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

電子圖書館
1 十:
㨙:《唐韻》《集韻》𠀤戸佳切,音鞋。挾物也。又扶也。又胡計切,音系。杭越之閒謂換曰㨙。或作𢭁。又《集韻》戸禮切,奚上聲。揭也。

2 十:
搆:《唐韻》古𠋫切《集韻》居𠋫切,𠀤音遘。搆,擩也。又《集韻》居侯切,音鉤。牽也。

3 十:
搇:《集韻》丘禁切,欽去聲。按也。

4 十:
搈:《玉篇》與種切《集韻》尹竦切,𠀤音勇。動搈也。又《唐韻》《集韻》𠀤餘封切,音容。不安也。

5 十:
𢱟:《玉篇》丑善切《集韻》丑展切,𠀤音蕆。讀若梴上聲。擊也。

6 十:
搉:《唐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𠀤音確。《說文》敲擊也。《前漢·五行志》高后支斷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爲人彘。《註》搉,謂敲擊去其精也。又《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𠀤音覺。揚搉,都凡也。謂粗略而舉之也。《前漢·敘傳》揚搉古今,監世盈虛。《註》揚,舉也,搉,引也。《莊子·徐無鬼》可不謂有大揚搉乎。《註》發揮商量也。《北史·崔孝芬傳》商搉古今,閒以嘲謔。又與榷通。《唐書·食貨志》搉利借商,進奉獻助。《班固·答賔戲》般輸搉巧於斧斤。《註》搉,猶專也。又《集韻》忽郭切,音霍。手反覆也。與攉同。上从冖,非从山。

7 十:
㨚:《玉篇》思尹切,音筍。拒也。又息倫切,音荀。擇也。

8 十:
搊:《唐韻》楚鳩切《集韻》《韻會》初尤切《正韻》楚蒐切,𠀤音篘。《博雅》拘也。《六書故》五指摳㩜也。《廣韻》手搊也。《唐書·禮樂志》五弦如琵琶而小,舊以木撥彈,樂工裴神符初以手彈,後人習爲搊琵琶。《又》西涼伎高麗伎有搊箏。又《唐韻》《集韻》𠀤側九切,篘上聲。持也。或作𢫧。又扇別名。又莊俱切,音。解也。俗作𢬆,非。

9 十:
㨛:《集韻》失冉切,音閃。疾動貌。《潘岳·射雉賦》㨛降丘以馳敵。《註》言雉雊于高丘,降下向敵也。又去聲。《集韻》《韻會》𠀤舒贍切。與掞同。見掞字註。

10 十:
𢱠:《玉篇》古文竦字。註詳立部七畫。《集韻》同捒。

11 十:
㨜:《集韻》《類篇》𠀤渠言切,健平聲。《說文》相援也。又《通雅》《說文》有㨜字,因掀字重其聲,卽㨜也。漢書矯虔吏,卽撟㨜。趙氏曰:吳言以身肩物曰㨜,借相訐告曰㨜。孫愐不收㨜字。而增攇字。又《集韻》丘言切。亦援也。又居言切,音鞬。又丘顏切,音馯。又居閑切,音艱。又丘虔切,音愆。義𠀤同。

12 十:
搋:《集韻》《韻會》𠀤丑豸切,褫上聲。析也。《增韻》又拽也。或作拸。又通作扡。互見扡拸二字註。又《集韻》演爾切,迤上聲。義同。又余支切,音移。與擨同。見擨字註。又《唐韻》丑佳切《集韻》攄佳切,𠀤與扠同。俗謂以拳觸人曰搋。亦曰撉。互見扠字註。

13 十:
搌:《唐韻》知演切《集韻》知輦切,𠀤音展。《博雅》搌𢵈,展極也。一曰縛束也。又《唐韻》丑善切。《集韻》丑展切,𠀤音蕆。讀若梴上聲。亦搌𢵈也。又《集韻》陟扇切,展去聲。捲也,拭也。

14 十:
損:〔古文〕扻《唐韻》《正韻》蘇本切《集韻》《韻會》鎖本切,𠀤孫上聲。《說文》減也。又卦名。《易·損卦》損下益上,其道大行。《疏》下自減損,以奉於上也。又傷也,貶也,失也。

