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譯文對照:[不顯示] [英文翻譯]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自紀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人面色部七十有餘頰股明潔五色分別隱微憂喜皆可得察占射之者十不失一"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

自紀

電子圖書館
7 自紀:
充書形露易觀。或曰:「口辯者其言深,筆敏者其文沉。案經藝之文、賢聖之言,鴻重優雅,難卒曉睹。世讀之者,訓古乃下。蓋賢聖之材鴻,故其文語與俗不通。玉隱石間,珠匿魚腹,非玉工珠師,莫能采得。寶物以隱閉不見,實語亦宜深沉難測。《譏俗》之書,欲悟俗人,故形露其指,為分別之文;《論衡》之書,何為復然?豈材有淺極,不能為覆?何文之察,與彼經藝殊軌轍也?」荅曰:玉隱石間,珠匿魚腹,故為深覆。及玉色剖於石心,珠光出於魚腹,其隱乎?猶吾文未集於簡札之上,藏於胸臆之中,猶玉隱珠匿也。及出荴露,猶玉剖珠出乎!爛若天文之照,順若地理之曉,嫌疑隱微,盡可名處。且名白,事自定也。《論衡》者、論之平也。口則務在明言,筆則務在露文。高士之文雅,言無不可曉,指無不可睹。觀讀之者,曉然若盲之開目,聆然若聾之通耳。三年盲子,卒見父母,不察察相識,安肯說喜?道畔巨樹,塹邊長溝,所居昭察,人莫不知。使樹不巨而隱,溝不長而匿,以斯示人,堯、舜猶惑。人面色部七十有餘,頰股明潔,五色分別,隱微憂喜,皆可得察,占射之者,十不失一。使面黝而黑醜,垢重襲而覆部,占射之者,十而失九。夫文由語也,或淺露分別,或深迂優雅,孰為辯者?故口言以明志,言恐滅遺,故著之文字。文字與言同趨,何為猶當隱閉指意?獄當嫌辜,卿決疑事,渾沌難曉,與彼分明可知,孰為良吏?夫口論以分明為公,筆辯以荴露為通,吏文以昭察為良。深覆典雅,指意難覩,唯賦頌耳。經傳之文,賢聖之語,古今言殊,四方談異也。當言事時,非務難知,使指閉隱也。後人不曉,世相離遠,此名曰語異,不名曰材鴻。淺文讀之難曉,名曰不巧,不名曰知明。秦始皇讀韓非之書,嘆曰:「猶獨不得此人同時。」其文可曉,故其事可思。如深鴻優雅,須師乃學,投之於地,何嘆之有?夫筆著者,欲其易曉而難為,不貴難知而易造,口論務解分而可聽,不務深迂而難睹。孟子相賢,以眸子明瞭者;察文,以義可曉。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