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三》

電子圖書館
1 十三:
撻:〔古文〕𨘈𢽞《唐韻》《集韻》𠀤他達切,音闥。打也,抶也。《·益稷》撻以記之。又《說命》若撻于市。《周禮·地官·閭胥》凡事,掌其比觵撻罰之事。《註》撻,扑也。《疏》有失禮,輕者以觵酒罰之,重者以楚撻之。《儀禮·鄉飲酒禮》罰不敬,撻其背。又疾也。《·商頌》撻彼殷武。《疏》撻是速疾之意。《釋文》韓詩云:達也。又弣側矢道也,以韋爲之。《儀禮·士喪禮》設依撻焉。《註》今文撻爲銛。又《崔豹·古今註》蛺蝶,江東呼爲撻末。本从𨔶。《集韻》或作𢺂。𨘈原字誤从𦍒作。

2 十三:
撼:《唐韻》胡感切《集韻》《韻會》《正韻》戸感切,𠀤含上聲。與㨔同。搖也。《宋史·蘇轍傳》元豐舊黨,多起邪說,以搖撼在位。《韓愈詩》蚍蜉撼大樹。又《韻會》動也。通作感。與詩無感我帨之感同。

3 十三:
撽:《集韻》《韻會》𠀤吉歷切。同擊。又《集韻》口敎切,敲去聲。義同。《莊子·至樂篇》撽以馬捶。《註》擊也。又堅堯切,音驍。遮也,與邀同。一說𢶡字變體。本从敫。敫字从攴作。又𢵿。

4 十三:
𢵿:《唐韻》《正韻》苦弔切《集韻》《韻會》詰弔切,𠀤音竅。《說文》旁擊也。《公羊傳·宣二年摮而殺之註》摮猶𢵿也。亦作撽。又《唐韻》苦擊切《集韻》詰歷切,𠀤音喫。義同。又《集韻》吉了切,音皎。持也。

5 十三:
撾:《集韻》《韻會》𠀤張瓜切,音檛。擊也。《魏志·太祖紀》伯魚三娶孤女,謂之撾婦翁。《唐書·柳宗元傳》自古賢人才士被謗議,不能自明,故有無兄盜嫂,娶孤女撾婦翁者。又擊鼓也。《後漢·禰衡傳》曹操召爲鼓吏,衡方爲漁陽參撾,聲節悲壯。又《字彙補》古禾切,音戈。《蘇軾·守歲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6 十三:
撿:《唐韻》良冉切《集韻》力冉切,𠀤音斂。《說文》拱也。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奄切,音撿。束也,拘也。《前漢·王霸傳》郡事,皆以義法令撿式。《註》撿,局也。又《爾雅·釋言》撿,同也。《註》撿,範模也,所出必同。又巡察也,𢯱也,挍也,舉也。《晉書·周顗傳》王導料撿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又撿挍,官名。《唐書·百官志》開元六年,麗正修書院置使及撿挍官。○按撿挍二字𠀤从手。《廣韻》止收檢,以撿爲俗字。

7 十三:
擀:《集韻》古旱切,干上聲。以手伸物也。或省作扞。

8 十三:
擁:《唐韻》於隴切《集韻》《韻會》委勇切,𠀤雍上聲。《說文》本作𢹬。抱也。《禮·玉藻》肆束及帶,勤者有事,則收之,走,則擁之。《疏》肆餘也,謂束帶之餘組及帶之垂者。收謂斂持在手,擁謂抱之於懷也。《前漢·夏侯嬰傳面雍樹馳註》南方謂抱小兒爲雍樹,面偝也,雍抱持之,令面背己而抱之以馳。雍讀曰擁。又持也。《前漢·高帝紀》太公擁彗。《註》如今卒持帚也。又衞也,羣從也。又《爾雅·釋言邕支載也疏》邕,又作擁。擁護支持,皆載任之義。又《集韻》於容切,音雍。遮也。《禮·內則》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註》擁,猶障也。或作𢹭。亦作𢶜。

