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七》 | 电子图书馆 |
1 | 七: | 恾:《广韵》莫郞切《集韵》《韵会》《正韵》谟郞切,𠀤音茫。怖也。《列子·杨朱篇》恾然无以应。又《广韵》与忙同。 |
2 | 七: | 恿:《广韵》余陇切《集韵》尹竦切,𠀤音甬。《说文》作勈。从力,或从戈从心。气也,健也。亦书作勇。 |
3 | 七: | 悀:《广韵》余陇切《集韵》《韵会》《正韵》尹竦切,𠀤音勇。《玉篇》怒也。忿也。又《广韵》心喜也。又《集韵》凡以器盛而满谓之悀。或从勇从容。 |
4 | 七: |
悁:《唐韵》于缘切《集韵》《正韵》萦圆切《韵会》萦缘切,𠀤音娟。《说文》忿也。从心肙声。《史记·鲁仲连传》弃忿悁之节。又忧也。《诗·𨻰风》中心悁悁。又《广韵》《正韵》吉掾切《集韵》《韵会》规掾切,𠀤音绢。躁急也。又叶规伦切,音均。《徐干诗》安得红鸾羽,见此心中人。诚心高不遂,搔首立悁悁。俗作悁。悁字从䏍作。 《字汇》俗悁字。悁字从䏍作。 |
5 | 七: | 悂:《广韵》匹夷切《集韵》篇夷切,𠀤音纰。错谬也。《左思·魏都赋》兼衆悂以䝯缪。又《集韵》边迷切,音篦。意倂也。又《集韵》普米切。愼也。亦作𢟵。 |
6 | 七: | 悃:《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苦本切,音阃。《说文》愊也。从心困声。《玉篇》志纯一也。《楚辞·卜居》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后汉·章帝诏》悃愊无华。 |
7 | 七: | 㤮:《唐韵》居况切《集韵》《韵会》《正韵》古况切,𠀤音诳。《玉篇》诈也,误也。又《广韵》《集韵》𠀤于放切,音旺。义同。 |
8 | 七: | 悄:《唐韵》亲小切《集韵》《韵会》《正韵》七小切,𠀤音𢓮。《说文》忧也。《诗·邶风》忧心悄悄。又《𨻰风》劳心悄兮。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七肖切,音俏。急也。 |
9 | 七: | 𢙱:《广韵》《集韵》𠀤卢贡切,音弄。𢙱戆,愚也。 |
10 | 七: | 悦:《广韵》弋雪切《集韵》《韵会》欲雪切,𠀤音阅。《尔雅·释诂》乐也。又服也。《韵会》喜也。又姓。《后燕录》有悦绾。又或作说。《易·益卦》民说无疆。《兑卦》说以先民。《论语》不亦说乎。《毛氏曰》古与论说字通用。后人作悦字。以别之。亦作兑。《礼·学记》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
11 | 七: | 𢙲:《集韵》两举切,音吕。慢也。 |
12 | 七: | 𢙳:《玉篇》之爽切。不悦也。 |
13 | 七: | 悆:《广韵》羊洳切《集韵》《韵会》羊茹切,𠀤音豫。喜也。又《五音集韵》商居切,音余。义同。 |
14 | 七: | 悇:《广韵》他胡切《集韵》通都切,𠀤音㻌。《广雅》怀忧貌。《集韵》憛悇。祸福未定也。《后汉·冯衍显志赋》终悇憛而洞疑。又《集韵》同都切,音徒。苦忧也。又《集韵》羊诸切,音余。乐也。又《广韵》抽据切《集韵》楮御切,𠀤音絮。忧也。或从虑。又《集韵》《类篇》𠀤羊茹切,音预。义同。 |
15 | 七: | 悈:《唐韵》古𢪙切《集韵》《韵会》《正韵》居𢪙切,𠀤音戒。《说文》饬也。从心戒声。《司马法》有虞氏悈于中国。又《五音集韵》纪力切,音亟。《尔雅·释言》急也。又《集韵》乞得切,音克。骇而自专也。 |
