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二》

電子圖書館
1 十二:
㦉:《玉篇》《集韻》𠀤古文懿字。註詳十六畫。

2 十二:
㦊:《集韻》胡瓜切,音華。心侈也。

3 十二:
𢠱:《集韻》乃版切。與赧同。《類篇》面慚赤也。

4 十二:
𢠲:《集韻》敷救切,音副。《類篇》怒也。或作㤱。

5 十二:
憉:《集韻》蒲庚切,音彭。憉悙,自强也。

6 十二:
憊:《唐韻》蒲拜切《集韻》《韻會》步拜切。《正韻》薄邁切,𠀤音備。《說文》𢢞也。本作𢞎,从心𤰇聲。今作憊。《廣韻》羸困也。《通俗文》疲極曰憊,疲劣也。或从疒作𤸶。又通作敗。《荀子·解蔽篇》惡敗而出妻。又《集韻》《韻會》𠀤蒲計切,音薜。困病也。《莊子·山木篇》貧也。非憊也。又《集韻》《類篇》鼻墨切《韻會》蒲北切,𠀤音蔔。困也。又叶平秘切,音葡。《易·遯卦》係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王肅讀。別作〈𢞎下心〉。

7 十二:
憋:《廣韻》普蔑切《集韻》匹滅切《韻會》《正韻》匹蔑切,𠀤音潎。《韻會》急速貌。《列子·力命篇》嘽咺憋懯。《揚子·方言》急性也。又《博雅》惡也。《後漢·董卓傳》憋腸狗態。又《集韻》必列切,音鱉。又《五音集韻》幷列切,音鷩。義𠀤同。或書作𢠳。

8 十二:
𢠳:《集韻》同憋。

9 十二:
憌:《集韻》殊倫切,音純。《說文》憂也。从心鈞聲。或作𢗋忳。又《廣韻》渠營切《集韻》葵營切,𠀤音瓊。與惸同。《集韻》惸惸,憂也。或作焭𢗋憌。

10 十二:
㦋:《集韻》陟加切,音奓。誕也。

11 十二:
憍:《廣韻》舉喬切《集韻》《韻會》居妖切,𠀤音驕。《集韻》逸也,矜也。《廣韻》憐也,恣也。《周武王·觴豆銘》戒之憍,憍則逃。又通作驕。《左傳·隱三年》驕奢淫泆。《疏》驕,謂恃己凌物。亦通作喬。《禮·樂記》齊音敖辟喬志。又《正韻》堅堯切,音驍。義同。又《廣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𠀤音趫。《集韻》虛憍,高仰也。又《韻會》居夭切。小人得志也。

12 十二:
憎:《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𠀤音增。《說文》惡也。从心曾聲。《·小雅》伊誰云憎。

13 十二:
㦌:《說文》千短切,攛上聲。精戇也。从心毳聲。又《廣韻》《集韻》𠀤呼骨切,音忽。《玉篇》寢熟也。又《集韻》呼八切,音聒。臥覺也。又呼役切,音瞁。義同。

14 十二:
㦍:《集韻》愕本字。《後漢·寒朗傳》錯㦍不能對。

15 十二:
憏:《集韻》丑例切,音傺。㤞憏,未定也。
考證:〔音傺。㤞憏,未定也。〕謹按此字右旁从祭係十一晝,謹改歸十一晝内。

16 十二:
憐:〔古文〕㥕《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𠀤音蓮。《說文》哀也。《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又《廣韻》愛也。《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又《集韻》離珍切,音鄰。義同。《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叶上生。俗作怜。

17 十二:
𢠴:《正字通》同憐。

18 十二:
𢠵:《廣韻》《正韻》昌兩切《集韻》《韻會》齒兩切,𠀤音敞。《玉篇》𢠵怳,驚貌。或省作惝。
考證:〔《玉篇》敞怳,驚貌。〕謹照原文敞怳改𢠵怳。

19 十二:
憑:《廣韻》扶冰切《集韻》《韻會》皮冰切,𠀤音凭。依也,託也。《·顧命》憑玉几。又姓。又叶蒲蒙切,音蓬。《華覈·自責文》越從朽壤,蟬脫朝中。煕光紫闥,靑瑣是憑。俗作慿,非。

20 十二:
憒:《廣韻》《集韻》《韻會》古對切《正韻》古內切,𠀤音幗。《集韻》心亂也。从心貴聲。《蜀志·蔣琬傳》琬曰:事不當理,則憒憒矣。又《唐韻》《集韻》𠀤胡對切,音潰。又《集韻》戸賄切,音瘣。又沽罪切,音𦞙。義𠀤同。

