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十二》

电子图书馆
1 十二:
撅:《唐韵》《集韵》𠀤居月切,音蕨。《说文》手有所把也。一曰击也,投也。《唐书·褚遂良传》撅高昌,缨突厥。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其月切。与掘同。《汲冢周书》狐有牙,而不敢以噬,獂有蚤,而不敢以撅。《杜牧·注孙子序》撅其城郭。又《广韵》采撅也。亦摴蒱三采名。又《集韵》《韵会》𠀤姑衞切,音刿。揭衣也。《礼·内则》不涉不撅。又《集韵》纪劣切,音蹶。拨也。《韩诗外传》草木根荄,浅未必撅也。飘风兴暴雨坠,则撅必先矣。亦作𢴺。互见掘字注。

2 十二:
撆:《唐韵》芳灭切《集韵》匹灭切,𠀤音潎。《说文》别也。一曰击也。又《唐韵》普蔑切《集韵》《韵会》《正韵》匹蔑切,𠀤音瞥。读若片入声。小击也。又略也,引也,拂也。《蔡邕·篆势》扬波振撆。又《集韵》或作蔽。《史记·荆轲传》跪而弊席。亦作撇。又《正韵》必弊切,音闭。义同。又《集韵》蒲结切,音蹩。读若敝入声。拭也。

3 十二:
撇:《集韵》《韵会》《正韵》𠀤匹蔑切。同撆。见上(撆字)注。《前汉·扬雄甘泉赋》浮蔑蠓而撇天。《注》撇,犹拂也。《王褒·洞箫赋》联绵彯撇,生微风兮。又书法有撇。《书·法离钩》长撇须迅其锋。又《正韵》必弊切,音闭。义同。又《集韵》《韵会》𠀤匹裔切,潎去声。摽也。又《集韵》必结切,闭入声。揎衣也。

4 十二:
捞:《唐韵》鲁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刀切,𠀤音劳。沈取曰捞,言没入水中取物也。又《集韵》郞到切,音涝。义同。又力吊切,音料。同撩。《扬子·方言》取也。《郭璞注》谓钩捞也。又怜萧切,音聊。义同。通作摷。

5 十二:
撉:《集韵》都昆切,音敦。击也。见搋字注。

6 十二:
𢴠:《集韵》直利切,音稺。持物使相当也。又《正字通》𢴧字之譌,音义𠀤相近。贰改从戠,非。

7 十二:
撊:《集韵》《韵会》𠀤下赧切,音僩。劲忿貌。《左传·昭十八年》今执事撊然授兵登陴。又《正韵》下𥳑切,音限。义同。又《集韵》贾限切,音𥳑。《扬子·方言》猛也。晋魏之闲曰撊。《尔雅·瑟兮僩兮》,《释文》僩,或作撊。《韵会》通作憪。
考证:〔《尔雅·瑟兮僩兮注》僩,或作撊。〕谨照原书注改释文

8 十二:
撋:《唐韵》而缘切《集韵》《韵会》《正韵》而宣切,𠀤软平声。摧物也。《阮孝绪·字略》烦撋犹捼挱。《周礼·冬官考工记·鲍人·进而握之注》谓亲手烦撋之。或作擩。亦作㨎。又作捼。又《集韵》濡纯切,音犉。拭也。又儒垂切,音痿。擩也。又奴禾切,穤平声。又儒谁切,音蕤。𠀤同捼。详捼字注。

9 十二:
𢴡:《集韵》牵,古作𢴡。注详牛部七画。又《正韵》诘战切,遣去声。俗掔字。

10 十二:
撌:《篇海》丘愧切,音喟。㩜也。《淮南子·要略篇》禹烧不暇撌。又求位切,音匮。义同。

11 十二:
𢴢:《集韵》符分切,音焚。拭也。

12 十二:
撍:《唐韵》《集韵》《韵会》𠀤子感切,音昝。手动也。或作揝。又作绀切,篸去声。义同。又掇也。又《唐韵》《韵会》作含切《集韵》祖含切,𠀤音篸。尽也。又《唐韵》侧吟切《集韵》《韵会》缁岑切,𠀤音簪。疾也。《京房易豫卦》朋盍撍。今文作簪。《注》速也。又《集韵》慈盐切《韵会》昨盐切,𠀤音潜。摘也。本作撍。

