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接 法 春 分 後 用 桃 杏 體 杏 更 耐 久 者梅 不譜 經云 栽江 接梅 花野 小生 | 沃 以 溝 泥 無 不 活 者 | 其 樹 接 桃 則 實 脆 若 移 大 樹 則 去 其 枝 梢 大 其 根 盤 | 便 民 圖 纂 曰 春 間 取 核 埋 糞 地 待 長 三 二 尺 許 移 栽 | 實 赤 于 杏 而 酸 亦 生 啖 | 接材 本脆 葉{ { 皆 如 杏 | 百臘 葉梅 梅侯 湘梅 梅朱 梅梅 先紫 眾梅 木同 而心 花梅 子紫 赤蒂 者梅 材麗 堅枝 子梅 白胭 者脂 梅 | 墨實 梅吐 花自 黑葉 如罅 墨不 或花 云色 以如 苦冰 楝玉 樹無 接核 者含 又之 有自 千融 葉如 黃冰 | 實惟 不此 堪一 啖蒂 杏而 梅結 色雙 淡梅 紅雙 實頭 扁紅 而梅 斑葉 味重 似或 杏結 冰並 梅蒂 小 | 鴛葉 鴦紅 梅梅 花出 輕湘 盈閩 葉有 數福 層州 凡紅 雙潭 果州 必紅 並邵 蒂武 紅 鶴 頂 梅 實 大 而 紅 |
明 上海徐啟光 道光癸卯重刊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2。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