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
𢓒:《类篇》如占切,音髥。迟行也。 |
| 五: |
𢓓:《集韵》作古作𢓓。注详人部五画。 |
| 五: |
㣘:《集韵》同跔。 |
| 五: |
彼:《唐韵》补委切《集韵》补靡切,𠀤𥓓上声。《》往有所加也。《玉篇》对此之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礼·檀弓》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又外之之词。《》彼哉彼哉。《疏》言如彼人哉无足称也。又《》𢔌也,逦也。 |
| 五: |
𢓔:《玉篇》苏合切,毵入声。行貌。 |
| 五: |
𢓕:《》同冘。 |
| 五: |
彽:《》直尼切《集韵》𨻰尼切,𠀤音墀。《玉篇》彽徊,犹徘徊也。又《集韵》都黎切,音低。又徒回切,音颓。义𠀤同。 |
| 五: |
彾:《玉篇》力郢切,音领。雨后径。又《集韵》郞丁切,音灵。与竛同。竛竮,行貌。 |
| 五: |
佛:《》敷勿切,音拂。彷佛也。《》本作髴。 |
| 五: |
㣙:《唐韵》徒历切《集韵》亭历切,𠀤音笛。《》行㣙㣙也。又《集韵》徒沃切,音毒。义同。 |
| 五: |
往:〔古文〕𢔎𨓹《唐韵》于两切《集韵》雨两切《正韵》羽枉切,𠀤王上声。《》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无咎。《·》帝曰:兪,汝往哉。《礼·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又《玉篇》古往也。《》往,昔也。《易·系辞》夫易彰往而察来。《·》稽诸往古,制宜于今。又约举前事曰往往。《史记·五帝纪》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敎固殊焉。又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与杨修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又《集韵》于放切,王去声。归向也。《史记·孔子世家赞》虽不能至,然心鄕往之。又叶尹竦切,音勇。《东方朔·七谏》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虎啸而谷风生兮,龙至而锦云往。 |
| 五: |
𢓖:《集韵》贫悲切,音皮。走貌。 |
| 五: |
𢓗:《玉篇》七尔切,音此。行貌。 |
| 五: |
征:〔古文〕徰《》《集韵》《韵会》诸盈切《正韵》诸成切,𠀤证平声。《·》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之子于征。又《韵会》征,伐也。《易·离卦》王用出征。《·》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征者,上伐下也。又《正韵》征,取也。《礼·王制》关讥而不征。又姓。《·》厮征伯侨,而役羡门兮。《注》仙人,姓征,名伯侨。又《韵会》通政。《周礼·地官·小司徒》施其职,而平其政。《注》音征,税也。当作征。又通正。《周礼·夏官》惟加田无国正。《注》音征,税也。独加赏之田无税。 |
| 五: |
徂:〔古文〕𡲂𡲡《》昨胡切《集韵》丛租切,𠀤祚平声。《·》往也。《·》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我徂东山。又《·》存也。《注》以徂爲存,犹以乱爲治,以曩爲向,以故爲今。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又国名。《·》侵阮徂共。《笺》阮也,徂也,共也,三国犯周,而文王伐之。◎按朱传云:以侵阮,而往至于共也。与笺说异。又徂来,山名。《·》徂来之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