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四》

电子图书馆
1 四:
杪:《唐韵》亡沼切《集韵》《韵会》弥沼切,𠀤音藐。《说文》木标末也。《方言》杪,小也。木细枝谓之杪。又岁末亦曰杪。《礼·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又秋杪。《宋玉·九辨》靓杪秋之遥夜兮。又林杪。《柳宗元·登西山诗》萦回出林杪。又《集韵》楚敎切,音钞。义同。

2 四:
杫:《唐韵》《集韵》《韵会》𠀤斯义切,音赐。《广韵》肉机。《方言》俎几也,蜀汉之闲曰杫。又《正韵》初寺切,音厕。义同。又《集韵》《类篇》𠀤想氏切,音徙。同𣘩。木名,可以爲器。又《集韵》渚市切,音止。板施于础上柱下者。
考证:〔《方言》俎几,蜀汉之闲曰杫。〕谨照原文几下增也字。

3 四:
𣏔:《玉篇》古困字。注见囗部五画。又《说文》故庐也。又《集韵》苦本切,音阃。门橜也。《博雅》闑也。机也。

4 四:
杬:《唐韵》愚袁切《集韵》遇袁切,𠀤音元。《玉篇》木名。《左思·吴都赋》绵杬杶栌。《李善注》杬,大树也,皮厚,味近苦涩,剥乾之,皮正赤,煎汁以藏衆果,使不败坏,豫章有之。又《尔雅·释木》杬,鱼毒。《注》本作杭。《郭疏》与李注同。《正字通》引《容斋随笔》改入杬字,今从之。又五患切,音玩。《史记·扁鹊传》鑱石挢引,案杬毒熨。《索隐》杬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又《集韵》虞怨切,音愿。椹也。又《集韵》吾官切,音岏。义同。

5 四:
杭:《集韵》寒刚切《韵会》《正韵》胡刚切,𠀤音航。《玉篇》州名,《禹贡》扬州之域。宋鼂无咎曰:左浙江,右具区,北大海,南天目。又《唐韵》与航同。《说文》方舟也。《诗·衞风》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又天杭,天汉也。《扬雄·太𤣥经》汉水羣飞,蔽于天杭。又姓。《姓苑》望出丹阳,汉有长沙太守杭徐。又《韵会》居郞切,音刚。《礼记·注引·士丧礼·下篇》陈器曰杭木。葬者,杭木在上,茵在下。

6 四:
𣏕:《唐韵》芳吠切《集韵》《韵会》芳废切,𠀤音肺。《说文》削木札朴也。从木术声。陈楚谓椟爲𣏕。《徐锴曰》卽木椟也。又削下木片也。《后汉·杨由传》风吹削𣏕。《颜氏家训》削𣏕,削札椟之𣏕,古者书误则削之。《左传》云削而投之,是也。《晋书·王浚传》浚伐吴,造船,木𣏕蔽江而下。《后魏·太祖纪》营梓宫,木𣏕尽生成林。又《正韵》无未切,音费。又《玉篇》蒲会切。义𠀤同。又《集韵》普盖切,音沛。木盛貌。又《集韵》蒲盖切,音斾。木生柯叶貌。

7 四:
杮:《正字通》同𣏕。○按世俗作果名,音士者,非。

8 四:
杯:〔古文〕𠤯《唐韵》布回切《集韵》《韵会》晡枚切《正韵》晡回切,𠀤背平声。《说文》作桮。俗作㮎,通作杯。飮酒器。唐孔颖达曰:《周礼》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礼·玉藻》母没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又盛羹器。《前汉·项羽传》幸分我一杯羹。《师古注》今之侧杯有两耳者。又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陇西行》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又叶薄侯切,音裒。《鲍照·合欢诗》飮共连理杯,寝共无缝裯。
考证:〔《史记·项羽传》一杯羹。《师古注》今之侧杯有两耳者。〕谨按师古注系前汉书,谨将史记改爲前汉。幷照原文增幸分我三字。