16 | 七: | 悉:〔古文〕𢚊𢝕怸《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息七切,音膝。详尽也,谙究也。知也。又姓。《六书总要》从心采,会意。采,古辨字。取明析之义。与采字不同。 |
17 | 七: | 𢙴:〔古文〕𢖻《集韵》于代切,音爱。《说文》行貌。 |
18 | 七: | 悊:《集韵》哲,古作悊。《前汉·𠛬法志》圣人旣躬,明悊之性。《五行志》视之不明,是谓不悊。《韦孟·在邹诗》赫赫天子,明悊且仁。又《汉书》引臯陶谟,知人则哲,亦作则,悊。盖大篆从心,小篆从口。今文多作哲,隷用小篆也。 |
19 | 七: | 㤯:《篇海》涓荧切,音扃。忆也。 |
20 | 七: | 㤰:同怍。《荀子·儒效篇》无所疑㤰。《注》无所疑滞慙㤰也。《扬子·太𤣥经》阶天不㤰。《注》㤰,慙也。 |
21 | 七: | 悋:《广韵》《韵会》《正韵》良刃切《集韵》力刃切,𠀤同吝。鄙也,悭也。《家语》商甚悋于财。本作吝。俗作𢙵。又作恡。 |
22 | 七: | 𢙵:《正字通》俗悋字。 |
23 | 七: |
悌:《唐韵》特计切《集韵》《韵会》《正韵》大计切,𠀤音第。《说文》善兄弟也。从心弟声。经典通用弟。又《广韵》徒礼切《集韵》《韵会》待礼切,𠀤音娣。《玉篇》恺悌也。与诗岂弟同。《注》岂,乐。弟,易也。又《集韵》荡亥切,音待。义同。又《集韵》待亦切。易也。或作弟。义同。又《尔雅·释言》岂弟,发也。《郭璞注》发,发行也。引《诗》:齐子岂弟。《疏》引郑笺云:此岂弟,犹言发夕也,岂读爲闓。弟,古文尙书以弟爲圛,圛,明也。然则郭云:发,发行也,是用郑笺爲说。《孔颖达曰》此岂弟犹发夕,言与馀岂弟不同也。读恺爲闓。《说文》闓,开也。洪范论卜兆有五曰圛。注云:圛者色泽光明,上云发夕,谓初夜卽行。此云闓明,谓侵明而行,与上文相通也。◎按岂弟,又有发行之义。毛传于齐风载驱诗之岂弟,与他处岂弟,训义混同。郑笺不从,必有考也。《集韵》又有待亦切,当训发也。今《集韵》仍毛传,而不用笺,则多此一切爲赘矣。 考证:〔集韵又有特入切。〕谨按集韵悌字无特入切之音,惟有待亦切。谨照原文特入切改待亦切。 |
24 | 七: | 悍:《唐韵》《集韵》《韵会》侯旰切《正韵》侯干切,𠀤音翰。《说文》勇也。从心旱声。《仓颉篇》桀也。《周礼·春官·大宗伯地产注》楚性急悍。又《集韵》《类篇》下罕切《韵会》侯旱切,𠀤音旱。《集韵》性急也。通作旱。《史记·贾谊传》水激则旱兮。《注》读与悍同。又《五音集韵》胡笴切,音旱。《集韵》戸版切,音睅。义𠀤同。 |
25 | 七: | 𢙶:《集韵》奸,古作𢙶。注详女部六画。 |
26 | 七: | 𢙷:恐本字。详恐字注。 |
27 | 七: | 㤱:《广韵》《集韵》𠀤敷救切,音副。《广韵》小怒也。《集韵》恣也。本作𢠲。亦作愊。又《集韵》大透切,音豆。《玉篇》𠋫也,诳也。又《玉篇》《广韵》𠀤芳否切,音紑。小怒也。 |
28 | 七: | 悎:《集韵》下老切,音皓。惧也。又《玉篇》心动也。又居效切,音敎。惊也。又《集韵》《类篇》𠀤枯沃切,音酷。怖也。又《类篇》讫岳切,音觉。义同。 |
29 | 七: | 𢙸:《字汇》古僾字。《徐锴《说文》系传》向风而行,则气𢙸吃也。故从㤅从口,气壅则𢙸也。《正字通》经史皆从僾。 |
30 | 七: | 㤲:《唐韵》苦叶切《集韵》诘叶切,𠀤音匧。《说文》思貌。从心夹声。 |
