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五》

电子图书馆
1 五:
㤌:《集韵》姑三切,音甘。心伏也。通作甘。

2 五:
𢗿:《五音集韵》莫拨切,音末。《玉篇》忘也。

3 五:
怇:《集韵》《韵会》𠀤臼许切,音巨。慢也。又通作钜。《庄子·列御𡨥》一命而吕钜。《注》与怇同。骄矜之貌。◎按后汉梁鸿传,诗嗟恇恇兮谁留。善本皆作恇恇,注,怯也。或讹作怇,而隂复春引于此字之下者,误。广韵无怇字,集韵有怇字,广韵略而集韵详也。广韵,集韵皆宋韵也,独广韵载孙愐唐韵序耳,岂可谓广韵卽唐韵乎。世无见唐韵者,安知唐韵无怇字,安知集韵载怇字不本于唐韵乎。通雅怇怇乃恇恇之譌,或止辨梁鸿诗恇恇之是耳,非必谓无怇字也。《正字通》攻字汇而弃怇字,皆逞臆也。

4 五:
怈:《集韵》同𢘽,或作𢖪。详𢘽字注。

5 五:
怉:《集韵》博巧切,音饱。悖也。又薄皓切,音抱。怀也。

6 五:
怊:《唐韵》敕宵切《集韵》《韵会》痴宵切,𠀤音超。《说文》悲也。《字林》怅也。又《玉篇》敕憍切,音超。义同。又《广韵》尺招切《集韵》《韵会》《正韵》蚩招切,𠀤音弨。《集韵》奢也。一曰怊怅,失意。又《集韵》田聊切,音迢。《庄子·天地篇》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郭象读。又《韵补》叶丑鸠切,音抽。《皮日休·悼贾谊文》浮沅波之潝洫兮,或漾棹以夷犹。望灵均之没所兮,𧢘其心之怊怊。◎按徵音之痴,商音之蚩,最难分别,痴在舌上,蚩在正齿。近日字书莫辨此,彻穿二母,往往易混。正韵切此字,有商音而无徵音,盖未讲乎此也。

7 五:
怋:《广韵》《集韵》𠀤弥邻切,音民。《广韵》乱也。又《广韵》莫奔切《集韵》谟奔切,𠀤音门。《玉篇》闷也,不明也。又《集韵》呼昆切,音昏。与惛同。又《集韵》䁕见切,音麫。泫泯,混合也。本作泯。或作惽。亦省作怋。

8 五:
怀:《广韵》敷悲切《集韵》《韵会》攀悲切《正韵》铺杯切,𠀤音坯。《玉篇》恐也。《扬子·法言》柔则怀。又慢也。◎按玉篇,广韵皆敷悲切,而集韵,类篇则攀悲切。敷悲,敷母,攀悲,滂母。盖切字有轻重交互法,以敷母切怀,是以轻唇音而切重唇音之字矣。顾野王作玉篇时,唇音仍未甚细分,多用交互,不能一归音和,广韵沿而未改。至集韵则一趋于音和,而音切乃亲,故切怀字者,以攀悲切爲正,韵会正韵因之。

9 五:
怍:《唐韵》在各切《集韵》《韵会》《正韵》疾各切,𠀤音昨。《说文》惭也。从心,作省声。《徐曰》心作动也。《论语》其言之不怍。又《礼·曲礼》容毋怍。《注》颜色变也。又《祭义》孝子临尸而不怍。《注》色不和曰怍。又或作㤰。《荀子·儒效篇》无所儗㤰。《注》谓无疑滞慙怍也。又《集韵》《类篇》𠀤眆驾切,音鮓,㤉怍,多奸也。◎按正字通,疑去声,与𧧻混,非。

10 五:
怎:《五音集韵》子吽切。语辞也。五音篇中此字无切脚可称,昌黎子定作枕字第一等呼之,可谓正矣,今此寝韵中,精母之下𠝵立切脚,其吽字,晓母下安呼怎切,两字递相爲韵切之,岂不善哉。◎按此字,广韵,集韵皆未收,唯韩孝彦五音集韵收之。今时扬州人读争上声,吴人读尊上声,金陵人读津上声,河南人读如樝。各从鄕音而分也。

