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八》

电子图书馆
1 八:
㧹:《唐韵》《玉篇》他德切《集韵》惕得切,𠀤音忒。拳打也,击也,挨也。

2 八:
捥:《唐韵》《集韵》𠀤乌贯切。与𢯲腕同。《史记·封禅书》海上燕齐之闲莫不扼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汉书》作𢯲。或作𢮘,𢪸同。互详𢯲字注。又《集韵》乌丸切,音剜。捩也。又乌管切,音宛。取也。又纡勿切,音郁。亦拗捩也。与𢺴同。

3 八:
捦:《唐韵》巨今切《集韵》《韵会》渠金切,𠀤音琴。急持也。又捉也。又《说文》急持衣衿也。或作㩒。《集韵》又作擒。或作扲。

4 八:
𢮁:《唐韵》于许切《集韵》欧许切,𠀤读与雨近。击也。又《唐韵》《集韵》𠀤依据切,音饫。义同。

5 八:
㧺:《唐韵》徒合切《集韵》达合切,𠀤音沓。《说文》缝指㧺也。一曰韬也。或作𩎽。又《集韵》托合切,音塔。冒也。一曰摹也。或作拓。又作搭。又《韵会》托盍切,音榻。义同。

6 八:
㧻:《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竹角切,音卓。击也,推也。一曰掷也。《玉篇》刺木也。又《集韵》作木切,音镞。《扬子·方言》镌也。又都木切,音啄。击声。与𢽴𧰵同。通作椓。

7 八:
㧼:《集韵》彼庙切。《正韵》悲庙切,𠀤与俵同。分与也,俵散也。

8 八:
𢮂:《唐韵》胡田切《集韵》胡千切,𠀤音贤。县名。在东莱,出㡉布。又《唐韵》古贤切《集韵》经天切,𠀤音坚。义同。◎按《后汉书·郡国志》东莱郡㡉县。《说文》云㡉布出东莱。无𢮂字。

9 八:
捧:《唐韵》《韵会》敷唪切《集韵》抚勇切,𠀤丰上声。两手承也。又掬也。或作𢪋。又《集韵》父勇切,缝上声。承也。与奉同。又《集韵》符容切,音逢。奉也。与捀同。

10 八:
𢮃:《集韵》良脂切,音黎。手持物也。

11 八:
舍:《唐韵》书冶切《集韵》《韵会》《正韵》始野切,𠀤赦上声。《说文》释也。《正韵》弃也。《宋书·殷淳传》爱好文义,未尝违舍。又姓。明洪武中,税课大使舍敬。经典省作舍。

12 八:
捩:《唐韵》《集韵》《韵会》𠀤郞计切,音丽。琵琶拨也。或作棙。又《唐韵》练结切《集韵》《韵会》力结切,𠀤戾入声。拗也。《增韵》紾也。《韩愈·送穷文》捩手翻羹。《王安石·彭蠡诗》东西捩𥹈万舟回。又折也,撕也。通作戾。或作挒。亦作攦。

13 八:
𢮄:《玉篇》口减切《海篇》音遣。不安也。

14 八:
㧽:《集韵》古慕切,音顾。与稒同。稒阳,县名。《前汉·地理志》五原治稒阳。别见禾部。

15 八:
捪:《唐韵》武巾切。㨉本字。《说文》从手昏声。

16 八:
㧾:《唐韵》《集韵》𠀤苦骨切,音窟。《博雅》击也。《扬子·方言》南楚相推搏曰㧾。又《集韵》呼骨切,音忽。义同。一曰去尘也。

17 八:
扪:《唐韵》《集韵》《正韵》谟奔切《韵会》谟昆切,𠀤音门。《说文》抚持也。《·大雅》莫扪朕舌。又摸也。《史记·高祖纪》汉王伤胷,乃扪足。《楚辞·九章》遂儵忽而扪天。又《韵补》叶眉贫切,音珉。《欧阳修·菱溪石诗》嗟予有口莫能辨,叹息但以两手扪。皆云女娲初锻鍊,融结一气凝精纯。俗作䦐,非。

18 八:
捬:《正韵》古抚字。注详十二画。《前汉·赵充国传》选择良吏,捬循和辑又《集韵》匪父切,音府。捍也。又方遇切,音付。以手著物也。同拊。

19 八:
𢮅:《集韵》必至切。与畀同。相付与之也。《扬子·方言》予也。《郭璞注》予犹与也。

20 八:
捭:《唐韵》比买切《集韵》《韵会》《正韵》补买切,𠀤拜上声。《说文》两手击也。一曰掷也。《左思·吴都赋》莫不衂锐挫鋩,拉捭摧藏。《注》鸟兽莫不衂挫锋鋩拉掷折挫之也。又与摆通。鬼谷子有捭阖篇,战国时苏秦学捭阖揣摩,捭之者开也,阖之者闭也。又《集韵》部买切,排上声。义同。又普未切,音睥。毁也。与𢽛同。又《韵会》《正韵》𠀤博厄切,音蘖。《礼·礼运》燔黍捭豚。《疏》捭析豚肉,加于烧石之上而熟之。《释文》或作擗。又作擘。

