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七》

電子圖書館
1 十七:
攓:《集韻》《韻會》𠀤丘虔切。與搴同。詳搴字註。《蘇軾·攓雲篇序》雲氣自山中來,以手掇,開籠收其中,歸家雲盈籠,開而放之,作攓雲篇。又《正韻》苦堅切。義同。又《集韻》九件切,音蹇。與㩃同。《揚子·方言》取也。南楚曰攓。《列子·天瑞篇》攓蓬而指。

2 十七:
攔:《玉篇》力丹切《唐韻》落千切,𠀤音蘭。遮攔也。亦作闌。

3 十七:
𢹍:《唐韻》許羈切《集韻》虛宜切,𠀤音犧。擊也。或作𢸤。又《集韻》丘奇切,音𢽽。又許几切,音唏。又香義切,音戲。義𠀤同。

4 十七:
攕:《唐韻》所咸切《集韻》《韻會》師咸切,𠀤音毿。讀與衫近。《說文》好手貌。引《》:攕攕女手。今文作摻。又或作揱。又《集韻》《韻會》𠀤思廉切,音纖。與摻同。又《揚子·方言》攕攕,白貌。又《集韻》將廉切,音尖。拭也。同㡨。

5 十七:
𢹎:《唐韻》而沼切。擾本字。《說文》从手𡕿聲。詳擾字註。

6 十七:
𢹏:《唐韻》以諸切《集韻》羊諸切,𠀤音余。《說文》對舉也。《正字通》本作舁。《說文》舉訓對舉。別作𢹏,同訓異讀,非。

7 十七:
㩮:《唐韻》《集韻》《韻會》𠀤丘言切,音㨜。舉也。或作揭。㩮原字从𦦙作。又攑。

8 十七:
㩯:《集韻》蒲波切,音婆。斂聚也。又除也。與搫同。

9 十七:
𢹐:《篇海》音義同擘。◎按擘字之譌。

10 十七:
𢹑:《集韻》豬孟切。與幀同。《文字指歸》開張畫繪也。本作㡧。又中莖切,音朾。讀如伐木丁丁之丁,張也。與𧯫同。

11 十七:
𢹒:《集韻》悉協切,音燮。取也。

12 十七:
攖:《唐韻》於盈切《集韻》《韻會》伊盈切,𠀤音纓。拈也,亂也。又觸也,迫近也。《孟子》虎負嵎,莫之敢攖。又《集韻》娟營切,音縈。有所繫著也。《莊子·大宗師》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註》物縈亦縈,而未嘗不寧也。通作嬰。

13 十七:
攗:《唐韻》武悲切《集韻》旻悲切,𠀤音眉。水中芰也。《爾雅·釋草》蔆蕨攗。

14 十七:
𢹓:《正字通》俗扠字。《篇海》音義與扠同。

15 十七:
攘:〔古文〕𣀮《唐韻》汝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如陽切,𠀤音穰。《說文》推也。又竊也。《書·呂𠛬》奪攘矯虔。《禮·禮器》匹士太牢而祭,謂之攘。又因其自來而取曰攘。《論語》其父攘羊。又卻也。《禮·曲禮》左右攘辟。《周禮·秋官·禁殺戮》掌司攘獄者,遏訟者,以告而誅之。《註》攘,猶卻也。《疏》謂人有罪過,官有文書。追攝不肯受者。《齊語》西征攘白翟之地。《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註》攘袂,猶今人云捋臂。又除也。《·大雅》攘之剔之。《疏》攘除翦剔。又《揚子·方言》止也。又《唐韻》如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汝兩切,𠀤音壤。擾也。《前漢·𨻰平傳贊》傾側擾攘楚魏之閒。又《唐韻》《集韻》《韻會》人漾切《正韻》人尚切,𠀤與讓通。遜也。《前漢·禮樂志》隆雅頌之聲,盛揖攘之容。《註》攘,古讓字。又《藝文志》道家者流,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又《集韻》式亮切,賞去聲。與饟同。《·小雅》攘其左右。《箋》攘讀爲饟。又《集韻》《韻會》𠀤泥庚切,音獰。搶攘,亂貌。《前漢·賈誼傳》國制搶攘。《註》攘,女庚反。師古讀搶攘爲傖獰。

16 十七:
𢹔:《玉篇》《集韻》《韻會》𠀤方問切。與拚同。埽除也。《詩·小雅·於粲酒埽箋》粲然已灑𢹔矣。

17 十七:
攙:《唐韻》楚銜切《集韻》《韻會》《正韻》初銜切,𠀤音毚。《說文》刺也。《博雅》銳也。一曰扶也。又彗星曰攙搶。與欃槍通。互見搶字註。又《唐韻》士咸切《集韻》鋤咸切,𠀤音讒。亦刺也。又《集韻》《韻會》𠀤初簪切,音嵾。天攙,星名。《史記·天官書》退而西北三月生天攙。《註》音參差之參。又《集韻》仕懺切,鑱去聲。完補也。一曰旁掣也。

18 十七:
𢹕:《唐韻》古文𢺃字。註詳十九畫。

19 十七:
𢹖:《唐韻》《集韻》𠀤古獲切,音幗。挻也。又《玉篇》掌耳也。或作摑。

20 十七:
𢹗:《篇海》同撻。○按《集韻》撻,古亦作𢽞。此贅文重出。

21 十七:
𢹘:《集韻》舉影切,音景。除也。

22 十七:
𢹙:《篇海》力淡切,音濫。米再舂曰𢹙。

23 十七:
𢹚:《集韻》斯兼切。拈𢹚,手稱物也。

24 十七:
㩰:《集韻》《類篇》𠀤子小切。同摷。見摷字註。又《玉篇》剽截也。○按艸部𧂈字,《集韻》子了切,與㩰體別義異。

URN: ctp:kangxi-zidian/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