11 五:
𢘀:《正字通》俗㤄字。本作𢘨。

12 五:
㤍:《广韵》口交切《集韵》丘交切,𠀤音敲。㤍㤉,伏态也。又《集韵》《类篇》𠀤口敎切,音窍。义同。

13 五:
怏:《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于亮切,央去声。《说文》不服怼也。从心央声。《广韵》怏,怅也。《增韵》情不满足也。《前汉·石显传》塞其怏怏心。又通作鞅。《前汉·韩信传》居常鞅鞅。《周亚夫传》此鞅鞅者,非少主臣。又《广韵》于两切《集韵》《韵会》《正韵》倚两切,𠀤音鞅。义同。又《集韵》《类篇》𠀤于良切,音央。央然自大之意也。

14 五:
怐:《广韵》苦𠋫切《集韵》丘𠋫切,𠀤音𡨥。《玉篇》怐㥤,愚貌。《楚辞·九辩》直怐愗以自苦。《韩愈·南山诗》堛塞生怐愗。《集韵》作瞉㜌。又《广韵》古𠋫切《集韵》居𠋫切,𠀤音遘。义同。又《广韵》呼漏切《集韵》《韵会》《正韵》许𠋫切,𠀤音诟。《广韵》与偻佝之佝同。又《广韵》九遇切《集韵》俱遇切,𠀤音屦。《集韵》恐也。

15 五:
𢘁:《正字通》同憸。本作𢘼。省文作𢘁。详𢘼字注。

16 五:
㤎:《集韵》居何切,音哥。《玉篇》楷也,知也,法也。

17 五:
怑:《集韵》薄半切,音伴。怑愌,不顺也。

18 五:
怒:〔古文〕𢘂《唐韵》乃故切《集韵》《韵会》《正韵》奴故切,𠀤奴去声。《说文》恚也。《增韵》愤也。《扬子·方言》楚谓怒曰凭。凭,忍盛貌。小怒曰𪗮。言禁𪗮也。𨻰曰苛,言相苛责也。又𩰚怒,辨讼也。《周礼·地官》凡有𩰚怒者,成之。又马之肥壮,其气愤盈曰怒。《后汉·第五伦传》鲜车怒马。又奋也。《庄子·逍遥游》怒而飞。言大鹏奋起如怒也。又《外物篇》草木怒生。言乗阳气奋出而不可遏也。又威怒也。《礼·曲礼》急缮其怒。《注》坚劲军之威怒也。又虎怒则威。《后汉·贾彪传》彪字伟节,兄弟三人,而彪最优。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又怒,东方气也。《史记·天官书》旬始状如雄鸡,其怒靑黑。《注》怒色靑也。又《玉篇》《广韵》《正韵》奴古切《集韵》《韵会》暖五切,𠀤音弩。义同。又叶乃都切,音奴。《楚辞·九章》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与余言而不信兮,盖爲余而造怒。《颜师古·纠谬正俗曰》怒有二音,诗小雅君子如怒,大雅逢天僤怒,读爲上声。邶风逢彼之怒,小雅畏此谴怒,读爲去声。今山东河北人但知怒有去声,不知有上声,失其眞矣,盖字有动静音,人多不讲,皆此类也,从心从弩省,怒若强弩之发,人怒则面目张起,凡怒当以心节之,故从心奴爲怒。

19 五:
𢘂:《集韵》怒,古作𢘂。注见上。《郭忠恕·佩觿集》辨与㣽别,详㣽字注。

20 五:
怓:《唐韵》女交切《集韵》《正韵》尼交切,𠀤音铙。《说文》乱也。又《韵会》泥交切,音铙。义同。又叶尼𤡽切,音㖻。《·大雅》无纵诡随,以谨惽怓。式遏𡨥虐,无俾民忧。◎按《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类篇正韵皆切娘母,而韵会独切泥母,然泥母不如娘母之亲也。泥娘二母,徵音旣同,次浊又同,最易相犯。然泥母,舌动而音在舌端。娘母,舌静而音在舌上。二母虽次浊,泥轻而娘尤轻。如怓字,女交切,音铙。其音在舌上,则娘母切铙音爲亲矣。凡泥娘二母当淸者,仿此。

