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十四》 | 電子圖書館 |
1 | 十四: | 𣝁:《集韻》蒲街切,音牌。《揚子·方言》泭謂之𣝁,𣝁謂之筏。又《篇海》布眉切,音卑。木似𣐈。 |
2 | 十四: | 檫:《集韻》初戛切,音察。木名。梓屬。又槎檫子,果名。《桂海虞衡志》子如錐栗,肉甘而微澀。 |
3 | 十四: | 檬:《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𠀤音蒙。《玉篇》木名,似槐,葉黃。 |
4 | 十四: | 檭:《唐韻》語巾切《集韻》魚巾切,𠀤音銀。《玉篇》木名。《唐韻》木,白色。 |
5 | 十四: | 𣝂:《唐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𠀤音魂。《玉篇》木名。《唐韻》𣝂榾。《類篇》生南海。 |
6 | 十四: |
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刀切,音濤。《說文》斷木也。本作𣚑。《左傳·文十八年》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敎訓,天下之民謂之檮杌。又楚史名。《孟子》楚之檮杌。《韻會》檮杌,惡木,取其記惡以爲戒也。又瑞獸名。《周語》惠王十五年,內史過曰:商之興也,檮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朱傳》以爲惡獸名。又無知貌。《郭璞·爾雅序》不揆檮昧。又《唐韻》《韻會》直由切《集韻》陳留切《正韻》徐留切,𠀤音稠。剛木也。又瑞草名。《史記·龜筴傳》上有檮蓍,下有伏龜。又山名。《前漢·霍去病傳》有檮余山。又人名。《左傳·文十八年》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又音儔。《左傳·杜註》檮杌兇頑無儔匹貌。又《集韻》覩老切,音倒。《博雅》刺也。又《集韻》大到切,音道。《博雅》棺也。 考證:〔《左傳·文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敎誨。〕謹照原文顓頊下增氏字。誨改訓。 |
7 | 十四: | 𣝃:《篇海》同箜。 |
8 | 十四: | 𣝄:俗㯛字。 |
9 | 十四: | 𣝅:《集韻》同礙。又《六書統》𣝅,閉也。又木名。 |
10 | 十四: | 𣝆:《字彙》牛紀切,音擬。《正字通》同擬。出《釋典》。 |
11 | 十四: | 檯:《唐韻》徒哀切《集韻》《類篇》堂來切,𠀤音臺。《玉篇》木名。 |
12 | 十四: | 𣝇:《集韻》《韻會》𠀤色角切,音朔。縣名。《前漢·地理志》臨淮郡富陵縣,莽改𣝇虜。 |
13 | 十四: | 𣝈:《集韻》《類篇》𠀤離鹽切,音廉。草木疏貌。 |
14 | 十四: |
𣝉:《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都內切,𠀤音對。《玉篇》作轛。《說文》車橫軨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參分軹圍,去一以爲轛圍。轛或从木。《廣韻》車箱立曰𣝉,橫曰軹。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軹圍,去一以箱爲轛圍。《註》轛,或从木。〕謹照考工記以字下無箱字。註亦無或从木之文。今照原文參分上增輿人二字。省箱字註字。 |
15 | 十四: | 𣝊:俗欃字。 |
16 | 十四: | 檰:《玉篇》彌連切,音綿。檰木有子,似栗。又《本草·蘇頌·圖經》杜仲,葉類柘,其皮折之白絲相連,江南謂之檰。初生嫩葉可食,謂之檰芽。 |
17 | 十四: | 𣝋:《唐韻》《類篇》𠀤徒合切,音沓。榙𣝋,木也。詳榙字註。 |
18 | 十四: | 㯷:《集韻》博木切,音卜。《說文》棗也。又《集韻》普木切,音扑。堅也,苞也,叢也。又《類篇》匹角切。小木也。樸、檏𠀤同。 |
19 | 十四: | 檱:《類篇》《韻會》𠀤與棋同。 |
20 | 十四: | 𣝌:《集韻》頸忍切,音緊。《玉篇》𣝌木。《正字通》木文理密緻也。 |