31 | 七: | 悏:同㤲。 |
32 | 七: | 悐:《说文》本作惕。或从狄。《楚辞·九章》悼来者之悐悐。《朱注》悐悐。忧惧貌。又《前汉·王商传》卒无怵悐。 |
33 | 七: | 𢙹:《正字通》俗悐字。𠀤同惕。 |
34 | 七: | 悑:怖本字。详怖字注。 |
35 | 七: | 𢙺:《集韵》职吏切,音志。《玉篇》忘也。 |
36 | 七: | 悒:《唐韵》于汲切《集韵》《韵会》乙及切《正韵》一入切,𠀤音邑。《说文》不安也。从心邑声。《玉篇》忧也。《楚辞·天问》武发杀殷,何所悒。 |
37 | 七: | 𢙻:《字汇》古文肃字。《正字通》古文从卩,字汇从力,非。注详聿部七画。 |
38 | 七: | 𢙼:《唐韵》胡顶切《集韵》下顶切,𠀤音婞。《说文》很也。又《集韵》下梗切,音杏。义同。 |
39 | 七: | 悓:《集韵》轻甸切。与俔同。《说文》譬谕也。引《诗》俔天之妹。或从心。 |
40 | 七: | 悔:〔古文〕𠧩《唐韵》荒内切《集韵》《韵会》呼内切《正韵》呼对切,𠀤音诲。《说文》悔,恨也。《玉篇》攺也,恨也。又《广韵》《正韵》呼罪切《集韵》虎猥切,𠀤音贿。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读上声。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读去声。今人混读者,非。又叶许里切,音喜。《诗·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旣受帝祉,施于孙子。又叶火五切,音虎。《陆机·凌霄赋》判烟云之腾跃,半天步而无旅。咏凌霄之飘飘,永终焉而弗悔。又叶许旣切,音戏。《班固·奕旨》净泊自守似道意,隐居放言远咎悔。 |
41 | 七: | 𢙽:同悔。 |
42 | 七: | 悕:《广韵》《集韵》𠀤香衣切,音希。《玉篇》念也。《广韵》愿也。又悲也。《公羊传·成十六年》在招丘悕矣。 |
43 | 七: | 㤳:《集韵》布亥切。恃也。又《五音集韵》五亥切,音呆。义同。 |
44 | 七: |
悖:《唐韵》《韵会》《正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𠀤音孛。《说文》乱也。《玉篇》逆也。《周语》是以事行而不悖。《注》步没切。又盛貌。《左传·庄十一年》其兴也悖焉。《注》悖,盛貌。一作勃。又姓。又《玉篇》《广韵》《集韵》𠀤蒲昧切,音佩。《诗·大雅》覆俾我悖。《注》蒲对反。又《集韵》《韵会》𠀤补昧切,音背。义同。又《玉篇》《集韵》《韵会》𠀤必每切。《博雅》强也。本作悖,从言。或从心作悖。或从口作哱。籀从二或,作𢨋,上下反覆,皆相惑,故爲悖也。梁王以佛有悖音,改悖爲背。嗣后该读入声者,多读去声矣。《集韵》悖,亦作𢟥。 考证:〔《周语》是以行事而不悖。〕谨照原文行事改事行。 |
45 | 七: | 悗:《广韵》母官切《集韵》谟官切,𠀤音瞒。《玉篇》惑也。或从曼作慢。又《集韵》母本切,音懑。废忘也。《庄子·大宗师》悗乎忘其言。《韩非子·忠孝篇》悗密,蠢愚。一曰无匹貌。 |
46 | 七: | 𢙾:《集韵》古杏切,音梗。恨也。 |
47 | 七: | 悘:《集韵》于其切,音医。《博雅》审也。又《五音集韵》壹计切,音翳。恭也,静也。 |
