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四》

电子图书馆
1 四:
旹:《说文》古文时字。从之(㞢)日。《楚辞·九章》聊假日以须旹。《补注》旹,古时字。

2 四:
旺:《集韵》《正韵》𠀤于放切,王去声。同𣈧。或作旺。光美也。《玉篇》日晕。

3 四:
旻:《广韵》武巾切《集韵》《韵会》眉贫切,𠀤音珉。《说文》秋天也。《尔雅·释天》秋爲旻天。《注》旻犹愍也,愍万物雕落。《疏》秋,万物成熟,皆有文章,故曰旻天。《释名》旻,闵也。物就枯落,可闵伤也。《·大禹谟》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传》仁覆愍下,故曰旻天。《·小雅》旻天疾威。《集韵》或作闵。通作𩔉。

4 四:
旼:《广韵》武巾切《集韵》《韵会》眉贫切,𠀤音珉。旼旼,和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旼旼穆穆,君子之能。《注》徐广曰:和貌。

5 四:
旽:《集韵》他昆切,音炖。与暾同。《玉篇》日欲出。又朱闰切,音甽。旽旽,恳诚也。

6 四:
旾:《集韵》春古作旾。注详五画。

7 四:
𣅚:《玉篇》奴骨切,音讷。《篇海》日入色也。

8 四:
旿:《广韵》《韵会》疑古切《集韵》阮古切,𠀤音五。《玉篇》明也。《正韵笺》日当午而盛明爲旿。又《集韵》五故切,音误。晤或作旿。

9 四:
昀:《集韵》兪伦切,音匀。《玉篇》日光也。

10 四:
昁:《集韵》博盖切,音贝。𥄔或从日。不明也。

11 四:
昂:《唐韵》五冈切《集韵》鱼刚切《韵会》疑刚切《正韵》五刚切,𠀤音卬。《说文》举也。《楚辞·远游》服偃蹇而低昂兮。又《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注》昂昂,马行貌。又《类篇》日升也。一曰明也。又《集韵》鱼向切,音仰。昂昂,君之德也。《韵会》通作卬、仰。

12 四:
𣅛:《广韵》阻力切《集韵》《韵会》札色切,𠀤音侧。《说文》日在西方时侧也。《》曰:日𣅛之离。《注》今俗别作𣅳,非是。○按《易·离卦》今作昃。又𣅔。

13 四:
昃:《集韵》札色切,音侧。《易·离卦》日昃之离。又《丰卦》日中则昃。《·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周礼·地官·司市》大市,日昃而市。《注》日昃,昳中也。《左传·定十五年》日昃,乃克葬。《谷梁传》作日稷。又《淮南子·地形训》东西方曰昃区。《集韵》本作𣅦。又𣅛、𣅳。

14 四:
昄:《广韵》布绾切《集韵》《正韵》补绾切,𠀤音版。《说文》大也。《·大雅》尔土宇昄章。《传》昄,大也。《朱传》昄章,大明也。或曰昄,当作版。版章犹版图也。又《广韵》扶板切《集韵》部版切,𠀤音阪。又《集韵》披班切,音攀。又补满切,音䬳。又部满切,音伴。又博漫切,音半。又匹见切,音片。义𠀤同。又《广韵》《集韵》𠀤普版切,音眅。人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郑游昄将如晋。《注》游昄,公孙虿子。

