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 |
㰉:俗榛字。 |
| 十六: |
槠:《》章鱼切,音诸。木名。《》前山,其木多槠。《郭注》或作楮,似柞,子可食,冬夏生。作屋柱,难腐。《司马相如·上林赋》沙棠栎槠。《李善注》槠似柃。《本草拾遗》槠子生江南,皮树如栗,冬月不雕,子小如橡。《食物本草》有苦甜二种,治作粉食,褐色,甚佳。又《集韵》《类篇》𠀤专于切,音𢔪。义同。 |
| 十六: |
栌:《唐韵》落胡切《集韵》《韵会》《正韵》龙都切,𠀤音卢。《》柱上柎也。《徐曰》今谓草木枝端花房之蒂爲柎。此栌象之,卽今之斗栱也。《·》短者以爲朱儒枅栌。又果名。《·》果之美者,箕山之东,靑岛之所,有甘栌焉。或省作卢。《司马相如·上林赋》卢橘夏熟。又木也。一名黄栌,一名杨栌。《本草拾遗》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唐本草》杨栌,又名空疏,所在皆有。生篱垣闲,其子爲荚。 |
| 十六: |
櫩:《唐韵》《集韵》《韵会》𠀤同檐。又砌也。《·》曲屋步櫩。《郭璞曰》中途楼阁闲陛道。又廊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步櫩周流。《李善注》步廊。又《集韵》以冉切,音琰。《扬子·方言》秦晋续折木谓之櫩。 |
| 十六: |
枥:《唐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郞狄切,𠀤音历。《》枥㯕,椑指也。《徐锴曰》以木椑十指而缚之。《》枥,马枥也。《晋·桓温风魏武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亦作历。《前汉·梅福传》伏历千驷。又木名。《张衡·南都赋》枫柙栌枥。《李善注》与栎同。又《韵会》引《韩愈·山石》诗时见松枥皆十围。又《正韵》蚕薄曰枥。 |
| 十六: |
𣟄:柝、𣔳、𣝔𠀤同。 |
| 十六: |
橥:《唐韵》陟鱼切《集韵》张如切《韵会》《正韵》专于切,𠀤音猪。《博雅》杙也。《》楬橥,有所表识也。见楬字注。 |
| 十六: |
𣟅:同楹。 |
| 十六: |
𣟆:《篇海》连条切,音聊。柏木。《正字通》俗橑字。 |
| 十六: |
榇:《唐韵》《集韵》《韵会》𠀤初觐切,音衬。《》棺也。《左传·襄二年》穆姜爲榇。《疏》榇,亲身棺也。以亲近其身,故以榇爲名。又《》释榇者三:一,榇,木槿。《注》今王蒸。一,榇,梧。《注》今梧桐。一,榇,采薪。《疏》樵薪一名榇,一名采薪。又七刃切,亲去声。木槿也。又雌人切,音亲。义同。又《类篇》古玩切,音贯。汲器。又《正韵》寸遴切,音衬。义同。 考证:〔《左传·襄六年》穆姜爲榇。〕谨照原文六年改二年。 |
| 十六: |
𣟇:《集韵》下巧切,音效。器名。《篇海》与䀊同。 |
| 十六: |
櫭:《唐韵》《集韵》𠀤巨列切,音杰。《博雅》检櫭,木钉也。又《集韵》其例切,音偈。义同。又《类篇》巨至切。义同。一曰车木鎋。又《集韵》巨到切,读若峤。义同。 |
| 十六: |
櫮:《集韵》逆各切,音鄂。华盛貌。 |
| 十六: |
𣟈:《字汇》悤税切,音毳。草名。《正字通》𦺶字之譌。 |
| 十六: |
㰊:《唐韵》《集韵》《类篇》𠀤徐盐切,音燖。木细叶也。 |
| 十六: |
𣟉:《唐韵》火怪切,音躛。木名。皮可牵船。 |