15 十:
𢱡:《唐韻》蘇果切《集韻》損果切,𠀤音瑣。揣擊也。一曰動也。

16 十:
㨝:《唐韻》《集韻》𠀤先結切,音屑。挺出物也。一曰揲也。

17 十:
𢱢:《唐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昔各切,𠀤音索。摸𢱢也。又《集韻》色窄切,生入聲。擇也。又與索通。取也,求也。《揚子·太𤣥經》三以𢱢數。《註》三三而索之,以成數。

18 十:
㨞:《唐韻》桑故切《集韻》蘇故切,𠀤音素。暗取物也。

19 十:
搎:《唐韻》思渾切《集韻》蘇昆切,𠀤音孫。捫搎,猶摸𢱢也。或作𢶛。

20 十:
㨟:《唐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𠀤音該。觸也。又《唐韻》戸來切《集韻》何開切,𠀤音孩。義同。

21 十:
搏:《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𠀤音博。《說文》索持也。《禮·月令》孟秋務博執。一曰至也。《·益稷》搏拊琴瑟。又拊也,拍也。《史記·李斯傳》彈箏搏髀。又手擊也。《釋名》指廣搏以擊之。《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夢與楚子搏。《史記·項羽紀》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又取也。《史記·李斯傳》鑠金百鎰,盜跖不搏。《註》搏猶攫也,取也。凡鳥翼擊物,必轉足取攫,故人取物亦云搏也。又《唐韻》《集韻》𠀤匹各切,音粕。亦擊也。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遇切,音付。亦擊取也。或作捕。又《集韻》符遇切,音附。捕也。又《集韻》蒲故切《正韻》薄故切,𠀤音步。與捕同。詳捕字註。

22 十:
㨠:《唐韻》《集韻》𠀤彌殄切,音眄。《博雅》㨠培,封塗也。

23 十:
𢱣:《集韻》秦昔切,音籍。擊也。

24 十:
𢱤:《集韻》損動切,𢶰上聲。推也。又《六書故》㩳或作𢱤。𢶰字从蔥作。

25 十:
𢱥:《篇海》同掃。又《正字通》同𢬶。

26 十:
𢱦:《集韻》他歷切,音惕。挑也。同擿。又伐𢱦也。《詩·大雅·攘之剔之註》又作𢱦,同。《疏》剔翦之也。

27 十:
搐:《集韻》敕六切。讀若六畜之畜。牽制也。《前漢·賈誼傳》一二指搐,身慮亡聊。《註》搐,謂動而痛也。

28 十:
搑:《唐韻》而隴切《集韻》乳勇切,𠀤音宂。《說文》推擣也。又《唐韻》而容切《集韻》如容切,𠀤音茸。義同。一曰收也。又《集韻》濃江切,音膿。讀若搦平聲。義同。《說文》又窒也。又《集韻》匿講切。與擃同。見擃字註。

29 十:
搒:《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北孟切,祊去聲。《說文》掩也。又進舟也。《廣韻》搒人,船人也。與榜同。又補曠切,音謗。義同。《廣韻》掉船一歇也。又《唐韻》薄庚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庚切,𠀤音彭。笞掠也。《前漢·張耳傳》吏搒笞數干。《註》捶擊之也。亦作榜。通作篣。又《集韻》《韻會》𠀤逋旁切,謗平聲。義同。又《集韻》晡橫切,音祊。相牽也。或作㧍。本作𢮔。

30 十:
㨡:《唐韻》戸骨切《集韻》胡骨切,𠀤音鶻。讀與活近。《說文》手推之也。又《集韻》苦骨切,音窟。義同。又《唐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𠀤音魂。義同。或作捆。又《集韻》戸袞切,音混。《博雅》拑也。又古本切,音袞。義同。

31 十:
搓:《唐韻》七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𠀤音蹉。搓挪也。《陸游詩》柳細搓難似,花新染未乾。又《五音集韻》此我切,音玼。邪貌。又初皆切,音差。推擊也。本作𢷼。

32 十:
搔:《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曹切,音騷。《說文》刮也。《增韻》手爬也。《·邶風》搔首踟躕。《禮·內則》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註》抑按搔摩也。《前漢·枚乗傳》十圍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絕。《註》搔,謂抓也。又與騷通。《吳志·陸凱傳》所在搔擾,更爲煩苛。《集韻》或作𢸪。又側絞切,音爪。手足甲也。與蚤同。《儀禮·士虞禮》沐浴櫛搔翦。通作爪。又先到切,音譟。與𢮞同。攫搏也。互見前八畫增字。