15 四:
昅:《广韵》巨业切《集韵》极业切,𠀤音劫。㬤昅,乾也。又《集韵》极晔切,音笈。义同。

16 四:
㫘:《广韵》莫毕切《集韵》莫笔切,𠀤音密。《说文》不见也。

17 四:
昆:《唐韵》古浑切《集韵》《韵会》《正韵》公浑切,𠀤音崐。《说文》同也。《注》日日比之是同也。《前汉·扬雄传》噍噍昆鸣。《注》师古曰:昆,同也。又《尔雅·释言》昆,后也。《注》谓先后也。《·大禹谟》昆命于元龟。《传》昆,后也。又《·仲虺之诰》垂裕后昆。《传》垂优足之道示后世。《释名》来孙之子曰昆孙。昆,贯也,恩情转远,以礼贯连之耳。又《·王风》谓他人昆。《传》昆,兄也。又姓。《·商颂》昆吾夏桀。《传》昆吾,巳姓也。《姓氏急就篇》昆氏,夏诸侯昆吾之后。战国有贤者昆详。又山名。《史记·李斯传》致昆山之玉。《注》正义曰:昆冈在于阗国东北四百里,其冈出玉。又《左思·魏都赋》昆虫毒噬。《注》昆,明也。明虫者,阳而生,隂而藏。又与昆同。《前汉·地理志》昆仑、析支、渠叟,西戎卽叙。《·禹贡》作昆仑。又《集韵》《韵会》𠀤胡昆切,音魂。人名。汉有属国公孙昆邪。又《集韵》戸衮切,音混。义同。又昆夷亦作混。又与浑同。《扬子·太𤣥经》昆仑旁薄。◎按卽浑沦。又《韵补》叶俱伦切。《度尚·曹娥𥓓》若尧二女,爲湘夫人。时效仿髴,以诏后昆。又叶居员切。《韩愈·胡评事墓志》宜兹人,肖后昆。五十七,不足年。《集韵》本作𥊽。
考证:〔《说文》同也。《注》比之是同也。〕谨照原文比之上增日日二字。

18 四:
𣅜:《集韵》居谐切。与皆同。详白部皆字注。

19 四:
升:《唐韵》识蒸切《集韵》《韵会》《正韵》书蒸切,𠀤音升。《说文》日上也。古只用升。《正字通》升,平也。《类篇》或作陹。

20 四:
昈:《唐韵》《正韵》侯古切《集韵》《韵会》后五切,𠀤音戸。《说文》明也。《前汉·扬雄传》昈分殊事。又《扬子·方言》效、昈,文也。《注》文彩貌。又《张衡·西京赋》赫昈昈以弘敞。《注》埤苍曰:昈,赤文也。

21 四:
昉:〔古文〕昞《唐韵》分两切《集韵》《韵会》甫两切《正韵》妃两切,𠀤音仿。《说文》明也。又《玉篇》适也。《公羊传·隐二年》始灭昉于此乎。《注》昉,适也。齐人语。

22 四:
𣅝:《篇海》他骨切,吞入声。入水又出貌。

23 四:
昊:《广韵》《正韵》胡老切《集韵》《韵会》下老切,𠀤音皓。《说文》作昦。《九经字样》隷省作昊。《尔雅·释天》夏爲昊天。《注》言气皓旰。《疏》昊者,元气博大之貌。李巡云:夏万物盛壮,其气昊昊,故曰昊天。《·尧典》钦若昊天。《·小雅》浩浩昊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又与皡通。《礼·月令》其帝太皥。《释文》皥,亦作昊。

24 四:
昋:《唐韵》古惠切《集韵》涓惠切,𠀤音桂。姓也。后汉《太尉陈球𥓓》有城阳炅横,汉末被诛。有四子:一守坟墓,姓炅。一子避难居徐州,姓昋。一子居幽州,姓桂。一子居华阳,姓炔。又《集韵》畎迥切,音憬。义同。

25 四:
𣅞:《集韵》厥古作𣅞。注详厂部十画。《篇海》其也,短也。又姓。京兆人也。《篇海》汉赐衡山王妾𣅞氏。○按《前汉·衡山王传》作美人厥姬。《古文尚书》厥皆作𨈐。或作𣅲,非。

