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
昚:《》古文愼字。注详心部十画。 |
| 五: |
㫛:《集韵》古况切,音诳。明也。 |
| 五: |
𣅷:《玉篇》许咏切,薰去声。日中风也。 |
| 五: |
昛:《集韵》臼许切,音巨。明也。 |
| 五: |
昜:《唐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正韵》移章切,𠀤音阳。《》开也。从日一勿。一曰飞扬。一曰长也。一曰强者,衆貌。又《佩觽集》光也。又《·》交趾郡曲昜县。《师古注》昜,古阳字。 |
| 五: |
𣅸:《玉篇》牛礼切。同晲。日昳也。 |
| 五: |
昝:《》《集韵》《韵会》𠀤子感切,音撍。姓也。出蜀郡。○按《》朁注今俗有昝字,盖朁之譌。《类篇》从曰,在曰部。 |
| 五: |
昞:《》兵永切《集韵》补永切,𠀤音丙。与炳同。亮也。《博雅》明也。又《集韵》陂病切,音柄。义同。又昉古作昞。注详四画。 |
| 五: |
星:〔古文〕𠻖曐𤽛皨《唐韵》《集韵》《韵会》桑经切《正韵》先靑切,𠀤音腥。《》万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声。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复注中,故与日同。《》星,散也,列位布散也。《·》历象日月星辰。《传》星,四方中星。又《》五纪,四曰星辰。《传》二十八宿迭见,以叙节气。《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传》星,民象,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星者,金之散气。《注》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行,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日月之淫气精者爲星辰。又星星,犹点点也。《谢灵运诗》星星白发垂。又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谷精草别名。《本草纲目》此草生谷田中,茎头小白花,点点如乱星。又姓。《》《羊氏家传》曰:南阳太守羊续,娶济北星重女。 |
| 五: |
映:《》于敬切《集韵》《韵会》于庆切《正韵》于命切,𠀤英去声。《》明也,隐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赋》畏映日之傥朗。又《王羲之·兰亭诗序》映带左右。又《》乌朗切《集韵》倚朗切,𠀤音坱。《玉篇》映㬒,不明也。 |
| 五: |
昡:《集韵》荧绢切,音县。日光也。《屈原·离骚》世幽昧以昡曜兮。《补注》昡,日光也。其字从日。又𣆂,同。 |
| 五: |
昢:《》《集韵》𠀤普没切,音馞。日未明貌。《·》时昢昢兮旦旦。《注》日月始出,光明未盛爲昢也。又《集韵》普罪切,音琣。义同。又滂佩切,音配。《玉篇》向晴也。 |
| 五: |
昣:《集韵》止忍切,音轸。明也。 |
| 五: |
昤:《》《集韵》《韵会》𠀤郞丁切,音灵。昤曨,日光。或作𣌟。 |
| 五: |
春:〔古文〕萅𦸬旾𣈤《》昌唇切《集韵》《韵会》枢伦切,𠀤蠢平声。《·》春爲靑阳。《注》气淸而温阳。《周礼·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万物。《公羊传·隐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注》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曰春。《·》东方木主春。《前汉·律历志》阳气动物,于时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动运。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黄歇之后。又酒名。《唐国史补》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东春,劒南之烧春。又花名。《花木考》鸎粟别种名丽春。又《集韵》尺尹切,音蠢。《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张皮侯而栖鹄,则春以功。《注》春读爲蠢。蠢,作也,出也。 |
