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 -> -> -> 經上

《經上》

Books referencing 《經上》 Library Resources
經上:
畢云:「此翟自著,故號曰經,中亦無『子墨子曰』云云。按宋潛谿云『上卷七篇號曰經,中卷、下卷六篇號曰論。』上卷七篇則自親士至三辯也。此經似反不在其數。然本書固稱經,詞亦最古,豈後人移其篇第與?唐、宋傳注亦無引此,故訛錯獨多不可句讀也。」案:以下四篇,皆名家言,又有算術及光學、重學之說,精眇簡奧,未易宣究。其堅白異同之辯,則與公孫龍書及《莊子·天下》篇所述惠施之言相出入。《莊子》又云:「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己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莊子所言即指此經。晉書魯勝傳注《墨辯敘》云「墨辯有上下經,經各有說,凡四篇,與其書眾篇連第,故獨存」,亦即此四篇也。《莊子·駢拇》篇又云「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遊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據莊子所言,則似戰國之時墨家別傳之學,不盡墨子之本恉。畢謂翟所自著,攷之未審。凡經與說,舊並旁行,兩𢧵分讀,今本誤合并寫之,遂掍淆訛脫,益不可通。今別攷定,附著於後,而篇中則仍其舊。

1 經上:
故,所得而後成也。畢云:「《說文》云『故,使為之也。』或與固同。事之固然,言已得成也。」案:此言故之為辭,凡事因得此而成彼之謂。墨子說與許義正同。畢疑或與固同,失之。張惠言云「故者,非性所生,得人為乃成」,尤誤。

2 經上:
體,分於兼也。周禮天官敘官,鄭注云「體,猶分也。」《說文·秝部》云「兼,并也。」蓋并眾體則為兼,分之則為體。畢云:「《孟子》云『有聖人之一體』。」

3 經上:
知,材也。此言智之體也。畢云:「言材知。」張云:「知讀智。」俞云:「《經說上》曰『知也者,所以知也』,所以知者,即智也。《淮南子·主術》篇『任人之才,難以至治』,高誘注曰『才,智也。』才與材通,才訓智,故智亦訓材。」

4 經上:
慮,說文·心部》云「慮,謀思也。」求也。畢云:「謀,慮有求。」

5 經上:
知,接也。張云:「知讀如字。」案:張說是也。此言知覺之知。《淮南子·原道訓》云「感而後動,性之害也;物至而神應,知之動也;知與物接而好憎生焉。」畢云「知以接物」。楊葆彝云:「《莊子·庚桑楚》篇『知,者接也』。」

6 經上:
𢜔,明也。「𢜔」,舊本訛「恕」。畢云「推己及人故曰明」,張云「明於人己」,並非是,今從道藏本、吳鈔本作「𢜔」。顧云:「𢜔,即智字。」案:顧說是也。此言知之用。周禮大司徒,鄭注云「知明於事」。

7 經上:
仁,體愛也。國語·周語》云「博愛於人為仁」,《說苑修文》篇云「積愛為仁」。張云「以愛為體」。

8 經上:
義,利也。·昭十年傳》云「義,利之本也。」孝經唐明皇注云「利物為義。」畢云:「《》曰:『利者義之和』。」

9 經上:
禮,敬也。樂記》云「禮者殊事合敬者也」。

10 經上:
行,為也。經說上》云:「志行為也」。

11 經上:
實,榮也。畢云:「實至則名榮。」

12 經上:
忠,以為利而強低也。畢云「言以利人為志而能自下。」張云「『低』當作『氐』。氐,根也,《》曰『維周之氐』。」案:畢、張說並非也。「低」疑當為「君」,「君」與「氐」篆書相似,因而致誤「氐」,復誤為「低」耳。忠為利君,與下文孝為利親,文義正相對。《荀子·臣道》篇云「逆命而利君謂之忠」,又云「有能比智力,率群臣百吏而相與彊君撟君,君雖不安,不能不聽,遂以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成於尊君安國,謂之輔。」案此云強君,與荀子義同。以為利,即解大患,除大害,尊君安國之事也。