9 四:
杰:《唐韵》《集韵》《韵会》𠀤渠列切,音桀。《玉篇》人名。梁四公子,其一䨲杰。《五代史》周世宗鎭澶渊,辟魏杰爲司法㕘军。俗借作豪杰杰字。

10 四:
东:《唐韵》《正韵》德红切《集韵》《韵会》都笼切,𠀤音蝀。《说文》动也。阳气动,于时爲春。《·尧典》平秩东作。《孔传》岁起于东,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记·历书》日起于东,月起于西。《郑樵·通志》日在木中曰东,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大雅》东有啓明。又《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又姓。《圣贤羣辅录》舜友东不訾。又叶当经切,音丁。《·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又叶都郞切,音当。《杨泉·蚕赋》粤召仆夫,筑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东。○按《说文》东自爲部,今倂入。

11 四:
杲:《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老切,音缟。《说文》明也。《诗·衞风》杲杲出日。《淮南子·天文训》日登于扶桑,是谓朏明,故杲字日在木上。又《玉篇》高也。《管子·内业篇》杲乎如登乎天。又《集韵》下老切,音皓。义同。

12 四:
杳:《唐韵》乌皎切《集韵》《韵会》《正韵》伊鸟切,𠀤音窅。《说文》冥也。《张衡·思𤣥赋》日杳杳而西匿。《淮南子·天文训》日晡则反景上照于桑楡,故杳字日在木下。又《玉篇》深广貌。《管子·内业篇》杳乎如入于渊。又叶委羽切,迂上声。《王逸·九思》意逍遥兮欲归,衆秽盛兮杳杳。思哽饐兮诘诎,涕流澜兮如雨。
考证:〔《集韵》《韵会》《正韵》伊乌切,𠀤音窅。〕谨照原文乌改鸟。

13 四:
锨:〔古文〕𣞘《广韵》《集韵》𠀤虚严切,音莶。《玉篇》锹属。《溪蛮藂笑》骨浪猺狫有舞锨,以长柄木锨跳舞,亦有音节。又《方言》靑、齐呼意所好爲锨。又《本草》稀蔹草,一名火锨。又《集韵》丘廉切,音谦。泄水器。

14 四:
杵:《唐韵》《韵会》昌与切《集韵》《正韵》敞吕切,𠀤音处。《说文》舂杵也。《易·系辞》断木爲杵,掘地爲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礼·杂记》杵以梧。《注》所以擣也。又砧杵,槌衣具。《储光羲·田家杂兴诗》秋山响砧杵。又《前汉·天文志》彗星曰天杵。

15 四:
杶:《唐韵》丑伦切《集韵》《韵会》敕伦切《正韵》枢伦切,𠀤音椿。《说文》木也。《·禹贡》杶干栝柏。《孔传》木似㯉漆。或作橁。《左传·襄十八年》孟庄子斩其橁,以爲公琴。《注》橁,杶也,琴材。《类篇》𣠍櫄橁𠀤同杶。又槆。
考证:〔《左传·襄十七年》孟庄子斩其橁,以爲公琴。〕谨照原文十七年改十八年。

16 四:
杷:《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蒲巴切,音爬。《说文》收麦器。一曰平田器。《战国策》秦顿弱曰:商人无杷铫柱耨之势,而有积粟之实。又枇杷,果名。《司马相如·上林赋》枇杷橪𣐈。《张揖注》枇杷似槲树而叶长,子似杏。又乐器。《释名》枇杷,马上所鼓。俗作琵琶。○按《风俗通》从手,不从木。又《集韵》傍卦切,音𥟑。田器也。又薄迈切,音败。义同。又《韵会》与欛同。柄也。《晋书·王蒙传》蒙卒,刘惔以犀杷麈尾置棺中。

17 四:
㭇:《集韵》兪绢切,音院。木名。又兪芮切,音睿。《博雅》动也。

18 四:
杸:《唐韵》市朱切《集韵》慵朱切,𠀤音殊。《司马法》执羽从杸。《说文》杸,军士所执殳也。《急就篇注》积竹八棱爲杸,建于兵车。殳、杸音义同。一曰古今字。又《韵会》都外切,音𧘣。木名。