13 十二:
𢴣:《海篇》音义与增同。◎按增字之譌。

14 十二:
㩃:《唐韵》九辇切《集韵》九件切,𠀤音蹇。《说文》拔取也。南楚语。引楚辞朝㩃阰之木兰。或作搴。亦作攓。俗作𢷘。

15 十二:
撎:《唐韵》《正韵》于计切《集韵》壹计切,𠀤音翳《说文》举手下手也。又《唐韵》一冀切《集韵》《韵会》乙冀切,𠀤音懿。义同。《周礼·春官·大祝九曰肃拜注》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释文》撎,于至反。卽今之揖。《左传·成十六年三肃使者注》肃手至地,若今之撎。又《集韵》于赐切,音缢。义同。又《正字通》与揖同。按举手下手卽揖也。虽转去声,而义不变,六书故以孙愐切爲误,是也。

16 十二:
撏:《唐韵》徐林切《集韵》徐心切,𠀤音寻。取也。又《唐韵》昨含切《集韵》《韵会》徂含切,𠀤音蚕。义同。《扬子·方言》取也。衞鲁扬徐荆衡之郊曰撏。又《唐韵》视占切《集韵》《韵会》时占切,𠀤音蟾。义同。或作探。又《集韵》徐廉切,音爓。与𢸧同。摘也。

17 十二:
𢴤:同撑。《集韵》作𢴤。抽庚切。

18 十二:
撑:《唐韵》丑庚切《集韵》抽庚切,𠀤音瞠。与樘同。《说文》樘衺柱也。《广韵》拨也。《唐书·朱滔传》骸撑不掩。《韩愈·月蚀诗》赤龙黑乌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又《集韵》中庚切。义同。又叶抽良切,音伥。《司马相如·长门赋》刻木兰以爲榱兮,饰文杏以爲梁。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通雅》䟫卽䠆。一作牚。今作撑。俗呼雌争反。《正字通》橕撑牚䟫,音义𠀤同。

19 十二:
撑:俗撑字。《说文》樘字注徐铉曰:今俗别作撑,非。

20 十二:
㩄:《集韵》山皆切,音崽。散失也。

21 十二:
𢴥:《集韵》胡桂切。同㩨。见㩨字注。

22 十二:
撒:《集韵》《韵会》𠀤桑葛切,音萨。散之也。一曰放也。《吴志·潘浚传注》孙权数射雉,浚谏之,出见雉翳,手自撒坏。《正字通》今俗云撒手,撒泼,皆用撒。又姓。洪武中举人撒仲谦。又《六书故》本作𢴻。山戛切,音煞。掷也。互见𢲳字注。《集韵》或作攃。《韵会》《正韵》俗攃字。

23 十二:
挠:《唐韵》奴巧切《集韵》《韵会》《正韵》女巧切,𠀤铙上声。《说文》扰也。《释名》物繁则相杂挠也。《左传·成十三年》挠乱我同盟。《注》乃卯反。或作摎。又《说文》一曰救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尼交切,音铙。抓也,搔也,亦扰也。又屈也。《孟子》不肤挠。《赵岐注》读平声。或作𢪼。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女敎切,音闹。义同。《左传·成二年》畏君之震,师徒挠败。《史记·酷吏传》所爱者,挠法活之。《前汉·刘向传》不挠衆枉。又《唐韵》呼毛切《集韵》《韵会》《正韵》呼高切,𠀤音蒿。搅也。《前汉·鼂错传》匈奴之衆易挠乱也。《注》火高反,其字从手。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尔绍切,音绕。亦屈也。与揉同。又《集韵》《韵会》𠀤人要切,饶去声。缠也。与绕同。《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或作挠。又《集韵》馨幺切,音哓。挠挑,宛转也。《正字通》挠桡,从手从木,古互通。与铙从金,音同义异。
考证:〔《前汉·刘向传》守正不挠。〕谨照原文独处守正爲句,不挠衆枉爲句。谨据改爲不挠衆枉。

