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故 老 子 曰 天 下 之 至 柔 馳 騁 天 下 之 至 堅 光 耀 問 於 | 可 為 象 俛 仰 之 間 而 撫 四 海 之 外 照 照 何 足 以 明 之 | 並 流 無 所 不 及 上 際 於 天 下 蟠 於 地 化 育 萬 物 而 不 | 桑日 受所 日出 旦之 澤木 出也 之受 也謝 扶 炤 炤 之 光 輝 燭 四 海 闔 戶 塞 牖 則 無 由 入 矣 若 神 明 四 通 | 罔 兩 曰 子 何 以 知 之 景 曰 扶 桑 受 謝 日 照 宇 宙 桑扶 | 去 彼 取 此 罔 兩 問 於 景 景罔 日兩 月水 水之 光精 晷物 也也 曰 昭 昭 者 神 明 也 景罔 光兩 明恍 以惚 為之 神物 也見 景 曰 非 也 | 言 曰 誡 於 此 者 刑 於 彼 季 子 必 行 此 術 也 故 老 子 曰 | 在 其 側 者 季 子 何 以 至 於 此 孔 子 曰 丘 嘗 問 之 以 治 | 歸 以 報 孔 子 曰 季 子 之 德 至 矣 使 人 闇 行 若 有 嚴 刑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