13 經上:
孝,利親也。賈子·道術》篇云「子愛利親謂之孝」。

14 經上:
信,言合於意也。言言與意相合,無偽飾。張云「不欺其志」。

15 經上:
佴,自作也。畢云:「《說文》云『佴,佽也』,此云自作,未詳也。」俞云:「『作』,疑『佐』字之誤。《爾雅·釋言》『佴,貳也』。佐與貳義相近,『作』『佐』形似,又涉下文有三『作』字,故誤耳。」案:「作」,疑當作「仳」。《經說上》有「仳」字,即「比」之借字。佴、比並訓次。言自相次比,是謂之佴。說云「與人遇人眾循」,即相次比之意也。《節葬下》篇云「佴乎祭祀」,亦次比之義。俞說未塙。

16 經上:
畢云:「字書無此字。」詒讓案:《孟子》「睊睊胥讒」,孫奭音義云「睊,一作。」「」「睊」「狷」並同聲假借字。作嗛也。洪云:「字書無字,當與涓字同義。《說文》『涓,小流也』,故此云『作嗛』也。嗛即慊字。」案:「」當為「獧」之借字,字又作「狷。」《論語》云「狷者有所不為也」,故《經說上》云「為是之詒彼也,弗為也。」「狷」,《孟子》作「獧」,同。作「嗛」者,國策魏策高注云「嗛,快也。」言狷者絜己心自快足。「嗛」古或借「謙」「慊」為之。大學「自謙」,鄭注云「謙讀為慊。慊之言厭也。」洪以為涓,非。讀嗛為慊,則於義可通,然非厭足之本字也。

17 經上:
廉,作非也。畢云:「廉察之廉。作,與狙聲近。言狙伺。」案:「廉,作非」,與上文「,作嗛」文例同,則不當如畢讀。「廉」疑當作「慊」。慊,恨也。作非,謂所為不必無非。故說云「己惟為之,知其𦖷也。」

18 經上:
令,不為所作也。畢云:「言使人為之,不自作。」

19 經上:
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畢云:「謂任俠。《說文》云『甹俠也』。三輔謂輕財者為甹。甹與任同。」

20 經上:
勇,志之所以敢也。賈子·道術》篇云「持節不恐謂之勇」。畢云「敢決」。張云:「志得勇乃敢。」

21 經上:
力,刑之所以奮也。畢云:「刑同形,言奮身是強力。」張云:「形以力奮。」

22 經上:
生,刑與知處也。畢云:「刑同形,言人處世惟形體與知識。」張云:「形體有知是生也。」案:此言形體與知識,合并同居則生,畢、張說並未憭。

23 經上:
臥,知無知也。畢云:「臥而夢,似知也,而不可為知。」案:知即上「生形與知處」之知,言知識存而臥時則無知也。畢謂夢知,則失之。

24 經上:
夢,臥而以為然也。說文》云「㝱,寐而有覺也。」夢不明也,經典通假「夢」為「㝱」。畢云:「言夢中所知以為實然。」

25 經上:
平,句知無欲惡也。說文·兮部》云「平,正也。」謂欲惡兩忘。

26 經上:
利,所得而喜也。畢云「謂夢所見」,誤。

27 經上:
害,所得而惡也。

28 經上:
治,求得也。畢云:「言事既治,所求得。」

29 經上:
譽,明美也。國語晉語韋注云「明,箸也。」言箸人之善。

30 經上:
誹,明惡也。

31 經上:
舉,擬實也。說文·手部》云「擬,度也」,謂量度其實而言之。張云:「以名擬實。」

32 經上:
言,出舉也。謂舉實而出之口。張云:「言出名實。」

33 經上:
且,畢云:「舊衍一『且』字,以意刪。」言然也。

34 經上:
君、臣、萌,畢云:「疑同名,或同氓。」鈕云「萌即氓字,上文已婁見。」案:鈕說是也,詳《尚賢上》篇。通約也。謂尊卑上下等差不一,通而約之,不過此三名。故說云「君以若名者也」。張云「君所以約臣民」,疑非。

