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八》

电子图书馆
1 八:
𢏮:《唐韵》乌宣切《集韵》萦悬切《韵会》幺悬切《正韵》萦圆切,𠀤音渊。《玉篇》弓上下曲中。《类篇》弓隈也。通作渊。《释名》弓末曰箫,中央曰弣,箫弣之闲曰𢏮。𢏮,宛也,言曲宛也。

2 八:
㢺:《海篇》音弦。弓也。又姓。

3 八:
𢏯:《海篇》音胡。弓也。

4 八:
𢏰:《篇海》侧逬切,音诤。弓开也。

5 八:
𢏱:《集韵》弭古作𢏱。注详六画。

6 八:
𢏲:《海篇》同弽。

7 八:
㢻:《广韵》女恚切,音诿。《玉篇》㢰㢻也。《广韵》㢻㢰,弓貌。《集韵》弓曲谓之㢻。一曰张弩。《类篇》张弓貌。又《集韵》而睡切,音䄲。又《类篇》于僞切,音喂。义𠀤同。

8 八:
𢏳:《集韵》披耕切,音怦。张弦也。又悲萌切,音绷。弹也。《玉篇》一作絣。

9 八:
弴:《广韵》《集韵》《韵会》𠀤都昆切,音敦。《说文》画弓也。《韵会》雕弓。《广韵》天子弴弓。又《广韵》都聊切《正韵》丁聊切,𠀤音貂。义同。

10 八:
𢏴:《类篇》与㢻同。

11 八:
𢏵:《玉篇》同㣅。详㣅字注。《类篇》作𢐛。

12 八:
𢏶:《字汇》与𢏯同。

13 八:
张:〔古文〕弡《唐韵》陟良切《集韵》《韵会》中良切,𠀤帐平声。《说文》施弓弦也。《礼·曲礼》张弓尚筋。《仪礼·鄕射礼》胜者执张弓。又《广雅》大也。《·大雅》孔修且张。《·康王之诰》张皇六师。又《广雅》施也。《史记·武帝纪》张羽旗,设供具,以祀神君。又《广韵》开也。《老子·道德经》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又《韵会》设也。《史记·曹相国世家》取酒张坐飮。又施弦曰张。《前汉·董仲舒传》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又罗取鸟兽曰张。《周礼·秋官·冥氏》掌设弧张。《注》弧张,罿罦之属。《后汉·王乔传》自县诣台朝,辄有双凫飞来,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又计物之数曰张。《左传·昭十三年》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后汉·明帝八王传》宠有强弩数千张。又星名。《史记·律书》西至于张。张者,言万物皆张也。《天官书》张素爲厨,主觞客。《正义》张六星,六爲嗉,主天厨飮食,赏赉觞客。又譸张,诳也。《·无逸》民无或胥,譸张爲幻。又蹶张,以足张弩也。《前汉·申屠嘉传》以材官蹶张。《注》如淳曰:能脚踏强弩张之,故曰蹶张。师古曰:今之弩,以手张者曰擘张,以足张者曰蹶张。又乖张,相戾也。《司马贞·补史记序》其中远近乖张。又姓。《广韵》本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风俗通云: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出淸河,南阳,吴郡,安定,炖煌,武威,范阳,犍爲,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小雅》张仲孝友。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知亮切,音帐。《广韵》张施。《集韵》𨻰设也。《周礼·天官·掌次》掌凡邦之张事。《前汉·王尊传》供张如法而办。又《韵会》自侈大也。《左传·桓六年》随张必弃小国。《释文》张,猪亮反。又张弦之张,亦音帐。《嵆康·琴赋》伶伦比律,田连操张,进御君子,新声㺒亮。又与胀通。《左传·成十年》晋侯将食张如厠。《注》张,胀满也。又与帐通。《史记·高帝纪》复留止张飮三日。《注》张,帏帐也。又《左传·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张脉偾兴。《疏》血旣动作,脉必张起,故言张脉也。《释文》张,中亮反。又雄张。《后汉·班超传》于置王雄张南道。《注》雄张,犹炽盛也。张,丁亮反。

14 八:
弶:《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其亮切,强去声。《玉篇》施罟于道也。《广韵》张取兽也。《集韵》以弓𥄲鸟兽。

15 八:
𢏷:《海篇》音局。勇貌。

16 八:
强:《唐韵》巨良切《集韵》《韵会》《正韵》渠良切,𠀤音强。《玉篇》米中蠹。《尔雅·释虫》蛄䗐,强䖹。《注》今米榖中小黑虫是也。建平人呼爲䖹子。《扬子·方言》蛄䗐谓之强䖹。江东人谓之𧉪。又《尔雅·释虫》强蚚。《疏》强,虫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盖蝇类。《又》强丑捋。《注》以脚自摩捋。又与强通。《广韵》刚强也,健也。《礼·曲礼》四十曰强而仕。《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中庸》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又《集韵》胜也。《礼·中庸注》南方以舒缓爲强,北方以刚猛爲强。又《广韵》暴也。《史记·田延年传》诛锄豪强。又算家以有馀爲强。《古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丁曰强圉。又姓。《左传·庄十六年》刖强锄。《广韵》后汉有强华奉赤伏符。又《广韵》《集韵》《正韵》𠀤其两切,强上声。《集韵》勉也。《尔雅·释诂》勤也。《礼·中庸》或勉强而行之。又《韵会》矫强。《左传·庄十九年》鬻拳强谏楚子。《荀子·臣道篇》率羣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曰桥君。《注》桥音矫。又劝也。《周礼·地官》正其行,而强之道艺。《注》强,犹劝也。《礼·乐记》强而弗抑则易。《疏》师但劝强其神识,而不抑之令晓,则受者和易。又姓。《广韵》《前秦录》有将军强求。◎按《后汉》强华,《前秦》强求同姓,《广韵》分二音,不知何据。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其亮切,强去声。《韵会》木强,不和柔貌。《前汉·周昌传赞》周昌,木强人也。《注》言其强质如木石然。又《正韵》自是也,㑃也。《前汉·陆贾传》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注》屈强,不柔服也。《史记》作屈强。又与襁通。《类篇》强,负儿衣。《史记·鲁周公世家》成王少在强葆之中。《注》索隐曰:强葆卽襁褓。正义曰:强阔八寸,长八尺,用约小儿于背而负行。
考证:〔《周礼·地官》止其行,而强之道艺。〕谨照原文止改正。

17 八:
㢼:《集韵》同别。

18 八:
弸:《广韵》父耕切《集韵》《韵会》蒲萌切,𠀤音輣。《说文》弓强貌。《庾信·马射赋》弓如明月对弸。又《广雅》满也。《扬子·法言》或问:言成文,动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又《集韵》《韵会》𠀤悲陵切,音崩。义同。又《广韵》普耕切,音怦。弸彋也。又《类篇》披朋切,音漰义同。

19 八:
𢏸:《字汇补》同弦。见汉景君𥓓。

URN: ctp:kangxi-zidian/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