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
𣥍:《玉篇》《集韵》𠀤古文近字。注详辵部四画。 |
| 四: |
𣥎:《玉篇》古文战字。注详戈部十二画。○按《集韵》本作𣥭。 |
| 四: |
𣥏:《正字通》古文旅字之譌。本从𠆧作𣥐,亻人𠀤卽人也。《字汇》改作𧘇,误。𣥐字原作止下𠆧。 |
| 四: |
𣥐:《》古文旅字。又以爲鲁衞之鲁古文。○按旅、鲁二字古篆本同,故古文亦同。 |
| 四: |
𣥑:《唐韵》昨先切,音钱。《》不行而进也。今作前。《六书故》所向爲歬,所背爲后。从止从舟。或作𠝣。 |
| 四: |
武:《唐韵》文甫切《集韵》《韵会》罔甫切,𠀤音舞。《玉篇》健也。一曰威也,断也。《·》乃武乃文。又《》布昭圣武。又《左传·宣十二年》楚子曰:止戈爲武。《又》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丰财者也。武有七德。又諡法之一。《》刚强理直曰武,威强睿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𠛬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又周乐名。《·》武王作武。武,言以功定天下也。又《礼·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郑注》文谓鼓,武谓金。《疏》金属西方,可以爲兵刃,故爲武。鼓主发动衆音,无兵器之用,故爲文。又迹也。《·》履帝武敏歆。《礼·曲礼》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又《礼·曲礼》牛曰一元大武。《疏》牛肥则迹大。又《·》武,继也。《·》下武惟周。《笺》言后人能继先祖者,惟有周也。又冠卷曰武。《礼·玉藻》缟冠𤣥武,居冠属武。又《杂记》委武。《注》秦人曰委,齐东曰武。又冠名。《蔡邕·独断》武冠,或曰繁冠,今谓之大冠,武官服之。又水名。《·》东郡有东武阳县。《应劭曰》武水之阳也。又:泰山郡南武阳县,武水所出,南人泗。又关名。《地理通释》《左传·哀四年》:楚人谋北,方将通于少习,以听命。《杜注》少习,商县武关也。《舆地广记》:商洛县东有少习,秦谓之武关。《贾谊·新书》所谓建武关函谷临晋关者,大抵爲备山东诸侯也。又武都,州名。《》本自白马氐地,魏文徙武都郡于美阳,今好畤县界,武都古城是也。后汉平仇池山筑城,置武都鎭,卽今州是也。又《地理通释》唐大中五年,以原州之萧关置武州。又广武,山名。在荥阳。《前汉·项籍传》羽与汉王临广武,闲而语。又县名,属太原郡。又修武、阳武、原武,皆属河内郡。又灵武,今陕西环县,唐肃宗卽位于此。又湖名。《广舆记》在黄州府黄陂县,相传黄祖习射处。又溪名。亦山名。《广舆记》在辰州府卢溪县。马援门生善吹笛,援作歌和之曰滔滔武溪一何深,卽此。又武山,亦在卢溪县。又眞武,湖名。《六朝事迹》吴后主宝鼎元年,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新宫。今城北十三里有古池,俗呼爲后湖是也。又星名。《梦溪笔谈》北方眞武七宿,起于东井,终于角。又𤣥武,北方七宿也。《礼·曲礼》前朱雀而后𤣥武。又姓。《》《风俗通》云:宋武功之后,汉有武臣。又汉复姓,六氏。汉有乗黄令武安恭,出自武安君白起之后。《风俗通》云:汉武强侯王梁,其后因封爲氏。世本云:夏时有武罗国,其后氏焉。《何氏姓苑》有广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录》有武都氏。又与珷通。石似玉者。《史记·司马相如传》瓀石武夫。又《正韵》微夫切。与无通。《礼·礼器》周坐尸,诏侑武方。《郑注》武,读爲无。 考证:〔《》刚强直理曰武。〕谨照逸周书及北史于忠传,直理改理直。〔《》本自白马元地。〕谨照原文元改氐。 |
| 四: |
𣥒:歰本字。《正譌》两足相距不行也。从两止上下,会意。 |
| 四: |
歧:《》巨支切《集韵》翘移切,𠀤音祁。《集韵》同跂。足多指也。或作枝。又歧路也。《颜延之·赭白马赋》临歧矩步。《注》歧,歧路也。《》曰:二达谓之歧。《后汉·张堪传》麦穗两歧。《注》一茎两穂,如歧路之二达。又歧歧,飞行貌。《潘岳·笙赋》翾翾歧歧。通作岐。又《玉篇》古文𨙸字。注详邑部四画。 |
| 四: |
𣥓:同𣥐。《广川书跋》古篆鲁旅同文。刘炫谓有文在手爲鲁,疑不得若此。其后得古文𣥓字,传模旣失,又改爲𣥏字。李阳冰以文当如卤,盖爲鲁也。𣥏字原作止下小。 |
| 四: |
歨:《字汇补》同步。 |
| 四: |
𣥔:《玉篇》古文正字。注详一画。 |
| 四: |
𣥕:《字汇补》子苟切,音走。义阙。○按此当卽走字之譌。 |
| 四: |
𣥖:《字汇补》具支切,音岐。岐路也。 |
| 四: |
𣥗:《谈荟》与𣥂同,蹈也。 |
| 四: |
𣥘:《玉篇》古文戸字。注详部首。 |
| 四: |
𣥙:《字汇补》古康切,音冈。《广雅》鞅𣥙,无赖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