35 經上:
功,利民也。

36 經上:
賞,上報下之功也。

37 經上:
罪,犯禁也。

38 經上:
罰,上報下之罪也。

39 經上:
同,說作「侗」,通。異而俱於之一也。之一,猶言是一。謂合眾異為一。

40 經上:
久,彌異時也。王云:「彌,遍也。」畢云:「言不易其時,故曰久」,非。

41 經上:
宇,彌異所也。舊本「宇」誤「守」。畢云:「言不移其所,故曰守。」王引之云:「畢說非是。案『守』當為『宇』,字形相似而誤。彌,遍也。宇者,遍乎異所之稱也。《經說上》解此云『宇,東、西、南、北』,東西南北可謂異所矣,而遍乎東西南北,則謂之宇。故曰『宇,彌異所也。』高誘注淮南原道篇云『四方上下曰宇』,蔡邕注典引云『四表曰宇』,四表即東西南北也。」案:王說是也,今據正。

42 經上:
窮,或有前不容尺也。有前,謂有端也。《經說上》云「尺前於區穴而後於端」。蓋以布幅為喻,自端至尺為半,不容尺,謂不及半,明其易窮也。

43 經上:
盡,莫不然也。

44 經上:
始,當時也。

45 經上:
化,徵易也。楊云:「驗其變易也。」張云「徵之言轉」,未塙。

46 經上:
損,說文·手部》云「損,減也。偏去也。畢云:「言損是去其半。」

47 經上:
大益。無說,未詳其義。此與前云「損,偏去也」損益義似正相對。疑謂凡體損之則小,益之則大也。以旁行句讀次第校之,疑當在「巧轉則求其故」句上,錯箸於此,而又佚其說耳。

48 經上:
儇稹秪。吳鈔本作「祗。」畢云:「『稹』,《經說上》作『昫』。」詒讓案:當為「環俱柢」,皆聲之誤。「俱」,說作「昫」,音亦相近。「秪」,說作「民」,當作「氐」,即「柢」之省。《爾雅·釋言》云「柢,本也。」《毛詩節南山傳》云「氐,本。」是二字義同。凡物有耑則有本,環之為物,旋轉無耑,若互相為本,故曰俱柢。

49 經上:
庫,盧云:「『庫』疑『㢓』,與『障』同。見下文。」易也。洪云:「『易』當是『物』字之訛。庫者,物所藏也。」案:此當從盧校作「㢓」。《經說下》「景㢓」,字亦誤「庫」,可證。但說無易,義未詳。洪說緣誤為訓,不足據。

50 經上:
動,或從也。「從」當作「徙」。《經下》篇云「宇或徙」,此與彼文義正同。彼「徙」字今本亦訛為「從」,可證。《說文·辵部》云「(徙),(迻)也」。「或」,當為「域」之正字。或徙,言人物迻其故所處之地域,是動之理也。詳經下。

51 經上:
止,謂事歷久則止。以久也。畢云:「以同已。」張云:「止以久生。」案:畢說是也。

52 經上:
必,說文·八部》云「必,分極也。不己也畢云:「言事必行。」

53 經上:
平,同高也。詩小雅伐木,鄭箋云:「平,齊等也。」畢云:「言上平。」陳澧云:「此即《海島算經》所謂『兩表齊高』也。又幾何原本云『兩平行線內,有兩平行方形,有兩三角形,若底等,則形亦等』,其理亦賅於此。」案:陳說是也。洪頤烜謂「高」當是「亭」之訛,非。

54 經上:
同,長以相盡也。盧文弨云:「『』,古文正,亦作『●』。」畢云:「正即正字。唐大周石刻『投心●覺如此』。」詒讓案:集韻四十五勁云「正唐武后作●」,亦見唐岱岳觀碑。張云:「以,與也。長與正相盡,是較之而同。」陳云:「按幾何原本,有兩直線,一長一短,求於長線減去短線之度。其法以兩線同輳圜心,以短線為界作圜,與長線相交,即與短線等。此即所謂以正相盡也。云以正者,圜線與兩直線相交,皆成十字也。」

55 經上:
中,同長也。畢云:「中孔四量如一。」張云:「從中央量四角,長必如一。」俞云:「《爾雅·釋言》『齊,中也』,是中與齊同義,故以同長釋之。」陳云:「說云『中,自是往相若也。』按幾何原本云『圜界至中心,作直線俱等』。」

