周,蕃嚮,王章,爲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也。又櫝也。《晉書·顧愷之傳》愷之嘗以一廚畫寄桓𤣥。《南史·齊陸澄傳》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又馗廚,菌也。《爾雅·釋草》中馗菌。《註》地蕈也。今江東人名爲土菌。亦曰馗廚。又木名。《集韻》斯條國有廚木,汁肥,可用之煑餅。《廣韻》俗作厨。 |
5 | 十二: | 𢊮:《海篇》音頹。下重也。 |
6 | 十二: | 𢊯:《玉篇》王委切,音蔿。美也。 |
7 | 十二: | 𢊰:《集韻》與𢋮同。 |
8 | 十二: | 廛:《唐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正韻》呈延切,𠀤音纏。《說文》一畝半,一家之居。《詩·魏風》胡取禾三百廛兮。《傳》一夫之居曰廛。《周禮·地官·遂人》夫一廛田百畮。《註》廛,城邑之居。《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謂居曰廛。又《玉篇》市邸也。《禮·王制》市廛而不稅。《註》廛市物邸舍,稅其舍,不稅其物。《周禮·地官·廛人》掌斂廛布,而入于泉府。《註》廛布者,貨賄諸物邸舍之稅《疏》謂在行肆,官有邸舍,人有置物於中,使之出稅,故云廛布也。《班固·西都賦》闐城溢郭,旁流百廛。又《集韻》或作㙻。《前漢·揚雄傳》有田一㙻。又《集韻》亦作㙻㢆鄽。 |
9 | 十二: | 廜:《廣韻》《集韻》𠀤同都切,音徒。《廣雅》廜㢝,庵也。又《集韻》屋平曰廜。《集韻》或作𢉜。 |
10 | 十二: | 𢊱:《海篇》音墳。崩也。 |
11 | 十二: | 𢊲:《海篇》森上聲。除也。 |
12 | 十二: | 廝:《廣韻》息移切《集韻》《韻會》相支切《正韻》相咨切,𠀤音斯。《玉篇》使也,賤也。《唐韻》養也。《集韻》析薪養馬者。《公羊傳·宣十二年》厮役扈養。《註》艾草爲防者曰厮。《揚子·方言》官婢,女厮,謂之娠。《註》女廝者,婦人給使,亦謂之娠。又《韻會》亦作廝。《史記·蘇秦傳》厮徒十萬。《張耳傳》厮養卒。又《正韻》與釃通。《唐書·高儉傳》附故渠厮引旁出。又與撕通。《集韻》撕,亦作厮。《玉篇》一作㒋。 |
13 | 十二: | 廞:《唐韻》許今切《集韻》《正韻》虛金切,𠀤音歆。《說文》𨻰輿服於庭也。《周禮·天官·司裘》廞裘飾皮車。又《爾雅·釋言》興也。《周禮·春官》笙師廞其樂器。又《集韻》《正韻》𠀤祛音切,音欽。《廣韻》許錦切《集韻》羲錦切,𠀤歆上聲。義𠀤同。又《集韻》牛錦切,音僸。義同。又怒貌。《揚子·太𤣥經》虎虓振廞。又淤塞也。《唐書·薛大鼎傳》滄州無棣渠久廞塞,大鼎浚治。又《集韻》丘銜切,音嵌。嶔廞,山險也。又與嵌通。《集韻》嵌,亦作廞。 |
14 | 十二: | 廟:〔古文〕庿《唐韻》《廣韻》《韻會》《正韻》𠀤眉召切,苗去聲。《說文》尊先祖貌也。《古今注》廟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釋名》先祖形貌所在也。《玉篇》宗廟也。《爾雅·釋宮》室有東西廂曰廟。《註》夾室前堂。《疏》凡大室有東西廂夾室及前堂有序牆者曰廟。又《六書故》宮前曰廟,後曰寢。今王宮之前殿,士大夫之廳事,是也。虞箴曰:民有寢廟。傳曰:夫鼠不穴寢廟,畏人故也。猶後世言廟朝,廟堂也。《文中子·禮學篇》山澤有廊廟之志。又凡祠外神者亦曰廟。《史記·封禪書》趙人新垣平,以望氣見上,言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於是作渭陽五帝廟。 |
15 | 十二: | 廠:《廣韻》《正韻》昌兩切《集韻》《韻會》齒兩切,𠀤音敞。《廣韻》露舍也。《集韻》屋無壁也。又《廣韻》《正韻》𠀤尺亮切。音唱。義同。 |
16 | 十二: |