24 十二:
㩅:《唐韵》敕鸠切。抽字本文。《说文》引也。或从由作抽,或从秀作𢭆。详抽字注。又《集韵》𨻰留切,音俦。又力竹切,音六。义𠀤同。又力救切,音溜。筑墙布土也。《诗·小雅·椓之橐橐笺》椓谓㩅土也。《疏》㩅者,以手平物之名。○按陆氏音义,仍用上文平入三音。

25 十二:
撔:《玉篇》戸猛切《集韵》胡猛切,𠀤横上声。横也。

26 十二:
𢴦:《集韵》虎项切,音𢞡。山东谓担荷曰𢴦。今浙人亦有此语。或作扛。通作傋。俗从大力。作夯。

27 十二:
㩆:《集韵》卽就切,音僦。揽也。又就六切,音蹴。极击也。

28 十二:
㩇:《唐韵》呼麦切《集韵》忽麦切,𠀤音𢄶。擘也,裂也。与掝同。又《集韵》胡麦切,音画。义同。又《唐韵》《集韵》𠀤簪掴切。裂声。

29 十二:
㩈:《集韵》牛尹切,音輑。束也。

30 十二:
撕:《唐韵》先稽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齐切,𠀤音西。提撕也。《前汉·贾谊传孩提注》谓提撕之。又《集韵》相支切。与斯同。析也。诗云斧以斯之是也。又山宜切,音褷。义同。或作厮。

31 十二:
𢴧:《唐韵》《集韵》𠀤直利切,音稺。《说文》当也。《玉篇》亦作値。又《集韵》而至切,音贰。义同。

32 十二:
𢴨:《集韵》陟利切,音致。弃也。又施智切,音翅。与揓同。见揓字注。又与摘同。《说文》摘字从手啻,他历切。

33 十二:
𢴩:《唐韵》鄙密切《集韵》逼密切,𠀤音笔。刺也。亦作㧙。

34 十二:
撖:《唐韵》苦减切《集韵》口减切,𠀤音歉。《玉篇》挂也。一曰危也。又《唐韵》口含切《集韵》枯含切,𠀤音堪。亦挂也。又《唐韵》胡黤切,音槛。姓也。《姓苑》今河内有之。《集韵》戸黤切。作橄。

35 十二:
撗:《集韵》古旷切,光去声。充也。或作扩。通作横。乐记云:横以立武,是也。又胡光切,音黄。《尔雅·释草》传撗目。《注》一名结缕。俗呼鼓筝草。又《正字通》音义同扩。宜读若廓。

36 十二:
搭:《唐韵》都合切。同搭。见搭字注。

37 十二:
撙:《唐韵》兹损切《集韵》《韵会》《正韵》祖本切,𠀤尊上声。《广韵》挫趋也。《增韵》裁抑也。《礼·曲礼》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注》撙,犹趋也。《疏》节法度也,言恒趋于法度也。《战国策》伏轼撙衔,横历天下。《注》撙,挫也,犹顿衔勒也。又撙撙,聚貌。《扬雄·甘泉赋》齐总总以撙撙,其相胶葛兮。或作繜。通作僔。又作𠟃。
考证:〔《扬雄·甘泉赋》齐总总撙撙,其相胶葛兮。〕谨照原文总总下增以字。

38 十二:
捻:《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乃殄切,音涊。读若年上声。《说文》执也。《广韵》以手捻物也。《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拨复挑。又《说文》一曰蹂也。《淮南子·兵略训》前后不相捻,左右不相干。又从也。《汲冢周书》后动捻之。又《扬子·方言》捻未续也。或作捵。《正字通》捻有平上二音。

