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 -> 十五

《十五》

Library Resources
1 十五:
𣞐:《唐韵》悉姐切《集韵》《韵会》洗野切,𠀤音写。《玉篇》案之别名。《扬子·方言》案,陈、楚、宋、魏之闲谓之𣞐。

2 十五:
櫋:《唐韵》武延切《集韵》《韵会》民坚切《正韵》莫坚切,𠀤音眠。《说文》作𣝼,屋櫋联也。《徐曰》櫋,亦㮰也。《楚辞·九歌》擗蕙櫋兮旣张。《注》析蕙覆櫋屋也。亦作棉。

3 十五:
櫌:《唐韵》《集韵》《韵会》𠀤于求切,音忧。《说文》摩田器。引《论语》櫌而不辍。《论语》本作耰。櫌、耰通。《史记·始皇纪》锄櫌白梃。《徐广曰》櫌,田器。《索隐》徐以櫌爲田器,非也。孟康以櫌爲锄柄,盖得其近。又《韵会》櫌,打块槌。

4 十五:
櫍:《唐韵》之日切《韵会》《正韵》职日切,𠀤音质。《说文》櫍,柎也,柎阑足也。又《唐韵》椹也,行𠛬用斧櫍。本作鑕,亦借用质。又《类篇》丁结切,音蛭。斫木具。

5 十五:
櫎:《唐韵》胡广切《集韵》《韵会》《正韵》戸广切,𠀤音晃。《说文》所以支器。一曰帷櫎,屛风之属,与榥同。《左思·吴都赋》房栊对櫎。《李善注》櫎,门窻庑之通名。《徐铉曰》别作幌,非是。又《广韵》兵栏也。又《集韵》古旷切,音广。俎跗横木。又《类篇》光镬切,音郭。义同。又《韵会》亦与横同。

6 十五:
㯾:《玉篇》作蒿切,音遭。木名。又同槽。

7 十五:
櫏:同𣘝。

8 十五:
𣞑:《唐韵》《集韵》𠀤同甍。

9 十五:
𣞒:《唐韵》《集韵》《韵会》𠀤芳无切,音敷。《类篇》𣞒槛,木名。叶如椿,生吴、蜀山谷中,子上有盐如霜。

10 十五:
𣞓:《类篇》卢谷切,音鹿。心𣐈名。

11 十五:
櫐:《唐韵》《韵会》力轨切《集韵》《类篇》鲁水切,𠀤音垒。《唐韵》藤也。《尔雅·释木》诸虑山櫐。《郭注》今江东呼櫐爲藤,似葛而粗大。《管子·地员篇》五隐之土,其种櫐葛。又《尔雅·释木》欇,虎櫐。《郭注》今虎豆,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刺,江东呼爲㯿欇。又作藟。《·周南》南有樛木,葛藟累之。《玉篇》同蘽。又《正韵》鲁猥切,音磊。义同。

12 十五:
櫑:《唐韵》鲁回切《集韵》《韵会》《正韵》卢回切,𠀤音雷。《说文》龟目酒尊,刻木作云雷象,象施不穷也。或从缶,或从皿。《徐曰》圜转之义,故曰不穷。《韩诗·国风·金罍传》天子玉饰,诸侯大夫黄金饰,士以梓,故字从木。又《唐韵》落猥切《集韵》《正韵》鲁猥切,𠀤音磊。櫑劒,古木劒也。《类篇》櫑具,劒上鹿卢饰。《前汉·隽不疑传》带櫑具劒。《注》晋灼曰:长劒首,以玉作,幷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又《集韵》卢对切,音擂。义同。

13 十五:
櫒:同𣘤。

14 十五:
橹:《唐韵》《正韵》郞古切《集韵》《韵会》笼五切,𠀤音鲁。《说文》大盾也。《礼·儒行》礼义以爲干橹。又《玉篇》橹,城上守御望楼。《释名》橹,露也,露上无覆屋也。《后汉·公孙瓒传》楼橹千里。一作㯭。又《韵会》战陈高巢车亦爲橹。《太公·六韬篇》陷坚阵,败强敌,武翼大橹,提翼小橹。又进船具。《释名》船尾曰柂,在旁曰橹。橹,膂也,用膂力然后舟行也。《通鉴》吕蒙取荆州,使白衣摇橹。又橹𦊖子,果名。《桂海虞衡志》大如椀,数十房攒聚成球,食之微甘。
考证:〔《礼·儒行》礼义爲干橹。〕谨照原文礼义下增以字。

