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六》

电子图书馆
1 六:
𣆒:《五音集韵》况出切,升入声。急速。

2 六:
晀:《篇韵》他了切,挑上声。明也。

3 六:
晁:《广韵》直遥切《集韵》《正韵》驰遥切,𠀤音潮。鼂,或作晁。《前汉·景帝纪》御史大夫晁错。《注》师古曰:晁,古朝字。《本传》作鼂。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李善注》晁,古朝字。又《集韵》直绍切,音肇。晁阳,县名。在东阳。

4 六:
时:〔古文〕旹《唐韵》《集韵》《韵会》市之切《正韵》辰之切,𠀤音莳。《说文》四时也。《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物之生死各应节期而至也。《·尧典》敬授人时。《传》敬记天时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礼·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训》隂阳之专精爲四时。《又》三月而爲一时。又《韵会》辰也,十二时也。又《广韵》是也。《·尧典》黎民于变时雍。《传》时,是也。《·大雅》曰止曰时,筑室于兹。《朱传》可以止于是,而筑室矣。又《博雅》伺也。《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谓伺虎不在家时而往谢之。又《博雅》善也。《广韵》中也。又地名。《左传·庄九年》战于乾时。《注》乾时,齐地。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竭涸,故曰乾时。又姓。《广韵》良吏传有时苗。《何氏姓苑》云:今钜鹿人。又与埘同。《·王风》鸡栖于埘。《释文》埘,本亦作时。又《韵补》叶上纸切。《王粲·七释》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后时。进德修业,与世同理。又叶侧吏切。《屈原·离骚》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独穷苦乎此时也。叶下态,态音替。

5 六:
晃:《广韵》同晄。《博雅》明也,晖也。《释名》光,晃也,晃晃然也。《左思·吴都赋》炫晃芬馥。《郭璞·江赋》或爆采以晃渊。《正字通》日光耀也。

6 六:
晄:《唐韵》胡广切《集韵》《韵会》《正韵》戸广切,𠀤音幌。《说文》明也。又《集韵》古晃切,音广。光貌。或作𪏋。

7 六:
晅:《集韵》《韵会》𠀤许元切,音暄。日气也,引《》日以晅之。《释文》晅,乾也。本又作暅。○按《易·系辞》今本作烜。《朱子本义》云:烜,与晅同。《集韵》或作𣉖。又《集韵》火远切,音咺。义同。

8 六:
晆:《篇海》音魁。晆,别也。

9 六:
𣆓:《篇海》昵作𣆓。譌。

10 六:
晇:《集韵》匈于切。音吁。旴,或作晇。详旴字注。又荒乎切,音呼。义同。又枯瓜切,音华。人名。邾娄叔术子晇。

11 六:
晈:《广韵》古了切《集韵》吉了切,𠀤音缴。皎,或作晈。言月之白也。《楚辞·九歌》夜晈晈兮旣明。《补注》晈字从日,与皎同。又《集韵》《类篇》𠀤吉吊切,音叫。义同。

12 六:
晋:《唐韵》《集韵》《韵会》𠀤卽刃切。《说文》作㬜,进也,日出万物进也。《类篇》隶省作晋。《易·晋卦》晋,进也。《疏》以今释古,古之晋字,卽以进长爲义。《又》明出地上晋。又《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疏》晋,插也。又《周礼·夏官·田仆》凡田,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大夫驰。《注》晋,犹抑也。又《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注》晋鼓长六尺六寸。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凡爲殳,去一以爲晋围。《注》郑司农云:晋谓矛戟下铜鐏也。《释文》晋如字。又国名。《诗·唐风谱》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爲晋侯。又姓。《广韵》本自唐叔虞之后,以晋爲氏,魏有晋鄙。又《集韵》子贱切,音箭。水名。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晋围。《释文》又音箭。又《陆云·登台赋》长发其祥,天鉴在晋。肃有命而龙飞兮,跚重斯而肇建。

13 六:
晊:《广韵》之日切《集韵》《韵会》职日切,𠀤音鑕。《尔雅·释诂》晊,大也。《疏》郭氏读晊爲至。《类篇》一曰明也。

14 六:
晋:《正字通》俗㬜字。

15 六:
㫧:《篇海》与㬥同。@㬥,暴本字。

16 六:
𣆔:《玉篇》职救切,音呪。光也。

17 六:
晌:《篇海》始两切,音赏。晌,午也。

18 六:
㫥:《集韵》母迥切,音茗。日暗也。

19 六:
𣆕:《玉篇》许验切,音现。妨也。又许严切,音轩。义同。

20 六:
𣆖:《广韵》呼晃切《集韵》虎晃切,𠀤音慌。𣉪,或省从巟,日旱热也。《类篇》旱气。或省作𣅇。又《广韵》《集韵》𠀤呼光切,音荒。又《集韵》谟郞切,音芒。又呼浪切,荒去声。义𠀤同。

21 六:
晍:《集韵》徒东切,音同。与曈同。详曈字注。

22 六:
㫦:《集韵》他刀切,音绦。日色。或作㫞。

23 六:
𣆗:《玉篇》楚洽切,音臿。日照。

24 六:
𣆘:《玉篇》色滓切。明也。

25 六:
𣆙:《玉篇》各汗切,音干。半乾也。

26 六:
晎:《集韵》虎孔切,音嗊。晎晎,日欲明也。

27 六:
晏:《唐韵》乌㵎切《集韵》《韵会》《正韵》于谏切,𠀤音曣。《说文》天淸也。《小尔雅》晏明阳也。《前汉·郊祀志》中山晏温。《注》如淳曰:三辅谓日出淸济爲晏。又《扬雄传》于是天淸日晏。《注》师古曰:晏,无云也。又《玉篇》晚也。《仪礼·士相见礼》问日之早晏。《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桑野,是谓晏食。《屈原·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又和也。《诗·衞风》言笑晏晏。《传》和柔也。又鲜盛也。《·郑风》羔裘晏兮。《传》晏,鲜盛貌。又《礼·月令》百官静,事毋𠛬,以定晏隂之所成。《注》晏,安也。又《尔雅·释诂》晏晏,忒也。又姓。《史记·管晏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又《广韵》乌旰切《集韵》于旰切,𠀤音按。义同。

28 六:
晐:《广韵》古哀切《集韵》《韵会》柯开切,𠀤音该。《说文》兼晐也。《注》日光兼覆也。《博雅》晐,咸也。《玉篇》备也。《集韵》通作该、赅。

29 六:
𣆚:《集韵》乃可切,音娜。本作㡅。《玉篇》宬也。宬屋所容受也。《集韵》《类篇》或又作𢄴。

30 六:
𣆛:《正字通》暗本字。《六书精薀》𣆛,昏之极。又《古文奇字》𣆛,古晚字。

31 六:
𣆜:《集韵》昧古作𣆜。注详五画。

32 六:
𣆝:《篇海类编》奴管切,音暖。温𣆝也。

33 六:
晑:《篇海》香两切,音向。明也。又𣅻,同。

34 六:
𣆞:《玉篇》古文是字。注详五画。

35 六:
𣆟:《字汇补》音未详。《元史·哈嘛传》元顺帝号所处曰𣆟,卽兀该,言事事无碍也。

36 六:
𣆠:《篇韵》古文鬼字。注详部首。

URN: ctp:kangxi-zidian/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