19 四:
㭈:《唐韵》《集韵》𠀤古穴切,音玦。椀也。亦小盂也。又《类篇》扁县切。义同。

20 四:
𣏖:《集韵》同栚。

21 四:
杹:《唐韵》呼霸切《集韵》火跨切,𠀤音化。木名。《本草纲目》木芙蓉,一名杹木。皮可爲索。

22 四:
杺:《唐韵》息林切《集韵》思林切,𠀤音心。木名,其心黄。又车钩心木。

23 四:
杻:《唐韵》《集韵》敕九切《正韵》齿九切,𠀤音丑。械也。本作抙。又《唐韵》《韵会》𠀤女久切,音纽。《·唐风》隰有杻。《陆玑疏》檍也。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多曲少直枝,叶茂好,二月开花如练而细蘂盖树,名万岁枝。或谓之牛筋,材可爲弓干。又《集韵》忍九切,音蹂。义同。

24 四:
杼:《唐韵》《韵会》《正韵》直吕切《集韵》丈吕切,𠀤除上声。《说文》机之持纬者。《·小雅》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又《扬子·方言》杼、柚,作也。东齐土作谓之杼,木作谓之柚。又薄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爲轮,行泽者欲杼,故泥不附。《注》谓削薄其践地者。又閷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又长也。《扬子·方言》丰人杼首。又或作芋,栗属。《庄子·山木篇》衣裘褐,食杼栗。又《集韵》常恕切,音署。泄水槽也。《管子·禁藏篇》钻燧易火,杼井易水。又莫𠋫切,音茂。果名。又《广韵》羌举切,橡也。又《广韵》神与切《集韵》上与切,𠀤音墅。木名。栩也。《尔雅·释木》栩杼。《疏》栩一名杼,柞树也。《山海经》景山,其木多杼、檀。○按《说文》栩也,系𣏗字之训,杼训机之持纬,二字音同义别。今韵书于直吕切下依《说文》杼、𣏗分列,而于神与切下,去𣏗存杼,且以栩也爲杼字之训,似应从《说文》分列爲是。然《尔雅》诸书,𣏗栩之𣏗俱书作杼,而《玉篇》𣏗注云今作杼,则竟合爲一字矣,存以俟考。
考证:〔《·小雅》大东小东,杼柚其空。〕谨照原文改小东大东。

25 四:
𣏗:《唐韵》《广韵》𠀤直吕切,读若杼。《说文》栩也。详上(杼字)注。又《玉篇》时渚切。义同。今作杼。

26 四:
杽:《韵会》杻,本作杽。从木在手,指事。《正字通》杻檍之杻,不作杽。

27 四:
松:〔古文〕㮤梥庺《唐韵》详容切《集韵》思恭切《正韵》息中切,𠀤音淞。木也。《字说》松,百木之长,犹公,故字从公。《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史记·龟厕传》千岁之松,上有兔丝,下有茯苓。《摭遗》吴邓夫人伤脸,以琥珀屑灭痕。《注》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又甘松,香草名。《广志》细叶,蔓生,可合诸香。又长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风。又州名。《韵会》本河关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又江名。松江,《禹贡》三江之一。或作淞。
考证:〔《礼·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谨照原文松上增如字。贯上增故字。

28 四:
板:《唐韵》布绾切《集韵》《韵会》补绾切,𠀤同版。《说文》判也。又籍也。《庄子·徐无鬼篇》金板六弢。或作钣。又《玉篇》片木也。《急就篇》木瓦也。《·秦风》在其板屋。《正义》西戎之俗,民以板爲屋。又诏板。《后汉·窦武传》曹节召尚书官属,使作诏板。又《松窗小牍》铁券谓之金板。又板官、假板,官品之𤰞者。《隋书·官志》有板咨议叅军,板长史等名。《宋书·百官志》除拜,则爲叅军事。府板,则爲行叅军。又手板,笏也。《文献通考》晋宋以来,谓之手板。又《宋国史补》爲尹者,例置板记事。又《·小雅·鸿雁篇》毛传:一丈爲板,五板爲堵。又箕属也。《管子·弟子职》坐板排之,以叶适巳。又板板,反侧也。《·大雅》上帝板板。又负板,悲哀貌。《仪礼·丧服·郑注》孝子前有衰,后负板。《疏》谓负其悲哀于背也。又《集韵》蒲限切,音阪。籍也。又叶𤰞免切,音匾。《韩愈·祭张彻文》乃迁殿中,朱衣象板。惟义之趋,岂利之践。《自注》践,上声读。
考证:〔《毛苌百堵传》筑墙者。〕谨按原文无筑墙者三字。谨照原书改诗小雅鸿雁篇毛传。