26 四:
昌:《广韵》尺良切《集韵》《韵会》蚩良切《正韵》齿良切,𠀤音倡。《说文》美言也。《尔雅·释诂》昌,当也。《·大禹谟》禹拜昌言曰。《传》昌,当也。又《博雅》盛也。《·仲虺之诰》邦乃其昌。《传》国乃昌盛。又《·郑风》子之昌兮。《传》昌,盛壮貌。又《·齐风》猗嗟昌兮。《笺》昌,狡好貌。又《说文》一曰日光也。诗曰:东方昌矣。○按《·齐风·鸡鸣》作东方明矣,朝旣昌矣。与《说文》所引不同。又物也。《庄子·在宥篇》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注》司马云:百昌犹百物也。又《仪礼·公食大夫礼》昌本。《注》昌,蒲。本,菹也。又《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注》文者,精所聚。昌者,扬天纪,辅拂𠀤居,以成天象。又《集韵》尺亮切,音唱。倡,或作昌。

27 四:
昍:《集韵》许元切,音暄。明也。

28 四:
明:〔古文〕朙《广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𠀤音鸣。《说文》照也。《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时,徧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史记·历书》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终始。《疏》大明,晓乎万物终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照临四方谓之明。又《·舜典》黜陟幽明。《传》升进其明者。又《·太甲》视远惟明。《疏》谓监察是非也。又《洪范》视曰明。《传》必淸审。又《·小雅》祀事孔明。《笺》明,犹备也。又《·大雅》明明在下。《传》明明,察也。《尔雅·释诂疏》明明,言甚明也。又《礼·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又《礼·礼运》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犹尊也。又《礼·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疏》明者,辨说是非也。又《韩非子·难三篇》知微之谓明。又《广韵》昭也,通也。又星名。《·小雅》东有啓明。《传》日旦出谓明星爲啓明。又《小雅》明发不寐。《疏》言天将明,光发动也。又《正字通》凡厥明、质明,皆与昧爽义同。又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晋荀晞从事明预。又与盟同。《·小雅》不可与明。《笺》明,当爲盟。又与孟同。《周礼·夏官·职方氏注》望诸明都也。《释文》明都,《禹贡》作孟猪。今依《》读。又《前汉·地理志》广汉郡葭明。《注》师古曰:明音萌。又《韵补》叶谟郞切。《·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辞·九歌》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旣明。又叶弥延切。《道藏歌》观见学仙客,蹊路放炎烟。阳光不复朗,隂精不复明。

29 四:
昏:〔古文〕𣄾𣄼《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呼昆切,音阍。《说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声。《尔雅·释诂》昏,代也。《注》代,明也。《疏》日入后二刻半爲昏,昏来则明往,故云代明。《释名》昏,损也,阳精损减也。《周礼·秋官·司寤氏注》日入三刻爲昏,不尽三刻爲明。《淮南子·天文训》日至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又《·邶风》宴尔新昏。《仪礼·士昏礼注》士娶妻之礼,以昏爲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商爲昏。又《左传·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亚。《注》妻父曰昏,重昏爲媾,婚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又《·益稷》下民昏垫。《传》昏瞀垫溺。又《·盘庚》不昏作劳。《传》昏,强也。又《·牧誓》昏弃厥肆祀弗答。《传》昏,乱也。《疏》昏阍于事必乱,故昏爲乱也。又《左传·昭十九年》札瘥夭昏。《注》未名曰昏。《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谓未三月而死也。又《集韵》呼困切,音𠉣。暗也。亦姓。又《韵补》叶许云切。《曹大家ɡū·东征赋》怅容与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又叶许悬切。《马融·广成颂》子野听耸,离朱目眩。隷首策乱,陈子筹昏。

30 四:
𣅟:《玉篇》丁含切,音耽。《篇海》日晚色。

31 四:
昐:《集韵》方文切,音分。《玉篇》日光。

32 四:
㫙:《玉篇》附夫切。日也。

33 四:
𣅠:《玉篇》古文气字。又《集韵》暣古作𣅠。

34 四:
昑:《集韵》丘甚切,钦上声。明也。

35 四:
昒:《唐韵》《集韵》《正韵》𠀤呼骨切,音忽。《说文》尚冥也。《玉篇》旦明也。《前汉·郊祀志》昒𤕤。《注》师古曰:谓日尚冥,盖未明之时也。《班固·幽通赋》昒昕寤而仰思兮。《注》昒昕,晨旦明也。又《广韵》文弗切《集韵》《韵会》《正韵》文拂切,𠀤音勿。义同。