9 十三:
擂:《玉篇》力堆切,音雷。研物也。《集韻》作攂。又《韻會》盧對切,音纇。與礧同。推石自高而下也。《集韻》作擂。

10 十三:
㩒:《唐韻》巨今切《集韻》渠金切,𠀤音琴。與捦同。《說文》捦或从禁。詳捦字註。又《玉篇》《廣韻》《集韻》𠀤巨禁切。持也,與鈘同。

11 十三:
𢶀:《唐韻》仕懷切《集韻》崇懷切,𠀤音膗。倒損也。又《五音集韻》仕壞切。拉也。又粗賄切,音罪。義同。《正字通》木部檌字,亦訓倒損。𠀤俗字。

12 十三:
擃:《集韻》匿講切,搦上聲。撞也,刺也。或作搑。

13 十三:
擄:《唐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𠀤音魯。掠也,獲也。通作鹵。

14 十三:
𢶁:撢字之譌。

15 十三:
𢶂:《集韻》王勿切。同𢯮。見𢯮字註。

16 十三:
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說文》專也。《禮·冠義》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史記·范睢傳》擅國之謂王。又《增韻》据也。《戰國策》趙攻中山,取扶柳,五年以擅呼沱。《註》擅言固有之。

17 十三:
𢶃:《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𠀤音煩。𢶃撋也。與煩同。《詩·周南·薄汚我私傳》汚煩也。《箋》煩撋之。◎按本作煩。加手,贅。

18 十三:
𢶄:摫字之譌。《篇海》音規。作木弓也。○按與摫字音同訓異。諸韻書不載。

19 十三:
㩓:《唐韻》許委切《集韻》虎委切,𠀤音毀。《說文》傷擊也。亦作𢶙。

20 十三:
擆:《玉篇》《唐韻》張略切《集韻》陟略切,𠀤音勺。讀與酌近。置也。又擊也。又《集韻》直略切,音著。亦擊也。《玉篇》別作𢷷。俗作撯。

21 十三:
擇:《唐韻》丈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𠀤音宅。《說文》揀選也。《書·呂𠛬》罔有擇言在躬。《禮·中庸》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又《史記註》達各切,音鐸。《龜筴傳》悤悤疾疾,通而不相擇,妖孽數見,傳爲單薄。又《集韻》夷益切,音奕。人名。漢有司馬無擇。本作擇。或作𢍰。

22 十三:
擈:同撲。詳撲字註。

23 十三:
𢶅:《集韻》《韻會》《正韻》𠀤食列切。同揲。見揲字註。《前漢·揚雄傳》𢶅之以三策。《註》三三而分之。

24 十三:
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測角切,音齪。與簎同。刺取龞蜃也。《莊子·則陽篇》冬則擉龞於江。《韓愈·祭鱷魚文》罔繩擉刃,以除蟲蛇惡物。或作捒。又作捔。又《唐韻》《集韻》𠀤敕角切,音㪬。亦與簎同。又《集韻》側角切,音捉。又殊玉切,音蜀。又樞玉切,音觸。義𠀤同。又株玉切,音斸。《莊子·擉龞註》徐邈讀。

25 十三:
擊:《唐韻》古歷切《集韻》《韻會》吉歷切,𠀤音激。《說文》攴也。《徐曰》撲也。《廣韻》打也。《增韻》扣也。《易·蒙卦》擊蒙。《註》擊去童蒙,以發其昧。《史記·叔孫通傳》拔劒擊柱。又《酷吏傳》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又攻殺也。《楚語》刲羊擊豕。《註》擊,殺也。《前漢·高帝紀》急擊之勿失。又觸也。《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或作撽。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𠛬敵切,音檄。與覡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註》擊讀爲覡。又《集韻》吉詣切,音訃。人名。春秋晉有屠擊。

26 十三:
㩔:《集韻》徒渾切,音屯。搒也。與𥴫同。或作𥷝。

27 十三:
擋:《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丁浪切,當去聲。摒擋也。亦作屛當。《晉書·阮孚傳》祖約,性好財,正料財物,客至,屏當不盡。

28 十三:
擌:《唐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𠀤音栜。黐擌,捕鳥具。

29 十三:
𢶆:《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謁切。同揭。見揭字註。

30 十三:
𢶇:《唐韻》渠營切,音瓊。搏𢶇子一名投子。《正字通》橩字之譌。別見木部。

31 十三:
操:《唐韻》七刀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刀切,𠀤草平聲。《說文》把持也。《禮·曲禮》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左傳·襄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前漢·貢禹傳》勇猛能操切百姓者。《註》操,持也。切,刻也。又姓。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江西浮梁人。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前漢·張湯傳》湯客田甲有賢操。《註》所執持之志行也。《後漢·趙熹傳》熹少有節操。又風調曰操。《南史·袁粲傳》淸整有風操。又琴曲也。《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註》《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