21 八:
𢮆:捭字省文。

22 八:
𢮇:《唐韵》莫亥切《集韵》母亥切,𠀤音莓。贪也。◎按集韵作𢯈,即挴字之譌。

23 八:
㧿:《唐韵》楚江切。与摐同。详摐字注。

24 八:
据:《唐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斤于切,𠀤音居。《说文》戟挶也。《诗·豳风笺》韩诗云:口足爲事曰拮据。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居御切,音据。手病也。又与据通。《前汉·扬雄传》潭思浑天,参摹而四分,之极于八十一,旁则三摹九据,极之七百二十九赞,亦自然之道也。《注》据,今据字,犹位也,处也。又《酷吏传赞》赵禹据法守正。又《司马相如·大人赋》据以骄骛。《注》张揖云:据,直项也。

25 八:
捯:《集韵》覩老切。同擣。详擣字注。

26 八:
捰:《集韵》邬果切,倭上声。捰𢫷,摘也。互详𢫷字注。

27 八:
捱:《集韵》宜佳切,音厓。拒也。又俗谓延缓曰捱。

28 八:
卷:《唐韵》巨员切《集韵》《韵会》《正韵》逵员切,𠀤音权。《说文》气势也。《齐语》有卷勇股肱之力。《注》人勇爲拳。今本卷作拳。《史记·孙子传》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注》卷即拳也。又卷卷,用力貌。《庄子·让王篇》卷卷乎后之爲人,葆力之士也。《注》自劳貌。又《说文》一曰卷,收也。又《唐韵》《广韵》居转切《集韵》《正韵》古转切,𠀤与卷通。敛也。《说文》俗以爲卷舒之卷。《史记·张仪传》席卷常山之险。《王勃·膝王阁诗》珠帘暮卷西山雨。又《唐韵》《广韵》居倦切《集韵》古倦切,𠀤音眷。西卷,县名。《前汉·地理志》日南郡西卷县。或作棬。又《集韵》苦远切,音绻。搏也。

29 八:
㨀:《集韵》补永切。同抦。详抦字注。

30 八:
捳:《唐韵》五角切《集韵》逆角切,𠀤音岳。抨也。

31 八:
𢮈:《集韵》府吻切。与扮同。详扮字注。

32 八:
捴:《集韵》俗摠字。

33 八:
𢮉:《集韵》千遥切,悄平声。《广雅》陗𢮉,高也。

34 八:
捵:《集韵》他典切,音腆。手伸物也。又丑忍切,音疢。义同。又乃殄切。与捻同。

35 八:
捶:《唐韵》之累切《集韵》《韵会》《正韵》主橤切,𠀤锥上声。《说文》以杖击也。《魏志·何夔传》加其捶扑之罚。又擣也。《礼·内则》欲乾肉则捶而食之。或从木作棰。又《集韵》是棰切,音菙。义同。又《集韵》《韵会》都果切《正韵》都火切,𠀤音朵。与揣同。《庄子·知北游》大马之捶钩者。《注》玷捶钩之轻重。玷音点平声。捶或作㪜。本作𢴹,省作〈扌𠂹〉。通作捶。

36 八:
捷:《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疾叶切,音倢。读若潜入声。《说文》猎也,军获得也。《春秋·庄三十一年》齐侯来献戎捷。《谷梁传》军得曰捷。又《广韵》尅也,胜也,成也。《增韵》报胜曰捷。《·小雅》一月三捷。又佽也,疾也,急也。《·大雅》征夫捷捷。《疏》举动敏疾之貌。《前汉·东方朔传》捷若庆忌。又《尔雅·释诂》际接翜,捷也。《郑注》捷者,相接绩也。又数名。《小尔雅》二十四铢曰两,两有半曰捷。又姓。《淮南子·人闲训》黄帝臣捷剟。《前汉·艺文志》捷子二篇。《注》齐人武帝时说。又《集韵》《韵会》𠀤七接切,音妾。捷捷,口舌声。《·小雅》捷捷幡幡,谋欲谮言。通作誱。亦作唼。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测洽切。与插同。《曹植·七啓》捷忘归之矢。

37 八:
捸:《集韵》他骨切,暾入声。滑利也。

38 八:
捹:《集韵》蒲闷切,音坌。手乱貌。

39 八:
𢮊:《正字通》与扎揠同。《海篇》手捺也。

40 八:
𢮋:《韵会》《正韵》𠀤之庱切。同拯。古本易云:不𢮋其随。今文作拯。

41 八:
捺:《唐韵》奴曷切《集韵》《韵会》乃曷切,𠀤难入声。手重按也。《字林》搦捎也。又书法有捺,古名磔。《书·法离钩》微斜曰捺,人大等字是也。横过曰波,之道等字是也。又《正韵》乃八切,义同。俗作㮏。

42 八:
捻:《唐韵》奴协切《集韵》《韵会》诺协切,𠀤念入声。《说文》指捻也。《集韵》捏也。《靑琐高议》明皇时有献牡丹者,时贵妃匀面,口脂在手,印于花上,诏栽于仙春馆。来岁花开,瓣有指印,名爲一捻红。又《正韵》尼辄切,音聂。义同。又《集韵》乃结切,音涅。按也。或作敜。

43 八:
捼:《唐韵》《集韵》《韵会》𠀤奴禾切,糯平声。《说文》摧也。一曰两手相切摩也。《广韵》捼挱也。《集韵》或作挼。又作撋。又《正韵》奴何切,音那。义同。又《唐韵》《集韵》𠀤儒锥切,音蕤。义同。又《唐韵》乃回切《集韵》《韵会》奴回切,𠀤音𨡌。亦手摩物也。又《集韵》儒垂切,音痿。擩也。又而宣切,輭平声。与撋同。又乌禾切,音倭。手萦也。又乌毁切,音委。扪也。又儒邪切,读与婼近。揉也。关中语。又《说文》徐铉云:今俗作挼,非。◎按捼与挼同。诸书互用,不必泥。