36 四:
㫚:《韵会》昒书作曶。《前汉·司马相如传》曶𤕤暗昧,得耀乎光明。《注》曶𤕤,早朝也。◎按与曰部㫚字不同。㫚从曰,与忽同。此从日。《字汇》云同忽,非是。

37 四:
易:《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𠀤音亦。《说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爲易,象隂阳也。《易·系辞》《》者,象也。《疏》《》卦者,爲万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谓易。《注》隂阳转易,以成化生。《疏》隂阳变转。《周礼·春官·大卜》掌三《》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也。《孔颖达·周易正义》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朱子·周易本义》《》,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又《易·乾卦》不易乎世。《注》不爲世所移易也。又《易·系辞》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公羊传·宣十二年》交易爲言。《注》交易,犹往来也。又《·尧典》平在朔易。《传》谓岁改易。又《礼·祭义》易抱龟南面。《疏》占易之官也。又《史记·项羽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注》正义曰:开张易旧处。又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后。又水名。《水经》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阎鄕西山。又州名。《广韵》赵分晋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汉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又《广韵》《集韵》《韵会》以豉切《正韵》以智切,𠀤音异。《易·系辞》乾以易知。《疏》《》谓《易略》。又《易·系辞》辞有险易。《注》之泰则其辞易,之否则其辞险。《疏》易,说易也。又《礼·檀弓》易墓非古也。《注》易谓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畴。《注》易,治也。又《礼·祭义》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又《公羊传·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注》易怠,犹轻惰也。又《公羊传·宣六年》是子之易也。《注》易,犹省也。又《论语》丧,与其易也,宁戚。《何晏注》和易也。《朱传》易,治也。又《尔雅·释诂》平、均、夷、弟,易也。《注》皆谓易直。《疏》易者,不难也。又《庄子·刻意篇》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又《史记·礼书》能虑勿易。《注》易,谓轻易也。又《韵补》叶余支切。《·小雅》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

38 四:
𣅡:《玉篇》古穴切,音决。日食色。

39 四:
昔:《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思积切,音惜。《说文》作㫺。乾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类篇》隷作昔。《五经文字》后人以爲古昔字。《·说卦》昔者,圣人之作《》也。《疏》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者也。《·商颂》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礼·曲礼》必则古昔称先王。又《·陈风》谁昔然矣。《传》昔,久也。《疏》昔是久远之事。又《礼·檀弓》予畴昔之夜。《注》犹前也。又《博雅》昔,夜也。《左传·哀四年》爲一昔之期。《庄子·天运篇》则通昔不寐矣。又姓。《广韵》汉有乌伤令昔登。又《集韵》仓各切,音错。觕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爲交错之错,谓牛角觕理错也。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塡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考证:〔《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其塡沟壑。〕谨照原诗忧其改忧在。(㫺)《说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汇》以爲古文昔字,非。

40 四:
昕:《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许斤切,音欣。《说文》旦明,日将出也。《仪礼·士昏礼》凡行事,必用昏昕。《疏》昕卽明之始,君子举事尚早,故用朝旦也。《礼·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注》早昧𤕤,击鼓以召衆也。《疏》昕,犹明也。又《集韵》虚其切,音僖。义同。又《尔雅·释天疏》四曰昕天。昕读曰轩,言天北高南下,若车之轩,是吴时姚信所说。

41 四:
𣅢:《篇海》晬或作𣅢。譌字。

42 四:
昖:《字汇补》同㫟。又人名。朝鲜国王李昖。

43 四:
𣅣:《说文》古文豆字。注详部首。

44 四:
𣅤:《篇韵》音虚。日始旦也。

45 四:
𣅥:《篇韵》音低。日下也。

46 四:
𣅦:《集韵》昃本字。《周礼》日昃作日𣅦。

URN: ctp:kangxi-zidian/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