21 | 十四: | 㯸:《唐韻》卽忍切《集韻》子忍切,𠀤津上聲。《埤蒼》盂也。又《揚子·方言》子殄切,煎上聲。又《集韻》資辛切,音津。義𠀤同。 |
22 | 十四: | 㯹:檦譌字。 |
23 | 十四: | 𣝍:《唐韻》弼戟切,音闢。《說文》壁柱也。與欂字義同音異。又《集韻》毗亦切,音擗bì。義同。 |
24 | 十四: | 檲:《集韻》《類篇》𠀤徒官切,音團。大木。 |
25 | 十四: | 𣝎:《集韻》《類篇》𠀤以冉切,炎上聲。《廣雅》篕𣝎謂之籧篨。《揚子·方言》作棪,簟之麤者,自關而東謂之篕棪。 |
26 | 十四: | 𣝏:《廣韻》古到切《集韻》《類篇》居號切,𠀤音告。《唐韻》苦木也。《集韻》木名。大苦。 |
27 | 十四: | 檳:《唐韻》必鄰切《集韻》《類篇》𤰞民切,𠀤音賔。㯽榔,木名。《類篇》樹無枝,實從心出。詳榔字註。 |
28 | 十四: | 檴:《唐韻》同樺。又《唐韻》胡郭切,音鑊。《爾雅·釋木》檴落。《註》可爲杯器素。《郉疏》檴,一名落素,謂樸也。《詩·小雅》無浸檴薪。《陸璣疏》檴㭨,楡也。其葉如楡,其皮堅韌,剝之長數尺,可爲絚索,其材可爲杯器。《說文》以檴爲樗重文,今从《正字通》改正。 |
29 | 十四: | 𣝐:《篇海》皮招切,音瓢。櫜也。《正字通》㯱字之譌。 |
30 | 十四: | 檵:《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吉詣切,𠀤音計。《說文》木也。《爾雅·釋木註》枸檵,今枸杞。詳杞字註。 |
31 | 十四: | 檶:《集韻》丘廉切,音謙。泄水器。又《正字通》俗奩字。或作僉。鏡匳也。 |
32 | 十四: | 𣝑:《唐韻》羊洳切,音豫。或作轝。舁食者。又《篇海》羊諸切,音余。箯輿,以竹爲之。 |
33 | 十四: | 𣝒:《唐韻》常者切,音社。宜𣝒,善夢神。見《仙經》。 |
34 | 十四: | 檷:《唐韻》乃倚切《集韻》《正韻》乃里切,𠀤音伱。俗省作𣐐。《說文》絡絲檷也。《類篇》絡絲柎,所以制動。又《集韻》母婢切,音弭。又女履切,音柅。義𠀤同。又《類篇》民𤰞切,音彌。彌枸,山名。詳𣐐字註。又《山海經註》音絡裾之裾。義同。 |
35 | 十四: | 檸:《唐韻》《集韻》《韻會》𠀤拏梗切,能上聲。《集韻》木。皮入酒浸,治風。又《集韻》尼庚切,音獰。義同。又吳俗謂木榫曰檸頭。 |
36 | 十四: | 檹:《唐韻》於離切《類篇》於宜切,𠀤音猗。《說文》木檹椸也。《玉篇》檹椸,長貌。又不正貌。又《集韻》隱綺切,音椅。《說文》引賈侍中說:檹卽椅木,可作琴。 |
37 | 十四: | 檺:《篇海》古老切,音槁。木也。《正字通》俗字。 |
38 | 十四: | 檻:《唐韻》胡黯切《集韻》《韻會》戸黤切,𠀤音艦。《說文》櫳也,房室之疏也。《徐曰》軒牕,下爲櫺曰闌,以板曰軒、曰檻。《前漢·朱雲傳》攀殿檻,檻折。《班固·西都賦》舍櫺檻而却倚。又《玉篇》檻,楯也。《楚辭·招䰟》高堂邃宇,檻層軒些。《註》縱曰檻,橫曰楯。又檻,車也。《前漢·陳餘傳》貫高乃檻車詣長安。又圈也,以檻禽獸,故曰圈檻。《淮南子·主術訓》養虎豹犀象者,爲之圈檻。又檻檻,車行聲。《詩·王風》大車檻檻。又泉正出者曰檻泉。《詩·大雅》觱沸檻泉。又與濫通。浴器也。《莊子·則陽篇》同檻而浴。《註》一作濫。《正韻》分上、去二音。欄義去聲,胡監切。車行聲及檻泉義作上聲,讀胡覽切。又叶形甸切,音現。《歐陽脩·新霜詩》芭蕉芰荷不足數,狼籍徒能汙池檻。時行收斂歲將窮,冰雪嚴凝從此漸。 |
39 | 十四: | 㯺:《唐韻》《正韻》呼覽切《集韻》《韻會》虎覽切,𠀤音喊。《唐韻》土地之堅者。《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疆㯺用蕡。《註》疆㯺,彊堅者。又《左傳·襄二十五年》數疆潦。《賈逵云》疆㯺,墝确之地。又《集韻》《韻會》𠀤戸黤切,音檻。義同。又《集韻》胡懺切,音㽉。大櫃也。 |
40 | 十四: | 檼:《唐韻》於靳切,音㒚。《說文》棼也。《廣韻》屋脊也。《增韻》卽今複屋棟。複屋之棟不可見,故从隱省。又《正韻》衣刃切,音印。義同。《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櫽。 |
41 | 十四: | 檽:《集韻》《韻會》乃豆切,音耨。構檽,木皮可染紫。《後漢·濳夫論》江南檽梓,以爲棺椁。又《集韻》乃后切,音㪍。又尼主切,音醹。義𠀤同。又《集韻》人之切,音而。又乳兗切,音軟。詳栭㮕註。 |
