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六》

電子圖書館
1 六:
𢈇:《玉篇》所近切,音滲。《篇韻》屋斜。

2 六:
𢈈:《集韻》渴合切,音𣹆。《玉篇》帀也。又《集韻》壓也。或作㕉。又《類篇》乙洽切,音浥。低下也。

3 六:
庠:《唐韻》似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𠀤音祥。《說文》禮官養老處也。《禮·王制》有虞氏養國老于上庠,養庶老于下庠。《註》上庠右學,大學也。下庠左學,小學也。又《學記》黨有庠。《疏》於黨中立學,敎閭中所升者也。《孟子》設爲庠序學校以敎之。庠者養也,校者敎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4 六:
㡼:《玉篇》音曳。倉也。又《廣韻》《集韻》𠀤羊至切,音肄。《集韻》㡼廡也。

5 六:
㡽:《篇韻》直紹切,音趙。言說𤰞也。

6 六:
㡾:《篇韻》音限。門閾也。

7 六:
𢈉:《集韻》徒東切,音同。《玉篇》舍響。又《集韻》他東切,音通。義同。

8 六:
𢈊:《集韻》同𢩋。

9 六:
𢈋:《玉篇》火犬切,音蠉。穴也。

10 六:
庡:《廣韻》於豈切,音扆。《玉篇》徘徊也。又《廣韻》藏也。《集韻》或作㕈。

11 六:
㡿:《唐韻》《集韻》𠀤昌石切,音尺。《說文》卻屋也。又斥本字。《說文》安定有鹵縣,東方謂之㡿,西方謂之鹵。又《玉篇》㡿,指也,稀也,大也,𠋫也,不用也,疏遠也,充滿也。又《玉篇》充夜切,斥去聲。義同。

12 六:
庢:《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栗切,音窒。《說文》礙止也。《枚乗七發》發怒庢沓。《註》言初發怒,礙止而涌沸。又《廣韻》縣名。在京兆。《寰宇記》山曲曰盩,水曲曰庢。○按《前漢·地理志》作厔。
考證:〔《寰宇記》山曲曰盭,水曲曰庢。〕謹照原文盭改盩。

13 六:
庣:《廣韻》吐彫切《集韻》《正韻》他彫切,𠀤音祧。《廣韻》不滿之貌。《前漢·律歷志》旁有庣焉。《註》師古曰:庣,不滿之處也。又《集韻》田聊切,音迢。過也。《前漢·律歷志註》鄭氏曰:庣,過也。

14 六:
㢀:《廣韻》《集韻》《類篇》𠀤七賜切,音刺。《玉篇》下屋也。《廣韻》偏㢀,舍也。

15 六:
庤:《唐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正韻》丈几切,𠀤音峙。《說文》庤,儲置屋下也。《玉篇》庤,儲也,具也。《·周頌》命我衆人,庤乃錢鎛。又通作峙。《·費誓》峙乃糗糧。《玉篇》或作畤。《廣韻》亦作𤲵。

16 六:
庥:《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𠀤音休。《爾雅·釋言》庇,庥䕃也。《註》今俗呼樹䕃爲庥。《疏》庥,依止也。又叶匈于切,音虛。《韓愈·鄆州谿堂詩》公在中流,右詩左書。無我斁遺,此邦是庥。《集韻》或作茠。
考證:〔《爾雅·釋言》庥,庇䕃也。〕謹照原文庥庇改庇庥。

17 六:
㢁:《廣韻》同㢋。《唐書·王忠嗣傳》軍㢁翼掩之。又《集韻》與㞔同。詳尸部㞔字註。

18 六:
度:〔古文〕𡧪㡯《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正韻》獨故切,𠀤音渡。《說文》法制也。从又,𢉙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又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又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又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又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又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又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又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又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又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又《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又《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又投土於版也。《·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又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考證:〔《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丈尺引也。〕謹照原文丈尺改尺丈。〔《前漢·西域傳》縣度者,石也。〕謹照原文改縣度,石山也。

19 六:
㢂:《五音集韻》五犯切,音儼。峻也。又《集韻》同㢈。詳㢈字註。

20 六:
𢈌:《類篇》居僞切,詭去聲。毀也。

URN: ctp:kangxi-zidian/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