29 四:
枀:同松。

30 四:
极:《唐韵》其辄切《集韵》极叶切,𠀤音笈。《说文》驴上负也。《篇海》爲木版跨驴背以负物者。又《广韵》巨业切,音跲。极插也。

31 四:
㭉:《集韵》胡瓜切,音华。《说文》两刃臿也。从木、𦫳,象形。铧本字,宋魏曰㭉。或作鋘,或作釫,𠀤同。

32 四:
枂:《唐韵》《集韵》𠀤五活切,玩入声。去树皮也。《类篇》木隂橉曰枂。又《广韵》柮枂,柱头木。又《集韵》《类篇》鱼厥切,音月。鞍瓦。

33 四:
枃:《唐韵》《集韵》𠀤卽刃切,音进。凡织,先经,以枃梳丝使不乱。出《埤苍》。又《集韵》子忍切,音濜。又羽粉切,音抎。又羊进切,音𦙍。又筠均切,音韵。又壬问切,音运。义𠀤同。

34 四:
构:《篇海》同构。楮木也。详楮字注。又曲也。《荀子·性恶篇》櫽栝之生爲构木也。

35 四:
𣏘:《说文》同柎。凡篆文寸皆作又。

36 四:
枅:枅省文。枅字从幵作。
《唐韵》古兮切《集韵》《韵会》坚奚切,𠀤音鸡。《说文》屋栌也。《徐曰》柱上横木承栋者,横之似筓也。《尔雅·释宫注》柱上欂,亦名枅。又曰㭼柱,上方木是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经天切,音坚。或作𣓖。又《五音集韵》轻烟切,音牵。义𠀤同。

37 四:
枆:《唐韵》《集韵》莫袍切《韵会》谟袍切《正韵》谟交切,𠀤音毛。《玉篇》桃之冬熟者。亦作旄。《尔雅·释木》旄冬桃。《郭注》子冬熟。《广韵》枆同㮘。
考证:〔《尔雅·释木》旄桃。〕谨照原文桃上增冬字。

38 四:
𣏙:杚本字。《正字通》杚𣏙槩槪𠀤同。

39 四:
枇:《唐韵》房脂切《集韵》《韵会》频脂切,𠀤音皮。详杷字注。又《白居易·山枇杷诗》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作入声读,薄密切,音弼。又《广韵》𤰞履切,音匕。与朼同。所以载牲体也。《孔颖达·杂记疏》从镬以枇升入于鼎,从鼎以枇载之于俎也。又《广韵》毗至切,音俾。细栉。《释名》枇,言细相比也。又《集韵》次也。又《集韵》骈迷切,音鼙。楖木。又《集韵》篇迷切,音批。义同。或作枈。
考证:《释名》枇,其细相比也。〕谨照原文其改言。

40 四:
枈:《集韵》兵媚切,音秘。地名。亦同枇。

41 四:
枉:〔古文〕𣒈《唐韵》《广韵》迂往切《集韵》《类篇》《韵会》妪往切,𠀤汪上声。《说文》衺曲也。《淮南子·时则训》木煕者举梧檟,据句枉。又人之不直者,亦谓之枉。《论语》举直错诸枉。又屈也。《礼·月令》仲秋,命有司申严百𠛬,毋或枉桡。又冤也。《唐书·高仙芝传》军中皆呼枉。又枉驾。《战国策》聂政曰:仲子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又枉矢,有三义:一《周礼·夏官·司弓矢》枉矢利火射。注今之飞矛是也。或谓之兵矢。一《礼·投壶》主人谓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注》谦言不直之矢也。一星名。《考异邮》枉矢,状如流星,蛇行有尾。又《类篇》巨王切。汲具。
考证:〔《周礼·秋官·司𡨥》救日以枉矢。《注》汉时名飞矛,用以守城利火射。〕谨按秋官司𡨥无救日以枉矢之文,注亦无汉时名飞矛之语。今照周礼改夏官司弓矢枉矢利火射。注今之飞矛是也。或谓之兵矢。〔《投壶礼》主人谓曰某有枉矢哨壶,以乐嘉宾。〕谨按礼字应移于投壶之上。照原文谓字改请字。以乐嘉宾改请以乐宾。