33 十:
搕:《集韻》克盍切,音榼。取也。又擊也。又《唐韻》烏合切,音罨。以手覆也。又《集韻》乙盍切,音盦。義同。

34 十:
搖:《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𠀤音姚。《說文》動也。《·王風》中心搖搖。《疏》心憂無所附著之意。《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夾而搖之,以𦕑其豐殺之節也。又《爾雅·釋詁》作也。《前漢·禮樂志》將搖舉,誰與期。《註》言當奮搖高舉,不可與期也。又招搖,星名。《禮·曲禮》招搖在上。《疏》春秋運斗樞云:北斗七星第七搖光,則招搖也。《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部署眾神於搖光。《註》張揖曰:搖光,北斗杓頭第一星。◎按禮疏,合二星爲一。與漢書註互異。又扶搖,暴風也。《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註》風自下而上。又步搖,首飾也。《·鄘風》副笄六珈。《疏》步搖,副之遺象。《前漢·江充傳》冠禪纚步搖。《註》冠禪纚,故行步則搖,纚卽今方目紗也。一作①。《周禮·天官·追師註》副以覆首,若今步①。《釋文》①本作搖。又消搖,翱翔貌。與逍遙同。《禮·檀弓》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又須搖,猶須臾也。《前漢·禮樂志》神奄留臨須搖。又姓。《前漢·功臣表》海陽齊信侯搖毋餘。又《唐韻》弋照切《集韻》弋笑切,𠀤音曜。亦動也。《𨻰後主·關山月詩》城危接暈高,潤風連影搖。寒光帶岫移,冷色含山峭。䍃从肉,非从爪。亦作㨱。別見後十一畫。①字作下繇。肉作月。

35 十:
搗:《韻會》覩老切《正韻》都皓切,𠀤同擣。詳擣字註。

36 十:
搘:《正韻》旨而切,音支。搘捂也。《唐書·南詔傳》初鳳迦異築柘東城,諸葛亮石刻故在,文曰:𥓓卽仆,常以石搘捂。亦作枝。又作支。別从木作榰。

37 十:
搙:《唐韻》內沃切《集韻》奴沃切,𠀤音傉。讀若農入聲。捻搙也。又《唐韻》女角切《集韻》昵角切,𠀤音蒻。搵也。又《集韻》乃豆切,音耨。拄也。

38 十:
搚:《集韻》迄業切。同拹。或作㩉。詳拹字註。又《唐韻》盧合切《集韻》《韻會》《正韻》落合切,𠀤與拉同。《公羊傳·莊元年》搚幹而殺之。《註》搚,折聲也。又《唐韻》盧盍切,音臘。義同。又《集韻》虛欠切,險去聲。引從也。

39 十:
搛:《集韻》離鹽切,音廉。擊鼓也。與𣀃同。又堅嫌切,音兼。夾持也。

40 十:
𢱧:《唐韻》匹齊切《集韻》《韻會》篇迷切,𠀤音鈚。《說文》反手擊也。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蒲結切,音蹩。讀若敝入聲。義同。《嵆康·琴賦》摟𢱧擽捋。《註》手撫拂絃之貌。又《正韻》避列切,音別。義同。又《集韻》頻脂切,音毗。《博雅》轉也。或作批。通作㧙。互詳批字註。俗作𢱧,非。

41 十:
搜:《集韻》疎鳩切,音蒐。與𢯱同。又先侯切,潄平聲。義𠀤詳𢯱字註。又《集韻》先彫切,音蕭。搜搜,動貌。亦省作叟。又蘇曹切,音騷。又蘇后切,音叟。義𠀤同。又先奏切,音潄。人名。《莊子·讓王篇》王子搜援綏登車。又《集韻》《韻會》𠀤山巧切,音稍。攪搜,亂也。《韓愈詩》炎風日搜攪。《註》搜上聲。

