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存 其 舊 文 於 前 別 錄 攷 定 正 文 於 後 几 便 於 讀 者 乾 隆 一 十 七 | 灑 其 訛 晴 甚 者 如 律 書 天 官 書 一 篇 則 用 蔡 氏 尚 書 武 成 篇 例 | 經 嘔 義 之 例 於 後 儒 傳 注 雖 用 正 書 縮 為 小 字 使 不 與 正 文 相 | 入 正 文 誤 升 為 大 字 遂 使 文 體 割 裂 首 尾 不 貫 今 用 孔 穎 達 諸 | 自 以 已 意 隨 筆 記 注 數 語 以 資 解 故 而 廣 多 聞 傳 寫 者 不 察 讒 | 於 休 廣 諸 家 之 小 注 又 史 記 自 兩 漢 時 未 有 訓 釋 讀 一 者 往 往 | 字 於 下 使 讀 者 一 覽 可 得 衍 字 則 用 側 書 仍 於 字 外 加 口 以 別 | 傅 例 為 口 酣 以 空 苴 曾 懼 訛 字 則 於 字 外 加 口 赫 識 復 為 朱 書 木 | 戰 國 策 班 固 漢 書 補 入 者 用 朱 書 一 書 之 所 不 載 則 用 穆 天 子 | 余 所 攷 定 史 記 本 皆 仍 其 原 丈 別 加 識 別 如 闕 丈 用 左 氏 舂 秋 | 史 記 正 訛 序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1。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