21 五:
𢘃:《集韵》侮,古作𢘃。注详人部七画。又《玉篇》莫胡切,音模。受也。

22 五:
𢘄:《集韵》徐由切,音囚。《玉篇》虑也。

23 五:
怔:《广韵》《集韵》𠀤诸盈切,音征。《集韵》本作佂。《扬子·方言》佂伀,遑遽也。或从心。《玉篇》怔忪,惧貌。《晋书·王浚传》惶怖怔营,无地自厝。又通作征。《后汉·蔡邕传》臣怔营怖悸。亦通作正。《前汉·王莽传》人民正营俱。《注》与怔同。

24 五:
𢘅:《说文》懋,省作𢘅。

25 五:
怕:《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普驾切,音帕。《集韵》惧也。或作𢥻𢗌。《韩愈·二鸟诗》鬼神怕嘲咏。又姓。唐有怕善,宋有怕籛。又《广韵》普伯切《集韵》《类篇》匹陌切,𠀤音柏。《说文》无爲也。又《集韵》白各切《正韵》弼各切,𠀤与泊通。《集韵》憺怕,静也。《老子·道德经》我独泊兮其未兆。或作怕。

26 五:
㤏:《广韵》《集韵》《韵会》𠀤徒冬切,音彤。《玉篇》忧也。又《集韵》他冬切,音炵。《博雅》恎㤏,惧也。又遑遽也。

27 五:
怖:《广韵》《集韵》《韵会》𠀤普故切。与悑同。《玉篇》惶也。《后汉·第五伦传》其巫祝有依托鬼神,诈怖愚民。又《正韵》博故切,音布。义同。◎按,普字滂母,博字帮母,此南北音之稍异也。

28 五:
怗:《广韵》《正韵》他协切《集韵》《韵会》托协切,𠀤音帖。《玉篇》服也,静也。《公羊传·僖四年》卒怗荆,以此爲王者之事也。又《集韵》处占切,音沾。怗滞也。《礼·乐记》宫商角徵羽,五者不乱,则无怗滞之音。

29 五:
㤐:同怗。

30 五:
怘:《集韵》固,古作怘。注详囗部五画。又《玉篇》胡故切。护也,漏也,坚也,常也,安也。

31 五:
怙:《唐韵》《正韵》侯古切《集韵》《韵会》后五切,𠀤音戸。《说文》恃也。《·舜典》怙终贼𠛬。又《毕命》怙侈灭义。又父曰怙,母曰恃。《·小雅》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又父母通谓之怙。《·唐风》父母何怙。亦通作𢛅。《扬子·太𤣥经》赫河之曜,何可𢛅也。《注》与怙同。

32 五:
𢘆:同恒。《朱子曰》人心一日爲𢘆。又《字汇补》古邓切,音縆。竟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𢘆角而短。《注》竟其角而短于渊干也。

33 五:
㤑:《篇海》忧,亦作㤑。《正字通》俗忧字。

34 五:
怚:《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将豫切,音姐。《说文》怚骄也。又《玉篇》秦吕切。义同。又《集韵》《类篇》𠀤聪徂切,音粗。心不精也。《史记·王翦传》秦王怚而不信人。又《集韵》宗苏切,音租。剧也。又《集韵》千余切,音疽。妒也。