| 五: |
昦:《》胡老切《集韵》下老切,𠀤音皓。同昊。详昊字注。 |
| 五: |
昧:〔古文〕𣆜《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莫佩切,音妹。《》𤕤旦明也。一曰暗也。《博雅》冥也。《易·屯卦》天造草昧。《疏》昧谓冥昧。《·》宅西曰昧谷。《传》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又《·》先王昧𤕤丕显。《疏》昧是晦冥,𤕤是未明,谓夜向晨也。《·》士曰昧旦。又《·》兼弱攻昧。《传》暗则攻之。又《左传·文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于一来。《注》昧,犹贪冒。又《屈原·离骚》路幽昧以险隘。《注》幽昧,不明也。又乐名。《礼·明堂位》《昧》,东夷之乐也。又县名。《类篇》在益州。又与沬同。《易·丰卦》日中见沬。《释文》沬,《字林》作昧,云斗杓后星。又《集韵》《韵会》𠀤莫贝切,音眛。义同。又《韵补》叶莫结切。《鲍昭诗》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智哉衆多士,服理辨明昧。 |
| 五: |
昨:《唐韵》在各切《集韵》《韵会》《正韵》疾各切,𠀤藏入声。《》累日也。《》昨日,隔一宵也。《·》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又姓。《》复姓有昨和氏。又与酢同。《周礼·春官·司几筵》祀先王昨席亦如之。《注》昨,读曰酢。 |
| 五: |
昩:《》莫拨切,音末。日中不明也,星也。引《》日中见昩。《音义》《字林》作昩,斗杓后星。又音妹。◎按《易·丰卦》本作沬。《音义》云:《字林》作昧,亡太反,斗杓后星也。王肃云:音妹,无末音。《·》引《》亦止作昧,疑《》之误。又《》𠀤无昧字。服虔云:日中而昬也。《集韵》:日中不明也。《正字通》引作《》,尤误。 |
| 五: |
昪:《》《集韵》𠀤皮变切,音卞。《》喜乐貌。《》日光貌。《玉篇》明也。 |
| 五: |
𣅹:《字汇》与昪同。 |
| 五: |
㫜:《集韵》傥旱切,音坦。明也。又徒案切,音惮。义同。或作暺。 |
| 五: |
昫:《唐韵》火于切《集韵》《韵会》匈于切,𠀤音吁。《》日出温也。《玉篇》暖也。同煦。《·》昫妪覆育。《注》昫,温恤也。又县名。《后汉·光武纪》进围董宪、庞萌于昫。《注》昫,县名,属东海郡。又《》香句切《集韵》《韵会》吁句切,𠀤音煦。又《集韵》《韵会》𠀤火羽切,音诩。义𠀤同。又《集韵》诩拱切,音汹。《》鼓,旦明五通爲发昫。 |
| 五: |
昬:《正字通》同昏。唐本《》从民省,徐本从氐省。晁补之云:因唐讳民,改从氏,则昬非俗字明矣。《精薀》以昬爲昬旦之昬,以昏爲昏姻之昏,盖不考唐讳昬改从氏,遂分爲二字也。 |
| 五: |
㫝:《玉篇》都黎切,音低。日也。 |
| 五: |
昭:《唐韵》止遥切《集韵》《韵会》《正韵》之遥切,𠀤音招。《》日明也。《·》昭,见也。《博雅》明也。《玉篇》光也。《》著也,觌也。《易·晋卦》君子以自昭明德。《·》百姓昭明。《·》于昭于天。又《礼·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又《》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明者爲昭,次者爲穆。又《礼·乐记》蛰虫昭苏。《注》昭,晓也。蛰虫以发生爲晓,更息曰苏。又姓。《》楚有昭奚恤。《屈原·离骚注》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又《集韵》时饶切《正韵》时昭切,𠀤音韶。庙中佋穆,或作昭。《佩觽集》说文自有佋穆之字,以佋爲昭,盖借音耳。李祭酒涪说爲晋讳昭,改音韶,失之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止少切,音沼。《·》其马蹻蹻,其音昭昭。《释文》昭,之绕反。又《集韵》《正韵》𠀤之笑切。照,或省作昭。又《韵补》叶蚩于切。《·》受命之初,赞功剖符。奕世弘业,爵土乃昭。又叶之由切。《·》临沅湘之𤣥渊兮,遂自忍而沈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考证:〔爵士乃昭。〕谨照前汉敍传原文,爵士改爵土。 |
| 五: |
