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八》

電子圖書館
1 八:
庰:《唐韻》《集韻》𠀤必郢切,音餅。《玉篇》蔽也,薄也。《六書故》門閒屛蔽者,所謂塞門也。又《廣雅》庰,藏也。又《廣韻》防正切《集韻》毗正切,𠀤音倂。《廣韻》庰,隱僻也。廁也。又《廣韻》蒲徑切《集韻》步定切,𠀤瓶去聲。義同。《玉篇》或作帲屏。

2 八:
𢈳:《海篇》音總。屋中舍。

3 八:
㢈:《唐韻》《集韻》𠀤都回切,音堆。《說文》屋從土傾下也。又《集韻》徒回切,音頹。義同。《玉篇》或作隤。《集韻》或作𢈹㢂。

4 八:
㢉:《唐韻》宅加切《集韻》直加切,𠀤音茶。《說文》開張屋也。又縣名。《說文》濟隂有㢉縣。○按《前漢·地理志》作秅。《廣韻》一作𥝾。又《集韻》陟加切,音奓。又陟格切,音磔。義𠀤同。

5 八:
𢈴:《集韻》居卿切,音京。《廣雅》倉也。

6 八:
㢊:《廣韻》烏蟹切《集韻》倚蟹切,𠀤音矮。《玉篇》庪也。又《廣韻》坐倚貌。又《類篇》隱綺切,音倚。義同。《廣韻》或作躷。

7 八:
庱:《唐韻》《集韻》《韻會》丑拯切《正韻》丑逞切,𠀤僜上聲。《玉篇》亭名。《吳志·孫權傳》親乗馬,射虎於庱亭。《元和郡國志》庱亭,在丹陽縣東四十七里。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丑升切,音僜。又《集韻》閭承切,音陵。義𠀤同。

8 八:
𢈵:《篇韻》驅羊切,音羌。空谷貌。

9 八:
庲:《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𠀤音來。《玉篇》舍也。《集韻》長庲,齊臺名。庲降,蜀地名。

10 八:
𢈶:《類篇》酉字切,音異。邪也。又《海篇》音斯。𢈶祁,地名。○按《左傳》𢈶本作虒。《海篇》誤。

11 八:
庳:《唐韻》便俾切,脾上聲。《說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傳·襄三十一年》宮室卑庳。又《集韻》《韻會》賔彌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卑。《廣韻》庳下也。《周語》陂唐汚庳,以鍾其美。《揚子·法言》庳則儀秦。又《玉篇》短也。《周禮·地官》其民豐肉而庳。又《集韻》毗至切,音䠋。有庳,國名。《孟子》封之有庳。又通作鼻。《後漢·東平王蒼傳》昔象封有鼻。《註》有鼻,國名。在今永州營道縣北。又《集韻》頻彌切,音陴。鶉牝名。《爾雅·釋鳥》鵪鶉,其雄鵲牝庳。又與毗通。《荀子·宥坐篇》天子是庳。《註》庳讀曰毗。輔也。

12 八:
𢈷:《韻會》同庳。

13 八:
𢈸:《集韻》諾叶切,音捻。《玉篇》壓也。

14 八:
𢈹:《集韻》與㢈同。

15 八:
𢈺:《集韻》廩古作𢈺。註詳十三畫。

16 八:
𢈻:《字彙》疾葉切,音捷。人名。衞康叔之後𢈻伯。

17 八:
𢈼:《玉篇》綏醉切,音邃。顚也。

18 八:
𢈽:《類篇》仕諫切,音棧。屋笮。

19 八:
庴:《集韻》《韻會》𠀤秦昔切,音籍。《玉篇》縣名。《前漢·地理志》淸河郡有庴縣。又《廣韻》《集韻》𠀤資昔切,音積。又《集韻》七約切,音鵲。又七迹切,音磧。義𠀤同。

