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二》 | Library Resources |
1 | 二: | 朱:《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鐘輸切《正韻》專於切,𠀤音珠。《說文》赤心木,松柏之屬。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記其心。徐曰:木之爲物,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也。又《山海·西荒經》蓋山之國有樹,赤皮,名朱木。又朱赤,深纁也。《詩·豳風》我朱孔陽。《註》謂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又朱儒,短小之稱。《左傳·襄四年》臧武仲敗於邾。國人誦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或作侏儒。又姓。《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又望出吳郡。又《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 |
2 | 二: | 朲:《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而鄰切,𠀤音人。《玉篇》屋上閒也。《字林》屋閒木。 |
3 | 二: | 𣎸:《篇海》盧皎切,音了。次第也。 |
4 | 二: | 朳:《唐韻》《集韻》《韻會》𠀤博拔切,音八。《玉篇》無齒杷也。《類篇》𡊅具。又《集韻》必列切,音鼈。義同。 |
5 | 二: |
朴:《唐韻》《集韻》《韻會》𠀤匹角切,音璞。《說文》木皮也。《徐曰》藥有厚朴,一名厚皮,木皮也。《本草別錄》其樹名榛,其子名逐折。又與樸同。《史記·文帝紀》示敦朴爲天下先。又《戰國策》范雎曰:鄭人謂玉未理者樸,周人謂䑕未腊者朴。又《博雅》朴,大也,猝也,離也。又《正韻》匹各切。又《集韻》匹𠋫切,音踣。義𠀤同。又《玉篇》普木切,音扑。本也。又《集韻》披尤切,音䬌。夷姓。《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舉巴夷來附。又叶蒲沃切,音僕。《陳琳·瑪瑙勒賦》太上去華尚素朴兮,所貴在人匪金玉兮。 考證:〔《本草·別錄》一名逐折。又名樹名榛。〕謹照原文改其樹名榛,其子名逐折。 |
6 | 二: | 朵:〔古文〕㙐《唐韻》丁果切《集韻》都果切,𠀤音埵。《說文》樹木垂朵朵也。《集韻》本作朶。亦作䒳。又動也。《易·頤卦》觀我朶頤。又花朶也。《杜甫·趨新津北橋樓詩》白花檐外朵,靑柳檻前梢。又《宋儀衞志》殿之東西曰朵殿。又鹵簿用骨朵,以骨飾之,或範金爲之。《輟耕錄》骨朵,讀若脈都。又《雞肋編》以手捉物謂之朵,以手引小兒亦謂之朵。 |
7 | 二: | 朶:同朵。 |
8 | 二: | 㭁:《唐韻》如乗切《集韻》如蒸切,𠀤音仍。木名也。又《集韻》如證切《韻會》《正韻》而證切,𠀤音認。上車也。《類篇》止車木。又《集韻》《類篇》𠀤人之切,音而。亦木名。 |
9 | 二: | 朷:《唐韻》《集韻》𠀤都勞切,音刀。木心也。《玉篇》木名。又《集韻》田聊切,音迢。枝落也。又《廣韻》《類篇》𠀤莫卜切,音木。《廣韻》朷桑。《類篇》治桑刀。 |
10 | 二: | 朸:《唐韻》林直切,音力。《說文》木之理也。又《類篇》屋隅也。《詩·大雅》如矢斯棘。《韓詩》作斯朸。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平原郡。又《說文》盧則切《集韻》《韻會》歷德切,𠀤音勒。義同。又《集韻》竭憶切,音殛。又渠巾切,音勤。又《漢書音義》渠力切,音極。𠀤漢侯國名。 |
11 | 二: |
朹:《說文》古簋字。註詳竹部十一畫。又《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𠀤音求。木名。《爾雅·釋木》朹檕梅。《註》朹樹狀似梅,子如指頭,色赤似小柰,可食。《本草補遺》朹子、山樝一物也。又《方言》朹,仇也。謂怨仇也。《註》巨救切,音舊。 考證:〔《爾雅·釋木》朹檕梅。《註》朹樹狀似梅,子大如指。〕謹照原文大如指改如指頭。 |
12 | 二: | 机:《唐韻》《集韻》《韻會》居履切《正韻》居里切,𠀤音几。《說文》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机木。《郭註》狀如楡,可燒以糞田。又與几通。《易·渙卦》渙奔其机。《註》承物者也。《家語》仰視榱桷,俯察机筵。《註》机作几。又《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𠀤音饑。亦木名也。又《類篇》牛吠切,音刵。椹也。 |
13 | 二: | 朻:《唐韻》渠幽切《集韻》《韻會》渠尤切,𠀤音虯。《說文》木下曲。《爾雅·釋木》木下句曰朻,上句曰喬。又《集韻》居虬切《正韻》居尤切,𠀤音糾。《說文》高木也。下句曰樛,高木曰朻。又《集韻》《韻會》𠀤吉酉切,音九。義同。又《集韻》吉了切,音皎。木也。《爾雅·釋木》朻者聊。《正字通》與樛同。 |
14 | 二: | 𣎹:俗朻字。 |
15 | 二: | 朼:《唐韻》𤰞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𠀤音比。匕也。本作匕,或作枇。《禮·雜記註》喪祭用桑,吉祭用棘,所以出牲體而載之俎者。《儀禮·士喪禮》乃朼載。《註》朼以出牲體,載而受於俎也。又《正韻》補委切,音彼。義同。 |
16 | 二: |
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久切,休上聲。木腐也。《詩·周頌》荼蓼朽止。《左傳·襄三十一年》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又與殠同。臭也。《列子·周𥡆王篇》饗香以爲朽。《仲尼篇》鼻將塞者,先覺焦朽。又叶喜語切,音許。《陳琳·大荒賦》廓寥寂而無人兮,雖獨存兮何補。追邃古之遐跡兮,惟德音兮爲不朽。又叶許救切,音齅。《李賀·感諷詩》淒涼梔子落,山舋泣淸漏。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 考證:〔《左傳·僖三十三年》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謹照原文改襄三十一年。 |
17 | 二: |
朾:《唐韻》宅耕切《集韻》《類篇》《正韻》除耕切,𠀤音橙。《說文》橦也。《類篇》楔也。又《爾雅·釋蟲》蠪朾螘。《郭註》赤駁蚍蜉。又《集韻》唐丁切,音庭。又當經切,音丁。又除更切,橙去聲。義𠀤同。又《集韻》《韻會》𠀤湯丁切,音汀。虛朾,宋地。《左傳·成十八年》孟獻子會於虛朾。《釋文》他丁反。又《集韻》癡貞切,音檉。義同。又《唐韻》中莖切,讀若爭。與丁同。伐木聲。又《五音集韻》都冷切。擊也。又《類篇》都挺切,音頂。棓也。 考證:〔《左傳·成十八年》孟獻子會於虛朾。《杜註》朾,音汀。〕謹照原文改釋文他丁反。 |
18 | 二: | 朿:《唐韻》《集韻》《韻會》𠀤七賜切,音刺。《說文》木芒也。徐鍇曰:草木之朿。茦、莿二文,音義𠀤同。○按《說文》朿自爲部,棗、棘字从之,今誤入。 |
URN: ctp:kangxi-zidian/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