44 八:
𢮌:《海篇》丘瞎切,音劼。拔著也。《正字通》俗拮字。

45 八:
捽:《唐韵》《集韵》《韵会》𠀤昨没切,存入声。《说文》持头发也。《广韵》手持也。《前汉·金日磾传》捽胡投何罗殿下。《注》胡,颈也。捽其颈而投殿下也。《淮南子·汜论训》溺则捽其发而拯。又拔取也。《前汉·贡禹传》农夫父子,捽屮把土。又交对也。《晋语》戎夏交捽。又触也。《庄子·列御寇》齐人之井,饮者相捽也。《韩愈诗》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又《正韵》即律切,音卒。义同。又《唐韵》慈恤切《集韵》昨律切,𠀤音崒。亦持也。又《集韵》苍没切,音猝。捽攃,行草声。又苏骨切,音窣。与曲礼恤勿之恤同。摩也。又祖对切,音晬。推也。与捘同。

46 八:
捾:《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乌括切,音斡。《说文》掐,捾也。一曰援也。又《集韵》乌八切,音挖。抉也。又下瞎切,音辖。擖也。与搳同。又乌版切,音绾。取也。

47 八:
捿:《正韵》先齐切,音西。与栖同。幽捿,幽居也。《谢灵运诗》恣此永幽捿。◎按从栖爲正。

48 八:
𢮍:《集韵》去仲切,穹去声。捺也。

49 八:
𢮎:《玉篇》古获切,音帼。批𢮎也。与掴同。又《集韵》郭擭切,音虢。打也。一曰搋字省文。

50 八:
掀:《唐韵》《集韵》《韵会》𠀤虚言切,音轩。《说文》举出也。《广韵》以手高举也。《左传·成十六年》乃掀公以出于淖。《注》捧车毂,举之出泥淖中也。又高耸貌。《韩愈诗》蛇虺首掀掀。又《集韵》许斤切,音欣。又许讫切,音迄。义𠀤同《说文》。又胡恩切。与拫同。《博雅》引也。又丘近切,螼去声,读与搇近。《左传·杜林注》亦举也。

51 八:
㨁:《唐韵》《集韵》𠀤直吏切,迟去声。投也。又《集韵》丈里切,音峙。持也。又《唐韵》常职切,音殖。拄杖曰㨁。

52 八:
㨂:《集韵》覩动切,音董。击也。

53 八:
掁:《唐韵》直庚切《集韵》《韵会》除庚切,𠀤音枨。《广雅》触也,撞也。《博雅》揬也。《谢惠连·祭古冢文序》以物掁拨之,应手灰灭。《注》南人以手触物曰掁。《韩愈·城南联句》裂脑擒摚掁。《集韵》或作撜。又作𣪼。

54 八:
㨃:《集韵》覩猥切,音䏨。排也。又除耕切,音橙。橦也。与朾同。或作揨。

55 八:
掂:《字汇》丁廉切,点平声。手掂也。◎按集韵以手称物曰敁挅。敁音丁兼切,或作玷。此改爲掂俗字,无考。

56 八:
扫:《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苏老切,音嫂。弃也,拚除也。《·大雅》洒扫廷内。又闹扫,髻名。《三梦记》闹扫,犹盘雅堕马之类也。唐诗云:还梳闹扫学宫妆。又《唐韵》《广韵》苏到切《集韵》《韵会》《正韵》先到切,𠀤音噪。义同。《论语》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本作埽。又与骚通。别详土部,马部。

57 八:
抡:《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卢昆切,音崘。《说文》择也。《周礼·地官·山虞》凡邦工入山林,抡材不禁。《晋语》君抡贤人之后,有常位于国者而立之。《唐书·刘廸传》文部始抡材,终授位。又《广韵》贯也。又《唐韵》力迍切《集韵》《韵会》《正韵》龙春切,𠀤音伦。亦择也。

58 八:
掅:《唐韵》《集韵》𠀤千定切,靑去声。《博雅》持也。一曰捽也。又《集韵》《正韵》𠀤七正切,音倩。义同。又与倩通。《六书统》假人力曰掅。

59 八:
掆:《唐韵》古郞切《集韵》《韵会》居郞切,𠀤音冈。举也。《唐书·仪卫志》掆鼓金钲。又《唐韵》古浪切《集韵》居浪切,𠀤冈去声。《字林》捎掆,舁也。或作扛。又作抗。

60 八:
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都括切,音剟。读若朵入声。《说文》拾取也。《增韵》采也。《易·讼卦》自下讼上,患至掇也。《疏》若手拾掇物然。《·周南》采采芣苢,薄言掇之。《史记·张仪传》秦得烧掇焚杅君之国。《注》索隐曰:掇音都活反,谓焚烧而侵掠也。焚杅音烦乌,谓焚蹂而牵掣也。又《唐韵》陟劣切《集韵》株劣切,𠀤音辍。义同。又《韵补》叶昌悦切,音啜。《魏武帝·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又《集韵》朱劣切,音拙。与𠭴同。短也。又《史记别注》杨愼曰:掇,马棰也。杅,粪箕也。𠀤存备考。

