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作者 | 资料等级 | 详细说明 |
---|
论语 | | | 《古逸丛书》本。 |
论语精义 | (宋)朱子 | | 《钦定四库全书》本。本书10卷,拆分成10册。 影印古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类 |
论语集说 | (宋)蔡节 | | 《钦定四库全书》本。本书10卷,拆分成4册。 影印古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类 |
论语注疏 | (魏)何晏 | | 《钦定四库全书》本。本书20卷,拆分成5册。 影印古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类 |
读论语丛说 | (元)许谦撰 | | 原书有些字迹不清、有些页残 古籍 |
孔子家语 | (魏)王肃注 | | 《四部丛刊初编》中第309~311册。景江南图书馆藏明覆宋刊本 本书十卷 |
论语注疏 |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 | 《武英殿十三经注疏》本。 |
钦定篆文六经四书.论语 | 李光地等奉敕撰 | | 清康熙末年康熙帝命李光地、王掞、张廷玉、蒋廷锡等儒臣用篆文刻印出版儒家经典,字体是小篆。《钦定篆文六经四书》包含六经(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春秋)和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此本为清康熙年内府刻本。 六经皆为先秦典籍,最早都是用篆文抄写的,故历代多有复古之士用篆文抄写,但因篆字上版刊刻较难,故鲜见刊印者,清以前仅有明陈凤梧在嘉靖年间刊刻了《篆文六经》,但终因财力不济,《四书》未曾刊刻。在清内府刻书历史上,全书皆用篆文手写上版的典籍也仅有两部,其中壹部即是此本《六经四书》。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下令利用陈氏原本重新刊刻,不仅改正了陈氏本的许多错误,而且还在补刻了《四书》,遂成全本。而内府刊刻的另壹部也是部头最大的壹部篆文本《御制盛京赋》则是要到乾隆朝才完成,此书也成为清内府刻书历史上刊刻的第壹部篆文本典籍,颇具艺术和文物价值。删除资料
作者: |
论语异文考证 | (清)冯登府撰 | | 原书有些字迹不清、有些页残 古籍 |
论语纂笺 | (元)詹道傅 | | 《钦定四库全书》本。本书10卷,拆分成5册。 影印古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类 |
论语集解 | (魏)何晏 | | 《四部丛刊初编》中第37~38册。景长沙叶氏观古堂藏日本正平刊本 本书十卷 |
论语集解义疏 | (魏)何晏 | | 《钦定四库全书》本。本书10卷,拆分成5册。 影印古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类 |
论语集解义疏 | | | 《知不足斋丛书》本。 |
论语集说 | (宋)蔡节 | | 《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本书10卷,拆分成5册。 影印古籍 钦定四库全书会要·经部·论语类 |
论语集注考证 | | | 《金华丛书》本。 |
论语解 | (宋)张栻 | | 《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本书10卷,拆分成4册。 影印古籍 钦定四库全书会要·经部·论语类 |
论语详解 | (明)郝敬撰 | | 原书有些字迹不清、有些页残 古籍 |
论语述何 | | | 《蛰云雷斋》本。 |
论语意原 | | | 《指海》本。 |
论语正义 | (清)刘宝楠撰 | | 原书有些字迹不清、有些页残 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