42 四:
枊:《唐韵》五浪切《集韵》《韵会》《正韵》鱼浪切,𠀤卬去声。《说文》系马柱。《蜀志》先主解绶系督邮,著马枊。又《类篇》坚也。又《集韵》鱼刚切《韵会》疑刚切,𠀤音昂。义同。卬从匕,从亡者误。𠨐、𠨑。

43 四:
枋:《唐韵》甫良切《集韵》《韵会》分房切《正韵》敷房切,𠀤音方。《说文》木可作车。《管子·地员篇》其杞其枋。又《南方草木状》苏枋木出九眞,南人以之染绛,渍以大庾之水,则色愈深。又《集韵》蜀人以木偃鱼曰枋。又《集韵》甫妄切,妨去声。舟师也。又《集韵》《韵会》𠀤陂病切。与柄同。《周礼·春官》内史掌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谓爵、禄、予、夺、生、杀、废、置也。又《仪礼·士昏礼》酌醴加柶面叶,受醴面枋。《疏》柶,朼类。枋,柶柄也。又《正韵》舫,亦作枋。
考证:〔《扬子·方言》蜀人以木偃鱼曰枋。〕谨按方言无以木偃鱼曰枋之文,查系集韵。谨改扬子方言爲集韵。

44 四:
𣏚:《唐韵》是支切,音时。碓衡也。

45 四:
枌:《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符分切,音焚。《说文》木名。《尔雅·释木》楡,白枌。《郭注》枌楡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又《·陈风》东门之枌,婆娑其下。《陆佃·𡌨雅》楡性扇地,其隂下五谷不植,人就以息焉。又枌楡,社名。见楡字注。又通棼。复屋栋也。《左思·魏都赋》枌橑复结。《班固·西都赋》作棼橑。
考证:〔《尔雅·释木》楡,白枌。《郭注》楡之先生,叶却著荚,皮包白。〕谨照原文楡之改枌楡。

46 四:
枍:《唐韵》于计切《集韵》壹计切,𠀤音翳。《玉篇》枍栺,宫名。《类篇》木名。杨愼曰:如五柞长阳之类,用木爲宫名也。《关中记》建章宫有枍栺殿。《班固·西都赋》洞枍栺与天梁。○按韵书皆音于计切,《正字通》作希字读,非。
考证:〔《唐韵》于计切,《集韵》壹计切,𠀤音意。〕谨按枍在霁韵,意在置韵,枍意不同音。今据广韵集韵意改翳。

47 四:
枎:《唐韵》防无切《集韵》冯无切,𠀤音夫。《说文》枎疎,四布也。又木名。《管子·地员篇》五沃之土,桐柞枎欓。又《集韵》与柎同。芳无切,音敷。华萼也。

48 四:
枏:《集韵》《韵会》《正韵》𠀤那含切,音南。《说文》木名。梅也。《史记·货殖传》江南出枏梓。《山海经》宓勺之山,其木多梓枏。《任昉·述异记》黄金山有枏木,一年东荣西枯,一年西荣东枯,张华谓之交让木。又《尔雅·释木》梅,枏。《郭注》似杏而酢。《陆疏广要》《尔雅》之梅枏,乃似豫章者,古称楩楠豫章,景纯不得以似杏实酢解之。又《广韵》汝盐切《集韵》《韵会》如占切《正韵》而占切,𠀤冉平声。又《广韵》而琰切,音冉。义𠀤同。或作楠。俗作楠,非。