| 十六: |
𣟊:《集韵》乃了切,音袅。木长弱貌。 |
| 十六: |
櫯:《集韵》孙租切,音苏。《玉篇》櫯,枋木,可染绯。 |
| 十六: |
㰋:《唐韵》符眞切《集韵》《韵会》毗賔切,𠀤音频。《》㰋,木也。《本草别录》柰,一名频婆。《采兰杂志》燕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卽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学圃馀疏》北地有频婆,卽花红一种之变。 |
| 十六: |
𣟋:《集韵》丘虔切,音牵。或作𣟯。木名。 |
| 十六: |
櫰:《唐韵》戸乖切《集韵》《韵会》《正韵》乎乖切,𠀤音槐。《玉篇》槐之别名。《·》櫰槐,大叶而黑。又《集韵》戸贿切,音廆。义同。又《唐韵》公回切《集韵》《韵会》姑回切,𠀤音傀。《》中曲山有木,如棠,而圆叶赤实,实大如木瓜,名曰櫰,食之多力。又《本草纲目》櫰香,卽《楞严经》兜娄婆香也。 |
| 十六: |
櫱:〔古文〕𣎴《唐韵》《集韵》𠀤鱼列切,音孽。《》伐木馀也。○按《》𣡌本字。𣎴,古文。櫱、𣕀,重文。《韵会》《正韵》俱从草,《今文尚书·盘庚》由蘖、《·》三蘖、《》萌蘖,俱作櫱。又《唐韵》五葛切,岸入声。义同。又姓。《姓苑》东莞人。本姓薛,避仇改爲櫱。又叶逆约切,音近虐。《苏轼·园中草木诗》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櫱。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
| 十六: |
櫲:《集韵》羊洳切,音预。櫲樟,木名。本作豫章。详樟字注。 |
| 十六: |
𣟌:《唐韵》郞计切,音丽。《》木也。《博雅》作隷,篗其杘谓之隷。又《集韵》力智切,音詈。木名。 |
| 十六: |
𣟍:同𣟌。 |
| 十六: |
㰌:《玉篇》苦角切,音搉。枳木,有实如柚。《字汇》或作𣪛。 |
| 十六: |
栊:《唐韵》卢红切《集韵》《韵会》卢东切《正韵》卢容切,𠀤音笼。《》槛也。《唐韵》养兽所。 |
| 十六: |
㰍:《唐韵》卢红切,音笼。《》房室之疏也。《注》小曰牕,疏远曰㰍。《班婕好自悼赋》房㰍虚兮风冷冷。○按《》栊、㰍分训。今房㰍、帘㰍亦通作栊。《张协·杂诗》房栊无行迹。《谢惠连·咏牛女诗》升月照帘栊。又《玉篇》古文龙字。 |
| 十六: |
㰎:同檇。《春秋·传注》败吴檇李。檇同㰎。 |
| 十六: |
㰏:《玉篇》居劳切,音高。进船也。《扬子·方言》所以刺船谓之㰏。又《集韵》居号切,音诰。义同。 |
| 十六: |
𣟎:《字汇补》诺何切。同那。 |
| 十六: |
櫴:《扬子·云太𤣥经》小度差差,大櫴之阶。测曰:小度之差,大度倾也。《宋·司马光注》事之肮櫴,故倾危也。有释无音。 |
| 十六: |
㰐:与椭同。杅属。《》㰐杅盘案杯閜椀。《注》颜本作椭。 |
| 十六: |
㰑:《字汇补》所骖切,音山。木实。 |
| 十六: |
𣟏:《字汇补》普毛切,音抛。长大也。 |
| 十六: |
𣟐:《字汇补》徒雕切,音铫。木名。 |
| 十六: |
𣟑:《字汇补》力求切,音留。木名。 |
| 十六: |
𣟒:《玉篇》古文无字。注见火部八画。互见十二画无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