56 經上:
厚,有所大也。張云:「大乃厚。」陳云:「說云『厚惟無所大』。按幾何原本云『面者止有長有廣』。蓋面無厚薄,言厚必先有面之長、廣,故云有所大也。其說云『無所大』者,謂但言厚則無以見其長廣也。」案:陳說非是。此云「有所大」者,謂萬物始於有形,既有而積之,其厚不可極。說云「無所大」者,言無為有之本,有因無生,則因無而積之,其厚亦不可極。此皆比儗推極之語。說與經辭若相反,而意實相成也。《莊子·天下》篇「惠施曰: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釋文引司馬彪云「物言形為有,形之外為無,無形與有形相為表裏,故形物之厚,盡於無厚,無厚與有,同一體也,其有厚大者,其無厚亦大。高因廣立,有因無積,則其可積因不可積者,苟其可積,何但千里乎?」惠子語亦與此經略同。

57 經上:
日中,南也。經說上無說。「」亦「正」字。中國處赤道北,故日中為正南。張云:「日中則景正表南。」

58 經上:
直,參也。亦無說。畢云:「《說文》云『直,正見也』。《論語》『子曰:立則見其參于前』。」陳云:「此即《海島算經》所謂『後表與前表參相直』也。」

59 經上:
圜,一中同長也。畢云:「一中言孔也,量之四面同長。」張云:「立一為中,而量之四面同長,則圜矣。」鄒伯奇云:「即幾何言圜面惟一心,圜界距心皆等之意。」陳云:「幾何原本云『圜之中處為圜心』。一圜惟一心,無二心,故云一中也。同長義見前。」劉嶽雲云「此謂圜體自中心出徑線至周等長也。」

60 經上:
方,柱隅四讙也。「讙」,吳鈔本作「驩」,疑皆「雜」之誤。《呂氏春秋·論人》篇云「圜周復雜」,高注云「雜,猶匝。」《淮南子·詮言訓》云「以數,雜之壽」,高注云「雜,帀也。」《周髀算經》云「圓出於方」,趙爽注云「方,周匝也。」周易乾鑿度,鄭康成注云「方者,徑一而匝四也。」此釋方形為柱隅四雜者,謂方柱隅角四出。而方幂,則四圍周帀,亦即算術方一周四之義。方周謂之雜,猶《呂覽》謂圜周為雜矣。《雜守》篇云「塹再雜」,與此四雜義正同。《說苑修文》篇云「如矩之三雜、規之三雜,周則又始,窮則反本也」,彼云「矩三雜」,疑當作「矩四雜」。古書「三」「四」字,積畫多互訛。畢云:「『讙』疑『維』字。」張云:「讙,亦合也。」劉嶽雲云:「此謂方體四維皆有隅,等面、等邊、等角也。」案:畢、張、劉說似並未塙。淮南子天文訓高注云「四角為維」,若作「維」,則與柱隅義複,不若「四雜」之切也。

61 經上:
倍,為二也。畢云:「倍之是為二。」楊云:「即加一倍算法。」

62 經上:
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畢云:「序,言次序。《說文》云『耑,物初生之題也』。」張云:「無序,謂無與為次序。」王引之云:「『序』當為『厚』,《經說上》云『端。仳:兩有端而后可。次:無厚而后可。』是其證也。無厚者,不厚也。訓端以無厚者,凡物之見端其形皆甚微也。『厚』與『序』隸書相似而誤,說見非攻下篇。」陳云:「說云『端,是無同也』。按端即西法所謂點也。體之無序,即西法所謂線也。序如東序西序之序,猶言兩旁也。幾何原本云『線有長無廣』,無廣是無兩旁也,又云『線之界是點』,點是線之盡處,是最前也。又云『直線止有兩端,兩端之間上下更無一點』,是無同也。」案:諸說不同,王說義據最精,而與說不甚相應。《經說下》「仳:兩有端而后可」二句,則非此經之說,無從質定。依畢、張說,則「序」當為「敘」之假字。謂端最在前,無與相次敘者。故說云「端是無同也」,似與說義尤合。《魯勝墨辯敘》云「名必有分,明分明莫如有無,故有無序之辯」,蓋即指此文。是晉時所傳墨子亦作「無序。」兩義未知孰是,姑並存之。陳以點釋端,甚精,而訓序為旁,則亦未得其義。

63 經上:
有閒,中也。畢云:「閒隙是二者之中。」陳云:「說云『有閒,謂夾之者也。』閒,謂夾者也。按幾何原本云『直線相遇作角,為直線角』,又云『在多界之閒為形』,皆是有閒也,線與界夾之也。」