42 十:
𢱨:《玉篇》蒲摩切,音婆。斂聚也。◎按从紊,非婆音。又音義與㩯同,疑卽㩯字之譌。

43 十:
搝:《集韻》去久切,音糗。手舉也。

44 十:
搞:《集韻》《韻會》𠀤丘交切,同敲。橫撾也。或作摮。又《集韻》口到切,音犒。相違也。與靠同。

45 十:
搟:《集韻》許偃切,與攇同。《前漢·揚雄·長楊賦》麾城搟邑。《註》搟,舉手擬之也。音車幰之幰。又《正字通》搟乃摲之譌。長楊賦古本作摲邑。互見摲字註。一說欣軒聲近。掀俗作搟,與摲別。

46 十:
搠:《集韻》色角切,音朔。《博雅》塗也。

47 十:
㨢:《集韻》攀糜切,音披。剖肉也。與㱟同。

48 十:
搡:《集韻》寫朗切《韻會》蘇朗切,𠀤音顙。搷也。又《集韻》四浪切,桑去聲。摚也。

49 十:
搢:《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卽刃切,音晉。《說文》插也。《禮·玉藻》天子搢珽。又《內則》搢笏。《儀禮·鄉射禮》三耦皆執弓,搢三而挾一个。《史記·封禪書》搢紳者不道。《前漢·郊祀志》作縉紳。又通作晉。《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註》晉讀爲搢紳之搢。又振也。《吳語》挺鈹搢鐸。又《韻會》《正韻》𠀤作甸切,音薦。亦插也。又通作薦。《史記·封禪書註》鄭衆註周禮云:搢讀曰薦,則薦亦是進。謂進而置於紳帶之閒,故史記亦多作薦。又《集韻》子賤切,音箭。義同。又牋西切,音齏。義同。本作𢸰。

50 十:
搣:《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正韻》彌列切,𠀤音滅。《說文》批也。《廣韻》手拔也。又摩也,捽也。又翾劣切,音烕。《急就篇》沐浴揃搣寡合同。《師古註》揃搣,謂鬄拔眉髮也,蓋去其不齊整者。

51 十:
𢱩:《集韻》所六切。同㩋。見㩋字註。

52 十:
搤:《唐韻》於革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𠀤音厄。《說文》捉也。《廣韻》持也。《史記·劉敬傳》搤天下之肮,而拊其背。《揚雄·長楊賦》搤熊羆。《註》搤,捉持之也。又握也。《史記·周本紀》養由基釋弓搤劒曰:客安能敎我射乎。又《封禪書》莫不搤捥。《註》滿手曰搤。與搹㧖扼𠀤通。又《集韻》壹結切,音噎。亦持也。又壹計切,音翳。拉也。又《集韻》《正韻》烏懈切《韻會》幺解切,𠀤音隘。㧖也。

53 十:
搥:《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回切,音堆。《廣韻》擿也。《增韻》擲也。《揚子·法言》搥提仁義。或作𢮒。又《正韻》直追切,音椎。擊也。《唐書·禮樂志》日未明,四刻搥一鼓,爲一嚴。二刻搥二鼓,爲再嚴。一刻搥三鼓,爲三嚴。《韓愈詩》作樂鼓還搥。別作槌。又與捶通。

54 十:
𢱪:橋字譌省。

55 十:
搦:《唐韻》尼革切《集韻》《韻會》昵格切,𠀤音蹃。《說文》按也。《廣韻》捉搦也。《錢俶小詞》金鳳欲飛遭掣搦。又《正韻》女力切,音匿。義同。又《唐韻》女角切《集韻》《韻會》昵角切,𠀤音蒻。義同。《史記·扁鵲傳》搦髓腦。《班固·答賓戲》搦朽摩鈍鉛刀,皆能一斷。《舊唐書·代宗紀》禁鈿作珠翠等,委所司切加捉搦。《集韻》或作𢾲。

56 十:
㨣:《集韻》委勇切。與擁同。

57 十:
搧:《集韻》尸連切,音羶。批也。又式戰切,音扇。義同。《六書故》挻俗作扇。

58 十:
搨:《唐韻》都盍切《集韻》德盍切,𠀤讀與荅近。手打也。或作㩉。又《集韻》託合切,音塔。冒也,摹也,與㧺同。或作搭。又《韻會》託盍切,音榻。義同。今用紙墨磨摸古𥓓帖曰搨。有宋搨舊搨。《唐書·百官志》弘文館,挍書郞二人,有搨書手筆匠三人。又《唐書·食貨志》茶商所過諸道,置邸以收稅,謂之搨地錢。

