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 -> 十一

《十一》

Library Resources
1 十一:
傪:《韵会》《正韵》𠀤仓含切,音骖。《说文》好貌。又人名。唐有陆傪。

2 十一:
傫:《集韵》同儽。

3 十一:
𠌫:《字汇》同跸。

4 十一:
催:《唐韵》《集韵》《韵会》𠀤仓回切,音崔。促也,迫也。本作趣,古有趣无催,催促皆后人所增。催趣同声,实一字。

5 十一:
𠌬:《字汇》同徲。

6 十一:
佣:《广韵》《集韵》《韵会》𠀤馀封切,音容。《说文》均直也。今雇役于人受直也。《后汉·夏馥传》党锢事起,馥变姓爲冶家佣。又《广韵》丑凶切《集韵》《韵会》痴凶切,𠀤音踵。《尔雅·释言》均也。《疏》谓齐等也。《·小雅》昊天不佣。又《荀子·非相篇》近世而不佣。又《正名篇》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注》佣,作也,用也。
考证:〔《尔雅·释诂》均也。〕谨照原书释诂改释言。〔《正名篇》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羽。〕谨照原文养羽改养目。

7 十一:
傮:《唐韵》作曹切《集韵》臧曹切,𠀤音遭。《说文》终也。《荀子·富国篇》漕然要时务民。《扬子·方言》一周曰一傮。俗作遭。又《集韵》字秋切,音酋。义同。或作𣩒。

8 十一:
㑻:《广韵》《集韵》《韵会》𠀤莫八切,麻入声。㑻傄,健貌。

9 十一:
𠌭:《广韵》所律切《集韵》朔律切。𠀤同𢕑。

10 十一:
偬:《集韵》同偬。

11 十一:
傰:《集韵》蒲登切。同朋。《管子·幼官篇》练之以散羣傰署。《注》傰犹曹也。刘绩注:卽朋字。又姓。《汉书》南山羣盗傰宗等数百人。又《集韵》逋邓切,崩去声。人名。《前汉·王子侯表》成炀侯傰。

12 十一:
傱:《集韵》《韵会》𠀤荀勇切,音竦。疾貌。《扬雄·甘泉赋》风傱傱以扶辖。《注》师古曰:前进意。又叶疾容切,音从。《玉篇》傱傱,走貌。《前汉·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傱傱。

13 十一:
𠌮:《广韵》正奢切《集韵》之奢切,𠀤音遮。《玉篇》𠌮罗,健而不德也。

14 十一:
傲:《唐韵》五到切《集韵》牛到切《韵会》疑到切《正韵》鱼到切,𠀤敖去声。慢也,倨也。《·益稷》无若丹朱傲。《礼·曲礼》傲不可长。又《荀子·劝学篇》不问而告谓之傲。本作傲。或借奡,慠通。傲字原刻从𢾕作。