48 | 七: | 㤴:《广韵》丑辄切《集韵》敕涉切,𠀤音锸。《玉篇》心动貌。又休也。又《广韵》叱涉切《集韵》尺涉切,𠀤音謵。《广韵》偛㤴,小人貌。《集韵》黠貌。又《集韵》失涉切,音摄。怪也。又《集韵》的协切,音喋。㤴𢥥,志轻也。俗作𢛏,非。 |
49 | 七: | 㤵:俗慈字。 |
50 | 七: | 㤶:《集韵》莫江切,音庬。惛也。又《集韵》《类篇》𠀤尨巷切。戆愚也。 |
51 | 七: | 悙:《广韵》许庚切《集韵》虚庚切,𠀤音亨。憉悙,自矜健貌。又《集韵》披庚切,音烹。义同。又《五音集韵》亨孟切,音啈。伥悙,疏率也。 |
52 | 七: | 𢙿:《集韵》巨禁切,音噤。心坚固也。或从禁。 |
53 | 七: | 悚:〔古文〕𢷜《广韵》息拱切《集韵》《韵会》荀勇切《正韵》息勇切,𠀤音耸。《说文》惧也。本作㦜。从心,双省声。今作悚。《集韵》或作𢥠。通作耸。 |
54 | 七: | 㤷:《集韵》呼含切,音㟏。疏纵也。 |
55 | 七: |
悛:《唐韵》此缘切《集韵》逡缘切,𠀤音诠。《说文》止也。《广韵》攺也。《周语》其有悛乎。又次也。《左传·哀三年》外内以悛。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七伦切,音逡。义同。又《集韵》须伦切,音荀。与恂同。《说文》信心也。 考证:〔《左传·定三年》外内以悛。〕谨照原文定三年改哀三年。 |
56 | 七: | 悜:《广韵》《集韵》𠀤丑郢切,音逞。慏悜,意不尽也。 |
57 | 七: | 𢚀:《集韵》私箭切,音綫。怜也。 |
58 | 七: | 𢚁:《集韵》奇寄切,音忌。敬也。 |
59 | 七: | 悝:《唐韵》苦回切《集韵》《韵会》《正韵》枯回切,𠀤音恢。《说文》啁也。从心里声。与诙通。《张衡·东京赋》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秦穆公于宫室。又人名,衞孔悝,魏李悝。又《玉篇》《广韵》良士切《集韵》两耳切,𠀤音理。《玉篇》忧也,悲也,疾也。与里通。《诗·大雅》云如何里。《朱传》里,忧也。 |
60 | 七: | 悞:《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五故切。与误同。《说文》谬也。又欺也,疑也,惑也。 |
61 | 七: | 悟:〔古文〕𢛤《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五故切,音误。《说文》觉也。从心吾声。《困知记》无所觉之谓迷,有所觉之谓悟。又啓发人曰悟。《崔驷达旨》唐睢华顚以悟秦。又通作寤。《史记·项羽传赞》尙不觉悟。 |
62 | 七: |
悠:《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𠀤音由。《说文》忧也。从心攸声。《诗·小雅》悠悠我里。《注》悠悠,忧也。又思也。《诗·周南》悠哉悠哉。《笺》思之哉思之哉。又远也。《诗·墉风》驱马悠悠。《注》悠悠,远貌。又《周颂》于乎悠哉。《传》悠,远也。又行貌。《诗·小雅》悠悠南行。又眇邈无期貌。《诗·正风》悠悠苍天。又闲暇貌。《诗·小雅》悠悠旆旌。又通作攸。《孟子》攸然而逝。《前汉·班固叙传》攸攸外寓。又通作繇。《前汉·韦贤传》犬马繇繇。读作悠悠。又叶延知切,音移。《梁竦悼骚赋》彼皇麟之高举兮,煕太淸之悠悠。临岷川以怀恨兮,指丹海以爲期。 考证:〔《诗·大雅》悠悠南行。〕谨照原书大雅改小雅。 |
