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八》

電子圖書館
1 八:
𢏮:《唐韻》烏宣切《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𠀤音淵。《玉篇》弓上下曲中。《類篇》弓隈也。通作淵。《釋名》弓末曰簫,中央曰弣,簫弣之閒曰𢏮。𢏮,宛也,言曲宛也。

2 八:
㢺:《海篇》音弦。弓也。又姓。

3 八:
𢏯:《海篇》音胡。弓也。

4 八:
𢏰:《篇海》側逬切,音諍。弓開也。

5 八:
𢏱:《集韻》弭古作𢏱。註詳六畫。

6 八:
𢏲:《海篇》同弽。

7 八:
㢻:《廣韻》女恚切,音諉。《玉篇》㢰㢻也。《廣韻》㢻㢰,弓貌。《集韻》弓曲謂之㢻。一曰張弩。《類篇》張弓貌。又《集韻》而睡切,音䄲。又《類篇》于僞切,音餧。義𠀤同。

8 八:
𢏳:《集韻》披耕切,音怦。張絃也。又悲萌切,音繃。彈也。《玉篇》一作絣。

9 八:
弴:《廣韻》《集韻》《韻會》𠀤都昆切,音敦。《說文》畫弓也。《韻會》雕弓。《廣韻》天子弴弓。又《廣韻》都聊切《正韻》丁聊切,𠀤音貂。義同。

10 八:
𢏴:《類篇》與㢻同。

11 八:
𢏵:《玉篇》同㣅。詳㣅字註。《類篇》作𢐛。

12 八:
𢏶:《字彙》與𢏯同。

13 八:
張:〔古文〕弡《唐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𠀤帳平聲。《說文》施弓弦也。《禮·曲禮》張弓尚筋。《儀禮·鄕射禮》勝者執張弓。又《廣雅》大也。《·大雅》孔修且張。《·康王之誥》張皇六師。又《廣雅》施也。《史記·武帝紀》張羽旗,設供具,以祀神君。又《廣韻》開也。《老子·道德經》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又《韻會》設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酒張坐飮。又施絃曰張。《前漢·董仲舒傳》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又羅取鳥獸曰張。《周禮·秋官·冥氏》掌設弧張。《註》弧張,罿罦之屬。《後漢·王喬傳》自縣詣臺朝,輒有雙鳧飛來,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焉。又計物之數曰張。《左傳·昭十三年》子產以幄幕九張行。《後漢·明帝八王傳》寵有彊弩數千張。又星名。《史記·律書》西至于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天官書》張素爲廚,主觴客。《正義》張六星,六爲嗉,主天廚飮食,賞賚觴客。又譸張,誑也。《·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又蹶張,以足張弩也。《前漢·申屠嘉傳》以材官蹶張。《註》如淳曰:能脚踏强弩張之,故曰蹶張。師古曰:今之弩,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張者曰蹶張。又乖張,相戾也。《司馬貞·補史記序》其中遠近乖張。又姓。《廣韻》本自軒轅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風俗通云: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出淸河,南陽,吳郡,安定,燉煌,武威,范陽,犍爲,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小雅》張仲孝友。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知亮切,音帳。《廣韻》張施。《集韻》𨻰設也。《周禮·天官·掌次》掌凡邦之張事。《前漢·王尊傳》供張如法而辦。又《韻會》自侈大也。《左傳·桓六年》隨張必棄小國。《釋文》張,豬亮反。又張絃之張,亦音帳。《嵆康·琴賦》伶倫比律,田連操張,進御君子,新聲㺒亮。又與脹通。《左傳·成十年》晉侯將食張如厠。《註》張,脹滿也。又與帳通。《史記·高帝紀》復留止張飮三日。《註》張,幃帳也。又《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疏》血旣動作,脈必張起,故言張脈也。《釋文》張,中亮反。又雄張。《後漢·班超傳》于寘王雄張南道。《註》雄張,猶熾盛也。張,丁亮反。

14 八:
弶:《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其亮切,强去聲。《玉篇》施罟於道也。《廣韻》張取獸也。《集韻》以弓𥄲鳥獸。

15 八:
𢏷:《海篇》音局。勇貌。

16 八:
強:《唐韻》巨良切《集韻》《韻會》《正韻》渠良切,𠀤音彊。《玉篇》米中蠹。《爾雅·釋蟲》蛄䗐,強䖹。《註》今米榖中小黑蟲是也。建平人呼爲䖹子。《揚子·方言》蛄䗐謂之強䖹。江東人謂之𧉪。又《爾雅·釋蟲》強蚚。《疏》強,蟲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蓋蠅類。《又》強醜捋。《註》以脚自摩捋。又與彊通。《廣韻》剛強也,健也。《禮·曲禮》四十曰強而仕。《疏》強有二義,一則四十不惑,是智慮強。二則氣力強也。《中庸》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又《集韻》勝也。《禮·中庸註》南方以舒緩爲強,北方以剛猛爲強。又《廣韻》暴也。《史記·田延年傳》誅鉏豪強。又算家以有餘爲強。《古木蘭詩》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又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丁曰強圉。又姓。《左傳·莊十六年》刖強鉏。《廣韻》後漢有強華奉赤伏符。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其兩切,彊上聲。《集韻》勉也。《爾雅·釋詁》勤也。《禮·中庸》或勉強而行之。又《韻會》矯強。《左傳·莊十九年》鬻拳強諫楚子。《荀子·臣道篇》率羣臣百吏,而相與強君曰橋君。《註》橋音矯。又勸也。《周禮·地官》正其行,而強之道藝。《註》強,猶勸也。《禮·樂記》強而弗抑則易。《疏》師但勸強其神識,而不抑之令曉,則受者和易。又姓。《廣韻》《前秦錄》有將軍強求。◎按《後漢》強華,《前秦》強求同姓,《廣韻》分二音,不知何據。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其亮切,彊去聲。《韻會》木強,不和柔貌。《前漢·周昌傳贊》周昌,木強人也。《註》言其強質如木石然。又《正韻》自是也,㑃也。《前漢·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於此。《註》屈強,不柔服也。《史記》作屈彊。又與襁通。《類篇》強,負兒衣。《史記·魯周公世家》成王少在強葆之中。《註》索隱曰:強葆卽襁褓。正義曰:強闊八寸,長八尺,用約小兒於背而負行。
考證:〔《周禮·地官》止其行,而強之道藝。〕謹照原文止改正。

17 八:
㢼:《集韻》同彆。

18 八:
弸:《廣韻》父耕切《集韻》《韻會》蒲萌切,𠀤音輣。《說文》弓强貌。《庾信·馬射賦》弓如明月對弸。又《廣雅》滿也。《揚子·法言》或問:言成文,動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又《集韻》《韻會》𠀤悲陵切,音崩。義同。又《廣韻》普耕切,音怦。弸彋也。又《類篇》披朋切,音漰義同。

19 八:
𢏸:《字彙補》同弦。見漢景君𥓓。

URN: ctp:kangxi-zidian/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