35 五:
怛:《集韵》得案切,音旦。《说文》憯也。《前汉·武帝诏》支体伤,则心憯怛。又《唐韵》《集韵》《类篇》《韵会》当割切《玉篇》丁割切,𠀤音妲。《广韵》悲惨也。《增韵》惊也,惧也。《庄子·大宗师》无怛化。《礼·儒行注》言之不愊怛也。《疏》愊怛,谓急促之意。《释文》怛,惊怛也。又劳也。《·齐风》劳心怛怛。又或作𢛁。《诗·𨻰风》中心怛兮。《前汉·王吉传》引《》作𢛁。亦作惮。入声。《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释文》音怛,都达反。或作𢘇。通作旦。◎按隂复春云:《说文》得案切。又当割切。又曰怛或从心在旦下,作𢘇,音义皆同。是当以去声爲本,入声爲次。自玉篇怛,𢘇二字分音,相承巳久,字汇踵讹,《正字通》辨之未明,今爲剖正。

36 五:
𢘇:同怛。《说文》怛或从心,在旦下爲𢘇。引《》信誓𢘇𢘇,本作怛。或书作𢘇。通作旦。

37 五:
𢘈:《玉篇》古文怨字。注详本画。

38 五:
怜:《唐韵》《集韵》𠀤郞丁切,音灵。《玉篇》心了也。又《集韵》灵年切,音连。与怜同。《韦应物休暇东斋诗》扪竹怜粉汚。又《五音集韵》朗鼎切,音𥵝。憭也。

39 五:
思:〔古文〕恖𠂺𡴓𢍄《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息移切,𠀤音司。《说文》睿也。《·洪范》思曰睿。《六书总要》念也,虑也,绎理爲思。又愿也。《·大雅》思皇多士。《笺》愿也。《正义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也。又语巳辞。《·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语起辞。《·大雅》思齐太任。又《鲁颂》思乐泮水。又《諡法》谋虑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又《广韵》《集韵》《类篇》《韵会》𠀤相吏切,音四。《扬雄·甘泉赋》储精垂思。又悲也。《·小雅》䑕思泣血。《注》思,去声,䑕思,哀以思。言悲也。又《·尧典》钦明文思。《注》道德纯备谓之思。《音义》思,息嗣反。又如字。又叶相居切,音须。《徐干·室思诗》妾身虽在远,岂违君须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时见思。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须貌。《左传·宣二年》宋城者讴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又念也。《易·咸卦》憧憧往来,朋从尔思。《·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说文》从心囟声。囟顶门骨空,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

40 五:
怞:《集韵》直佑切,音胄。《说文》朗也。《玉篇》忧恐也。又《集韵》余救切,音狖。义同。又《玉篇》《广韵》直由切《集韵》𨻰留切,𠀤音踌。或从寿作懤。义同。又《集韵》夷周切,音由。忧貌。《王褒·九怀》永余思兮怞怞。又《集韵》张流切,音輈。义同。

41 五:
𢘉:《广韵》胡甲切《集韵》辖甲切,𠀤音狎。《玉篇》乐也。《广韵》喜也。

42 五:
𢘊:《五音集韵》失人切,音申。忧也。

43 五:
㤒:《广韵》古劳切,音高。知也,局也。《集韵》作𢙋。

44 五:
㤓:《集韵》部本切,音笨。性不慧也。

45 五:
怟:《集韵》丁计切,音谛。《玉篇》闷也。◎按怟从氐,与从氏者不同。忯,qí,敬爱。

46 五:
怠:《唐韵》徒亥切《集韵》《韵会》《正韵》荡亥切,𠀤音待。《说文》慢也。《玉篇》懈也。《·大禹谟》汝惟不怠。又通作殆。《左传·昭五年》滋敝邑休殆。又《韵会》他代切,音贷。义同。◎按玉篇,广韵,集韵皆无去声。韵会从毛氏增。又《集韵》《类篇》《韵会》𠀤盈之切,音怡。义同。《易·杂卦传》谦轻而豫怠也,虞氏作怡。《史记·始皇纪》视听不怠。《刘歆·烈女赞》言行不怠。《注》𠀤音怡。又鸟名。《庄子·山木篇》东海有鸟焉,名曰意怠。又《集韵》汤来切,音胎。义同。又叶堂来切,音台。《荀子·尧问篇》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越语》范蠡曰:得时无怠,时不再来。俱叶灰韵。又叶养里切,音以。《·小雅》无俾大怠。叶上耻字。又叶徒替切,音第。《欧阳修·范仲淹墓铭》藏其子孙,宠及后世。惟百有位,可劝无怠。
考证:〔又通作殆。《左传·昭五年》滋敝邑休怠。〕谨照韵会所引,左传怠改殆。〔《庄子·山木篇》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谨照原文省其字。〔《荀子·尧问篇》热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谨按热乃执一二字之譌,谨照原文热无失改爲执一无失。