21 十二:
憓:《字彙》與惠同。《司馬相如·封禪書》義征不憓。《註》不順也。

22 十二:
憔:《廣韻》昨焦切《集韻》《韻會》慈焦切《正韻》慈消切,𠀤音樵。《廣韻》憔悴,瘦也。《吳語》民人離落,而日以憔悴。與顦通

23 十二:
憕:《唐韻》直陵切《集韻》《韻會》持陵切,𠀤音澂。《說文》平也。《玉篇》心平也。又《正韻》時征切,音成。義同。◎按玉篇等書皆切澄母,而正韻獨切禪母,蓋澄母乃次淸舌上徵音,若禪母則次濁正齒商音矣。又《廣韻》直庚切《集韻》除庚切,𠀤音棖。《玉篇》憕𢘌,失志貌。又《集韻》中莖切,音朾。義同。又《類篇》澄應切,音瞪。心靜也。又《集韻》丁鄧切,音隥。懵憕,神不𤕤也。〇按中莖切屬知母,丁鄧切屬端母,然皆是徵音,故與澄母相近,在同音之中,端爲徵音之一,知爲徵音之五,澄爲徵音之七也。至若禪母商音次濁聲之字,則不可以切徵音次淸聲之字矣。

24 十二:
憖:《唐韻》魚覲切《集韻》《正韻》魚僅切《韻會》疑僅切,𠀤音猌。《說文》問也,敬謹也。从心猌聲。一曰說也。一曰甘也。《廣韻》且也。《左傳·哀十六年》不憖遺一老。《註》憖,且也。又《·小雅》不憖遺一老。《箋》心不欲而自彊之辭。又願也。《晉語》憖庇州犁焉。《註》願也。又缺也。《左傳·文十二年》兩君之士,皆未憖也。又發語辭。《左傳·昭二十八年》憖使吾君聞勝與臧之死也,以爲快。一曰傷也。《揚子·方言》𨻰蔡之閒謂之憖。又《集韻》《韻會》𠀤語靳切,音垽。《博雅》慯也。又《五音集韻》香靳切,音焮。《字林》笑貌。《張衡·思𤣥賦》戴勝憖其旣歡兮。文選章懷讀。又《五音集韻》五鎋切。《字林》問也。又《集韻》魚巾切《韻會》語巾切,𠀤音銀。地名。《春秋·昭十一年》會于厥憖。

25 十二:
憗:《正字通》本作憖,俗省作憗。又作憗。

26 十二:
𢠶:《玉篇》古文患字。註詳七畫。

27 十二:
憘:《說文》憙,亦作憘。又《字彙補》古文喜字。註詳口部九畫。

28 十二:
憙:《廣韻》《集韻》《韻會》許旣切《正韻》許意切,𠀤嬉去聲。《說文》悅也。从心从喜,喜亦聲。《徐鍇曰》喜在心,憙見爲此事,是心悅爲此事也,會意。《史記·周本紀》無不欣憙。又好也。《賈誼·治安策》遇之有禮,則羣臣自憙。《註》憙,好也。又省作喜。《史記·封禪書》天子心獨喜。又《扁鵲傳》問中庶子喜方者。𠀤讀許旣切。《集韻》亦書作憘。又《廣韻》虛里切《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里切,𠀤音蟢。樂也。亦省作喜。又《集韻》虛其切,音唏。《說文》卒喜也。本作㰻。或从喜作歖。或从心作憙。亦作憘。《後漢·蔡邕傳》試潛聽之曰憘。《註》音僖,歎聲也。

29 十二:
㦎:《廣韻》呼麥切《集韻》忽麥切,𠀤音𢄶。不慧也。《玉篇》乖戾也,頑也。《顏氏家訓》乃𨻰文墨,㦎㦎無言者須言。又《集韻》胡麥切,音畫。義同。

30 十二:
𢠷:《集韻》虎項切,音傋。勜𢠷,多力貌。又《集韻》戸講切,音項。義同。

31 十二:
憚:《唐韻》《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𠀤音但。《說文》忌難也。从心單聲。一曰難也。《增韻》畏也。又《集韻》得案切,音旦。《·畢命》彰善癉惡。或作憚。又《集韻》丁賀切,音跢。《說文》勞病也。本作癉,或从心。《·小雅》憚我不暇。《朱註》憚,勞也。又《集韻》尺戰切,音硟。難也。《揚子·方言》齊魯曰憚。又《韻會》昌善切。慢易也。又《集韻》蕩旱切,音蜑。勞也,難也。《·小雅》哀我憚人。又《集韻》黨旱切,音亶。勞也。又通作怛。《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則雖有疾風,亦弗之能憚矣。《釋文》音怛,都達反。又《韻會》唐干切,音壇。驚怛也。《莊子·達生篇》以鉤注者憚。又《五音集韻》於權切,音𡣬。車敝貌。