15 十一:
𠌯:《集韵》同俪。

16 十一:
㑼:《玉篇》力却切,音略。神名。

17 十一:
𠌰:《广韵》古代切《集韵》居代切,𠀤音漑。假主也。

18 十一:
传:《广韵》直挛切《集韵》《韵会》《正韵》重缘切,𠀤音椽。转也。《左传·庄九年》公丧戎路,传乗而归。《注》戎路,兵车。传乗,乗他车。《释文》传,直专反。又丁恋反。又《正韵》授也,续也,布也。《周礼·夏官·训方氏》诵四方之传道。《注》传说往古之事也。读平声。又《礼·曲礼》七十曰老而传。《注》倦勤,传家事于子也。又《礼·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注》移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株恋切,专去声。传舍。《释名》传,转也。人所止息,去者复来。转,相传无常主也。《史记·郦食其传注》高阳传舍。又《说文》遽也,驿递曰传。《礼·玉藻》士曰传遽之臣。《注》驿传车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贱而给役使,故自称如此。又古者以车驾马,乗诣京师,谓之传车。后又置驿骑,用单马乗之,若今之递马。凡四马高足爲置传,四马中足爲驰传,四马下足爲乗传,一马二马爲轺传。汉律,诸当乗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乗传参封之。参,三也。有期会絫封两端,端各两封,凡四封。乗置驰传五封之,两端各二,中央一轺,传两马再封之,一马一封,以马驾轺车而乗传,曰一封轺传。又关传。《周礼·地官·司关》凡所达货贿,则以节传出之。《前汉·文帝纪》《注》张晏曰:信也,若今过所也。如淳曰: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师古曰: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后汉·𨻰蕃传》投传而去。《注》符也。丁恋切。《释名》传,转也。转移所在,执以爲信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柱恋切,音瑑。训也。贤人之书曰传。又纪载事迹以传于世亦曰传,诸史列传是也。《释名》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又续也。《孟子》传食于诸侯。又叶重伦切,音𨻰。《前汉·叙传》帝庸亲亲,厥国五分,德不堪宠,四支不传。◎按诸字书传本有直挛、知恋、直恋三切,《广韵》分析极细,《正韵》因之。然历考经史注疏,驿传之传,平、去二音可以互读,至传道、传闻、传授之传,乃一定之平声,纪载之传,一定之去声。此音之分动静,不可易者也。《正字通》专辟动静字音之说,每于此等处,爲浑同之说以乱之,此断断不可从者。又按《广韵》二仙,传,直挛切,音椽,又持恋,丁恋二切。三十三线,传,直恋切,卽持恋切。知恋切,卽丁恋切。丁恋切盖用交互门法,不如用音和知恋切爲安也。
考证:〔《左传·庄九年》传乗而归。注传乗,乗他小车。〕谨照原文省小字。〔《注》传,直专反。〕谨照原书注改释文。〔《礼·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度枕几不传。〕谨照原文簟度改簟席。〔《周礼·地官·司关》凡所达货贿,则以节传出之。《注》张晏曰,信也,〕谨按张晏曰云云乃汉书注,非周礼注。注字上增前汉文帝纪五字。

19 十一:
伛:《唐韵》于武切《集韵》《韵会》委羽切,𠀤于上声。《说文》偻也。《左传·昭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礼·丧服制》伛者不袒。《注》袒露膊伛者可憎,故不露。《淮南子·齐俗训》伛者,使之涂。《注》伛人涂地,因其俛也。俗读若偶,别作𤹪,𠀤非。

20 十一:
𠌱:《篇海》息维切,音绥。偏也。

21 十一:
债:《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侧卖切,斋去声。《说文》负也。今俗负财曰债。《前汉·鼂错传》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谷永传》爲人起债分利受谢。又通作责。《周礼·天官·小宰》八成经邦治,四曰听称责。《战国策》冯谖爲孟尝君收责于薛。《史记》作收债。《前汉·高帝纪》岁竟,两家常折券弃责。读如债。

22 十一:
㑽:同傏。

23 十一:
傶:《广韵》将毒切《集韵》租毒切,𠀤音䙘。姓也。

24 十一:
㑾:《玉篇》《正韵》𠀤馀招切,音姚。《说文》喜也。又《扬子·方言》自关以西,物大小不同,谓之㑾。《说文长笺》方俗以彼比此曰㑾。转用耀。又彼此诳惑曰两边㑾。

25 十一:
𠌲:《篇海》侧严切,音占。立侍也。

26 十一:
𠌳:《篇海》同瘸。

27 十一:
𠌴:《篇海》陟降切,音憃。立貌。

28 十一:
伤:《唐韵》式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尸羊切,𠀤音商。痛也。《尔雅·释诂》伤思也。《·周南》维以不永伤。《小雅》我心忧伤。又创也,损也。《·说命》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又毁伤也。《礼·缁衣》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又戕害也。《左传·僖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又姓。《左传》伤省,宋人。又《諡法》未家短折曰伤。又叶式亮切,同慯。《张衡·四愁诗》路远莫致倚愁怅,何爲怀忧心烦伤。
考证:〔《尔雅·释训》忧思也。〕谨照原文释训改释诂,忧思也改伤思也。〔《·说命》若跣勿视地。〕谨照原文勿视改弗视。