39 十二:
撛:《唐韵》良忍切《集韵》里忍切,𠀤音嶙。扶也,挺也。又《集韵》良忍切,音吝。义同。

40 十二:
撜:《唐韵》《集韵》𠀤蒸上声。《说文》抍或从登。《淮南子·齐俗训》子路撜溺而受牛谢。别作拯。又《集韵》常证切。又书蒸切,𠀤详抍字注。又除庚切,音枨。与枨同。《韩愈·石鼎聮句》全胜瑚琏贵,空有口传名。岂此俎豆古,不爲手所撜。

41 十二:
撝:《唐韵》许爲切《集韵》《韵会》吁爲切,𠀤音麾。《说文》裂也。《马融·广成颂》撝介鲜。一曰手指麾也。《易·谦爻》撝谦。《王弼注》指撝,皆谦也。《程传》施布之象。《朱子·本义》发挥也。○按《说文》许归切,归字误。《九经字𢳌》麾撝同,通作挥。又《集韵》于嬀切,音爲。佐也。《扬子·太𤣥经》事貌用恭撝肃。《注》貌曰恭,恭作肃,肃敬以佐恭也。又羽委切,音蔿。亦裂也。

42 十二:
撞:《唐韵》宅江切《集韵》《韵会》传江切,𠀤音幢。《说文》丮擣也。《广韵》突也。又击也。《礼·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战国策》迫则杖戟相撞。《注》手擣也。《前汉·樊哙传》持盾直撞入立帐下。《注》谓以盾撞击人。《韩愈诗》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又《唐韵》直降切《集韵》《韵会》丈降切,𠀤幢去声。义同。《魏志·杜袭传》万石之锺,不以莛撞起音。

43 十二:
𢴪:《集韵》苦缓切,音款。捉也。

44 十二:
挢:《唐韵》居少切《集韵》《韵会》举夭切,𠀤音矫。《说文》举手也。一曰挢擅也。与矫通。《周礼·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五曰挢邦令。《注》称诈以有爲者。《疏》挢,卽诈也。《前汉·武帝纪》挢虔史乘埶以侵蒸庶。《注》挢,托也。虔,固也。妄托上命,而坚固爲邪恶者也。又《高五王传》挢制以令天下。《注》托天子制诏也。又《仓颉篇》正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挢干欲孰于火而无赢,挢角欲孰于火而无燂。《前汉·诸侯王表》挢枉过其正。《注》正曲曰挢。又强貌。《荀子·臣道篇》挢然刚折端立,而无倾侧之心。又《集韵》渠娇切,音乔。亦举手也。又《唐韵》举桥切《集韵》居妖切,𠀤音骄。义同。又《博雅》取也。一曰选也。又《集韵》《韵会》𠀤娇庙切,骄去声。挢捎,略取也。互见捎字注。又《集韵》巨天切,音趫。天挢,频伸貌。《尔雅·释兽》人曰挢。《注》伸引手足。又丘祅切,音跷。举也。又渠庙切,音峤。义同。《史记·扁鹊传》舌挢然而不下。又苦浩切,音考。以火曲物也。《考工记》挢干,刘昌宗说。又《集韵》《正韵》𠀤吉了切,音皎。挠曲也,屈也。《考工记释文》沈读古了反。《荀子·臣道篇》率羣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
考证:〔《前汉·武帝纪》百姓所安,殊路而挢虔。〕谨按原文挢虔二字属下爲句,不属上。谨改爲挢虔史乘埶以侵蒸庶。

45 十二:
撠:《唐韵》几剧切《集韵》《韵会》《正韵》讫逆切,𠀤音戟。挶持也。《史记·孙子传》救鬬者不搏撠。《注》当善撝解之,无以手助相搏撠。《扬雄·解难》撠胶葛,腾九闳。通作戟。