32 十二:
𢠸:《集韻》同憚。又𢠸狐,地名。《史記·周本紀》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𢠸狐。

33 十二:
憛:《集韻》徒南切,音覃。憂意。又《類篇》余廉切,音鹽。惶遽也。又《集韻》於鹽切,音懕。《博雅》悇憛,懷憂也。又《集韻》《韻會》𠀤他紺切,音僋。《博雅》思也。一曰憛𢚗,憂惑也。一曰遑遽也。一曰禍福未定意。或作㤾。

34 十二:
憜:《集韻》同惰。

35 十二:
憝:〔古文〕𢥲《唐韻》《集韻》《韻會》徒對切《正韻》杜對切,𠀤音隊。《說文》怨也。从心敦聲。《·康誥》凡民罔弗憝。又惡也。《·康誥》元惡大憝。謂大可惡也。又《集韻》杜罪切,音錞。恨也。或作譈懟,亦書作憞。

36 十二:
憞:《集韻》同憝。《揚子·法言》楚憞羣策,而自屈其力。《註》憞,惡也。又《集韻》徒困切,音鈍。憞溷,惡亂也。又他昆切,音暾。憞恨,心不明也。或省作敦。

37 十二:
憟:《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𠀤音粟。《類篇》詭隨也。《玉篇》承上顏色也。

38 十二:
𢠹:《集韻》先齊切,音嘶。惿𢠹,心怯也。又相支切,音斯。慄也。

39 十二:
㦏:《集韻》聳尹切,音筍。愞㦏,劣弱貌。又《玉篇》息孌切。悅也。

40 十二:
憠:《廣韻》《集韻》𠀤其月切,音橜。《說文》勥也。或从心,亦書作𠢤。

41 十二:
𢠺:《集韻》蒲撥切,音跋。心起也。

42 十二:
憡:《廣韻》楚革切《集韻》測革切,𠀤音策。《玉篇》小痛也。亦省作悚。

43 十二:
𢠻:《正字通》俗㥆字。

44 十二:
𢠼:《集韻》莫佳切,音䁲。𢠼慀,心不平也。

45 十二:
憢:《廣韻》許幺切《集韻》馨幺切,𠀤音膮。《說文》懼也。本作嘵。或从言,或从心。又《集韻》堅堯切,音驍。僞也。本作僥,或从敫作儌,或从心作憢。

46 十二:
憣:《正字通》符山切,音番。心變動也。

47 十二:
𢠽:《唐韻》徒朗切《集韻》待朗切,𠀤音蕩。《說文》放也。或作愓婸偒。

48 十二:
憤:《唐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𠀤墳上聲。《說文》懣也。从心賁聲。《周語》陽癉憤盈。《註》積也。鬱積而怒滿也。又《集韻》或作𢤬。亦作賁。《禮·樂記》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音義》依註讀爲憤,扶粉反。又作馮。《莊子·盜跖篇》侅溺於馮氣,郭象讀。又《韻會》《正韻》𠀤房問切,音與分同。滿也。《論語》不憤不啓。《又》發憤忘食。◎按註𠀤上聲,字書有上去二音。又叶符筠切,音焚。《蘇轍·祭范鎭文》力諫不從,遂致爲臣。開門接士,不怨不憤。
說文》憤本字。憤字从芔作。

49 十二:
憥:《廣韻》魯刀切《集韻》郞刀切,𠀤音勞。《玉篇》心力乏也,疾也。

50 十二:
憦:《集韻》郞到切,勞去聲。懊憦,悔也。

51 十二:
憧:《唐韻》尺容切《集韻》《韻會》昌容切,𠀤音衝。《說文》意不定也,从心童聲。《易·咸卦》憧憧往來。又《集韻》諸容切,音忪義同。又《類篇》徒東切,音童。《易·咸卦》憧憧,徐邈讀。又《集韻》書容切,音舂。與惷同。騃昬也。又《韻會》徒弄切,音洞。意不定也。又《五音集韻》直絳切,音䡴。義同。一曰戇憧,愚貌。亦作𢤖。