49 四:
析:〔古文〕𣂔《唐韵》先击切《集韵》《韵会》先的切《正韵》思积切,𠀤音锡。《说文》破木也。《·齐风》析薪如之何,非斧不克。一曰折也。又分也。《·尧典》厥民析。《孔安国传》丁壮就功,老弱分析也。又剖析。《晋·陶潜·移居诗》疑义相与析。又《史记·律书》寅曰析木。又国名。《·禹贡》崐崘析支渠搜。又地名。析城,属冀州。又邑名。《左传·僖二十五年》秦取析矣。又《尸子》虹霓爲析翳。又《类篇》相支切,音斯。《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𦜉析。又草名。张揖曰:析似燕麦。又平声。《唐韵》息黎切。《史记·五帝纪》析支、渠廀。《索隐》作鲜支、渠搜。鲜析音相近,古读鲜爲斯。又息例切,音近赐。《后汉·西羌传》濵于赐支。《注》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
考证:〔《·禹贡》析支渠搜西戎。〕谨照原文改崐崘析支渠搜。

50 四:
枑:《唐韵》胡误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故切,𠀤音护。《说文》行马也。《周礼·天官·掌舍》设梐枑再重。《注》梐枑谓行马。再重者,以周衞有内外列。《汉制考》按《六韬》治营垒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之具。《周礼》梐枑卽行马,以木爲螳螂,椠筑籓落,用以遮阵者也。又《韵会》枑者,交互其木,以爲遮阑也。汉魏三公门视行马,又名杈子。详杈字注。
考证:〔祥杈字注。〕谨按文义祥改详。

51 四:
𣏛:同枑。《刘贡父·诗话》今人谓驵𩦱爲牙。本谓之互,卽主互市事也。唐人书互作㸦。

52 四:
丫:《唐韵》五加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加切,𠀤音牙。本作㭨。亦作椰。《说文》木名。《玉篇》出交址,高数十丈,叶在其末。《左思·吴都赋》椰叶无隂。《蜀都赋》椶丫。《注》皮可爲绳履。又楈丫。详楈字注。又车轮外辋谓之丫。《周礼·冬官考工记》作牙,轮人斩三材以爲毂辐牙。又《类篇》迦丫,木相拒也。又《类篇》余遮切,音耶。亦木名。又《广韵》《集韵》𠀤吾驾切,音迓。又《集韵》鱼驾切义𠀤同。
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作牙,舆人斩三材,以爲毂轮牙。〕谨照原文舆改轮。轮改辐。

53 四:
枓:《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之庾切,音主。《说文》勺也。徐曰:有柄,形如北斗,用以斟酌也。《少牢·馈食礼》司宫设罍水于洗东,有枓。《注》设水用罍,沃盥用枓,𣂏水器也。又《礼·丧大记》浴水用盆,沃水用枓。《注》以枓酌盆水沃尸也。《史记·索隐》凡方者爲斗,若安长柄,则名爲枓,音主。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当口切,音斗。栱枓,柱上方木也。
考证:〔《仪礼·馈食礼》司官设罍水于洗东,有枓。〕谨按无少牢二字则与特牲馈食礼无别。今照原文仪礼改少牢。官改宫。

54 四:
𣏜:《唐韵》武延切《集韵》弥延切《正韵》莫坚切,𠀤音绵。《玉篇》𣏜,木名。同棉。《类篇》出交址,可爲布。

55 四:
枔:《唐韵》徐林切《集韵》《类篇》徐心切,𠀤音寻。木叶也。又《集韵》才淫切,音鬵。义同。

56 四:
枕:《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章荏切,斟上声。《说文》卧荐首者。《释名》枕,检也,所以检项也。《·唐风》角枕粲兮。《礼·内则》敛枕簟。又《唐韵》之赁切《集韵》《韵会》《正韵》职任切。义同。又车后横木也。《小尔雅》轸谓之枕。又鱼脑中骨曰枕。《尔雅·释虫》鱼枕谓之丁。又姓。《姓苑》出下邳。又《广韵》直深切《集韵》持林切,𠀤音沈。系牛杙也。又木名。《释名》乌梓一名枕,一名豫。又《本草纲目》枕木卽钓樟。又叶知险切,音展。《·陈风》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爲,辗转伏枕。