61 八:
授:《唐韵》殖酉切《集韵》《韵会》《正韵》是酉切,𠀤受上声。《说文》予也。《广韵》付也。又《集韵》承呪切,音寿。义同。《·郑风》还,予授子之粲兮。《礼·曲礼》男女不亲授。《史记·留侯世家》沛公殆天授。《前汉·翟方进传》当大都授时。《注》总集诸生,大讲授也。又姓。汉有授异众。《集韵》或作𥢓。唐武后改作𥠢。武后造授字,以𥠢爲正,𥡾、𥢓、𥡑𠀤譌。

62 八:
掉:《唐韵》《集韵》《韵会》徒吊切《正韵》杜吊切,𠀤调去声。《说文》摇也。《广韵》振也。《左传·昭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楚语》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注》掉,作也。《史记·孟尝君传》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前汉·蒯通传》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又正也。《左传·宣十二年》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注》饰马正鞅,以示闲暇。又掉磬。《礼·内则注》虽有勤劳,不敢掉磬。《疏》崔氏云:北海人谓相激事爲掉磬。隐义云:齐人谓相绞讦爲掉磬。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徒了切,音窕。亦摇动也。《增韵》颤也。又《唐韵》女角切《集韵》《韵会》尼角切,𠀤音搦。义同。又持也。又《集韵》女敎切,音闹。声甄动也。《周礼·春官·典同》薄声甄。《注》甄犹掉也。锺微薄则声掉。

63 八:
掊:《唐韵》步侯切《集韵》《韵会》《正韵》蒲侯切,𠀤音裒。《说文》把也。今盐官入水取盐爲掊。《史记·封禅书》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后汉·百官志盐官注》盐官掊坑而得盐。又聚敛也。《·大雅》曾是掊克。《扬子·方言》深也。《郭璞注》掊克深能。又与裒通。减也。《易·谦卦》君子以裒多益寡。古易作掊。又《唐韵》缚谋切《集韵》房尤切,𠀤音浮。亦把也。又《唐韵》薄交切《集韵》蒲交切,𠀤音庖。引取也。或作捊。又作抱。又《唐韵》方苟切《集韵》《韵会》《正韵》彼口切,𠀤音㨐。击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普后切,音剖。义同。《庄子·人闲世》自掊击于世俗。又与剖同《庄子·胠箧篇》掊斗折衡。又《集韵》《韵会》𠀤芳遇切,音赴。与踣仆同。顿也。《史记·吕后纪》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又《集韵》鼻墨切,音匐。义同。又蒲枚切,音裴。克也。又姓。《史记·袁盎传》乃之掊生所问占。《注》秦时贤士。善术者。《汉书》作棓。《说文》父沟切。本作㧵。隶省作掊。

64 八:
𢮏:《正韵》部项切,音棒。耜属。《集韵》作䎧。

65 八:
掋:《集韵》典礼切,音邸。同抵。又丁计切,音帝。掷也。

66 八:
𢮐:《玉篇》竹萌切《集韵》中茎切,𠀤音狰。读若伐木丁丁之丁。引也。

67 八:
掌:〔古文〕𤓯《唐韵》诸两切《集韵》《韵会》《正韵》止两切,𠀤章上声。《说文》手中也。《增韵》手心也,谓指本也。《论语》指其掌。《礼·中庸》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注》示读如置。《疏》如置物掌中也。又职掌,主也。《·周官》冢宰掌邦治。《礼·乐记》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又鞅掌,失容也。《·小雅》或王事鞅掌。《笺》鞅,犹荷也。掌,谓捧之也。负荷捧持以趋走。言促遽也。《疏》言事烦,不暇爲容仪也。又姓。晋琅邪掌同,前凉炖煌掌据。又《本》《草》水蛭。一名至掌。《尔雅·释虫》蛭蝚,至掌。《正字通》古作𤓯。覆手爲爪,反爪爲𤓯。后譌作仉。孟子母仉氏,今作掌。

68 八:
掍:《唐韵》《集韵》𠀤古本切,音衮。《说文》同也。又《唐韵》胡本切《集韵》《韵会》戸衮切,𠀤音混。义同。《扬子·方言》宋衞之闲曰綷,或曰掍。东齐曰丑。《班固·西都赋》掍建章而连外属。《注》与混同。《王褒·洞箫赋》带以象牙,掍其会合。《注》带犹饰也,饰之象牙,同于会合之处。又《扬雄·甘泉赋》芗呹肸以掍根。《注》振起众根。《集韵》或作𣬑。

69 八:
掎:《唐韵》居绮切《集韵》《韵会》举绮切,𠀤羁上声。《说文》偏引也。《广韵》牵一脚也。《周礼·秋官》翨氏掌攻猛鸟,各以其物爲媒而掎之。《注》鸟来下则掎其脚。《鲁语》掎止晏莱焉。《注》从后曰掎。《前汉·班固叙传》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注》掎,偏持其足也。又发也。《班固·西都赋》机不虚掎。又《正韵》居里切,音几。义同。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𠀤居宜切,音羁。亦偏引也。又古音读若哿。《音学五书》古音居我反,后人误入四纸韵。《·小雅》伐木掎矣,析薪拖矣。又《正字通》掎,居何切,读若柯。拖,䚽何切,𠀤古音也。◎按诗释文掎,寄彼反。又疏云:掎者,倚也,以物掎其巓峰也。音义亦从纸韵。又《集韵》隐绮切,音倚。掎匜,不正也。与𢷔同。

