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七》

Library Resources
1 七:
侮:〔古文〕㑄㚢𢘃《唐韵》文甫切《集韵》《韵会》罔甫切,𠀤音武。慢易也。《·说命》无啓宠纳侮。《·大雅》予曰有御侮。《传》武臣折冲曰御侮。又《扬子·方言》侮,贱称也。秦晋之闲骂奴婢曰侮。又《集韵》或作务。《·小雅》外御其务。亦作姆。

2 七:
㑗:《唐韵》失人切。《集韵》升人切,𠀤音申。神名。又妊身也。又姓。

3 七:
𠈭:《集韵》郞刀切,音牢。大也。《扬子方言注》𠐋𠈭,粗大貌。

4 七:
侯:〔古文〕𥎦《广韵》戸钩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沟切,𠀤后平声。《尔雅·释诂》公侯,君也。又五等爵之次曰侯。《·禹贡》五百里侯服。《孔氏曰》侯,𠋫也。斥𠋫而服事。又《史记·秦始皇纪》伦侯。《注》爵𤰞于列侯,无封邑者。伦,类也。又侯,射布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仪礼·鄕射礼》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注》此所谓兽侯也。又美也。《·郑风》洵直且侯。又发语辞。与惟维同意。《尔雅·释诂》伊维,侯也。《·小雅》侯谁在矣。又《大雅》侯于周服。又《周礼·春官》肆师侯禳。《疏》侯者,𠋫迎善祥。禳者,禳去殃气。又姓。魏侯嬴。又屈侯,夏侯,柏侯,侯冈,俱复姓。又侯莫𨻰,三字姓。又《諡法》执应八方曰侯。又与兮通。亦语辞。《史记·乐书》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索隐曰》沛诗有三兮,故曰三侯诗。卽大风歌。兮侯古韵通。又通作何。《吕览·观表篇》今侯渫过而弗辞。《司马相如·封禅颂》君乎君乎,侯不迈哉。《注》侯,何也。《说文》本作矦。从人从厂。象张布之状,矢在其下。郑司农曰: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鹄。◎按射侯,古作矦。《汉书》多作矦。从矢取射义,射之有侯,所以𠋫中否,明工拙也。古者以射选贤,射中者获封爵,故因谓之诸侯。又《苏子瞻·新渠诗》渠成如神,民始不知。问谁爲之,邦君赵侯。侯叶支韵。
考证:〔《仪礼·鄕飮酒礼》天子熊侯白质。〕谨照原书鄕飮酒礼改鄕射礼。〔《周礼·春官》肆师侯禳。《注》侯者,𠋫迎祥善。禳者,禳去妖祲。〕谨照原文注改疏。祥善改善祥。妖祲改殃气。

5 七:
侰:《集韵》同窘,亦作僒。

6 七:
𠈮:《玉篇》古文企字。注详四画。

7 七:
侱:《集韵》《类篇》𠀤丑郢切,音逞。役也。又《集韵》他顶切。同徎。径也。

8 七:
㑘:《集韵》同价。

9 七:
𠈯:《集韵》兵,古作𠈯。注详八部五画。

10 七:
侲:《集韵》《韵会》《正韵》𠀤之刃切,音震。童子也。《张衡·东京赋》侲子万童。《注》薛综曰:侲之言善也,善童,幼子也。《后汉·礼仪志》先腊一日大傩,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爲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丛以逐疫。又挽歌亦用侲童。又《扬子·方言》燕齐闲谓养马者爲侲。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之人切,音眞。义同。