57 四:
𣏝:俗枕字。

58 四:
𣏞:《唐韵》羽求切《集韵》《类篇》余求切,𠀤音尤。《玉篇》木名。《篇海》梓属。一曰与桙同。又春𣏞。见挑字注。
考证:〔春𣏞。见桃字注。〕谨照本书桃改挑。

59 四:
枖:《唐韵》《集韵》《韵会》于乔切《正韵》伊尧切,𠀤音妖。《说文》枖,木少盛貌。《·周南》桃之枖枖。《》本作夭。徐曰:谓草木始生,未几得地力而先长也。《·禹贡》厥草惟夭。《注》物越衆而速大,故亦谓短折者爲夭也。又《集韵》于兆切,音夭。木名。又《类篇》于兆切。木华茂也。《集韵》通作夭。或作𣓎。

60 四:
𣏟:《唐韵》《广韵》匹卦切《集韵》《类篇》《韵会》普卦切,𠀤音派。《说文》葩之总名也。𣏟之爲言微也,微纤爲功。象形。又《广韵》麻紵也。又《集韵》普拜切,音湃。义同。○按《说文》𣏟自爲部,檾、𢽳二文从之,今误入。又𣏕fèi,卽杮字。

61 四:
林:《唐韵》力寻切《集韵》《韵会》犂针切《正韵》犂沈切,𠀤音临。《说文》平土有丛木曰林。徐曰:丛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齐。《·小雅》依彼平林。又野外谓之林。《·周南》施于中林。又山木曰林。《谷梁传·僖十四年》林属于山爲麓。又《周礼·地官·林衡注》竹木曰林,水衡曰衡。又《尔雅·释诂》林,君也。又盛貌。《·小雅》有壬有林。又林钟,律名。《礼·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钟。《周礼》作函钟。又羽林,星名。应劭曰:天有羽林,大将军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鸷击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汉·宣帝纪》取从军死事者之子,养爲羽林军,号羽林孤儿。又绿林,荆州山名。《后汉·刘元传》诸亡命集于绿林。又姓。《姓谱》殷比干后,避难长林山,因氏。又平王世子林开之后,望出南安。○按《说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
考证:〔《左传·庄二十年》歌林钟,舞大夏,以祭山川。〕谨按此系左传疏所引大司乐文,非系左传原文。且周礼作函钟不作林钟,今谨改礼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钟。周礼作函钟。

62 四:
枘:《唐韵》而锐切《集韵》《韵会》《正韵》儒税切,𠀤音芮。《玉篇》柄枘。《类篇》刻木专所以入凿。《庄子·天下篇》凿不围枘。《循本注》凿非围枘,而枘自入之。《宋玉·九辨》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鋙而难入。又《韵会》通作内。《周礼·冬官考工记注》调其凿内而合之。又《博雅》枘,柱也。又《集韵》奴困切,音嫩。草始生貌也。
考证:〔《宋玉·九辨》圜枘而方凿兮,吾固知锄鋙而难入。〕谨照原文枘改凿。凿改枘。知下增其字。

63 四:
枙:《集韵》吾禾切,音讹。木节也。本作厄。又《海篇》于革切。义同。○按《说文》无枙字。卪部厄,木节也,五果切,读若火。从卪厂声。贾逵以爲厄裹也。《广韵》平声从𠂘,上声从𠂬皆训木节。《正字通》枙,俗厄字。
考证:〔贾逵以爲厄裹也。〕谨照说文裹改裹。