20 八:
㢋:《唐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敞尒切《正韻》尺里切,𠀤音侈。《說文》廣也。《玉篇》廣大也。《吳語》夾溝而㢋我。《註》㢋我謂牽曳之,使勢分廣也。韋昭曰:旁擊也。《集韻》或作㢁。

21 八:
庵:《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含切,音諳。《玉篇》舍也,𢉨也。《廣韻》小草舍也。《集韻》圜屋爲庵。又《集韻》或作菴。《後漢·皇甫規傳》親入菴廬巡視。《通典》周武帝攻高齊,兵去之後,齊人謂栢菴爲帳幙,不疑兵退,是則結草木爲廬,皆曰菴。又《廣韻》烏合切《集韻》遏合切,𠀤諳入聲。《廣韻》低也。又《集韻》豕屋。

22 八:
𢈾:《玉篇》七侯切,輳平聲。崩聲。

23 八:
𢈿:《玉篇》古文或字。註詳戈部四畫。

24 八:
𢉀:《字彙》同漏。○按《說文》漏本作屚。諸字書無書作𢉀者。《字彙》沿《六書正譌》改尸从广,非。

25 八:
庶:〔古文〕𤈲𠦜𠪌𠩽𠪛《唐韻》《集韻》《韻會》商署切《正韻》商豫切,𠀤音恕。《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堯典》庶績咸煕。又《爾雅·釋言》侈也。《註》衆多爲奢侈。又《爾雅·釋言》幸也。《註》庶幾僥倖。又近辭。《論語》回也其庶乎。《集註》庶,近也。又䏧也。《·小雅》爲豆孔庶。《傳》庶,䏧也。《疏》謂於先爲豆實之時,必取肉物肥䏧美者。又支庶。《左傳·宣三年》其庶子爲公行。《註》庶子,妾子也。又庶子,周官名。《禮·燕義》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註》庶子,諸子也。又庶長,秦爵。《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又姓。《急就篇》庶霸遂。《註》庶,衞公族。禮記,子思母死於衞,庶氏女也。邾庶其來奔,後亦爲庶氏。又《集韻》賞呂切,音暑。《周禮·秋官》庶氏。《註》庶,讀如藥煑之煑,驅除毒蠱之言。《疏》取以藥煑,去病去蠱毒。又《韻補》之石切,音隻。《釋名》摭也。拾摭之也,謂拾摭微陋以待遇之也。又《集韻》章恕切,音翥。義同。《說文》本作𢉙。屋下衆也。从度从炗。炗,古文灮字。《徐鉉曰》灮亦衆盛也。

26 八:
𢉁:《玉篇》方登切,音𨹹。崩也。

27 八:
康:〔古文〕𠭳《唐韻》苦岡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岡切,𠀤音穅。《爾雅·釋詁》樂也。《·唐風》無巳大康。又《周頌》迄用康年。又《爾雅·釋詁》康,安也。《·益稷》庶事康哉。又《洪範》五福,三曰康寧。又《爾雅·釋宮》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疏》孫炎曰:康,樂也,交會樂道也。《釋名》五達曰康。康,昌也,昌盛也,車步倂列並用之,言充盛也。《列子·仲尼篇》堯遊於康衢。《史記·騶衍傳》爲列第康莊之衢。又《易·晉卦》康侯用錫馬蕃庶。《註》康,美之名也。又《禮·祭統》康周公。《註》康,猶褒大也。又《諡法》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令民安樂曰康。又國名。《書·康誥疏》命康叔之誥。管蔡郕霍皆國名,則康亦國名,在圻內。又《前漢·西域傳》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康州,析端州之端溪置。又姓。《廣韻》衞康叔之後。又《爾雅·釋器》康瓠謂之甈。《註》瓠,壺也。《賈誼·弔屈原賦》寶康瓠。又與穅通。《說文》穅或省作康。又與漮通。《爾雅·釋詁》漮,虛也。《·小雅》酌彼康爵。《箋》康,空也。漮康音義同。又《集韻》苦浪切,音抗。《禮·明堂位》崇坫康圭。《註》康讀爲亢。《疏》亢,舉也。
考證:〔《前漢·西域傳》康居國,東與烏戈山離,西與條支接。〕謹照原文改爲: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賈誼·懷沙賦》〕謹照原文懷沙賦改弔屈原賦。