59 十:
搩:《唐韻》渠列切《集韻》《韻會》巨列切,𠀤音傑。與揭同。見揭字註。又《集韻》陟格切,音磔。手度物也。或作𢫰。互見𢫰字註。

60 十:
搪:《唐韻》《集韻》𠀤徒郞切,音唐。《揚子·方言》張也。又搪突也。與傏通。亦通作唐。又《集韻》他郞切,音湯。義同。

61 十:
搫:《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蒲官切,𠀤音盤。《說文》搫擭不正也。又《廣雅》除也。又《唐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𠀤音婆。亦除也。《潘岳·射雉賦》搫場拄翳。《註》搫者,開除之名。射者,除地爲場。拄翳於草也。《六臣文選》作㨇。又披散也。一曰斂聚也。《集韻》或作㩯。

62 十:
搬:搫字重文。又《字彙》今俗音般。作搬移,搬演字。

63 十:
搭:《唐韻》都合切《集韻》《韻會》德合切,𠀤音答。擊也。又附也,挂也。《白易居詩》熏籠亂搭舊衣裳。《韓偓詩》夜深斜搭秋千索。又《唐韻》吐盍切《韻會》託盍切,𠀤音榻。摸搭也。《梅堯臣詩》韓幹馬本摸搭時,神駿都失存毫釐。又《集韻》託合切,音塔。冒也。一曰摹也。與㧺搨同。亦作撘。

64 十:
搮:《唐韻》《集韻》《韻會》𠀤力質切,音栗。以手理物也。

65 十:
搯:《唐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𠀤音叨。《說文》捾也。一曰抒也。《韓愈·孟郊墓誌》鉤章棘句,搯擢胃腎。又叩也。《魯語》無搯膺。《馬融·長笛賦》搯膺擗摽。又《說文》搯者,拔兵刀以習擊刺。詩曰左旋右搯。◎按今詩作抽。《集韻》或作掏。从舀,與掐別。

66 十:
搰:《唐韻》戸骨切《集韻》《韻會》胡骨切,𠀤音鶻。讀與活近。《說文》掘也。《呂覽》水之性淸,土者搰之。《註》濁也,亂也。又《集韻》《韻會》𠀤苦骨切,音窟。義同。《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註》發也。又用力貌。《莊子·天地篇》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又《正韻》古忽切,音骨。義同。俗作搰,非。

67 十:
𢱫:《韻會》古雙切。與扛通。見扛字註。《晉書·輿服志》大駕鹵簿有𢱫鼓。《註》舉也。別作掆。

68 十:
㨤:《集韻》枯懷切,與擓同。

69 十:
𢱬:《唐韻》《集韻》𠀤居六切,音菊。《說文》撮也。或作𥵱。通作掬。

70 十:
搱:《集韻》直利切,音稚。摴蒱采名。通作雉。《正字通》按五木經,王采有四。一曰雉,俗譌爲穉搱。又穉之譌。

71 十:
搲:《集韻》烏瓜切,音蛙。手捉物也。又《類篇》烏瓦切。吳俗謂手爬物曰搲。又《集韻》烏化切。吳人謂牽挽曰搲。或作攨。

72 十:
搳:《唐韻》胡秸切《集韻》下瞎切,𠀤音轄。《說文》擖也。或作捾。又《集韻》丘瞎切,音楬。《博雅》搔也。

73 十:
㨥:《唐韻》奴荅切《集韻》《韻會》諾荅切,𠀤音納。打㨥也。或作抐。

74 十:
搴:《集韻》《韻會》𠀤丘虔切,音愆。取也。一曰縮也,拔也。與攓同。《史記·河渠書》搴長茭兮沈美玉。《前漢·季布傳贊》身履軍搴旗者數矣。《註》謂勝敵拔取旗也。《楚辭·九歌》搴芙蓉兮木末。又姓。漢將搴揚。又《正韻》苦堅切,音牽。義同。又《唐韻》《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𠀤音蹇。同㩃。亦拔取也。俗作𢷘。又草名。《爾雅·釋草》搴柜朐。又《集韻》已仙切,音鸇。引取也。互見㩃攓二字註。

75 十:
搵:《唐韻》《集韻》𠀤烏困切,溫去聲。《說文》沒也。《六書故》指按也。《司馬相如·子虛賦註》焠亦搵染之義。又烏沒切,音膃。手撩物貌。又搵抐也。互見抐字註。又《唐韻》於粉切《集韻》委殞切,𠀤音惲。《博雅》拄也。又《集韻》於云切,音氳。亦沒也。