46 十二:
𢴫:俗擸字。详十五画。

47 十二:
𢴬:《集韵》博幻切,班去声。绊也。又引击也。《中原雅音》作绊。

48 十二:
撡:俗掺字。一曰俗操字。《战国策》荆轲持匕首揕之,秦王惊,自引而起,拔劒,劒长撡其室。《注》撡与操同。别详掺操两字注。

49 十二:
掸:《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他绀切,贪去声。《说文》探也。又他含切,音贪。与探同。《周礼·夏官》掸人掌诵王志,道国之政事,以巡天下之邦国而语之。《疏》诵王志者,若掸取王之志。又《唐韵》馀针切《集韵》《韵会》《正韵》夷针切,𠀤音淫。又《集韵》徒绀切,潭去声。义𠀤同。又徒感切,音萏。揞也。又徐心切,音寻。修也。又《唐本《说文》掬也。本作𢺬。

50 十二:
掸:《唐韵》徒旱切《集韵》荡旱切,𠀤但上声。《说文》提持也。《扬子·太𤣥经》何福满肩,提祸掸掸。《注》掸掸,敬也。何福持祸而自儆戒也。又《唐韵》徒干切《集韵》《韵会》唐干切《正韵》唐阑切,𠀤音檀。触也。又与弹通。鼓弦也。又国名。《后汉·西南夷传》掸国,西南通大秦。又《唐韵》《集韵》《韵会》徒案切《正韵》杜案切,𠀤音惮。亦触也。又《唐韵》市连切《集韵》时连切,𠀤音蝉。掸援,牵引也。又《集韵》澄延切,音缠。相缠不去也。又人名。《前汉·宣帝纪》日逐王先贤掸来降。又亭年切,音田。陼名。《山海经》靑要之山,南望掸陼。又他干切,音滩。持不坚也。又旨善切,饘上声。排急也。

51 十二:
撤:《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直列切,音辙。发也。又除去也。《论语》不撤姜食。《唐书·高宗纪》以旱避正殿,减膳撤乐。又《唐韵》丑列切《集韵》《韵会》《正韵》敕列切,𠀤音彻。读与掣近。亦发也。又抽也,剥也。育本从𠫓,字书从𠫓,故入十二画。𠫓,倒子,字作丄下厶。

52 十二:
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北末切,音鉢。《说文》治也。《·商颂》𤣥王桓拨。《公羊传·哀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于春秋。又除也。《前汉·司马迁传》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又发扬貌。《礼·曲礼》衣毋拨。又《增韵》捩开也。又转之也。《战国策》弓拨矢钩。《注》拨,弓反也。又葬具。《礼·檀弓》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注》拨可拨引輴车,所谓绋也。又鼓弦之物。《唐书·苏頲传》皇甫恂使蜀,檄取库钱,市琵琶捍拨玲珑鞭,頲不肯予。又叱拨,良马名。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蒲襏切,音跋。绝也。《·大雅》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笺拨,犹绝也。疏拨去馀根,故犹绝也。又《诗·朱传》叶方吠切,音废。又叶必列切,音龞。义𠀤同。又《唐韵》《集韵》𠀤普活切,音泼。芟草也。与发同。亦作𢯸。又拨剌,张弓貌。《张衡·思𤣥赋》弯威弧之拨剌。《注》剌,音力达反。又《史记·索隐》房越切,音伐。谓大楯也。《史记·孔子世家》会于夹谷,齐有司请奏四方之乐,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劒拨,鼓噪而至。《集韵》作瞂。
考证:〔《·大雅》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疏》拨者,拨去之,去其馀根,故犹绝也。〕谨按故犹绝也四字是释笺之词,当先笺后疏。谨改爲笺拨,犹绝也。疏拨去馀根,故犹绝也。

