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二》

電子圖書館
1 二:
亢:《唐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𠀤音岡。《說文》人頸也。《史記·婁敬傳》搤其亢。又《爾雅·釋鳥》亢,鳥嚨。《註》亢卽咽,俗作吭。又《玉篇》苦浪切。星名。《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列宿數起角亢,故曰壽。《史記·天官書》亢爲疏廟。《春秋·元命包》亢四星爲廟庭,聽政之所,其占明大,則輔臣忠,天下寧。又過也,愆也。《易·乾卦》亢龍有悔。《正義》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又旱曰亢陽。又極也。《左傳·宣三年》可以亢寵。又强也,蔽也。《左傳·昭元年》鄭太叔曰: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又無所𤰞屈曰亢。《唐書·崔信明傳》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又督亢,龍亢,俱地名。又姓。明亢思謙,臨汾人,由翰林官至布政。又敵也。《揚雄·趙充國贊》營平守節,屢奏封章。料敵制勝,威謀靡亢。又同庚。亢倉子。《莊子》作庚桑子。

2 二:
亣:《唐韻》他達切,音闥。《說文長箋》原本亣,佗蓋切,與大字徒蓋切本作一字異傍,居上爲大,處下爲亣。徐氏謬讀蓋爲盇,又改作佗達切,而歸之入聲,誤矣。

URN: ctp:kangxi-zidian/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