28 八:
𢉂:《玉篇》古丸切,音官。玩也。

29 八:
庸:〔古文〕𠆌《唐韻》《廣韻》余封切《集韻》《類篇》《韻會》餘封切,𠀤音容。《說文》庸,用也。《·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傳》將登用之。《莊子·齊物論》爲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又《爾雅·釋詁》常也。《易·乾卦》庸言之信,庸行之謹。《書·臯陶謨》自我五禮有庸哉。《傳》用我五等之禮接之,使有常。又《玉篇》功也。《·舜典》有能奮庸煕帝之載,使宅百揆。《傳》庸,功也。《晉語》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註》國功曰功,民功曰庸。《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安有功者。又《地官·大司徒》以庸制祿,則民興功。又《爾雅·釋詁》勞也。《疏》謂勞苦。又《釋訓》庸庸,勞也。《疏》有功庸者皆勞也。《·王風》我生之初尚無庸。《箋》庸,勞也。又《廣韻》和也。《禮·中庸疏》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又《集韻》愚也。《史記·周勃傳》才能不過凡庸。又豈也。《左傳·莊十四年》庸非貳乎。《前漢·文帝紀賜尉佗書》雖王之國,庸獨利乎。又租庸賦法。《唐書·食貨志》用民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爲絹三尺,謂之庸。又水庸。《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註》水庸,溝也。《疏》坊者所以畜水,亦以鄣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又國名。《左傳·文十六年》楚滅庸。《註》庸,今上庸縣,屬楚之小國。又庸浦,地名。《左傳·襄十三年》戰于庸浦。又姓。《姓譜》庸國子孫,以姓爲氏。《前漢·儒林傳》膠東庸生。又與鄘通。《前漢·地理志》遷邶庸之民於𨿅邑,故邶庸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按《毛詩》作鄘。又與墉通。《·大雅》因是謝人,以作爾庸。《註》庸,城也。《禮·王制》附于諸侯曰附庸。《註》附庸,小城也。又與傭通。《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於齊。《註》師古曰:謂庸作受顧也。《司馬相如傳》與庸保雜作。《註》師古曰庸即謂賃作者保謂庸之可信任者也。又與鏞通。《·商頌》庸鼓有斁。《傳》大鐘曰庸。又叶于方切,音央。《𨻰琳·車渠椀賦》廉而不劌,婉而成章。德兼聖哲,行應中庸。
考證:〔又與鄘通。《前漢·地理志》遷邶鄘之名於𨿅邑,故邶鄘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謹照原文兩鄘字𠀤改庸。名改民。〔《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與齊。〕謹照原文與改於。

30 八:
𢉃:《集韻》始野切,音舍。小室。又《海篇》𢉃,屋頭也。

31 八:
𢉄:《集韻》與廞同。

32 八:
庹:《海篇》音佗。姓也。《萬姓統譜》萬曆閒,有河南之陽衞指揮庹五常,慈州人。又《字彙補》音託。兩腕引長謂之庹。

33 八:
𢉅:《篇韻》巨禁切,音𦧈。石地。○按《海篇》音渴,病寒也。音義誤與㾣同。

34 八:
庺:《海篇》古文松字。註詳木部四畫。

35 八:
𢉆:《字彙補》丁計切,音帝。𢉆𣏳也。

36 八:
𢉇:《呂氏春秋》厚糠多粃𢉇,辟米不得恃。音未詳。

37 八:
𢉈:《字彙補》與牆同。見漢史晨饗孔廟𥓓。

URN: ctp:kangxi-zidian/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