11 七:
𠈰:《字汇》杜晏切,音惮。大也。又徒亶切。义同。

12 七:
𠈱:《集韵》桑何切,音娑。行也。又舞不止貌。

13 七:
侳:《广韵》侧卧切,音挫。《说文》安也。《淮南子·说山训》君子不入市,爲其侳廉也。《注》侳,辱也。又《集韵》臧戈切,挫平声。亦安也。

14 七:
侴:《字汇》敕久切,音丑。姓也。《正字通》侴卽𡚽字,变体作侴。附见女部𡚽字注。

15 七:
侵:《唐韵》《正韵》七林切《集韵》《韵会》千寻切,𠀤音駸。《说文》渐进也。又朘削也。《春秋·胡传》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又《周礼·大司马》负固不服则侵之。又侵寻。《史记·武帝纪》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封禅书》作浸寻。《郊祀志》作寝寻。义同。又岁凶。《谷梁传·襄二十四年》五谷不登,谓之大侵。《韩诗外传》一谷不升曰歉,二谷不升曰饥,三谷不升曰馑,四谷不升曰荒,五谷不升曰大侵。又姓。《三辅决录》有侵恭。又《正韵》七稔切,音寝。貌不扬也。《前汉·田蚡传》貌侵。《注》师古曰:短小曰侵。亦作寝。

16 七:
侣:《唐韵》力举切《集韵》《韵会》《正韵》两举切,𠀤音旅。徒伴也。《陆玑·草木疏》麟不侣行。

17 七:
局:《广韵》渠玉切,音局。局促也。与局,局𠀤通。

18 七:
侸:《集韵》殊遇切,读若树。《说文》立也。又《广韵》《集韵》𠀤当侯切,读若兜。占侸,极疲。一曰偻侸,下垂。或作俹。亦作尌。

19 七:
侹:《集韵》待鼎切《韵会》他顶切《正韵》徒鼎切,𠀤汀上声。《说文》长貌。一曰著地,一曰代也。《扬子·方言》𨻰楚之闲谓之侹。又敬也。又平也。《韩愈·答张彻诗》石梁平侹侹,沙水光泠泠。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他定切,音听。义同。

20 七:
㑙:《集韵》的协切,音聑。偛㑙。小人貌。

21 七:
侺:《广韵》《集韵》𠀤时鸩切,音甚。𠐼侺,头向前。

22 七:
侻:《广韵》《集韵》《正韵》他括切《韵会》他活切,𠀤音脱。合也。《扬子·法言》荀卿非数家之书侻也。《注》弹驳数家,侻合于敎。又𥳑易也。《淮南子·本经训》其行侻而顺情。又轻也。《魏志·王粲传》刘表以粲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蜀志》彭𣴎狱中与孔明书,颇以被酒侻失。𠀤与脱通。

23 七:
侼:《集韵》薄没切,音孛。《扬子·方言》强也,怼也,又很也。

24 七:
侽:俗男字。

25 七:
㑚:《字汇》奴何切,音那。见释典。

26 七:
𠈲:《集韵》同佸。

27 七:
侾:《集韵》虚交切,音哮。侾佬,大貌。

28 七:
便:《广韵》婢面切《集韵》《韵会》《正韵》毗面切,𠀤音卞。顺也,利也,宜也。《荀子·议兵篇》汝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前汉·赵充国传》留屯田十二便。又习也。《礼·表记》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谓便人。《注》亦言其谦也。辟仁圣之名,云自便习于此事之人耳。又安也。《前汉·武帝纪》便殿火。《注》凡言便殿,便宫,便坐者,所以就便安也。又卽也,辄也。《庄子·达生篇》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又溲也。《前汉·张安世传》郞有醉便殿上者,安世曰:何知非反水浆耶。又《集韵》毗连切《正韵》蒲眠切,𠀤音骈。《尔雅·释训》便便,辨也。《论语》便便言。又《韩诗》便便,闲雅貌。又肥满貌。《后汉·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又便辟,足恭也。《书·囧命》便辟侧媚。又姓。汉有少府便乐成。又通平。《·尧典》平章百姓。《史记·五帝纪》作便。互详平字注。又叶毗賔切,音频。《𨻰琳·车渠椀赋》玉爵不挥,欲厥珍兮。岂若陶梓,爲用便兮。《说文》从更。从人,人有不便更之。