70 八:
掏:《唐韵》《集韵》《韵会》𠀤徒刀切,音桃。择也,抒也。又《集韵》他刀切,音叨。捾也。同搯。

71 八:
𢮑:《集韵》卢谷切,同摝。

72 八:
掐:《唐韵》《正韵》苦洽切《集韵》《韵会》乞洽切,𠀤音恰。《说文》爪刺也。《玉篇》爪按曰掐。《晋书·郭舒传》掐鼻灸眉头。

73 八:
掑:《集韵》渠之切,音其。扲掑,坚勇也。亦作𢮜。

74 八:
排:《唐韵》《正韵》步皆切《集韵》《韵会》蒲皆切,𠀤音牌。《说文》挤也。一曰推也。《增韵》斥也。《礼·少仪》排阖说屦于戸内者,一人而已矣。《疏》排推门扇也。《史记·樊哙传》廼排闼直入。又《鲁仲连传》爲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前汉·贾谊传》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又列也,安置也。《前汉·朱买臣传》相推排成列中庭拜谒。《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又彭排。军器也。《释名》彭旁也。在旁排敌御攻也。《后汉·袁绍传》蒙楯而行。《注》楯今之旁排也。又《集韵》《韵会》𠀤步拜切,音惫。排揩,强突也。又与𩋂囊韛通。吹火韦囊也。《后汉·杜诗传》造水排铸农器。《注》冶者爲排以吹炭,令激水鼓之。《魏志·韩曁传》爲监冶谒者,乃作水排,利益三倍于前。《晋书·杜预传》作人排新器。又《正韵》薄迈切,音败。义同。又叶边迷切,音鎞。《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心契九秋干,日玩三春荑。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考证:〔又彭排。《释名》军器也。彭,旁也,在旁排敌御攻也。〕谨按军器也非释名原文,谨改爲又彭排。军器也。释名彭旁也。在旁排敌御攻也。〔《后汉·杜诗传》《注》冶者爲排以吹炭,今激水鼓之。〕谨照原文今改令。

75 八:
掓:《唐韵》《集韵》𠀤式竹切,音菽。拾也。与叔同。《·豳风》九月叔苴。又《集韵》张六切,音竹。义同。

76 八:
㨄:《集韵》《韵会》《正韵》𠀤直绍切,音赵。刺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粤无鎛注》诗云:其鎛斯㨄。〇按今诗作赵,或作𠠄。又《集韵》徒了切,音窕。义同。又田聊切,音迢。同挑。挠挑,宛转也。又搅也。

77 八:
掔:《唐韵》苦闲切《集韵》《正韵》丘闲切,𠀤音悭。《说文》固也。《尔雅·释诂》厚也。又《唐韵》《正韵》苦坚切《集韵》轻烟切,𠀤音牵。义同。又牵去也。与牵通。《史记·郑世家》郑襄公肉袒,掔羊以迎。《庄子·徐无鬼》君将黜耆欲,掔好恶,则耳目病矣。又持也。击也。又《正韵》诘战切,遣去声。挽也,引也。俗作𢴡。《说文》读若诗赤舄掔掔。《徐铉曰》今别作悭,非。○按豳风作几几。《说文》或别有所考。长笺云:掔掔句似逸诗,则凿矣。

78 八:
掕:《唐韵》里甑切《集韵》里孕切,𠀤陵去声。《说文》止马也。或作𠡭。又《唐韵》力膺切《集韵》闾承切,𠀤音陵。义同。又《集韵》卢登切,音楞。《博雅》止也。

79 八:
𢮒:《集韵》都回切。与捶同。详捶字注。

80 八:
掖:《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𠀤音奕。《说文》以手持人臂投地也。又挟扶也。《诗·𨻰风·衡门序》诱掖其君也。《疏》诱谓在前导之,掖谓在傍扶之。《左传·僖二十五年》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注》挟之而投于城外也。又《说文》臂下也。与腋同。《礼·儒行》衣逢掖之衣。《注》逢,犹大也。大袂衣也。《史记·商君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又宫旁舍曰掖庭,殿旁垣曰掖垣,宫阙旁小门曰左右掖门,皆取肘腋之义。《前汉·百官公卿表》武帝更名永巷爲掖庭。又《成帝纪》阑入尚方掖门。《注》掖门在两傍,言如人臂掖也。《杜甫诗》花隐掖垣暮。又郡县名。《前汉·地理志》张掖郡。《注》张国臂掖,故曰张掖。《又》东莱郡掖县。《韵会》掖,腋本一字。今扶掖字从手,肘腋字从月。然古腋字本作亦,非从月也。