64 經上:
閒,不及旁也。閒,謂中空者,即上「有閒中也」之義。張云:「不及於旁,謂隙中。」畢云「言閒偞」,誤。

65 經上:
纑,閒虛也。盧云:「纑猶墳壚之壚。」王引之云:「盧說非也。纑乃櫨之借字。《經說上》云『纑,閒虛也者,兩木之閒,謂其無木者也』,則其字當作『櫨』。眾經音義卷一引三倉云『櫨,柱上方木也』,櫨以木為之。兩櫨之閒則無木,故曰『櫨,閒虛也』者,兩木之閒謂其無木者也。」陳云:「按《九章算術》劉徽注云『凡廣從相乘謂之羃』,即此所謂纑也。又《海島算經》云『以表高乘表閒』,李淳風云『前後表相去為表閒』,即所謂兩木之閒無木者。」案:王、陳二說不同,王說近是。「纑」「櫨」同聲假借字。文選魏都賦李注引《說文》云「欂櫨,柱上枅也」,禮記明堂位,鄭注作「欂盧」,《釋名·釋宮室》云「盧在柱端,如都盧負屋之重也」,欂櫨單舉之則曰櫨。《淮南子·主術訓》云「短者以為朱儒枅櫨。

66 經上:
盈,莫不有也。《廣雅釋詁》云「盈,滿也。」

67 經上:
堅白,不相外也。此即公孫龍堅白石之喻。不相外,言同體也,詳經說上。

68 經上:
攖,相得也。莊子大宗師釋文引崔譔云「攖,有所繫著也。」畢云:「《玉篇》云『攖,結也』。」楊云:「攖,引也。幾何原本所謂線相遇也。」案:楊說亦通。

69 經上: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似」當依說作「仳」,形近而誤。仳與比通,言相合比者,有相攖。相次比者,不相攖。故下文云「次,無閒而不相攖也。」

70 經上:
次,無閒而不攖攖也。張云:「『攖』衍字。無閒乃得不相攖而相次。」案:「攖攖」當作「相攖」,非衍文。言兩物相次,則中無閒隙,然不相連合,故云不相攖也。

71 經上:
法,所若而然也。荀子不苟篇楊注云「法,效也。」畢云:「若,順。言有成法可從。」張云:「若如。」

72 經上:
佴,所然也。吳鈔本無「然」字。畢云:「然猶順,佴之言貳,或為尒字假音。《說文》云『尒,必然也』。」案:《爾雅·釋言》云「佴,貳也」,郭注云「佴次為副貳」,次貳與順義近。畢疑為尒之假音,則非。

73 經上:
說,所以明也。經說上》無說。《說文·言部》云「說,說釋也,一曰談說。」謂談說所以明其意義。畢云「解說」。

74 經上:
攸不可,爾雅·釋言》云「攸,所也」,然說無攸義。楊云:「『攸』,《經說》作『彼』。」張云:「『攸』當為『彼』。」案:張校是也。下文「辯爭彼也」,「彼」今本亦或作「攸」,是其證。兩不可也。言既有彼之不可,即有此之不可,是彼此兩皆不可也。

75 經上:
辯,爭彼也。「彼」,吳鈔本作「攸」。辯勝,畢云:「讀如勝負。」當也。畢云「讀如『當意』。」

76 經上:
為,窮知而𠐴於欲也。畢云:「言知之所到而欲為。𠐴同懸。」張云:「𠐴,猶繫也。為必由知,而為之則繫於欲。」案:此言為否決於知,而人為欲所縣係,則知有時而窮。義詳《經說上》。畢、張說未析。

77 經上:
已,成、亡。張云:「已有二義。」

78 經上:
使,謂、故。「謂」,吳鈔本作「為」,非。張云:「使有二義。」畢云:「《說文》云『故,使為之也』。」

79 經上:
名,達、類、私。張云:「名有三義。」

80 經上:
謂,移、舉、加。張云:「謂有三義。」

81 經上:
知,聞、說、親。畢云:「『聞』舊作『閒』,據經說上改。」案:言知有此三義。

82 經上:
聞,傳、親。「傳」,道藏本、吳鈔本並誤作「博」。張云:「聞有二。」

83 經上:
見,體、盡。張云:「見有二。」鈕樹玉云:「疑當見體為句」,失之。

84 經上:
合,、宜、必。張云:「合有三。」

85 經上:
權利,且惡權害。大取篇云:「於所體之中,而權輕重之謂權。權非為是也,亦非為非也。權,正也。斷指以存掔,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且」字疑衍。