29 七:
俀:《集韵》吐猥切,音腿。弱也。《篇海》旧音妥。

30 七:
𠈳:《玉篇》古文辟字。注详辛部六画。

31 七:
俣:《广韵》虞矩切《集韵》五矩切《韵会》鱼矩切,𠀤音麌。容貌大也。《·邶风》硕人俣俣。

32 七:
系:《集韵》《韵会》𠀤同系。《尔雅·释诂》系,继也。《疏》系者,系属之继。《易·随卦》系小子,失丈夫。又《左传·僖二十五年》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注》系,缚也。又《襄十八年》献子以朱丝系玉二瑴。又与曳同。《庄子·山木篇》正緳系履而见魏王。

33 七:
促:《唐韵》七玉切《集韵》《韵会》趋玉切,𠀤音趗。迫也,近也,密也。又局促小,貌。《李白诗》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又刺促。《晋书·潘岳传》阁道谣曰:和峤刺促不得休。《注》受役于世也。又与趣同。

34 七:
俄:《唐韵》五何切《集韵》《韵会》《正韵》牛何切,𠀤音莪。《说文》顷也。《广韵》顷速也。《关尹子·八筹篇》鸟兽俄旬旬,俄逃逃。又与峩同。倾貌。《·小雅》侧弁之俄。《前汉·扬雄传》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又《世说新语》山涛曰:嵆叔夜傀俄若玉山之将颓。

35 七:
𠈴:《玉篇》俗痴字。

36 七:
𠈵:《玉篇》《集韵》𠀤母项切,音䏵。𠈵傋,不媚也。又《集韵》莫江切,音尨。义同。

37 七:
俅:《唐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渠尤切,𠀤音求。《说文》冠饰貌。《·周颂》载弁俅俅。《毛氏曰》恭顺貌。《六书故》诗人特以俅俅状载弁之容,非冠饰。又人名。《前汉·艺文志》俅子三篇。

38 七:
俆:《玉篇》《集韵》𠀤与徐同。又《集韵》商居切,音书。地名。通作舒。

39 七:
俇:《集韵》《韵会》求往切《正韵》具往切,𠀤音迋。俇俇,遑遽貌。《楚辞·九叹》䰟俇俇而南征。又《集韵》古况切,音诳。《说文》远行也。

40 七:
㑛:《广韵》桑谷切《集韵》苏谷切,𠀤音速。㒔㑛,头动也。

41 七:
俈:《集韵》同喾。《史记·三代世表》帝俈。

42 七:
俉:《集韵》五故切,音悟。迎也。《史记·天官书》鬼哭若呼,其人逢俉化言。《注》逢俉,犹逢遌。化同讹。
考证:〔《史记·天官书》鬼若哭。〕谨照原文省若字。

43 七:
俊:《唐韵》子峻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峻切,𠀤音儁。《说文》材千人也。《马氏曰》智过千人曰俊。《北史·苏绰传》万人之秀曰俊。《礼·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又《月令》孟夏命大尉赞桀俊,遂贤良。又与儁峻𠀤通。《·尧典》克明俊德。《注》俊同峻。又同畯。《史记·宋世家》引书洪范,俊民用章,作畯民。又通作骏。《史记·屈原传》诽骏疑杰。又与㕙同。《战国策》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注》又作逡。

44 七:
俋:《广韵》《集韵》《韵会》𠀤直立切,音邑。《字林》勇壮貌。又耕人行貌。《庄子·天地篇》俋俋乎耕而不顾。

45 七:
𠈶:《集韵》逆及切,音岌。𠈶𠈶,人衆貌。

46 七:
俌:〔古文〕𥙳《广韵》方矩切《集韵》《韵会》匪父切,𠀤音甫。《说文》辅也。《尔雅·释诂》比俌也。与辅通。

47 七:
俍:《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𠀤音良。《庄子·庚桑楚》工乎天而俍乎人者,惟全人能之。又《广韵》卢党切,音朗。俍偒,长貌。又《集韵》郞宕切,音浪。良工也。