15 十五:
𣞔:《篇海》他旦切,音叹。木也。

16 十五:
櫔:《唐韵》《集韵》𠀤力制切,音例。木名。实如栗。《山海经》历儿之山,其上多櫔,方茎而圆叶,黄华而毛,其实如楝,服之不忘。

17 十五:
櫕:同攒。

18 十五:
𣞕:同槸。《说文》槸,或从草。

19 十五:
㯿:《唐韵》与涉切《集韵》戈涉切,𠀤音叶。柶端木也。又《唐韵》力叶切,音猎。义同。又《类篇》蔓木名。卽虎豆也。又《集韵》力涉切,音巤。义同。又《正字通》落答切,音拉。《函史》树可放蜡,煎汁爲油,可作烛。今江南北放蜡者,谓之水㯿树,其树似女贞而异。

20 十五:
㰀:《集韵》怜题切,音棃。木名。

21 十五:
櫖:《唐韵》《集韵》《韵会》𠀤凌如切,音闾。山櫐也。似葛而粗大。《尔雅》作虑。见櫐字注。又《正韵》抽居切,音摅。又《唐韵》《集韵》《类篇》𠀤良据切,音虑。义𠀤同。又《唐韵》林櫖,山林也。

22 十五:
櫗:《玉篇》茫结切,音蔑。木索也。又《类篇》弥蔽切。櫗楔,细小貌。

23 十五:
櫘:橞、槥𠀤同。

24 十五:
㰈:《唐韵》良冉切,音敛。善美之名。

25 十五:
㰁:《唐韵》来可切《集韵》郞可切《类篇》朗可切,𠀤音砢。㰁桠,树斜貌。又《集韵》郞佐切,蜾去声。义同。

26 十五:
𣞖:《玉篇》古文蔡字。注见草部十一画。

27 十五:
櫙:《唐韵》《集韵》𠀤乌侯切,音欧。木名。《尔雅·释木》櫙,荎。《郭注》今之刺楡。又《博雅》櫙,㮏也。

28 十五:
㰂:《唐韵》式荏切,音沈。木名。《类篇》或从念作棯。

29 十五:
㰃:同檰。又《集韵》眠见切,音面。屋箦。

30 十五:
𣞗:《集韵》力求切,音刘。木名。《尔雅·释木》刘,刘杙。《郭注》刘子生山中,实如棃,酢甜,核坚。出交趾。本作𣞗,省作刘。

31 十五:
榈:《唐韵》力居切《集韵》《韵会》《正韵》凌如切,𠀤音闾。栟榈。或作闾。见栟字注。又《本草拾遗》榈木出安南,性坚,紫红色,有花文者谓之花榈。

32 十五:
㰄:同𣚙。

33 十五:
栉:《唐韵》阻瑟切《集韵》《韵会》《正韵》侧瑟切,𠀤音节。《说文》梳枇之总名也。《左传·僖二十二年》怀嬴曰:寡君使婢子侍执巾栉。又《说文·系传曰》栉之言积也。《·周颂》其比如栉。《疏》言积之比密也。又理发也。《礼·内则》栉縰筓总。又剔除也。《韩愈·王适墓志》栉垢爬痒,民获苏醒。又《唐韵》阻四切。义同。《集韵》与楖同。
考证:〔《左传·僖二十二年》怀嬴曰,寡君使婢子侍巾栉。〕谨照原文侍下增执字。〔《说文·徐氏曰》栉之言积也。〕谨照原书徐氏改系传。

34 十五:
櫜:《唐韵》古劳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劳切,𠀤音高。《说文》车上大櫜。《杜预曰》櫜,韬也,弓衣也,甲衣也。又受箭器也。《礼·檀弓》赴车不载櫜韔。《左传·昭元年》伍举请垂櫜而入。《注》示无弓也。《左传·僖二十三年》右属櫜鞬。《注》櫜以受箭,鞬以受弓。又与臯通。《左传·庄十年》公子偃蒙臯比而先犯之。《疏》包干戈以虎皮曰建櫜。又《集韵》居号切,音告。《·小雅》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賔,中心好之。
考证:〔《礼·檀弓》赴车不载櫜帐。〕谨照原文櫜帐改櫜韔。〔《注》包干戈以虎皮曰建櫜。〕谨照左传原文注改疏。