52 十二:
㦐:《集韻》女利切,音膩。快性也。

53 十二:
憨:《廣韻》呼談切《集韻》《韻會》呼甘切,𠀤音蚶。《玉篇》愚也,癡也。或作𠐣坎。又《廣韻》《集韻》𠀤下瞰切。又《集韻》呼濫切,音斂。義𠀤同。

54 十二:
㦑:《集韻》許鑒切,音𠐣。怒也。

55 十二:
憩:《集韻》本作愒,或作憇,亦書作𢠾。《·召南》召伯所憩。

56 十二:
𢠾:《正字通》同憩。

57 十二:
𢠿:《字彙》居僞切,音䞈。諧也。○按此字不見於六書,不知《字彙》何據。姑存備考。

58 十二:
𢡀:《集韻》迄得切,音黑。惛也。

59 十二:
𢡁:《集韻》迄及切,音翕。心熱貌。

60 十二:
憪:《唐韻》戸閒切《集韻》《韻會》何閒切。《說文》愉也。从心閒聲。《廣韻》心靜也。或作𢡿。又《玉篇》《廣韻》《集韻》𠀤下赧切,音僩。《廣韻》寬大貌。又不安貌。《史記·文帝紀》憪然念外人之有非。又勁忿貌。《唐書·王叔文傳》憪然以爲天下無人。又《韻會》《正韻》𠀤下𥳑切,音限。義同。

61 十二:
憫:《廣韻》眉殞切《集韻》《韻會》美隕切,𠀤音閔。《集韻》憂也。或書作𢡥。

62 十二:
𢡂:《集韻》待朗切,音蕩。《博雅》𢡂慂,動也。

63 十二:
㦒:《廣韻》郞奚切《集韻》鄰知切,𠀤音黎。《說文》多言也。又《集韻》憐題切,音黎。《揚子·方言》㦒忚,欺謾語也。又《集韻》郞計切,音麗。義同。本作謧,或作𧮛㦒。

64 十二:
㦓:《廣韻》《集韻》𠀤胡典切,音峴。㦓㦓,意難也。又《集韻》呼典切,音顯。義同。又《集韻》忍善切。本作㒄。或从心。《說文》意膬也。一曰意急而懼。又《集韻》乃見切,音睍。意難也。

65 十二:
憬:《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俱永切,音炯。《說文》覺寤也。从心景聲。引《·魯頌》憬彼淮夷。又遠也。又《集韻》《韻會》𠀤孔永切。遠行貌。《·魯頌》憬彼淮夷。沈重讀。又《集韻》《韻會》𠀤畎迥切,音炅。義同。

66 十二:
𢡃:《唐韻》於力切《集韻》乙力切,𠀤音臆。《說文》滿也。一曰十萬曰𢡃。《·洛誥》公其以予萬億年,敬天之休。《·小雅》我庾維億。古本俱作𢡃,石經溷用𠐥,通改作𠐥。籀文作悥。

67 十二:
憭:《唐韻》力小切《玉篇》力繞切,𠀤音繚。《說文》慧也。从心尞聲。又《廣韻》盧鳥切《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𠀤音了。《廣韻》照察也。《集韻》快也。又《廣韻》落蕭切《集韻》憐蕭切,𠀤音聊。《廣韻》空貌。又憭慄,心目傷也。《朱子·民安道中詩》憭慄起寒襟。

68 十二:
憮:《集韻》《韻會》𠀤罔甫切,音武。《說文》愛也。从心無聲。《爾雅·釋言》撫也。《註》愛撫也。《疏》《方言》東齊邠陶之閒謂愛曰憮。又《廣韻》憮然,失意貌。《三蒼》怪愕之辭。《論語》夫子憮然。《何晏註》爲其不達己意,而便非己也。《廣韻》或作㒇。又《五音集韻》况羽切。《前漢·張敞傳》京兆眉憮。《註》憮,音詡。孟康曰:北方人以媚好爲詡。一曰傲也。又《集韻》荒乎切,音呼。大也。《·小雅》亂如此憮,叶上辜。《註》火吳反。《毛傳》憮,大也。又傲也。《禮·投壺》毋憮毋傲。又《集韻》《韻會》𠀤微夫切,音無。《廣韻》空也。

69 十二:
憯:《正字通》俗𢡚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感切,音慘。《說文》痛也。从心朁聲。《·小雅》胡憯莫懲。又曾也。《·小雅》憯莫懲嗟。又《大雅》憯不畏明。又《集韻》此忝切。亦痛也。