42 | 十四: | 檾:《唐韻》去穎切《集韻》《韻會》犬潁切《正韻》丘潁切,𠀤音頃。《說文》枲屬。从𣏟聲。《爾雅翼》檾高四五尺,或六七尺,葉似苧而薄,實如大麻子,今人績爲布。或作䔛。《周禮·天官·典枲麻草註》草葛檾也。又《唐本草》作莔。莔麻,一名白麻。又《唐韻》口迥切,音褧。義同。 |
43 | 十四: |
檿:《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𠀤音魘。《說文》山桑有點文者。《書·禹貢》厥篚檿絲。《註》檿絲,蠶食檿桑所得絲,韌,中琴瑟絃。又《郭璞·爾雅·檿桑註》材中作弓及車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又《周語》檿弧箕服。《集韻》通作酓。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又次之。《周語》檿弧箕服。〕謹照原文改作檿桑次之。又字移於周語之上。 |
44 | 十四: | 𣝓:同檿。《韻會》夏紀,檿絲之檿。或書作𣝓。 |
45 | 十四: | 𣝔:《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柝。○按《易·繫辭》《春秋傳》《周禮·天官》皆作柝。《夏官·挈壷氏》凡軍事縣壷以序聚𣝔,《秋官·野盧氏》若有賔客則令守塗地之人聚𣝔之。皆作𣝔。 |
46 | 十四: | 櫀:同棊。 |
47 | 十四: | 櫁:同樒。 |
48 | 十四: | 𣝕:《唐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𠀤音箋。《廣韻》香木名。《集韻》作馢。从馢爲正。 |
49 | 十四: | 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敎切,音棹。《說文》所以進船也。《釋名》在旁撥水曰櫂。櫂,濯也,濯於水中也,且言使舟櫂進也。《韻會》短曰檝,長曰櫂。《楚辭·九歌》桂櫂兮蘭枻。又《說文》或从卓。《史記》別作濯。《前漢·百官志》上林苑有輯濯丞。《師古註》輯與楫同,濯與櫂同。又《類篇》直角切,音濁。樹枝直上貌。《爾雅》梢櫂,見梢字註。又《集韻》直格切,音宅。又《五音集韻》亭歷切,音狄。義𠀤同。又楚、宋謂梡曰櫂。 |
50 | 十四: | 櫃:《唐韻》求位切《正韻》具位切,𠀤音餽。篋也。亦作匱。《書·金縢》納𠕁于金縢之匱中。又山名。《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 |
51 | 十四: | 櫄:同杶。 |
52 | 十四: | 櫅:《唐韻》相稽切《集韻》牋西切《類篇》淺西切,𠀤音齎。《說文》木可爲大車輪。《唐韻》櫅楡,堪作轂。又《爾雅·釋木》櫅,白棗。又《集韻》前西切,音齊。義同。又《類篇》才詣切,音劑。斷木也。 |
53 | 十四: | 㯻:《集韻》《韻會》𠀤戸袞切,音混。《說文》束也。从束圂聲。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本切,音袞。又《集韻》古倦切,音卷。義𠀤同。○按《說文》自立㯻部,㯱、櫜等字从之,今倂入。 |
54 | 十四: | 𣝖:《玉篇》古文韎字。註詳韋部五畫。 |
55 | 十四: | 𣝗:《字彙補》古文核字。註詳六畫。 |
56 | 十四: | 𣝘:《集韻》菩貢切,蓬去聲。草木盛貌。 |
57 | 十四: | 𣝙:同杶。○按《說文》𣝙或从熏,《字彙》去𣝙存櫄,非。 |
58 | 十四: | 櫆:《字彙補》苦回切,音魁。魁師。一曰北斗星。 |
59 | 十四: | 𣝚:《字彙補》力協切,音獵。木疎貌。 |
60 | 十四: | 𣝛:《字彙補》與虡、𣚛同。《後漢·輿服志》𣝛文畫輈,羽蓋華蚤。 |
61 | 十四: | 𣝜:《字彙補》婢免切,音卞。《博雅》𦥐謂之𣝜。 |
62 | 十四: | 𣝝:《字彙補》心促切,音速。豰𣝝,動物也。 |
63 | 十四: | 櫇:《字彙補》平波切,音婆。㰋櫇,果名。 |
64 | 十四: | 𣝞:《字彙補》卽消切,音焦《集韻》蒜束也。 |
URN: ctp:kangxi-zidian/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