32 十三:
𢶈:《唐韻》都晧切。擣本字。依《說文》篆體。詳擣字註。

33 十三:
擎:《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京切,音鯨。舉也,拓也,持高也。《杜甫詩》書從稚子擎。又《廣韻》《集韻》《韻會》渠映切《正韻》具映切,𠀤音競。義同。本作擎。或作㢣。亦作擏。擎原字从攴不从攵作。

34 十三:
擏:《集韻》渠京切,本作擎。又《正韻》與檠通。輔正弓弩器。《荀子·性惡篇》良弓不得排擏,則不能自正。又《集韻》《韻會》舉影切《正韻》居影切,𠀤音景。戒也。與儆通。亦與檠通。《揚子·法言》見弓之張兮,何謂也,曰:擏之而已。

35 十三:
𢶉:《唐韻》普麥切《集韻》《韻會》匹麥切,𠀤音檗。射中物聲。《張衡·西京賦》流鏑𢶉㩧。

36 十三:
𢶊:《韻會》九件切。搴本字。○按《說文》作㩃。《唐韻》《集韻》𠀤無𢶊。見㩃字註。

37 十三:
𢶋:《唐韻》《集韻》𠀤他結切,音鐵。捅𢶋也。

38 十三:
擐:《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慣切,音患。《說文》貫也。《左傳·成十三年》躬擐甲冑。《吳語》夜中乃令服兵擐甲。又《集韻》古患切,音慣。義同。又《唐韻》古還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還切,𠀤音關。義同。又《集韻》古泫切,音畎。繫也。又荀緣切,音宣。與揎同。《禮·王制·臝股肱註》謂擐衣出其臂脛。《陸氏音義》擐讀宜音宣,依字作㩊。字林云:㩊臂也。先全反。◎按㩊,別本譌作㩱。互見㩊字註。本作𢸃。省从睘。

39 十三:
𢶌:《集韻》師加切,音沙。拘引也。

40 十三:
擑:《集韻》卽涉切。同接。見接字註。

41 十三:
擒:《唐韻》巨今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𠀤音琴。與捦同。詳捦字註。《禮·曲禮·不離禽獸疏》禽者,擒也。言鳥力小,可擒捉而取之。通作禽。又《集韻》巨禁切,音噤。與扲同。見扲字註。

42 十三:
𢶍:《唐韻》才盍切《集韻》疾盍切,𠀤音䪞。讀若慙入聲。擸𢶍,和雜也。又《唐韻》私盍切《集韻》悉盍切,𠀤音𠎷。讀若三入聲,破聲也。一曰持也。又搕𢶍,糞色。

43 十三:
㩕:《集韻》郞丁切。同拎。

44 十三:
𢶎:《集韻》胡化切。同摦。

45 十三:
𢶏:《集韻》匹沼切,音縹。落也。《正字通》同摽。○按《集韻》義同音近,應從同。

46 十三:
𢶐:《篇海》音義同𢹍。

47 十三:
𢶑:《字彙》乃了切。音裊。◎按韻書無裊,正譌以裊爲褭。俗文𢶑卽俗𢸣字。別見十六畫。

48 十三:
擓:《唐韻》苦淮切《集韻》枯懷切,𠀤音匯。揩摩也。又抆拭也。或省作㨤。

49 十三:
𢶒:《唐韻》《集韻》𠀤古外切,音膾。收也。《路史》有巢氏敎民巢居,𢶒𦮺桔以爲蓐。

50 十三:
㩖:《集韻》渠良切,音强。扶持貌。

51 十三:
𢶓:《集韻》取猥切,崔上聲。摸也。又《正字通》罪本作辠,𢶓與𢶀同。

52 十三:
擔:《唐韻》《集韻》《韻會》都甘切《正韻》都藍切,𠀤膽平聲。與儋同。背曰負,肩曰擔。《釋名》擔,任也,任力所勝也。《易·繫辭負且乗疏》負者,擔負於物也。《戰國策》蘇秦嬴縢履蹻,負書擔囊。又左擔,地名。《任豫益州記》隂平縣北有左擔道,於成都爲西,自北來者,擔在左肩,不得度右肩也。又武擔,山名。在成都西北。《蜀志·先主傳註》蜀王妻物故,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高七丈,號曰武擔也。又去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濫切。謂所負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註》丁暫反。又《集韻》時豔切,音贍。假也。《禮·喪服四制》杖者,何也,爵也。或曰擔主。《儀禮·喪服》無爵而杖者何,擔主也。《註》假之以杖,尊其爲主也。又以贍切,音豔。義同。