81 八:
掗:《集韵》倚下切,音哑。掗㩡,摇也。又《篇海》取也。又倚可切,婀上声。义同。又《字汇》衣驾切,音亚。强与人物也。

82 八:
掘:《唐韵》衢勿切《集韵》《韵会》《正韵》渠勿切,𠀤音倔。《说文》搰也。《孟子》有爲者辟若掘井。又与堀通。突也。《·曹风》蜉蝣掘阅。《疏》此虫土里化生,其掘地而出,形容鲜阅也。又特起貌。《扬雄·甘泉赋》洪台掘其独出兮。《注》亦作崛又尽也。《扬子·太玄经》掘变极物穷情。《注》尽变动之事,以穷万物之情也。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其月切,音橜。穿也。《易·系辞》掘地爲臼。又或作阙。《左传·隐元年》阙地及泉。又《集韵》胡骨切,音鹘。义同。又苦骨切,音窟。扬也。又与窟通。《战国策》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戸棬枢之士耳。《注》掘即窟。古字通。又《韵会》《正韵》𠀤五忽切。与兀通。《庄子·田子方》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又《韵补》叶敕律切,音黜。《韩愈诗》遗我一言重,跽受惕齐栗。辞悭义卓阔,呀豁疾掊掘。又《史记·货殖传》田农掘业。《注》徐广曰:古拙字亦作掘。或作撅。又作𢪏。

83 八:
挣:《集韵》初耕切,音铛。《博雅》刺也。又《字汇》侧迸切,音诤。《中原雅音》挣,锉也。

84 八:
掚:《集韵》《韵会》里养切《正韵》良奖切,𠀤音两。整饰也。《左传·宣十二年》御下两马。《注》两,或作掚。《周礼·夏官·环人掌致师注》引春秋传作掚马。又《集韵》力让切,音亮。义同。

85 八:
挂:《唐韵》《集韵》《韵会》古卖切《正韵》古画切,𠀤音卦。别也。又揲筮,置著小指闲也。《易·系辞》挂一以象三。《注》置而不用曰挂。《又》再扐而后挂。《注》合而置之曰挂。《朱子·本义》挂者,悬于左手小指之闲。又《正韵》与挂同。《易·乾卦疏》易纬云: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买切,音拐。义同。陆德明易释文有二音。

86 八:
掜:《唐韵》研啓切《集韵》《韵会》吾礼切,𠀤倪上声。拟也。《前汉·扬雄传》作太玄五千文,有首冲错测攡莹数文掜图告十一篇。一曰不从也。又《集韵》研计切,音诣。寄也,捉也。《庄子·庚桑楚》儿子终日握而手不掜。《注》掜音艺。手筋急也。又《唐韵》你佳切《集韵》尼佳切,𠀤音䍲。搦也。又《正韵》鱼列切,音孽。捻聚也。俗作揑。又姓。《奇姓通》明掜大伦,奉诏往谕佛菻国。又《正韵》掜,亦作摰。○按掜陧义别,不必与摰混。

87 八:
掝:《正韵》获北切,音或。与或惑通。《荀子·不苟篇》以己之僬僬,受人之掝掝。《注》掝,惛也。又《唐韵》呼麦切《集韵》忽麦切,𠀤音𢄶。裂也或作㩇。又《集韵》忽域切,音洫。裂声。

88 八:
掞:《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以赡切,音艳。舒也。或作𢴵。又与焰通。《前汉·礼乐志》长丽前掞光耀明。《注》掞,即光炎字。长丽,灵鸟也。又舒赡切,闪去声。亦舒也。《左思·蜀都赋》摛藻掞天庭。《注》掞犹盖也。一曰疾动也。《六书故》亦作㨛。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以冉切。与剡同锐利也。《易·系辞》剡木爲楫。《释文》作掞。

89 八:
㨅:《玉篇》而税切《集韵》儒税切,𠀤音汭,扟也。又《唐韵》女恚切,音诿。内也。又《姓氏急就章》姓也。一曰抐字。𦮾字譌文。

90 八:
掟:《玉篇》陟猛切《集韵》张梗切,𠀤睁上声。挥张也。又《唐韵》《正韵》𠀤徒径切,音定。天掟。见道书。

91 八:
掠:《唐韵》离灼切《集韵》《韵会》《正韵》力灼切,𠀤音略。《说文》夺取也。《广韵》抄掠,劫人财物也。《战国策》掠于郊野,以足军食。通作略。亦作剠。或作擽。又《增韵》捎取也,拂过也。又书法长撇古名掠。《柳宗元曰》掠左出而锋欲轻。又《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𠀤音亮。亦夺取也。《左传·襄十一年》禁侵掠。又《昭二十年》输掠其聚。《前汉·高帝纪》所过毋得卤掠。又搒笞也,治也。《礼·月令》毋肆掠,止狱讼。《注》掠谓捶治人。《前汉·𨻰万年传》下狱掠治。

92 八:
采:《唐韵》仓宰切《集韵》《韵会》《正韵》此宰切,𠀤同采。摘也,取也,㩜也。《战国策》刍牧薪采,莫敢闚东门。《注》大者薪,小者采。《晋书·刘琨传》古语云:山有猛兽,藜藿爲之不采。《唐书·地理志》开元二十一年,置十五采访使检察,如汉刺史之职。◎按采本从爪从木,爪即手也。后人又加手作采。

93 八:
㨆:《集韵》力锦切,音廪。《扬子·方言》㨆,杀也。晋魏河内之北谓㨆爲残。《郭璞注》今关西人呼打爲㨆。又卢感切,婪上声。义同。

94 八:
探:《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他含切,音贪。《说文》远取之也。《增韵》伺也,索也。《易·系辞》探赜索隐。《疏》探谓阅探求取。《·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注》自取天威也。《谷梁传·隐元年》已探先君之邪志。《前汉·董仲舒传》春秋深探其本。又《尔雅·释言》探,试也。《论语》见不善如探汤。《史记·郦生传》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又《集韵》《类篇》《韵会》《正韵》𠀤他绀切,音僋。义同。又《集韵》时占切,音蟾。亦取也。与撏同。《说文》本作𢲘。今文作探。《周礼》作掸。互见掸字注。