64 四:
枚:《广韵》莫杯切《集韵》《韵会》《正韵》谟杯切,𠀤音梅。《说文》干也,可爲杖。从木从攴。《·大雅》施于条枚。《徐曰》自条而出也,枝曰条,干曰枚。又个也。《·大禹谟》枚卜功臣。《注》一一卜之也。《前汉·食货志》二枚爲一朋。《五行志》拔宫中树,七围以上十六枚。又枚筮,不指其事,泛卜吉凶也。《左传·昭十二年》南蒯枚筮之。又马棰曰枚。《左传·襄十八年》以枚数阖。又衔枚,枚状如箸,口横衔之,繣结于项也。《周礼·秋官》衔枚氏掌司嚣。又钟乳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钟带谓之篆,篆闲谓之枚。又枚枚,砻密也。《·鲁颂》閟宫有侐,实实枚枚。又屋内重檐曰双枚。《何晏·景福殿赋》双枚旣修。又姓。《统谱》周枚被,汉枚乗。
考证:〔《左传·襄十一年》〕谨照原文十一年改十八年。

65 四:
枛:《集韵》阻敎切,音醮。《玉篇》木刺也。

66 四:
㭊:与析同。《论衡·量知篇》断木爲椠,㭊木爲板。《福虚篇》㭊骸而炊。

67 四:
果:《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火切,音裹。《说文》木实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说卦》乾爲天,爲木果。《注》果实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周礼·地官》甸师共野果蓏之属。《应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又胜也,尅也。《左传·宣二年》杀敌爲果,致果爲毅。又决也。《礼·内则》将爲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又验也。《宋书·后妃传》今果然矣。又释氏因果。《隋书·经籍志》释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又果然,兽名。《宋国史补》扬州取一果然,数十果然可得。又《尔雅·释虫》果蠃,蒲卢。《疏》细腰蠭也。又与惈通。《左思·吴都赋》风俗以韰果爲嫿。《方言》惈,勇也,古字通。又《集韵》《韵会》𠀤苦果切。音颗。果然。饱貌。《庄子·逍遥游》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又《唐韵》《集韵》《韵会》𠀤同婐。女侍也。《孟子》二女果。又通裸。《广韵》赤体也。又《集韵》《韵会》𠀤与祼通。《周礼·春官·大宗伯》大賔客则摄而载果。《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将。又鲁火切,音裸。《周礼·春官·宗伯》龟人掌六龟之属,东龟曰果属。字从田从木,今趋便作果,俗作菓,非。
考证:〔《易·下系》乾爲天,爲木果。〕谨照原文下系二字改爲说卦。〔《左传·宣元年》〕谨照原文元改二年。〔又与蜾通。《左思·吴都赋》风俗以韰果爲嫿。〕谨照原文蜾改惈。〔《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祼将。〕谨照原文祼改果。

68 四:
枝:《唐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𠀤音支。《说文》木别生条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别生。《广韵》枝柯也。《左传·隐八年》疏枝布叶分。又散也。《易·下系》中心疑者其辞枝。又与支通。《·大雅》本支百世。左传作本枝。又支持也。《史记·项羽纪》诸将慑服,莫敢枝梧。《瓒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又干支亦作干枝。《博雅》甲乙爲干。干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灵也。又手节曰枝。《孟子》爲长者折枝。《赵岐注》折枝,按摩手节也。又《管子·度地篇》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又枝江,县名。《前汉·地理志》属南郡。又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爲枝氏。又《集韵》翘移切,音祇。枝指,多指也。《庄子·骈拇篇》骈拇枝指。又《集韵》渠羁切,音奇。《字林》横首枝也。又《集韵》居僞切,音攱。祭山名。又与校通。《仪礼·士昏礼》主人拂几授校。《注》校,几足,古文爲枝。与𣏽异。𣏽卽枚也。
考证:〔本作支。故曰别生,会意。〕谨照原文改自本而分故曰别生。〔《左传·隐八年》枝布叶分。〕谨按所引乃隐八年疏,非正文。谨照原书八年下增疏字。

69 四:
枞:《六书故》同枞。

70 四:
㭋:《集韵》部项切,音棒。《玉篇》木杖也。𣘙、棒𠀤同。

71 四:
㭌:《集韵》《类篇》𠀤迷浮切,音矛。器名。

72 四:
𣏠:《集韵》《类篇》𠀤何交切,音爻。桷也。
《集韵》何交切,音爻。桷也。《正字通》俗字。

73 四:
𣏡:《篇海》子息切,音积。𣏡橘也。

URN: ctp:kangxi-zidian/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