76 十:
𢱭:𢳎字譌省。

77 十:
𢱮:《集韻》覓畢切,音蜜。拭也。

78 十:
𢱯:俗擥字。

79 十:
㨦:《集韻》筍勇切,㩳字省文。見㩳字註。

80 十:
㨧:《玉篇》蒲本切,盆上聲。車弓也。〇按集韻,部本切,作軬。註:車篷也。與此音義同。無㨧字。

81 十:
搶:《唐韻》《正韻》七兩切《集韻》《韻會》此兩切,𠀤鏘上聲。突也。又爭取也。今律法有白晝搶奪。或作摤。又《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𠀤音鏘。拒也。亦突也。《戰國策》布衣之怒,亦以頭搶地耳。《前漢·揚雄·校獵賦》角搶題注。《註》搶,猶刺也。眾獸以角搶地。又集也,飛掠也。《莊子·逍遙遊》決起而飛,搶榆枋。又《唐韻》初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楚兩切,𠀤倉上聲。亦突也。又著也。又《集韻》鋤庚切,音傖。搶攘,亂貌。《前漢·賈誼傳》國制搶攘。又千剛切,音倉。搶搪,鋸也。又《韻會》楚耕切,音鎗。欃槍,或作攙搶。彗星也。《司馬相如·大人賦》㩜攙搶以爲旌。又《字彙補》此亮切,鏘去聲。吳楚謂帆上風曰搶,今舟人曰掉搶。《庾闡·揚都賦》艇子搶風,榜人逸浪。

82 十:
搷:《唐韻》徒年切《集韻》《韻會》亭年切,𠀤音田。擊也。《楚辭·招魂》竽瑟狂會,搷鳴鼓些。《註》急擊如投擲之勢。又引也。又《揚子·方言》揚也。《郭璞註》播揚之也。又《集韻》癡鄰切。與伸同。亦作抻。

83 十:
搸:《唐韻》側詵切《集韻》緇詵切,𠀤音臻。聚也。又琴瑟聲也。又《集韻》資辛切,音津。義同。

84 十:
搹:《唐韻》於革切《集韻》乙革切,𠀤音厄。《說文》把也。或作㧖。又作扼。又《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𠀤音隔。義同。《儀禮·喪服》苴絰大搹。《註》盈手曰搹。搹,㧖也。中人之㧖圍九寸。

85 十:
携:俗攜字。

86 十:
𢱰:《正字通》拚本字。《集韻》亦作𡏙。

87 十:
𢱱:《正字通》揎本字。

88 十:
𢱲:《正字通》音余。俗舁字。

89 十:
𢱳:《古文奇字》古揮字。从𠣦聲。𠣦與暉同。燭燄也。𢱳,以手修燭也。

90 十:
搻:《篇海》同搦。又《字學三正》音諾。正也,持也。《正字通》𢱱字註:六書無搻。

91 十:
𢱴:同擖。弋涉切。《管子·弟子職》執箕膺𢱴,厥中有帚。

92 十:
𢱵:《六書本義》古文奉字。註詳大部五畫。

93 十:
㨨:《集韻》丑鳩切《刊謬正俗》抽字。籀文从此。○按卽㩅字俗體。

94 十:
𢱶:《集韻》與抋同。詳四畫抋字註。

95 十:
𢱷:《集韻》子鴆切,音浸。深掘也。

96 十:
㨩:《篇海》音義同捷。〇按榳字之譌。

97 十:
𢱸:《篇海》直追切,音鎚。打也。◎按搥字之譌。

98 十:
𢱹:《篇海》同拋。◎按以𢱹爲拋,六書皆無取。

99 十:
𢱺:《篇海》音蕝。斷絕也。◎按㿱字之譌。又與𢯳義混。

100 十:
搼:《篇海》同拳。

101 十:
𢱻:《篇海》音義同搜。○按搜字之譌。

102 十:
𢱼:《篇海》同揖。

103 十:
𢱽:《篇海》於元切,音冤。屈也。

104 十:
𢱾:《海篇》而宣切,音堧。去急也。◎按㨎字之譌。

105 十:
𢱿:《字學元元》古扶字。註見四畫。

URN: ctp:kangxi-zidian/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