95 八:
掣:《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尺制切,音懘。《尔雅·释训》甹夆,掣曳也。《易·睽卦》见舆曳,其牛掣。《注》滞隔不进也。《唐书·陆贽传》可任,则当要之于终,不宜掣肘于内也。《刘邵·飞白赞》素翰冰解,𥳑墨电掣。直准箭驰,屈拟蠖势。或作𢳅。又作挚。又《唐韵》昌列切《集韵》《韵会》尺列切,𠀤滞入声。义同。亦挽也。又揭也,取也。《晋书·王献之传》七八岁时学书,羲之从后掣其笔不得。又《正韵》敕列切,音彻。义同。《类篇》通作挈。又《玉篇》掣同𤸪。牵也。《说文》引纵曰𤸪。从手,瘛省声,尺制切。《六书故》瘛瘲,谓小儿风惊,乍掣乍纵。掣,搐也,纵则掣而乍舒也。瘛瘲因掣纵立文,今乃作𤸪,更从瘛,失之甚矣。

96 八:
𢮓:同掣。

97 八:
掤:《唐韵》笔陵切《集韵》《韵会》悲陵切,𠀤音冰。《说文》所以覆矢也。《·郑风》抑释掤忌。《疏》服䖍云:椟丸盖。杜预云:箭筒也。又通作冰。《左传·昭二十五年》执冰而踞。《注》箭筒盖,可以取飮。又以手覆矢亦曰掤。

98 八:
接:《唐韵》子叶切《集韵》《韵会》《正韵》卽涉切,𠀤音楫。《说文》交也。《广韵》合也,会也。《易·蒙卦》子克家,刚柔接也。《疏》阳居卦内,接待羣隂。又《晋卦》昼日三接。《礼·表记》君子之接如水。《疏》如两水相交,寻合而已。又持也,受也,承也。《礼·曲礼》接下承弣。《注》接客手下也。《史记·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又《增韵》接续也,连也。《礼·曲礼》堂上接武。《注》武,迹也。迹相接,谓每移足半蹑之。《前汉·西域传》乌秅国民接手飮。《注》自高山下溪㵎中飮水,故接连其手。又近也。《仪礼·聘礼》宾立接西塾。又捷也。《礼·曾子问》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又反接,谓反缚两手也。《前汉·𨻰平传》樊哙受诏卽反接。又姓。《史记·孟子荀卿传》接子,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集韵》或作擑。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疾叶切,音捷。《礼·内则》国君世子生,接以太牢。《注》接读爲捷,胜也。谓食其母,使补虚强气也。又《荀子·大略篇》先事虑事谓之接。《注》接读爲捷,速也。又测洽切,音锸。与扱同。《周礼·地官·廪人》大祭祀,则共其接盛。《注》接读爲扱。扱以授春人舂之。《疏》颁扱与春人。又《集韵》色甲切,音霎。与翣同。《周礼·天官·缝人衣翣柳之材注》故书翣作接。又檄颊切,音协。与挟同。亦持也。

99 八:
掦:《篇海》他历切,音惕。挑掦也。亦借用剔。与扬别。《集韵》作𢱦。

100 八:
𢮔:搒本字。

101 八:
控:《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若贡切,空去声。《说文》引也。《广韵》告也。《·墉风》控于大邦。《毛传》控,引也。《朱传》控持而告之。《前汉·娄敬传》控弦四十万骑。《注》皆引弓也。又操制也。《·郑风》抑磬控忌。《传》止马曰控。又投也。《庄子·逍遥游》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又《集韵》枯公切,音空。除也。亦引也。《班固·西都赋》鸟惊触丝,兽骇値锋。机不虚掎,弦不再控。又《唐韵》苦江切《集韵》《韵会》枯江切,𠀤音腔。打也。《庄子·外物篇》儒以金椎控其颐。又《集韵》《韵会》𠀤克讲切,腔上声。义同。

102 八:
推:《唐韵》他回切《集韵》《韵会》《正韵》通回切,𠀤退平声。《说文》排也。《增韵》荡也,挤也。一曰进之也。《礼·月令》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左传·襄十四年》或挽之,或推之。《注》前牵爲挽,后送爲推。又移也。《·大雅》旱旣太甚,则不可推。《疏》不可令之移去矣。推是远离之辞。又让所有以予人也。《史记·淮隂侯传》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后汉·光武纪》推赤心置人腹中。又却也,诿也。又《唐韵》昌锥切《集韵》《韵会》川锥切,𠀤音䜅。顺迁也。《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又《增韵》择也,奖也,奉也。亦进之也。《·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礼·儒行》上弗援,下弗推。《注》推犹进也。《疏》不爲民下所荐举也。《前汉·韩信传》家贫无行,不得推择爲吏。《注》无善行可推举选择也。又寻绎也。《前汉·刘向传赞》有意其推本之也。《注》言其究极根本,深有意也。一曰穷诘也。《史记·酷吏传》天水骆璧推减。《注》推,直追反,谓推系之以成狱也。减一作成。