53 十二:
扯:《唐韵》《正韵》昌者切《集韵》《韵会》齿者切,𠀤车上声。裂开也。《博雅》扯坼,啓开也。《刘克庄题跋》温李诸人,困于撏扯。

54 十二:
撧:𢴭字变体。

55 十二:
𢴭:《集韵》租悦切,音蕝。与绝同。断也。或作㔃。

56 十二:
㩉:《集韵》迄及切,音吸。击也。与㪧同。又迄业切。与拹同。又《唐韵》卢合切《集韵》《韵会》落合切,𠀤与拉同。又《唐韵》都盍切《集韵》德盍切,𠀤与拓同。打也。

57 十二:
㩊:《玉篇》先全切《唐韵》须缘切《集韵》荀缘切,𠀤音宣。同揎。引也,手发衣也。《仪礼·士虞礼钩袒注》如今㩊衣。又或作擐。见揎字注。又《集韵》先命切。亦裸肱也。别本譌作㩱。〇按集韵,𡬳音宣,又音沿。杨愼萟林伐山云。𡬳,手循也,又头圆曰𩕖,面圆曰𡈣。则𡬳字原有揎音也。《正字通》云:㩊无宣音,失详考。

58 十二:
𢴮:《唐韵》去鱼切《集韵》丘于切,𠀤音袪。击也。

59 十二:
𢴯:《集韵》时战切,音𦆇。搌𢴯,展极也。又《唐韵》九辇切《集韵》九件切,𠀤音蹇。义同。又《集韵》旨善切,饘上声。引也。

60 十二:
𢴰:《集韵》丘衣切。扱取也。

61 十二:
撨:《唐韵》苏雕切,音萧。择也,取也,拭也。又《集韵》思邀切,音宵。义同。又《唐韵》昨焦切《集韵》慈焦切,𠀤音樵。亦择取也。又《集韵》先侯切,漱平声。义同。又推也。又才笑切,音诮。亦拭也。又先吊切,音啸。义同。

62 十二:
𢴱:《集韵》伦追切,音累。《博雅》理也。《正字通》与摞同。

63 十二:
㩋:《唐韵》息逐切《集韵》息六切,𠀤音肃。击也。《张衡·西京赋》飞䍐㩋箾。《注》著物貌。箾音朔。又《唐韵》《集韵》𠀤所六切,音缩。义同。或作𢱩。又《唐韵》苏雕切《集韵》先雕切,𠀤音萧。义同。或作𢸳。又《唐韵》先鸟切《集韵》先了切,𠀤音筱。打也。又《唐韵》苏吊切《集韵》先吊切,𠀤音啸。义同。

64 十二:
𢴲:《唐韵》胡结切《集韵》奚结切,𠀤音页。束也,缚也。又《唐韵》虎结切《集韵》显结切,𠀤音肸。义同。又《正韵》古屑切,音结。𢴲槔,汲水具也。○按𣚃槔与桔槔同。宜从木。别见木部注。

65 十二:
㩌:《集韵》芳未切,音费。击仆也。又方问切,音奋。义同。《晋书·张协七命》䠞封狶,㩌冯豕。又父沸切,音狒。楚人谓搏执曰㩌。或作拂。

66 十二:
撩:《唐韵》洛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𠀤音聊。《说文》理也。一曰取物也。拢取物爲撩。又挑弄也。《魏志·龎德传》但持长矛撩战。《韩愈诗》猿鸟莫相撩。又《集韵》力吊切,音料。亦取也。《诗·小雅·烝然汕汕传》汕汕,樔也。《笺》樔者,今之撩罟也。又《唐韵》《正韵》卢鸟切《集韵》《韵会》朗鸟切,𠀤音了。义同。又扶也。又《集韵》郞到切,劳去声。同捞。亦取物也。又鲁晧切,音老。义同。本作撩。撩字从𤊽。