53 十三:
𢶔:俗摱字。別見十一畫。

54 十三:
㩗:《正字通》俗攜字。

55 十三:
擕:與㩗同。

56 十三:
𢶕:俗揃字。別見九畫。

57 十三:
擖:《唐韻》恪八切,音劼。《說文》刮也。一曰撻也。又《集韻》《韻會》𠀤丘瞎切,音楬。義同。又《唐韻》古轄切《集韻》居轄切,𠀤音猰。亦刮也。又折也,架也。又《集韻》力盍切,音臘。亦折也,與擸同。又古滑切。義同。又搔也。又《唐韻》丈甲切《集韻》直甲切,𠀤音霅。押擖,重接貌。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弋涉切,音葉。箕舌也。《禮·少儀》𢬵席不以鬣,執箕膺擖。《疏》當掎箕舌自鄕胷前。又《集韻》益涉切,音靨。義同。又居曷切,音葛。搳擖,揳木聲。又力涉切,音獵。理持也。同擸。又去例切,音憩。亦刮也。

58 十三:
擗:《唐韻》房益切《集韻》《韻會》《正韻》毗亦切,𠀤音闢。拊心也。《孝經》擗踊哭泣。通作辟。《·邶風》寤辟有摽。又《莊子·馬蹄篇》摘擗爲禮。《註》屈折手足之意。亦作擘。又《韻會》匹歷切,音霹。擘開也。《楚辭·九歌》擗蕙櫋兮旣張。《註》擗,折也。又《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𠀤音僻。義同。

59 十三:
擘:《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厄切,音蘗。《說文》撝也。《廣韻》分擘也。《禮·內則》塗皆乾擘之。《疏》擘,去。乾,塗也。《李白詩》巨靈擘太華。又《說文》大指也。《孟子》吾必以仲子爲巨擘焉。又挽擘也。弓弩手張曰擘,足踏曰蹶。又《揚子·方言》擘,楚謂之紉。又《集韻》蒲歷切,音甓。亦大指也。又《韻會》《正韻》𠀤毗亦切。與擗同。《六書故》借用捭。

60 十三:
𢶖:《集韻》容朱切。同揄。邪揄也。見前捓揄註。又叶以周切,音由。《歐陽修·葛氏鼎詩》以示世俗遭捓𢶖,明堂朝會饗諸𠊲。

61 十三:
㩘:檥字之譌。○按《史記》《說文》𠀤作檥。別作艤。改从手,非。

62 十三:
擙:《字彙》於到切,音奧。磨也。

63 十三:
據:《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御切,音鋸。《說文》杖持也。《論語》據於德。又《廣韻》依也。《易·困卦》困于石,據于蒺藜。《·邶風》亦有兄弟,不可以據。《左傳·僖五年》享祀豐潔,神必據我。《註》據猶安也。又引也,援也。《爾雅疏序》事有隱滯,援據徵之。又按也。《禮·玉藻》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疏》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老子·道德經》猛獸不據。《註》以爪按拏曰據。又拒守也。《史記·趙奢傳》先據北山上者勝。又姓。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又《集韻》其踞切,音遽。有形之貌。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又《史記註》訖逆切,音戟。《呂后紀》見物如蒼犬,據高后掖。又叶求於切,音蘧。《史記·龜筴傳》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據。通作据。見据字註。

64 十三:
𢶗:摮本字。

65 十三:
𢶘:《篇海》音義同擓。詳擓字註。

66 十三:
𢶙:《集韻》虎委切。本作㩓。

67 十三:
擛:《集韻》弋涉切,音葉。擛擛,動貌。或作聶。

68 十三:
𢶚:《篇海》皮證切,憑去聲。依几也。又皮冰切,音憑。義同。宜作凭。

69 十三:
𢶛:《集韻》蘇昆切,音孫。捫也。與搎同。詳搎字註。

70 十三:
𢶜:《廣韻》於隴切。與擁同。詳見擁字註。

71 十三:
𢶝:《篇海》同捷。

URN: ctp:kangxi-zidian/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