昮:《玉篇》才用切,从去声。功人也。《字汇》作工人。 |
| 五: |
㫞:《集韵》他刀切,音绦。㫦或从支。日色也。 |
| 五: |
𣅺:《集韵》于九切,音䱂。㶭忸欲乾。或从日。 |
| 五: |
是:〔古文〕𣆞《唐韵》承纸切《集韵》《韵会》上纸切,𠀤音姼。《》作昰。直也。从日正。《》是,嗜也,人嗜乐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礼·曲礼》夫礼者,所以定亲疎、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见是而无闷。《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吴有是仪,唐有是光。又《集韵》田黎切,音题。《公羊传·僖十六年》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注》是,月边也。鲁人语也。《释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与氏通。《·》氏爲庄公。《注》氏,与是同。古通用。又《韵补》叶市之切。《蔡邕·释诲》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局而蹐之。 |
| 五: |
昰:《》是本字。又《集韵》夏古作昰。注详夊部七画。 |
| 五: |
㫟:《玉篇》以专切,音沿。日行也。 |
| 五: |
昱:《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余六切,音毓。《》明日也。又《玉篇》日明也。《》日光也。《扬子·太𤣥经》日昱乎昼。 |
| 五: |
昲:《》《集韵》《正韵》𠀤芳未切,音费。《博雅》曝也。《扬子·方言》昲、晒,乾物也。扬、楚通语也。《·》酒未淸,肴未昲。《类篇》或作曊。又《集韵》芳微切,音霏。又芳问切,音忿。又敷勿切,音拂。义𠀤同。又《》《集韵》𠀤普活切,音拨。光也。 |
| 五: |
昳:《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正韵》杜结切,𠀤音耋。《》日𣅦也。《·》自朝至于日中昊。《传》朝至日昳。《疏》昊亦名昳,言日蹉跌而下,谓未时也。《·》至日昳皆会。 |
| 五: |
昴:《》《集韵》《韵会》《正韵》𠀤莫饱切,音卯。《》作𣆻,白虎宿星。《·》大梁,昴也。西陆,昴也。《注》昴,西方之宿。别名旄头。《·》日短星昴。《传》昴,白虎之中星。又《集韵》谟交切,音茅。义同。又《韵补》叶力求切。《·》嘒彼小星,维参与昴。叶下裯、犹。《疏》《元命苞》云:昴六星,昴之爲言留也,言物成就系留是也。又𣇅。 |
| 五: |
昵:《唐韵》《集韵》《韵会》𠀤尼质切,音匿。《》昵或从尼。《·》官不及私昵。《传》昵,近也。又《》昵比罪人。《疏》昵,亲近也。又《集韵》入质切,音日。义同。又乃礼切,音祢。《·》典祀无丰于昵。《释文》昵,考也,谓祢庙也。又《集韵》《韵会》𠀤质力切,音职。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凡昵之类不能方。《音义》昵,又音职。《注》郑司农云:谓胶善戾,故书昵。或作樴。杜子春云:樴读爲不义不昵之昵。或爲䵑。䵑,黏也。又《韵补》叶尼结切。《殷臣·奇布赋》燎无烁而不焦,在兹林而独昵。火焚木而不枯,木吐火而无竭。 |
| 五: |
昶:《唐韵》《集韵》《韵会》𠀤丑两切,音敞。《》日长也。《博雅》通也。《嵆康·琴赋》固以和昶而足耽矣。《注》昶,通也。又《玉篇》明久也。《》舒也。又《》《集韵》𠀤丑亮切,音怅。达也。《嵆康·琴赋》雅昶唐尧。《注》昶,与畅同。又㫤,《字汇补》同昶。 |
| 五: |
昷:《》乌浑切《集韵》乌昆切,𠀤音温。𥁕,隶省作昷。《》𥁕,仁也。从皿,以食囚也。 |
| 五: |
𣅻:《篇海》古荧切,音扃。明也。同晑。 |
| 五: |
𣅼:《》早作𣅼,从日在甲上。 |
| 五: |
㫠:《字汇补》㫠怯,水名也。其水濯之能腐手。见佛经。音未详。 |
| 五: |
㫡:《字汇补》与冬同。 |
| 五: |
昸:《篇韵》同㫡。 |
| 五: |
𣅽:《篇海》昢亦作𣅽。 |
| 五: |
𣅾:《篇韵》音𠕁。告也。○按卽𣆩字之譌。 |
| 五: |
昹:《金镜》音蔼。星名。又昶。 |
| 五: |
昺:《》昞亦作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