47 五:
怡:《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𠀤音饴。《尔雅·释言》悦也。《说文》和也。《玉篇》乐也。《礼·内则》下气怡色。《论语》兄弟怡怡。又姓。周怡峰,本姓默合,避难改焉。又通作台。《史记·序传》诸吕不台,言不爲人所怡悦也。

48 五:
怢:《集韵》他骨切《韵会》陁骨切,𠀤音突。《集韵》忽忘也。《王褒·四子讲德论》美玉蕴于碔砆,凡人见之怢焉。《注》不分别貌。又《集韵》他结切。与佚同。《类篇》佚荡,𥳑易也。或从心。又《集韵》《类篇》吐内切《正韵》他内切,𠀤音退。《博雅》缓也,忘也。一曰肆也。本作㥆。

49 五:
怣:《集韵》尤,古作怣,注详部首。

50 五:
㤔:《集韵》符遇切,音附。心附也。

51 五:
怤:《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芳无切,音敷。《说文》思也。《玉篇》悦也。又《集韵》《类篇》𠀤匪父切,音府。思也。又《集韵》方遇切,音付。悦也。

52 五:
急:《广韵》《正韵》居立切《集韵》《韵会》讫立切,𠀤音伋。《释名》急,及也,言操切之使相逮及也。又《说文》褊也。《后汉·范丹传》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又《广韵》疾也。《增韵》迫也。又窘也。《礼·王制》国无六年之畜曰急。《史记·周本纪》囊王告急于晋。又请急,古休假名。晋令急假者,一月五急。本作㤂。《说文》从心及声。隶作急,刍卽及字。《欧阳氏曰》俗作𢚩,非。

53 五:
怦:《广韵》普庚切《集韵》《韵会》《正韵》披庚切,𠀤音烹。心急也。又忠直貌。《楚辞·九辩》心怦怦兮谅直。

54 五:
㤕:《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竹律切,音窋。《玉篇》忧心也。又《广韵》丑律切《集韵》敕律切,𠀤音黜。义同。又《集韵》普没切,音朏。心㤕然起也。又当没切,音咄。怖也。

55 五:
性:《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息正切,音姓。《中庸》天命之谓性。《注》性是赋命自然。《孝经·说曰》性者,生之质也。若木性则仁,金性则义,火性则礼,水性则知,土性则信。又《通论》性者,生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读生爲性。《贾疏》性亦训生,义旣不殊,故后郑不破之也。又《貉隶注》不生乳。刘音色敬切。又无爲而安行,曰性之。《孟子》尧舜性之也。又姓。又《集韵》新佞切,音胜。心悸也。《𨻰淳曰》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来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
考证:〔《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读生爲性。《释文》性亦训生。〕谨照周礼原本释文改贾疏。

56 五:
怨:〔古文〕𢘖𠨝𢛪𢘔𢘈《唐韵》于愿切《集韵》《韵会》纡愿切,𠀤音苑。《说文》恚也。《广韵》恨也。《增韵》仇也,雠也。又《集韵》于袁切,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竝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又《字汇补》委陨切,音恽。与薀同。《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注》怨读爲蕰言无畜私财。又叶乌员切,音渊。《后汉·班彪北征赋》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缦缦。剧蒙公之疲民兮,爲强秦乎筑怨。《注》缦音眠。又叶乌云切,音熅。《𨻰琳·悼龟赋》参千镒而不贾兮,岂十朋之所云。通生死以爲量兮,夫何人之足怨。又叶乌贯切,音腕。《前汉·叙传述高祖纪》项羽畔换,黜我巴汉。西土宅心,战士愤怨。《精蕰》从命。《转注》从心。