70 十二:
𢡄:《字彙》𢡚字省文。《前漢·武帝紀》支體傷則心𢡄怛。

71 十二:
憰:《唐韻》《集韻》𠀤古穴切,音玦。《說文》權詐也。从心矞聲。言詭曰譎,心詭曰憰。

72 十二:
𢡅:《五音集韻》邊迷切,音豍。栖也。

73 十二:
憱:《五音集韻》初救切,音簉。《集韻》慼也。又《字彙補》與蹙同。《戰國策》汗明憱焉。《註》憱蹙同。

74 十二:
𢡆:《集韻》同懇。詳懇字註。

75 十二:
𢡇:《集韻》攻乎切,音姑。怯也。

76 十二:
㦔:與厭通。《說文》作懕。詳懕字註。

77 十二:
𢡈:《唐韻》《集韻》𠀤此芮切,音毳。《說文》謹也。从心𠭥聲。《長箋》卜問吉凶爲𢡈。卜之於心,謹可知矣,故从𢡈。

78 十二:
憲:《唐韻》《集韻》《韻會》𠀤許建切,音獻。懸法示人曰憲。从害省,从心从目。觀於法象,使人曉然知不善之害。接於目,怵於心,凜乎不可犯也。《周禮·天官·小宰》憲禁于王宮。《註》憲謂表縣之,若今新有法令也。《·大雅》文武是憲。《箋》憲,表也,言爲文武之表式也。因憲爲表式之義,故人之取法,亦謂之憲。《·說命》惟聖時憲。《傳》憲,法也,言聖王法天,以立敎於下也。《禮·內則》五帝憲。《註》法其德行也。又《說文》敏也。《禮·學記》發慮憲。《註》言發計慮,當擬度於法式。《徐鍇曰》目與心應爲敏也。又《諡法》博聞多記曰憲。又《·大雅》無然憲憲。《毛傳》憲憲,猶欣欣也。《箋》女無憲憲然爲之制法度,達其意以成其惡也。蓋譏當時變亂舊章,創立新法。此憲憲二字,殆詼諧語,所以深刺之也。後人引訓憲字正文,以釋憲字,遂覺憲字爲表示人以惡者,其去憲字本義何啻萬里。大抵字書訓義,多犯此病,不得不辨。又州名。本樓煩監,唐置州。又姓。出《姓苑》。《集韻》或作䩵。又《集韻》《韻會》𠀤呼典切,音顯。《韻會》興盛貌。《·大雅》顯顯令德。《中庸》引《》作憲憲令德。《正字通》憲有顯示之義。又叶虛言切,音軒。《·小雅》萬邦爲憲。叶上原閑軒。又《大雅》無然憲憲。叶上難。難,泥涓切。

79 十二:
𢡉:《集韻》《類篇》𠀤色入切,音澀。慳也。

80 十二:
𢡊:《玉篇》俗愆字。

81 十二:
𢡋:《集韻》㤓,或作𢡋。◎按字本十二畫。《正字通》誤入十一畫,今改正。

82 十二:
憳:《五音集韻》吐敢切,音菼。憳忒,心不寧也。○按字本十二畫。《字彙》誤入十一畫,今改正。

83 十二:
㦕:《五音集韻》力中切,音隆。意也。

84 十二:
𢡌:《集韻》慺古作𢡌。註詳十一畫。

85 十二:
𢡍:《廣韻》古核切,音隔。智也。

86 十二:
𢡎:《五音集韻》牛具切,音遇。意也。

87 十二:
𢡏:《篇海》奴可切,音娜。𡷫也。

88 十二:
𢡐:《字彙補》在計切,音嚌。愁怒也。

89 十二:
𢡑:《字彙補》郞翌切,音力。謹也。

90 十二:
𢡒:《字彙補》照世切,音志。至也。

91 十二:
𢡓:《字彙補》徒朗切,音蕩。與𢠽同。

92 十二:
𢡔:《集韻》懼古作𢡔。註詳十八畫。

93 十二:
𢡕:《字彙補》與惕同。

94 十二:
𢡖:《篇海類編》俗慘字。

95 十二:
𢡗:《集韻》與萌同。

96 十二:
𢡘:《字彙補》古文惠字。註詳八畫。

97 十二:
𢡙:《集韻》患古作𢡙。註詳七畫。

URN: ctp:kangxi-zidian/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