29 十一:
𠌵:《正字通》俗褭字。

30 十一:
傸:《广韵》初丈切《集韵》楚两切,𠀤音磢。恶也。

31 十一:
傹:《字汇》同僵。《荀子·仲尼篇》可吹而傹也。《注》傹当爲僵,言可以气吹之而僵仆也。又同竞。《周礼·春官·锺师注》繁遏执傹也。
考证:〔《荀子·仲尼篇》可吹而傹也。《注》言其人可以气吹之使仆,喻不足恃也。〕谨照原文于注下改:傹当爲僵,言可以气吹之而僵仆也。

32 十一:
傺:《广韵》《集韵》《韵会》𠀤丑例切,音懘。止也。《屈原·离骚》忳鬰邑余侘傺兮。《注》侘傺,失志貌。傺,住也,楚人谓住曰傺。《扬子·方言》傺,逗也。《注》逗卽今住字。又《楚辞·九辩》然坎傺而沈藏。《注》谓冬时物皆陷止潜藏。又《玉篇》敕厉切,音虿。义同。
考证:〔《楚辞·九辩》坎傺而沈藏。〕谨照原文坎上增然字。

33 十一:
傻:《广韵》沙瓦切《集韵》《韵会》数瓦切,𠀤沙上声。轻慧貌。《韵笺逸字》傻音洒。《韵会》傻俏,不仁。

34 十一:
傼:《玉篇》呼旰切,音汉。姓也。

35 十一:
𠌶:《说文》华本字。隶作𦶎,俗作花。

36 十一:
傽:《集韵》同嫜。又傽偟,惊恐貌。《楚辞·九思》遽傽偟兮驱林泽。通作慞。

37 十一:
倾:《唐韵》去营切《集韵》《韵会》《正韵》窥营切,𠀤音卿。《说文》侧也。又伏也,敧也。《礼·曲礼》倾则奸。《注》视流则容侧,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此君子所以愼也。又圯也,空也。《淮南子·天文训》天倾西北。又西倾,山名。《·禹贡》西倾因桓是来。又通作顷。《·周南》不盈顷筐。又《韵补》叶曲阳切,音匡。《黄庭经》罗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专内不倾,上合三焦下玉浆。

38 十一:
傿:《唐韵》《集韵》𠀤于建切,音匽。《玉篇》引爲价也。又《集韵》隐幰切。与鄢同。县名。《前汉·地理志》傿属𨻰留郡。《注》同鄢。又《国名记》傿,䢵姓。今襄之宜城,楚之鄢都。一曰郢。又《集韵》于虔切,音焉。神仙名。《扬子·太玄赋》纳傿禄于江淮兮。《注》二神仙名。

39 十一:
𠌷:《字汇》同执。见九经字样。《正字通》俗执字。

40 十一:
㑿:《集韵》士绞切,巢上声。㑿㑿,长貌。又小也。《柳宗元·梓人传》佣㑿宇而处焉。

41 十一:
僀:《广韵》都计切《集韵》丁计切,𠀤音帝。俊也。

42 十一:
㒀:《集韵》陟革切,音摘。无惮也。又㒀𠋲,恶也。又展贾切,音觰。𠊰㒀,行貌。

43 十一:
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先结切,音屑。《尔雅·释言》声也。《疏》言声音僁僁然也。《玉篇》小声也。一曰僁僁,呻吟也。又《广韵》《集韵》𠀤息七切,音悉。义同。
考证:〔《尔雅·释诂》声也。〕谨照原书释诂改释言。

44 十一:
偻:《广韵》落侯切《集韵》《韵会》郞侯切《正韵》卢侯切,𠀤音楼。《说文》尫也。《六书故》曲背也。别作瘻。《谷梁传·成元年》曹公于手偻。《淮南子·地形训》西方高土,其人面末偻修颈,卬行。《白虎通》周公背偻。《庄子·达生篇》痀偻承蜩。又屈也。《荀子·儒效篇》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又曲薄曰聚偻。《庄子·达生篇》聚偻之中,则爲之。《注》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偻,畚筥之类是也。又《集韵》《韵会》𠀤郞豆切,楼去声。偻佝,短丑貌。又《集韵》《韵会》𠀤陇主切,音缕。义同。又偻句。《左传·昭二十五年》臧昭伯如晋,臧会窃其宝龟偻句。《注》偻句,龟所出地名。又《韵会》龙遇切,音虑。义同。《集韵》作軁。