57 五:
𢘋:《集韵》惕德切,音忒。《说文》失常也。又《集韵》《类篇》𠀤他代切,音贷。义同。

58 五:
怩:〔古文〕𢘒《唐韵》《集韵》《韵会》女夷切《五音集韵》年支切,𠀤音尼。《说文》忸怩,慙也。从心尼声。《孟子》忸怩。《注》惭色也。又《正韵》年题切,音泥。义同。又《广韵》《韵会》𠀤尼质切,音昵,愧也。本作㥾。或作怩。◎按女字娘母,年字泥母,当以娘母爲亲也。盖泥娘二母,徵音旣同,次浊又同,最易相犯。但泥字音在舌端,娘母音在舌上,虽同一次浊,然泥轻,而娘尤轻,此不可不辨。

59 五:
怪:《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坏切,乖去声。《说文》异也。《增韵》奇也。《风俗通》怪者,疑也。《白虎通》异之言怪也。凡行之诡异曰怪。《中庸》索隐行怪。又状貌之瑰异亦曰怪。《·禹贡》铅松怪石。又《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又气变常,人妖物孽曰怪。《扬子·太𤣥经》怪分靑赤白黑黄,皆物怪也。又怪哉,惊叹之词。又姓。《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义。又通作傀。《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傀异烖。《注》傀犹怪也。旧音怪。俗遂作怪。又叶古僞切,音贵。《马融·长笛赋》波散广衍,实可异也。牚距劫遌,又足怪也。《易林》五心六意,岐道多怪。非君本怀,生我恨悔。又叶古怀切,音乖。《元稹·痁卧诗》一生常苦节,三省讵行怪。《周伯琦曰》从心圣声。圣音怪。俗作恠,非。

60 五:
𢘌:《广韵》戸盲切《集韵》胡盲切,𠀤音横。憕𢘌,失志貌。又《集韵》于萌切,音𥥈。义同。

61 五:
𢘍:《韵会》古文弼字。注详弓部九画。又《玉篇》与怫同。又《五音集韵》芳未切。与髴通。《前汉·郊祀歌》相放𢘍。《注》颜师古曰:放犹仿,𢘍犹髴也。

62 五:
怫:《广韵》扶沸切《集韵》父沸切,𠀤音费姓之费。《集韵》怫㥜,心不安也。又《集韵》芳未切。音费。耗之费忿貌。《庄子·天地篇》怫然作色。又《玉篇》《广韵》符弗切《集韵》《韵会》《正韵》符勿切,𠀤音佛。《说文》郁也。《魏乐府苦寒行》我心何怫郁。又或作弗。《前汉·沟洫志瓠子歌》鱼弗鬰兮柏冬日。亦作沸。《史记·河渠书瓠子歌》作沸郁。又《字汇补》蒲没切,音悖。《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言怫异。言五家之文,各相悖异不同也。索隐读。

63 五:
𢘎:《广韵》而兖切《集韵》乳兖切,𠀤音软。《广韵》弱貌。

64 五:
怬:《集韵》许异切,与呬同。息也。《张衡·思𤣥赋》怬河林之蓁蓁兮。

65 五:
怭:《广韵》毗必切《集韵》《韵会》薄必切《正韵》薄密切,𠀤音佖。《玉篇》慢也。《·小雅》曰旣醉止,威仪怭怭。《朱传》言凡飮酒者,常始乎治,终乎乱也。又《韵会》房密切。义同。与佖通。

