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八》

電子圖書館
1 十八:
灂:《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仕角切,音浞。《說文》水小聲。又瀺灂,石在水出沒之貌。《宋玉·高唐賦》巨石溺溺之瀺灂。又遊魚出沒貌。《潘岳·閑居賦》遊鱗瀺灂。又澩灂,波相激聲。《郭璞·江賦》漰湱澩灂。又《集韻》實窄切,音齚。與泎同。瀺泎,水落貌。或作灂。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肖切,音醮。車轅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良輈環灂。又與䂃通。《山海經》鴣𪄶食之不灂。《註》不瞧目也。或作䂃。本作灂,亦作𤅥。

2 十八:
𤄎:《廣韻》許激切《集韻》馨激切,𠀤音鬩。𤄎沐,怖遽也。《揚子·方言》𤄎沐,征伀遑遽也。江湘之閒,凡窘猝怖遽,謂之𤄎沐。《註》𤄎沐,喘𠴲之貌。又《集韻》郝格切,音赫。義同。又通作㤸。心不自安謂之㤸。

3 十八:
㶒:《集韻》式稔切,音審。㶒瀹,水流漂疾貌。《郭璞·江賦》㶖㴸㶒瀹。又所感切,音縿。義同。又《廣韻》《集韻》𠀤他紺切,貪去聲。㶒汎,水浮貌。又《廣韻》《集韻》𠀤賞敢切,音摲。水貌。一曰果勇貌。又《集韻》失冉切,音閃。與㴸同。流貌。

4 十八:
𤄏:《玉篇》戸公切,音洪。大波也。

5 十八:
灃:《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敷馮切,𠀤音豐。水名。《前漢·地理志》水出扶風鄠縣東南。《·禹貢》灃水攸同。又作豐。《·大雅》豐水東注。亦作鄷。《潘岳·關中記》鄷鄗潦潏。

6 十八:
𤄐:《字彙》與澑同。

7 十八:
灄:《廣韻》書涉切《集韻》失涉切,𠀤音攝。水名。《水經》江水,左爲湖口。水通太湖,又東合灄口。又《集韻》日涉切,音聶。義同。又昵立切,音孴。澀灄,雨露貌。又《春秋·繁露山川頌》小者可以爲舟輿浮灄。《註》灄,浮栰之類。

8 十八:
灅:《唐韻》力軌切《集韻》魯水切,𠀤音壘。水名。《水經》水出右北平俊靡縣。又《集韻》魯猥切,音磊。義同。又與漯㶟同。或省作㵽。

9 十八:
㶓:《字彙》徂郞切,音藏。沒也。

10 十八:
灆:《玉篇》力甘切《集韻》盧甘切,𠀤音藍。水淸也。又《玉篇》力敢切,音攬。瓜葅也。又《集韻》呼濫切,音斂。又盧瞰切,音濫。義𠀤同。或作濫。

11 十八:
灇:《集韻》潨,或作灇《謝靈運詩》仰聆大壑灇。

12 十八:
灈:《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𠀤音衢。水名。《水經》灈水,出汝南吳房縣西北興山。《後漢·吳漢傳》二十八年,封成子旦爲灈陽侯。《註》灈陽,縣名,屬汝南郡。

13 十八:
𤄑:《集韻》孚萬切,音反。水名,在睢陽。

14 十八:
㶔:《廣韻》蒲拜切《集韻》步拜切,𠀤音憊。水波也。《郭璞·江賦》㵗㶔𤃫𣸎。又《集韻》旁卦切,音𥺛。水名。

15 十八:
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邕。《說文》河灉水,在宋。《爾雅·釋水》灉反入。又水自河出爲灉。《註》卽河水決出復還入者,河之有灉,猶江之有汜。《·禹貢》灉沮會同。又或作澭㴩,亦通作雍。又通作維。《周禮·夏官·職方氏》兗州,其浸盧維。《註》維,於恭切。又湖名。《范致明岳陽風土記》灉湖,在州南。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用切,雍去聲。義同。

16 十八:
灊:《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慈鹽切,𠀤音潛。水名。《說文》水出巴郡宕渠,西南入江。又縣名。《史記·吳世家》以兵圍楚之六灊。《註》灊在廬江六縣西南。又《廣韻》徐林切《集韻》徐心切,𠀤音尋。又《廣韻》才林切《集韻》才淫切,𠀤音鬵。又《廣韻》昨淫切《集韻》鋤簪切,𠀤音岑。義𠀤同。○按《說文》从水鬵聲。鬵,上从兂。《正字通》誤从旡,非。今改正。

17 十八:
𤄒:《唐韻》古限切,音𥳑。《說文》淅也。

18 十八:
𤄓:《玉篇》徂紅切,音藂。水聲。

19 十八:
㶖:《廣韻》《集韻》𠀤式竹切,音叔。水波也。《郭璞·江賦》㶖㴸㶒瀹。

20 十八:
𤄔:《集韻》才達切,音囋。雨聲。

21 十八:
𤄕:《集韻》同㶛。

22 十八:
㶗:《唐韻》符萬切,音飯。《說文》泉水也。又《集韻》孚萬切,音娩。義同。〇按說文字本从䋣,《正字通》誤从緐,今攺正。

23 十八:
𤄖:《集韻》七盍切,音囃。沸貌。又昨合切,音雜。絕流。

24 十八:
灋:《玉篇》古文法字。註詳五畫。《說文》𠛬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故从廌从去。《周禮·天官·太宰》以八灋治官府。

25 十八:
灌:《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音貫。水名。《說文》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又水名。《山海經》石脆之山,灌水出焉。又《羅含湘中記》營水,渄水,灌水,皆注湘。又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又漑也。《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又注也。《莊子·秋水篇》百川灌河。又飮也。《禮·投壷》奉觴曰賜灌。又《博雅》灌,聚也。又木叢生曰灌。《·周南》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又盡誠相告曰灌灌。《·大雅》老夫灌灌。又鳥名。《山海經》靑丘山有鳥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又《騈雅》灌灌,九尾狐。又與祼通。《周禮·春官》以肆獻祼享先王。《註》祼之言灌也。《疏》以鬱鬯灌地降神,取澆灌之義,故从水。又《集韻》胡玩切,音換。與渙同。水流盛貌。又古緩切,音管。與盥同。澡手也。

26 十八:
灍:《集韻》㵐,或作灍。

27 十八:
𤄗:《集韻》瀑本字。

28 十八:
𤄘:《玉篇》古文幽字。註詳幺部六畫。《六書統》水中深隱處也。與幽義稍別。

29 十八:
𤄙:《玉篇》思焦切,音消。水名。一曰與瀟同。

30 十八:
𤄚:《集韻》𣻔本字。

31 十八:
㶘:《廣韻》徒玷切《集韻》徒點切,𠀤音簟。㶘灩,水滿也。○按《正字通》誤入十九畫,今改正。

32 十八:
𤄛:《集韻》徒對切,音隊。《玉篇》𣵻也。

33 十八:
𤄜:《集韻》孚袁切,音翻。《廣韻》米汁也。

34 十八:
灎:《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以贍切,音艷。瀲灎,水動貌。《木華·海賦》浟湙瀲灎。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以冉切,音琰。義同。或作淊淡。本作𤅿。又作灎。俗作灧。

35 十八:
𤄝:《字彙補》與灎同。

36 十八:
𤄵:《字彙》俗灊字。

URN: ctp:kangxi-zidian/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