48 七:
俎:《唐韵》侧吕切《集韵》壮所切,𠀤音阻。祭享之器。《·小雅》爲俎孔硕。《礼·明堂位》周以房俎,有虞氏以椀俎,夏后氏以嶡俎。又折俎。《左传·宣十六年》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淆烝。玉召士会曰: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注》淆烝,升淆于俎也。体荐,半体示俭也。折俎,体解节折,示惠也。又鼎俎。《韩诗外传》伊尹负鼎俎,调五味,而立爲相。又《扬子·方言》俎,几也。西南蜀汉之郊曰杫,杫音赐。又刀俎。《史记·项羽纪》樊哙曰: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鱼肉。《注》俎,椹版也。又尊俎。《后汉·马融传》起谋于尊俎之闲。《注》尊,奠酒之罇。俎,载牲之器。又姓。又叶壮揣切,锥上声。《苏辙·新宅诗》李侯虽贫足图史,旋作明窻安净几。闭门且办作诗章,好事从来置尊俎。《说文》俎在且部,礼俎也。从半肉,在且旁。指事亦会意。非从人。《字汇》附人部,非。
考证:〔《礼·明堂位》周以房俎,有虞氏以捖俎,夏后氏以蕨俎。〕谨照原文捖改椀。蕨改嶡。〔《左传·宣十七年》晋侯使士会平王室。〕谨照原文十七年改十六年。〔《扬子·方言》俎,几也。西南蜀汉之郊曰扯,扯音赐。〕谨照原文两扯字𠀤改杫。

49 七:
俏:《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七肖切,音峭。似也,像也。《列子·力命篇》佹佹成者,俏成者也,初非成也。佹佹败者,俏败者也,初非败也。故迷生于俏。又《集韵》《韵会》𠀤思邀切,音宵。俏然,反琴声。《庄子·让王篇》孔子俏然,反琴而弦歌。或作削,义同。又好貌。俗谓妇容美好曰俏。

50 七:
𠈷:《字汇》同俾。

51 七:
俐:《字汇》力至切,音利。今方言谓黠慧曰伶俐。◎按俐字诸书不载。

52 七:
俑:《集韵》《韵会》《正韵》𠀤尹竦切,音勇。从葬木偶。《礼·檀弓》孔子谓爲刍灵者,善爲俑者不仁。《注》刍灵,束草爲人形,以爲死者之从,略似人形。俑则设机发动,全似人,能踊跃也。今倡端不善曰作俑。又《广韵》《正韵》𠀤他红切,音通。《说文》痛也。

53 七:
俒:《唐韵》《集韵》𠀤胡困切,音慁。《说文》完也。《逸周书》朕实不明,以俒伯父。一说与慁通。

54 七:
俓:《广韵》五茎切《集韵》鱼茎切,𠀤音娙。急也。又《集韵》古定切,音径。直也,坚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俓峻赴险。又《字汇》同径。

55 七:
俔:《集韵》《韵会》𠀤轻甸切,音𢴡。《说文》譬谕也。《·大雅》俔天之妹。《传》俔,磬也。《韩诗》作磬。磬,譬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胡典切,贤上声。《尔雅·释言》闲俔也。《注》左传谓之谍,卽今之细作也。又船上𠋫风羽,谓之綄。楚谓五两。《王维诗》畏说南风五两轻。亦谓之俔。《淮南子·齐俗训》譬俔之见风,无须臾之闲定矣。一曰相竿。又与睍同。《韩愈文》伈伈俔俔。

56 七:
㑜:《集韵》丑制切,音跇。所以合版㑜缝也。又之列切,音浙。刻也。

57 七:
𠈸:《字汇》胎德切,音忒。僋𠈸也。

58 七:
𠈹:《字汇》以周切,音由。姓也。

59 七:
𠈺:《广韵》傍礼切《集韵》部礼切,𠀤音陛。𠈺㒅,开脚行步也。

60 七:
俕:《玉篇》先绀切《广韵》《集韵》苏绀切,𠀤靸去声。僋俕,痴貌。

61 七:
㑝:《字汇》卢贡切,音弄。戆愚也。〇按㑝字诸书无据,当卽𢙱字之譌。

62 七:
㑞:《唐韵》《集韵》𠀤以证切,音孕。送行也。古者诸侯取夫人,则同姓二国㑞之。谓从嫁之男女也。《六书正譌》从人从火者,飮食所先。从廾者,奉承之义。此㑞之事也,会意。凡𦩎、䢠、胜、𧷽等字从此,俗作媵,非。〇按《说文》㑞,以证切,爲喻母之字。今《字汇》作形定切,爲匣母之字,盖本之《正韵》而误也。胜右从灷力。𧷽右从𦩎贝,原刻从舟火贝作。