103 八:
掩:《唐韵》《集韵》《韵会》衣检切《正韵》于检切,𠀤淹上声。《说文》敛也。小上曰掩。《增韵》遮也。《礼·月令》仲夏,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注》掩,犹隐翳也。《又》孟冬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又乗其不备而覆之曰掩。《礼·曲礼》大夫不掩羣。《疏》禽兽羣聚,则多不可掩取之。《前汉·货殖传》掘冢搏掩。《注》博击掩袭,取人物也。一说博,六博也。掩,意钱之属。一曰抚也。《尔雅·释训》矜怜抚掩之也。《郭璞注》抚掩犹抚拍,谓慰恤也。又闭也。《韩愈诗》独宿门不掩。又《扬子·方言》止也。又同也。江淮南楚之闲曰掩。《韵会》或作揜。又《集韵》乌感切,庵上声。覆取也。与揜同。又于赡切,淹去声。缫丝以手振出绪也。或作𦁏。通作淹。又乙业切,音浥。打也。
掩本字。字头从𢑚作。
考证:〔《尔雅·释训》《郭璞注》抚掩犹抚揗,谓慰恤也。〕谨照原文抚揗改抚拍。

104 八:
措:《唐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𠀤仓故切,音醋。《说文》措,置也。《广韵》举也,投也。《增韵》施布也。《易·系辞》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礼·礼器》措则正,施则行。又《中庸》故时措之宜也。《疏》措犹用也。又委置也。《礼·中庸》学之弗能,弗措也。《疏》言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如将废措。《注》措,犹顿也。《前汉·文帝纪赞》几于𠛬措。《注》民不犯法,无所𠛬也。又《集韵》《韵会》𠀤侧格切,音窄。追捕也。《前汉·王莽传》迫措靑徐盗贼。又与笮同。迫笮也。《史记·梁孝王世家》李太后争门措指。《注》爲门扉所笮。又《集韵》七迹切,音碛。与刺通。穿也,伤也。本作𢵄。《汉书》亦作厝。通作错。

105 八:
掫:《唐韵》子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将侯切,𠀤音陬。《说文》夜戒守,有所击也。《左传·襄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释文》干音捍。又《昭二十年》宾将掫,主人辞。《注》掫,行夜也,卽今击柝。又地名。《后汉·更始传》赤眉立刘盆子,更始使李松军掫以拒之。《注》续汉志曰:新丰有掫城。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侧九切,篘上声。义同。持物相著也。又《唐韵》子于切《集韵》遵须切,𠀤音娵。击也。又《集韵》初尤切,音篘。手取物也。又甾尤切,音邹。持也。又此苟切,陬上声。亦击也。又《前汉·五行志》民惊走持藳,或掫一枚。《注》掫,麻干也。○按木薪曰掫,麻蒸曰菆。或作黀。《韵会》谓黀通作掫,沿俗本之譌也。《集韵》或作趣。
考证:〔《左传·襄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注》干音捍。〕谨照原书注改释文。

106 八:
𢮕:俗揲字。

107 八:
掬:《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居六切,音菊。与掬同。两手曰掬。《礼·曲礼》受珠玉者以掬。《疏》谓手中也。《左传·宣十二年》舟中之指可掬也。又《诗诂》两手曰臼,屈掌曰掬。又《小尔雅》掬,一升也。今俗谓两手所奉爲一掬,则数合也。又《扬子·方言》离也。齐𨻰曰斯。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闲曰掬。《说文》在手曰掬。俗作掬。《广韵》与𢱬同。《韵会》本作揈。《正字通》本作臼。

108 八:
𢮖:《正字通》增出以捆爲俗省文。◎按捆音苦本切,应从困。改从囷,非。

109 八:
㨇:同搬。《潘岳·射雉赋》搬场拄翳。《六臣文选》作㨇场。详搬字注。

110 八:
𢮗:《正字通》𢯲注,或作𢮗。

111 八:
𢮘:《字汇补》与捥𢪸同。本作𢯲。或作腕。

112 八:
𢮙:《字汇补》古拳字。《广汉属国𠋫夫人𥓓》勤养𢮙𢮙。

113 八:
𢮚:《字汇补》士支切,音𪙉。支也。

114 八:
𢮛:《唐韵》时钏切《集韵》船钏切,𠀤专去声。望绳取正,周礼置臬以县是也。今山东匠人犹言悬绳视正爲𢮛。又《集韵》徒官切。与抟同。

115 八:
𢮜:《集韵》渠之切。同掑。

116 八:
𢮝:《篇海》女加切,音拿。相牵引也。◎按音义同拏。譌改𢮝。

117 八:
𢮞:《集韵》先到切,音噪。攫搏也。或作搔。

118 八:
𢮟:《玉篇》《唐韵》胡瞎切《集韵》下瞎切,𠀤音辖。与𤛉同。车轴端键也。

119 八:
𢮠:《字汇补》古拜字。◎按《说文》古作𣬓。集韵作𣬊。改作𢮠,非。篇海又譌作〈𢪓𢪓〉。𣬓字原作比下幷。

120 八:
𢮡:《篇海》音遏。伐木馀𢮡也。◎按𣖂与枿同。从木,譌。从手。

121 八:
𢮢:《篇海》与搊同。又《字汇补》楚口切。手𢮢也。

122 八:
𢮣:《篇海》古乱字。◎按古作𠧎。又作𠧏。譌作𢮣。无考。

123 八:
𢮤:《篇海》同把。

124 八:
掽:《字汇》蒲孟切,彭去声。搕掽,撞也。

URN: ctp:kangxi-zidian/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