86 經上:
為,存、亡、易、蕩、治、化。張云:「為有六。」

87 經上:
同,重、體、合、類。張云:「同有四。」

88 經上: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舊本「體」上脫「不」字,今依畢校補。吳鈔本亦不脫。張云:「異有四。」

89 經上:
同異交得謂言語同異,各得其義。放有無。張云:「『放』,疑『於』字之誤。有無相交則得同異」案:張說非是。「放」疑當為「知」。說云「恕有無」。「恕」當為「𢜔」之訛,知𢜔字同。

90 經上:
聞,耳之聰也。《經說上》無說,疑有缺佚。

91 經上:
循所聞而得其意,畢云「循,猶云從」。心之察也。無說。畢云「『之』,舊作『也』。據下文改」。

92 經上:
言,口之利也。無說。

93 經上: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無說。《說文·言部》云「辯,治也。」

94 經上:
諾,不一利用。謂辭氣不同,於用各有所宜,若說所云五諾也。

95 經上:
服執誽。音利。畢云:「音利二字,舊注未詳其義。」詒讓案:《說文·言部》云:「誽,言相誽伺也。」唐韻音女加切,與利音絕遠。集韻六,至利紐下,亦不收此字。惟十二霽有誽字,音研計切,伺也。類篇言部又引埤倉云「詁誽,言不同也,居佳切」,並與利音不相應。攷說釋此文云「執服難,成言務成之,九則求執之」,以相推校,疑「音利」當作「言利」,二字本是正文,誤作小注。說「九」或即「誽」之壞字。求執,即《說文》所謂言相誽伺也。傳寫舛誤,改「言利」二字為小注,校者不憭,又改「言」為「音。」緟貤謬,遂不可究詰矣。服,謂言相從而不執。執,謂言相持而不服。誽,則不服不執,而相伺,若鬼谷子所謂抵巇者。三者辭義不同而皆利於用。上文云「言,口之利也」,又云「諾,不一利用。」此以「服執誽」為言之利,與彼義蓋略同。

96 經上:
巧轉則求其故。「轉」當為「傳」,聲同字通。說云「觀巧傳法」是也。故,謂舊所傳法式。《國語·齊語》云「工相語以事,相示以巧」,《考工記》云「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傳法求故,即所謂述也。此與下文「法同則觀其同,法異則觀其宜」,句法正同,說亦并為一條釋之。畢、張讀「巧轉」為句,「則求其故大益」為句,並繆。

97 經上:
法同則觀其同。禮記·少儀》云「工依於法」。

98 經上:
法異則觀其宜。

99 經上:
止,因以別道。謂道有宜止者,有不宜止者,因事以別也。與《經下》「止類以行」之義亦略同。張云:「此句文法特與下篇首句相偶,疑下篇錯簡。」案:張說未塙。讀此書旁行。張云:「此舉例,下篇讀亦旁行。」

100 經上:
無非。畢云:「《說文》云『非,違也,從飛下,取其相背。』言此篇當旁行讀之,即正讀,亦無背於文義也。此篇舊或每句兩截分寫,如新考定本。故云旁行可讀。」楊云:「『無非』三字經文。」案:楊說是也,畢釋無非為無背之義,非是。無非。謂聖人以正道,有所非,與無所非同。說云「若聖人有非而不非」,即釋此經,可證。惟「讀此書旁行」五字,為後人校書者附記篇末,傳寫者誤羼入正文,又移箸於「無非」三字之上,而其義遂莫能通矣。又案此經云「正無非」,說則云聖人不非,義雖可通,而「正」「聖」二文究不甚合。竊疑此「正」亦當作「聖」。集韻四十五勁云「聖,唐武后作●」,今所見唐岱岳觀碑則作「●」,蓋從長從正從王。「●」即「正」也,集韻字形微訛,此書「正」字皆用武后所製作「●」,此「聖」字或亦本作「●」,壞脫僅存「

URN: ctp:mozi-jiangu/jing-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