63 七:
俖:《集韵》普罪切,配上声。不可也。又古文倍字。见《秦·诅楚文》。

64 七:
俗:〔古文〕圱《唐韵》似足切《集韵》《韵会》《正韵》松玉切,𠀤音续。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释名》俗,欲也,俗人所欲也。《礼·曲礼》礼从宜,使从俗。又《周礼·天官》八则治都鄙,六曰礼俗,以驭其民。又不雅曰俗。《黄庭坚曰》士俗不可医。或问不俗之状,庭坚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说文》从人,谷声。《徐曰》俗之言续也。转相习也。
考证:〔相如上林赋徼𠊬受屈。〕谨照原文上林赋改子虚赋。

65 七:
𠈻:《集韵》竭戟切《正韵》渠戟切,𠀤音剧。《玉篇》倦也。与𠠶𤸁〈谷几〉极剧字别义通。上两合,与俗字两开不同。◎按《说文》有𠊬无俗,引《相如·子虚赋》徼𠊬受屈。赋本作徼𠙏。𠙏,倦也,言徼遮兽之倦者而取之也。𠙏当作𠙆,𠊬与𠙆同。𠈻卽𠊬之省文。𠙆字原刻从谷从几。

66 七:
俘:《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芳无切,音孚。《说文》军所获也。《春秋·庄六年》齐人来归衞俘。三传皆曰衞宝,杜预曰俘囚,疑经误。一说俘,取也。与书俘厥宝玉同义。经以所取言之,传以其物言之,非经误也。又《左传·庄三十一年》诸侯不相遗俘。《尔雅疏》囚敌曰俘,伐执之曰取。

67 七:
俙:《广韵》《集韵》《韵会》𠀤香衣切,音希。《说文》讼面相是也。《长笺》当是汉语,人自以爲直也。又依俙,犹言仿佛也。又僾俙。不明也。《李登声类》僾俙一作靉霼。僾俙不明,莫如云也。又《集韵》《韵会》𠀤许岂切,音𪖥。义同。本作𢓬。

68 七:
俚:《广韵》良士切《集韵》《韵会》两耳切《正韵》良以切,𠀤音李。《说文》俚,聊也。《前汉·季布传赞》其画无俚之至耳。《注》晋灼曰:计画无所聊赖。又鄙俗也。《前汉·司马迁传赞》质而不俚。《司马贞曰》俚卽鄙也。又野人歌曰俚。又《博物志》交州夷名曰俚子。又通作里。《·大雅》云如何里。《注》爱也。与俚同。

69 七:
俛:《集韵》同俯俯。《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前弱则俛。《前汉·鼂错传》在俛仰之闲耳。《注》师古曰:俛卽俯。又《贾谊·过秦论》俯首。《史记》作俛首,俯仰。《史记》作俯仰。音义𠀤同。又《集韵》《韵会》𠀤美辨切,音免。义同。又与勉同。《礼·表记》俛焉日有孳孳。《注》俛焉,勤劳貌。又《陆机·文赋》有无僶俛。

