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公問政: |
哀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者,猶蒲盧也,待化以成。故為政在於得人。取人以身,脩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教,尊賢之等,禮所以生也。禮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達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達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實固,不足以成之也。」孔子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者矣。」公曰:「政其盡此而已乎?」孔子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重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夫脩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兄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重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公曰:「為之奈何?」孔子曰:「齋絜盛服,非禮不動,所以脩身也;去讒遠色,賤利而貴德,所以尊賢也;爵其能,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篤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歛,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餼廩稱事,所以來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綏遠人也;繼絕世,舉廢邦,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治天下國家有九經,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疾,道前定則不窮。在下位不獲于上,民弗可得而治矣;獲于上有道,不信于友,不獲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不順于親,不信于友矣;順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于善,不誠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夫誠、弗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之所以定體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公曰:「子之教寡人備矣,敢問行之所始。」孔子曰:「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之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而民貴用命。民既孝於親,又順以聽命,措諸天下,無所不可。」公曰:「寡人既得聞此言也,懼不能果行而獲罪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