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
㧁:《》口答切《集韻》葛合切《韻會》克盍切,𠀤音閤。《》閉也。《》閉戶曰㧁。又《》近倨切《集韻》丘據切,𠀤音去。義同。又《》胡臘切《集韻》轄臘切,𠀤音盍。《纂文》姓也。 |
| 五: |
𢨶:《正字通》㞐字之譌。 |
| 五: |
𢨷:《集韻》所,古作𢨷。註詳四畫。 |
| 五: |
扁:〔古文〕𡲜《》《集韻》《韻會》《正韻》𠀤補典切,音匾。《》署也。从戶𠕁。戶𠕁者,署門戶之文也。會意。其餘皆借義。凡器物不圓者曰扁。《後漢·東夷傳》辰韓生兒,欲其頭扁,押之以石。又𤰞也。《·》有扁斯石。又《》薄泫切《集韻》婢典切,𠀤音辮。《集韻》姓也。古有扁鵲。或作鶣。又《》符善切《集韻》婢善切,𠀤音楩。又《集韻》婢忍切,音牝。義𠀤同。又《集韻》孚袁切,音翻。番也。《·》扁然。《郭註》音翻。又《集韻》《類篇》𠀤𤰞眠切,音邊。扁諸,劒名。又《集韻》蒲眠切,音蹁。圜貌。又《》芳連切《集韻》紕延切,𠀤音篇。《》小舟也。 考證:〔《前漢·東夷傳》三韓生兒,欲其頭匾,壓之以石。〕謹照原書前漢改後漢。三韓改辰韓。匾改扁。壓改押。 |
| 五: |
𢨸:《》《集韻》𠀤丑注切。與𨳳同。《集韻》直開也。或从戶。 |
| 五: |
扂:《》徒玷切《集韻》《正韻》徒點切《韻會》徒忝切,𠀤音簟。《集韻》戶牡也。或作𠂼。《韓愈·進學解》椳闑扂楔。又《集韻》徒念切,音磹。所以止動也。《》與扅通。 |
| 五: |
𢨹:《正字通》俗扅字。 |
| 五: |
扃:〔古文〕𢇺《唐韻》古熒切《集韻》《韻會》《正韻》涓熒切,𠀤音駉。《》外閉之關也。《禮·曲禮》入戶奉扃。《註》扃,門關木也。入戶之時,兩手當心,如奉扃然,雖瞻視而不回轉,嫌於干人私也。又車前橫木。《左傳·宣十二年》楚人惎之脫扃。《註》扃,車上橫木,所以約車上之兵器。又《集韻》犬迥切,音褧。扃扃,明察也。又與鉉通。《·》右人左執七抽扃。《註》扃卽鉉字。 |
| 五: |
㧂:《正字通》屇字之譌。 |
| 五: |
𢨺:《字彙補》𢨺城,趙地名。《》秦子異人質于趙,處于𢨺。《註》字書無𢨺字,龍龕手鑑云:音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