45 十一:
僃:《集韵》同备。

46 十一:
僄:《集韵》《韵会》《正韵》𠀤匹妙切,音剽。《说文》轻也。《玉篇》僄狡,轻迫也。《广韵》身轻便也。《荀子·修身篇》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又《广韵》抚招切,音飘。义同。《正譌》本作𠑎。𤐫,火飞也,故从𤐫,会轻意。《字汇》僄从西从示,误。
考证:〔《荀子·修身篇》怠慢僄弃,则招之以祸灾。〕谨照原文招之改照之。

47 十一:
仅:《唐韵》《集韵》《韵会》渠吝切《正韵》具吝切,𠀤音觐。《说文》才能也。又少也,馀也。通作堇廑。亦作㢙。《礼·射义》盖㢙有存者。又劣也。

48 十一:
僆:《集韵》力展切,音辇。双生子也。《扬子·方言》秦晋之闲,谓之僆子。又《类篇》力健切,音𧐖。《尔雅·释畜》未成鸡僆。《郭注》今江东呼鸡少者曰僆。又《集韵》陵延切,音连。义同。

49 十一:
㒁:《类篇》与俣同。又《集韵》五矩切。伤貌。《扬子·太玄经》㒁㒁兑人遇雨。

50 十一:
僇:《广韵》力竹切《正韵》卢谷切,𠀤音六。辱也。《荀子·非相篇》爲天下大僇。又《集韵》力救切,音雡。《说文》痴行僇僇也。一曰且也。

51 十一:
僈:〔古文〕𣍑《集韵》莫晏切,音慢。舒迟也。《荀子·不苟篇》君子宽而不僈。又《修身篇》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又同漫,污也。《荀子·荣辱篇》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杨倞注》僈当作漫,水冒物谓之漫。又与慢嫚谩通。

52 十一:
𠌸:《唐韵》毗正切《韵会》皮命切,𠀤音病。《说文》僻窭也。《广韵》隐僻也。又《韵会》必影切。与屛通。除也,斥也,屛弃也。《荀子·荣辱篇》恭俭者𠌸五兵也。

53 十一:
佥:〔古文〕𠑲《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千廉切,音籖。皆也,咸也。衆共言之也。《·尧典》佥曰:于鲧哉。又《扬子·方言》自山而东,五国之郊曰佥。又连枷亦曰佥,打谷具也。《总要》亼部佥从亼从吅会意。合集衆口,询谋相从之义。

54 十一:
仙:《集韵》同仙。又仙仙,舞貌。《·小雅》屡舞仙仙。《注》轩举之状。《庄子·在宥篇》鸿蒙谓云将曰:毒哉,仙仙乎归矣。又叶斯人切,音新。《班固·东都赋》建章甘泉馆御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

55 十一:
僋:《集韵》他绀切,探去声。僋俕,痴貌。

56 十一:
𠌹:《玉篇》古文陟字。注详阜部七画。

57 十一:
𠌺:《集韵》衰,古作𠌺。注详衣部四画。

58 十一:
𠌻:《字汇补》与茕同。《扬子·方言》絓挈𠌻介,特也。楚曰𠌻。

59 十一:
僌:《集韵》余陵切,音蝇。理也。

60 十一:
𠌼:《荀子·儒效篇》𠌼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杨倞注》𠌼,字书无所见,盖环绕囚拘之貌。

61 十一:
𠌽:《扬子·方言》秦晋言非其事,谓之皮𠌽。音无考。

62 十一:
𠌾:《字汇补》古文义字。白𠌾,八骏名。《穆天子传》右骖赤蘎,而左白𠌾。或作𠌾。𠌾字从钺不从我。

63 十一:
𠌿:《集韵》同倢。

64 十一:
𠍀:《字汇补》同倲。

URN: ctp:kangxi-zidian/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