廡:《唐韻》文甫切《集韻》罔武切《韻會》罔甫切,𠀤無上聲。《說文》堂下周屋。《釋名》大屋曰廡。廡,幠也。幠,覆也。幷冀人謂之庌。《前漢·竇嬰傳》𨻰賜金廊廡下。《註》廡,門屋也。又《集韻》微夫切,音無。蕃廡,草木盛貌。《書·洪範》庶草蕃廡。又讀上聲。《晉語》詩曰黍不爲黍,不能蕃廡。《註》廡音武。又與甒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註》古文甒作廡。 考證:〔《士喪禮》甒禮在服。〕謹按此出士冠禮。原文側尊一甒爲句,醴爲句,在服北爲句,非以甒禮在服爲句也。謹照原文改士冠禮側尊一甒。 |
17 | 十二: |
廢:《唐韻》方肺切《集韻》《韻會》放吠切,𠀤音癈。《說文》屋頓也。又《爾雅·釋詁》止也。《註》止住也。《禮·曲禮》凡祭有其廢之,莫敢舉也。有其舉之,莫敢廢也。又《爾雅·釋詁》廢,舍也。《註》舍,放置。《周禮·天官·大宰》八柄,七曰廢,以馭其罪。《註》廢,猶放也。《又》八則,三曰廢置,以馭其吏。又《爾雅·釋詁》大也。《詩·小雅》廢爲殘賦。《傳》廢,忲也。《釋文》一本作廢。大也。又墮也。《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於牀,廢於爐炭。《註》廢,墮也。又《轉註古音》音發。《前漢·郊祀歌》西顥沆碭。秋氣肅殺。含秀垂穎,續舊不廢。又與癈通。《左傳·昭十四年》司徒老祁慮癸僞癈疾。又與撥通。《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撥爾而怒。《註》故書撥作廢。鄭司農云:廢讀爲撥。 考證:〔《說文》屋傾也。〕謹照原文傾改頓。〔《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撥而怒。〕謹按原文文義,必字可省,爾字不可省。謹改撥爾而怒。 |
18 | 十二: | 廣:《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晃切,光上聲。《說文》殿之大屋也。又《玉篇》廣,大也。《廣韻》廣,闊也。《易·繫辭》廣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廣以配地。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廣州。又姓。《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又《玉篇》古曠切,光去聲。《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疏》馬融云:東西爲廣,南北爲輪。《釋文》廣,古曠反。又車名。《周禮·春官·車僕》廣車之萃。《註》廣車,橫𨻰之車也。《釋文》廣,古曠反。《左傳·僖二十八年》西廣東宮。《疏》楚有左右廣,蓋兵車之名。《宣二年》分爲二廣。《註》十五乗爲一廣。又《正字通》音曠。《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註》廣,開泰貌。又與曠通。《前漢·五行志》師出過時之謂廣。又姑黃切,音光。《爾雅·釋獸》回毛在背,闋廣。《疏》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背者名闋廣。《音義》廣,音光。又《韻補》叶果五切,音古。《禮·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
19 | 十二: | 㢗:《廣韻》《集韻》𠀤丘召切,音趬。《玉篇》高屋。 |
20 | 十二: | 𢊳:《集韻》同庛。 |
21 | 十二: | 𢊴:《五音篇海》與奩同。 |
22 | 十二: | 𢊵:《字彙補》與鼻同。人名。《戰國策》所用者,摟𢊵翟强也。《吳師道註》摟𢊵疑卽管鼻。 |
URN: ctp:kangxi-zidian/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