63 | 七: | 𢚂:《篇海》则卧切,音挫。折挫也。 |
64 | 七: | 㤸:《广韵》许激切《集韵》馨激切,𠀤音阋。《集韵》心不自安谓之㤸。《玉篇》与㦦同。 |
65 | 七: | 𢚃:《正字通》同劣。 |
66 | 七: | 㤹:《集韵》渠尤切,音求。怨咎也。本作𢛃。亦作𢜥。 |
67 | 七: | 𢚄:《篇海》劳涝二音。◎按向来字书罕载,惟一见于篇海。字汇正字通都本篇海,别无考据,其引释典结爱相恋,𢚄亦牢字之譌耳。 |
68 | 七: | 悡:《正字通》同㥎。 |
69 | 七: | 悢:《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𠀤音亮。《博雅》悲也。《玉篇》悢悢,惆怅也。《苏武诗》悢悢不能辞。又眷眷也。《后汉·𨻰蕃传》天之于汉,悢悢不已。又《五音集韵》里党切,音朗。《玉篇》懭悢,不得志也。 |
70 | 七: | 患:〔古文〕𢤒𢡙𢠶《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胡惯切,音宦。《说文》忧也。《玉篇》祸也,疾也。《广韵》恶也,苦也。又姓。又叶胡玩切,音换。《谢惠连·秋怀诗》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如何乗苦心,矧复値秋晏。又《韵补》叶荧绢切,音院。《苏轼·谢吴山神文》西湖堙塞,积岁之患。祷于有神,隂假其便。又叶胡关切,音还。《贾谊·服赋》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抟。化爲异物兮,又何足患。《张华·鹪鹩赋》动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顺理,与物无患。◎按抟,安二字𠀤寒韵,还字山韵,古通。又叶胡涓切,音悬。《晋·乐章明君篇》虽欲尽忠诚,结舌不能言。结舌亦何惮,尽忠爲身患。〇按言字元韵,悬字先韵,古通。《精薀》一中爲忠,二中爲患。 |
71 | 七: | 𢚅:《篇海》府刎切,音粉。动也。 |
72 | 七: | 悤:《集韵》粗丛切,音聪。悤悤,急遽也。《晋书·王彪之传》无故悤悤,先自猖獗。亦作忩。俗作匆,非。 |
73 | 七: | 𢚆:《集韵》将预切。与怚同。《说文》骄也。本作怚。或作𢚆。 |
74 | 七: | 悥:籀文𢡃字。详𢡃字注。《六书总要》从心言,会意。《魏挍曰》心欲有爲,非言不达。小篆从音作意,而义晦矣。 |
75 | 七: | 𢚇:《玉篇》古文狂字。注详犬部四画。 |
76 | 七: | 𢚈:《正字通》恭本字。 |
77 | 七: | 𢚉:《正字通》恨本字。 |
78 | 七: | 𢚊:《正字通》古文悉字。注详本画。《集韵》亦作𢝕。 |
79 | 七: | 𢚋:《五音集韵》眉俵切,音庙。𢛅也。 |
80 | 七: | 𢚌:《集韵》何加切,音遐。怨也。 |
81 | 七: | 𢚍:《字汇补》与𡧯同。 |
82 | 七: | 𢚎:《字汇补》以诸切,音余。恭敬也。 |
83 | 七: | 𢚏:《字汇补》古文情字。见崔希裕略古。注详八画。 |
84 | 七: | 𢚐:《字汇补》同悠。见司马君𥓓。 |
85 | 七: | 𢚑:《篇海》苏故切,音素生革也。 |
URN: ctp:kangxi-zidian/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