35 十五:
𣞘:古锨字。注见四画。

36 十五:
𣞙:《广韵》苏朗切,音颡。鼓匡木。《玉篇》鼓材。

37 十五:
椟:《唐韵》《集韵》《韵会》徒谷切《正韵》杜谷切,𠀤音独。《说文》匮也。《礼·少仪》劒则啓椟。《注》劒函。《仪礼·聘礼》贾人西面坐,啓椟取圭垂缁,不起而受宰。《释文》函也。凡缄藏物者皆曰椟。《论语》龟玉毁于椟中。《左传·昭七年》瑶瓮玉椟。又《博雅》棺也。《前汉·成帝纪》其爲水所流压死,令郡国给槥椟葬埋。又《说文》大梡也。《国老谈苑》汉文帝命大官,每具两担椟,谓之椟食。又作樚。木名。见樚字注。
考证:〔《仪礼·聘礼》贾人西向坐,啓椟。〕谨照原文西向改西面。〔《注》圭函故。〕谨按注无此语,今改爲释文函也。〔《左传·襄七年》瑶瓮玉椟。〕谨照原文襄改昭。

38 十五:
橼:《唐韵》与专切《集韵》《韵会》余专切,𠀤音缘。《唐韵》枸橼,皮可爲椶。出交趾。又《埤雅》果名,似橘。《南方草木状》枸橼,子肉甚厚,白如芦菔,女工竞雕镂花草,渍以蜂蜜。亦名香橼。《异物志》味不美,可浣治葛苎。《学圃馀疏》香橼花酷烈甚于山矾,结实大而香。

39 十五:
栎:《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卽狄切,音历。《说文》木也。《邢昺曰》似樗之木。《·秦风》山有苞栎。《疏》引《尔雅》云:栎,其实梂,橡也。《陆玑疏》秦人谓柞栎爲栎,其子房生爲梂。河内人谓木蓼爲栎,椒榝之属也。其子亦房生,此秦诗宜从其方土之言柞栎是也。又不材之木也。《庄子·人闲世》匠石见栎社树,其大蔽牛,观者如市,匠石不顾。又不生火之木也。《淮南子·时则训》十二月,其树栎。《高诱注》木不生火,惟栎爲然。又地名。《春秋·桓十五年》郑伯突入于栎。又鸟名。《山海经》天帝之山有鸟,黑文而赤翁,名曰栎。又与擽通。《·周颂》鞉磬柷圉。《疏》圉状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锄鋙,刻以木长尺栎之。又《唐韵》以灼切,音钥。栎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属左冯翊。又《集韵》式灼切,音烁。地名。在晋。又《集韵》历各切,音洛。《·秦风》山有苞栎,隰有六驳。《唐韵》栎驳通叶,无二音。又《唐韵》鲁刀切,音劳。《史记·楚元王世家》㛮详爲羹尽栎釜。《汉书》作轑釜。
考证:〔《·秦风》山有苞栎。《注》引尔雅云。〕谨照原文注改疏。〔陆玑疏河南人谓木蓼爲栎。秦风苞栎从其方土之言柞栎也。〕谨照原文南改内。秦风以下改爲此秦诗宜从其方土之言柞栎是也。〔《淮南子·时则训》官狱其树栎。〕谨照原文文义,官狱爲十二月三字。

40 十五:
櫠:《集韵》《类篇》𠀤放吠切,音废。柚属。见椴字注。

41 十五:
㰅:同樀。

42 十五:
櫡:《广韵》张略切《集韵》《韵会》陟略切,𠀤音灼。《说文》斫谓之櫡。又《博雅》櫡谓之镢。又《唐韵》直虑切。同箸。饭敧也。《汉书》作箸。《史记·绛侯世家》景帝召亚夫食不置櫡。《淮南子·齐俗训》作櫡。糟丘生乎象櫡。

43 十五:
㰆:同𩋂。

44 十五:
𣞚:槎本字。

45 十五:
𣞛:《字汇补》同椶。《石鼓文》其拔𣞛𣓌。

46 十五:
𣞜:《字汇补》七𠋫切,音凑。《广雅》木名。

47 十五:
𣞝:《字汇补》旃光切,音庄。掘也。

48 十五:
櫢:《字汇补》苏偶切,音薮。《黄香·九宫赋》卽蹴𦄲以櫢檽。《注》櫢檽,木茂盛也。

49 十五:
𣞞:《字汇补》与朴同。《石鼓文》𨖍驱其𣞞。杨氏曰:读作仆。

50 十五:
𣞟:《字汇补》昌眞切,音嗔。《集韵》纑也。

URN: ctp:kangxi-zidian/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