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號令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史記平準書曰各以其物自占匿不自占占不悉戍邊一歲沒入緡錢即用墨子法也"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

號令

提到《號令》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29 號令:
度食不足,食民各自占,家五種石升數,倭本校云「下『食』恐『令』訛」。案:所校是也。「升」,王校作「斗」。王云:「史記平準書『各以其物自占』,索隱引郭璞云『占,自隱度也』。謂各自隱度其財物多少,為文簿送之於官也」。蘇云:「五種,謂五穀。」詒讓案:周禮職方氏,鄭注云「五種:黍、稷、菽、麥、稻」。為期,其在蓴害,吏與雜訾,茅本「期」「其」二字互易。「蓴害」,疑當作「薄者」。薄,古簿字。淮南子原道訓,高注云「貲,量也」。蘇云「訾,謂罰也」,誤。期盡匿不占,占不悉,令吏卒●得,舊本「占不悉」,作「占悉」,「●」作「款」。王引之云:「『占悉』,當作『占不悉』,令『吏卒●得』,當作『令吏卒●得』。『●』與『●』同。《說文》『覹,司也』。『覹』字亦作『微』。上文云:『守必謹微察』。《迎敵祠》篇曰『謹微察之』。言使民各自占其家穀,而為之期,若期盡而匿不占,或占之不盡,令吏卒伺察而得者,皆斬也。。今本脫不字,『●』字又訛作『款』,則義不可通。」案:王說是也,今據補正。皆斷。有能捕告,賜什三。「賜」,吳鈔本作「賞」。案:下文亦作「賞」。收粟米、布帛、錢金,舊本「收」誤「牧」,又脫帛字,王云「『牧』字義不可通,『牧』當為『收』字之誤也,收粟米即承上文令民自占五種數而言,布帛錢金,則連類而及之耳。《備城門》篇『收諸盆罋』,《備高臨》篇『以磿鹿卷收』,今本『』字並訛作『牧』。《月令》『農有不收藏積聚者』,正義「『收』俗本作『牧』。」案:王校是也。「布」下,王又增「帛」字,蘇校並同,與《雜守》篇合,今並據補正。出內畜產,蘇云:「出內,即出納。」皆為平直其賈,與主券人書之。舊本「券人」二字到。王引之云:「『主人券』,當作『主券人』,謂與主券之人,使書其價也。《雜守》篇曰『民獻粟米、布帛、金錢、牛馬、畜產,皆為置平賈,與主券書之』,是其證。今本『券人』二字誤倒,則義不可通。」案:王說是也,今據乙。事已,皆各以其賈倍償之。畢云:「古『償』只作『賞』,此俗寫。」又用其賈貴賤、多少賜●,欲為吏者許之,其不欲為吏,而欲以受賜賞爵祿,若贖出親戚、所知罪人者,「出」,舊本誤「士」。王引之云:「『贖士』二字義不可通,『士』當為『出』,謂以財物贖出其親戚、所知罪人也。上文云『知識昆弟有罪而欲為贖,若以粟米、錢金、布帛、他財物免出者,許之』,是其證,隸書『出』『士』二字相似,故諸書中『出』字多訛作『士』。」案:王說是也,今據正。以令許之。其受構賞者令葆宮見,「宮」,舊本作「官」。蘇云:「當作『宮』」。是也,今據正。以與其親。「與」,吳鈔本作「予」。欲以復佐上者,皆倍其●賞。某縣某里某子家食口二人,積粟六百石,某里某子家食口十人,積粟百石。蘇云:「此即自占其石升之數也。」出粟米有期日,過期不出者出王公有之,有能得若告之,賞之什三。慎無令民知吾粟米多少。「無」,吳鈔本作「毋」。以上占收民食之法。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