70 七:
俜:《集韵》傍丁切,音竮。侠也。又《说文》使也。《字汇》同竮。

71 七:
保:注解:〔古文〕𤔍𡥀𠊻《广韵》《集韵》《韵会》补抱切《正韵》补道切,𠀤音宝。安也。《周礼·天官》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五曰保庸。《注》保庸,安有功者。又恃也,守也。又《礼·月令》四鄙入保。《注》小城曰保。又都邑之城曰保。又任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注》保犹任也。又全之也,佑也。《·召诰》天迪格保。《注》格正夏命而保佑之。又《·小雅》天保定尔,亦孔之固。又《说文》养也。《增韵》抱也。《·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礼·文王世子》入则有保,出则有师。《前汉·宣帝纪》尝有阿保之功。《注》阿,倚也。保,养也。《贾谊传》保者,保其身体。又《史记·栾布传》穷困赁佣于齐,爲酒家保。《注》酒家作保佣也。又姓。《吕氏春秋》楚保申,爲文王傅。又与褓緥𠀤通。《礼·月令》保介之御闲。《注》犹衣也。保卽𣚦褓。又叶博古切,音补。《易林》东南其户,风雨不处。燕婉仁人,父子相保。又叶博效切,音报。《·大雅》无射亦保。叶上庙。
考证:〔《周礼·天官》八统诏王驭万民,五曰庸保。《注》庸保,安有功者。〕谨照原文八统上增以字。两庸保𠀤改保庸。〔《前汉·宣帝纪》阿保之功。〕谨照原文阿保上增尝有二字。〔《贾谊·治安策》保者,保其身体。〕谨照原书改贾谊传。

72 七:
俞:俗兪字。

73 七:
㑟:《广韵》布梗切《集韵》百猛切,𠀤祊上声。诈僞也。

74 七:
俟:《唐韵》《集韵》《韵会》𠀤牀史切,音仕。待也。《礼·玉藻》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车。又俟俟,衆多徐行貌。《·小雅》儦儦俟俟。《注》趋则儦儦,行则俟俟。言兽之多也。又姓。《风俗通》有俟子。又《集韵》渠之切《正韵》渠宜切,𠀤音奇。万俟,复姓。又《后周书异域传》高丽官第四等曰意俟奢。又叶于纪切,音矣。《·墉风》人而无止,不死何俟。叶上齿。

75 七:
侠:《唐韵》《正韵》𠀤胡颊切,音协。任侠。相与信爲任,同是非曰侠。《前汉·季布传》任侠有名。《师古曰》侠之言挟,以权力侠辅人也。又姓。韩相侠累。又与挟通。《前汉·叔孙通传》殿下郞中侠陛。《扬子·法言》滕欢樊郦曰侠介。𠀤与挟同。又《集韵》古洽切。与夹通。傍也,𠀤也。《公羊传·哀四年注》滕薛侠毂。又《仪礼·士丧礼》妇人侠牀东西。《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今时钟乳侠鼓与舞。𠀤与夹同。俗作侠,非。

76 七:
信:〔古文〕㐰䚱《唐韵》息晋切《集韵》《正韵》思晋切,𠀤音讯。悫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系辞》人之所助者,信也。《左传·僖七年》守命共时之谓信。又《尔雅·释地》大蒙之人信。《注》地气使然也。又《左传·庄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豳风》于女信处。又《周颂》有客信信。《注》四宿也。又符契曰信。《前汉·平帝纪》汉律,诸乗传者持尺五木转信。《注》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或用木爲之。《后汉·窦武传》取棨信闭诸禁门。《注》棨,有衣戟也。又古人谓使者曰信。与讯通。《史记·韩世家》𨻰轸说楚王,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司马相如·谕巴蜀檄》故遣信,使晓谕百姓。又州名。唐置信州,卽今广信府。又姓。信陵君无忌之后。又复姓。《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又《集韵》《正韵》𠀤升人切。与申同。《易·系辞》往者,屈也。来者,信也。《·邶风》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礼·春官》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注》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又叶斯邻切,音新。《·小雅》庶民弗信。叶上亲。◎按《正韵》云:韩王信本与淮隂侯同名,嫌误读作新。今《叙传》韩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两音,其读平者亦音,而非叶矣。

77 七:
𠈼:《集韵》顺古作𠈼。注详页部三画。

78 七:
𠈽:《字汇补》古文伊字。注详四画。

79 七:
𠈾:《集韵》宰古作𠈾。注详宀部七画。

80 七:
𠈿:《韵会》古文役字。注详彳部四画。又𠈿,同。

URN: ctp:kangxi-zidian/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