67 十二:
撪:《海篇》音义同㨧。◎按集韵作軬,部本切。加手,赘。互见㨧字注。

68 十二:
抚:〔古文〕𨑟《唐韵》芳武切《集韵》《韵会》斐父切,𠀤音捬。《说文》安也。《增韵》慰勉也。《礼·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注》抚犹有也。《疏》抚爲存抚,故爲有也。《左传·文十二年》鎭抚其社稷。又《说文》一曰循也。《书·臯陶谟》抚于五辰。又《广韵》持也。又按也。《礼·曲礼》君抚仆之手。《又》客跪抚席而辞。《疏》以手按止之也。《又》国君抚式。《注》抚,犹据也。又拍也。《仪礼·鄕射礼》左右抚矢而乗之。又《扬子·方言》拊抚,疾也。《郭璞注》谓急疾也。又州名。汉豫章郡,隋置抚州。又《集韵》蒙逋切。与摹同。《韵会》通作拊。

69 十二:
㩍:《集韵》测革切,音策。扶也。或省作拺。

70 十二:
𢴳:《字汇》他郞切,音汤。以手推止也。

71 十二:
𢴴:《海篇》良薛切,音列。见释典。又《正字通》俗挒字。

72 十二:
撬:《集韵》牵幺切,音髐。举也。

73 十二:
播:〔古文〕𢿥𨤏《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补过切,波去声。《说文》种也。一曰布也。《广韵》扬也。《·豳风》其始播百谷。《·盘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又放也,弃也。《·泰誓》播弃犂老。又《多方》屑播天命。又散也。《·禹贡》又北播爲九河。《礼·礼运》播五行于四时。《疏》播散五行之气于四时也。《释文》舒也。又《增韵》逋也,迁也。《·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又州名。西南徼外夜郞且兰地,唐置播州。《韩愈·柳子厚墓志》刘禹锡当诣播州,子厚愿以柳易播。又明万历中,平播置遵义平越二府。又姓。播武,殷贤人。或云播轨。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补火切,音跛。义同。《·舜典》,播时百谷。《释文》播,波左反。又摇也。与簸通。《庄子·人闲世》鼓厕播精,足以食十人。《注》𥳑米曰精。播,摇动也。又《集韵》逋禾切。音波。泽名。在豫州。《史记·禹本纪》荥播旣都。《注》古文尚书作荥波。又《郭璞·木禾赞》爰有嘉谷,号曰木禾。匪植匪蓺,自然灵播。又《说文》通作譒。引书,王譒告之。今书作播。
考证:〔《·泰誓》播弃黎老。〕谨照原文黎老改爲犂老。〔《说文》书舜典,播时百谷。注:播,音波左切。〕谨按说文播字注无引播时百谷之文,波左切亦非注文。谨据释文改爲书舜典播时百谷。释文播,波左反。

74 十二:
撮:《唐韵》《正韵》仓括切《集韵》《韵会》粗括切,𠀤窜入声。《说文》四圭也。一曰两指撮也。《玉篇》三指取也。《释名》撮,卒也,谓暂卒取之也。《增韵》蹙聚而捎取之也。《礼·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前汉·律历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注》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六十四黍爲圭。又《司马迁传》撮名法之要。《注》撮,摠取也。又《·小雅》台笠缁撮。《传》缁布冠也。《疏》小撮持其髻而已,制小,故言撮。音七活反。又《唐韵》《正韵》子括切《集韵》《韵会》宗括切,𠀤钻入声。挽也。又《集韵》祖外切,音最。《庄子·人闲世》支离疏者,会撮指天。《注》顶椎也。会音活,向秀读。又祖官切,音钻。乗载器也。《尸子》行险以撮。又租悦切,音蕝。义同。又初买切,钗上声。亦指取物也。一曰搦也。本从曰从取。

