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
𣬸:《玉篇》大幺切《》徒聊切《集韵》田聊切,𠀤音迢。𣬸㲖,鸟尾翘毛也。或从羽作䎄,从鸟作䳂。又《集韵》丁聊切,音貂。𣬸㲖,羽恶貌。 |
| 五: |
𣬹:《》《集韵》《韵会》郞丁切《正韵》离呈切,𠀤音灵。毛结不理也。通作泠。《周礼·天官·内饔》羊泠毛而毳膻。泠或作𣬹。又《集韵》灵年切,音莲。义同。 |
| 五: |
𣬺:《集韵》《类篇》𠀤师庚切,音生。𣬺𣰿,毛起貌。 |
| 五: |
𣬻:《集韵》阻引切,榛上声。毛发齐貌。 |
| 五: |
毠:《集韵》居牙切,音嘉。与𧛣同。毛衣谓之𧛣裟。或作毠,亦作袈。《西域记》僧祗支,正云僧迦鵄,此云覆腋衣。竺道祖云:魏时请僧于内,作此衣,因缀于左边祗支上。今号两袖曰偏衫,七条曰郁多罗僧。用三种坏色,靑、黑、木兰。靑谓铜靑,黑谓杂泥,木兰卽树皮色。应法师旧作𣮫㲚,葛洪改袈裟。具云迦罗纱曳,此云不正色。○按诸说𣮫㲚卽袈裟也。古织毛爲之,故从毛,后用布,故从衣。 |
| 五: |
𣬼:《玉篇》音披。毛也。 |
| 五: |
𣬽:《字汇》莫𠋫切,音茂。毛密也。 |
| 五: |
𣬾:与䯱同。 |
| 五: |
㲒:《字汇》蒲报切,音暴。鸟伏卵。义与菢同。𣭀。 |
| 五: |
𣬿:《玉篇》中格切。毛初生也。又《字汇》直格切,音宅。义同。 |
| 五: |
毡:《正字通》俗氊字。详氊字注。 |
| 五: |
𣭀:《篇海》步报切,音暴。鸟伏卵也。本作菢。《释典》作㲒。详草部菢字注。 |
| 五: |
𣭁:与纰同。毛毯类也。《后汉·西南夷传》冉駹夷,其人能作旄氊、斑罽、靑顿、𣭁毲、羊羧之属。《注》𣭁卽纰,氐罽也。○按𣭁应作频脂切,音毗。《字汇》补作邦疑切,音𤰞,非是。又《字汇补》一说毞字之譌。 |
| 五: |
𣭂:《篇海类编》其俱切,音瞿。《篇韵》毛毯也。毡毯之属。○按《集韵》氍或作𣰋,其俱切,氊毯之属。音义旣同,字形亦近,当卽𣰋字之譌。 |
| 五: |
𣭄:《字汇补》人朱切,音儒。毛也。○按此当卽𣭠字之譌。 |
| 五: |
𣭅:与旄同。见《篇海》。 |
| 五: |
𣭆:《字汇补》说见𡇖字注。 |
| 五: |
𣭇:《字汇补》力主切,音缕。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