66 五:
怮:《唐韵》《集韵》于虬切《韵会》幺虬切,𠀤音幽。《说文》忧貌。从心幼声。又《广韵》《集韵》于求切《正韵》于尤切,𠀤音忧。《广韵》含怒不言也。又《广韵》于尧切《集韵》《韵会》《正韵》伊尧切,𠀤音幺。《广韵》怮怮,忧也。又《玉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于纠切,音黝。义同。又《集韵》《类篇》《韵会》𠀤于敎切,音靿。《集韵》心戾也。

67 五:
怯:《唐韵》去劫切《集韵》《韵会》乞业切,𠀤音㾀。《说文》多畏也。本作㹤,从犬去声。犬性易㹤。今作怯。杜林说:从心,怯主于心也。《释名》怯,胁也。见敌恐胁也。《后汉·光武帝纪》见小敌怯。又《增韵》懦也,慑也。又《集韵》去陟切,音𤷾。弱也。又叶乞约切,音却。《易林》驽孱遌怯,如猬见鹊。偃示怒腹,不敢拒格。格,音各。

68 五:
怰:《玉篇》戸绢切,音衒。卖也。

69 五:
㤖:《集韵》展吕切,音贮。《博雅》智也。又《集韵》丈吕切,音宁。义同。

70 五:
怱:《正字通》与悤同。详悤字注。

71 五:
怲:《唐韵》兵永切《集韵》《韵会》《正韵》补永切,𠀤音丙。《说文》忧也。从心丙声。又《广韵》陂病切《集韵》《类篇》彼病切,𠀤音柄。义同。又叶兵旺切,音谤。《·小雅》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怲。

72 五:
恍:《广韵》许方切《集韵》《韵会》《正韵》诩往切,𠀤音𧧮。《说文》狂之貌。又恍然,自失也。《楚辞·九歌》临风恍兮浩歌。《朱注》恍,失意貌。又《集韵》虎晃切。与恍通。《老子·道德经》道之爲物,惟恍惟忽。亦书作恍。言冲漠难状也。又《集韵》吁请切。《博雅》狂也。《说文》长笺》况与恍同。谐兄声。《说文》谓况省声,赘矣。楚辞,恍忽兮遥望。改作恍、慌,𠀤俗。

73 五:
怴:《集韵》许月切,音䬂。《字林》戆貌。一曰怒貌。◎按此字与㤜字相似,㤜字从心从戍,有休必,翾劣二切。此字从心从钺,止有许月一切,集韵分别甚明。近时字书混载,举此弃彼,《正字通》遂谓一字兼有二义,𠀤无两字,亦属臆断也。

74 五:
怵:《唐韵》丑律切《集韵》《韵会》敕律切,𠀤音黜。《说文》恐也。《书·囧命》怵惕惟厉。又凄怆也。《礼·祭统》心怵而奉之以礼。又《广韵》辛律切《集韵》《韵会》《正韵》雪律切,𠀤与訹通。《说文》诱也。《贾谊·服赋》怵迫之徒,或趋西东。《注》怵,爲利所诱也。又《集韵》休必切,音獝。《博雅》狂也。与㤜同。

75 五:
怶:《五音集韵》敷羁切《五音篇海》普皮切,𠀤音披。怒也,忧也。又《五音篇韵》彼义切,音贲,心怶憸也。

76 五:
怷:《正字通》直律切,音术。《管子·地员篇》中土曰五怷,五怷之状凛焉,如壏润湿以处。《注》怷,密也,初生茁长也。

77 五:
𢘏:《集韵》乌快切,音䵳。恶也。

78 五:
𢘐:《字汇补》古文𩜍字。注详食部八画。

79 五:
𢘑:《字汇补》古文臣字。注详部首。武后所造,忠心如一之义。

80 五:
𢘒:《集韵》怩,古作𢘒。注详本画。

81 五:
𢘓:《韵会》同谋。

82 五:
𢘔:《说文》古文怨字。注详本画。

83 五:
𢘕:《说文》同𢘅。

84 五:
𢘖:《集韵》怨,古作𢘖。注详本画。

85 五:
怸:《字汇补》古文悉字。注详七画。

URN: ctp:kangxi-zidian/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