75 十二:
𢴵:《唐韵》《集韵》𠀤以赡切。同掞。详掞字注。

76 十二:
㩎:擫本字。《唐书·萧瑀传》隋帝素意伐辽。又衔瑀以谋,㩎其机。亦作擪。

77 十二:
𢴶:𢸣字省文。

78 十二:
撯:俗擆字。注见十三画。

79 十二:
撰:《唐韵》雏莞切《集韵》《韵会》雏绾切《正韵》雏产切,𠀤馔上声。具也。《增韵》造也。又则也。《易·系辞》以体天地之撰。《朱子·本义》撰犹事也。《论语》异乎三子者之撰。又撰,述也。属辞记事曰撰。《唐书·百官志》史馆修撰掌修国史。或作篹。又《唐韵》仕免切《集韵》《韵会》《正韵》雏免切,𠀤音撰。读若孱上声。义同。通作撰。又作僎。又持也。《礼·曲礼》君子欠伸撰杖屦。又《集韵》《韵会》雏恋切《正韵》除恋切,𠀤音馔。义同。又集也。亦述也。《欧阳修诗》任君居太原,白首勤著撰。闭戸不求闻,忽来谁所荐。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须兖切。与选同。遣也。一曰择也。《周礼·夏官·大司马》羣吏撰车徒。《释文》息转反。《礼·内则》栗曰撰之。《疏》数数布拣撰省视之。又白撰,货贝名。《前汉·食货志》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名白撰,直三千。又《集韵》须绢切,音𤂿。亦与选同。又损管切。与算同。数也,计也。《周礼·撰车徒注》撰读曰算,谓数择之也。

80 十二:
撱:《唐韵》他果切《集韵》《正韵》吐火切,𠀤音妥。狭长也。《尔雅·释鱼》𧐐小而撱。《注》撱,小贝狭长也。谓长而去四角也。《史记·平准书》白金三品,其三曰复小撱之直三百。又《唐韵》羊捶切《集韵》尹捶切,𠀤隋上声。与㨊同。弃也。又扪也。又《集韵》翾规切,音堕。亦弃也。○按《尔雅》《广韵》《集韵》或譌作椭,惟《正韵》撱椭分义各出。通作隋。

81 十二:
扑:《唐韵》蒲角切《集韵》《韵会》《正韵》弼角切,𠀤音雹。《说文》挨也。《广韵》相扑也。又《增韵》踣也。《韩愈·纳凉聮句》朽杌惧倾扑。或作𢷏。又《集韵》匹角切,音璞。与㩧同。击也。又《唐韵》《集韵》《韵会》普木切《正韵》普卜切,𠀤与攴同。小击也。《·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又杖也。与扑同。《荀悦申鉴》桎梏鞭扑,以加小人。又《荀子·臣道篇》若驭扑马。《注》未调习之马。又《集韵》博木切,音卜。拭也。

82 十二:
𢴷:挚本字。从丮,隶从丸。

83 十二:
𢴸:摰本字。

84 十二:
𢴹:捶本字。

85 十二:
𢴺:《集韵》其月切。与撅同。

86 十二:
𢴻:《六书故》山戛切。撒本字。见撒字注。

87 十二:
𢴼:《篇海》所丘切,音搜。《杨慎·蓺林伐山》甄后塘上行云:边地多悲风,树木何𢴼𢴼。按𢴼音飕,古本楚辞:风䬃䬃兮木𢴼𢴼。今本作萧,而音亦叶飕。故萧萧修修,总不若𢴼𢴼字之古也。

88 十二:
𢴽:《篇海》古文拜字。注详五画。

89 十二:
𢴾:《篇海》蒲拜切,音惫。吹火也。○按排字转注,加心譌赘。

90 十二:
𢴿:《篇海》徒吊切。《字汇补》与掉同。

91 十二:
𢵀:《字汇补》音义与㨚同。○按㨚字之譌。

92 十二:
𢵁:《篇海》同掤。

93 十二:
𢵂:切音阙。《扬子·方言》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𡚁,谓之须𢵂。《郭璞注》狎翣也。○按语意与挟斯同。见挟字注。

94 十二:
𢵃:《篇海》同㧾。

95 十二:
𢵄:措本字。

URN: ctp:kangxi-zidian/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