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先秦兩漢 檢索類型: 段落 |
條件1: 包含字詞"韶" 符合次數:108. |
共92段落。第2頁,共10頁。 跳至頁1 2 3 4 5 6 7 8 9 10 |
《先秦兩漢》 | 相關資源 |
《儒家》 | 相關資源 |
《說苑》 | [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劉向著 | 提到《說苑》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
《脩文》 | 提到《脩文》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
17 | 脩文: | 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無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禮,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揜群;天子殺則下大緌,諸侯殺則下小緌,大夫殺則止佐轝,佐轝止則百姓畋獵。獺祭魚,然後漁人入澤梁;鳩化為鴈,然後設罻羅;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昆蟲不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殀夭,不覆巢;此皆聖人在上,君子在位,能者在職,大德之發者也。是故皋陶為大理乎,民各服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皆讓;倕為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辟成;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僻違;禹陂九澤,通九道,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十里至于荒服,南撫交趾、大發,西析支渠、搜氐羌,北至山戎、肅慎,東至長夷、島夷,四海之內皆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興九韶之樂,致異物,鳳凰來翔,天下明德也。 |
32 | 脩文: | 孔子至齊郭門之外,遇一嬰兒挈一壺,相與俱行,其視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謂御曰:「趣驅之,趣驅之。」韶樂方作,孔子至彼,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故樂非獨以自樂也,又以樂人;非獨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於此樂者,不圖為樂至於此。黃帝詔伶倫作為音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崑崙之陰,取竹於嶰谷,以生竅厚薄均者,斷兩節間,其長九寸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日含少次,制十二管,以崑崙之下,聽鳳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黃鐘之宮,皆可生之,而律之本也。故曰黃鐘微而均,鮮全而不傷,其為宮獨尊,象大聖之德,可以明至賢之功,故奉而薦之于宗廟,以歌迎功德,世世不忘。是故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大呂,大呂生夷則,夷則生太簇,太簇生南呂,南呂生夾鐘,夾鐘生無射,無射生姑洗,姑洗生應鐘,應鐘生蕤賓。三分所生,益之以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為上,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為下。大聖至治之世,天地之氣,合以生風,日至則日行其風以生十二律,故仲冬短至則生黃鐘,季冬生大呂,孟春生太簇,仲春生夾鐘,季春生姑洗,孟夏生仲呂,仲夏生蕤賓,季夏生林鐘,孟秋生夷則,仲秋生南呂,季秋生無射,孟冬生應鐘。天地之風氣正,十二律至也。 |
《春秋繁露》 | [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董仲舒著 | 提到《春秋繁露》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相關資源 |
《楚莊王》 | 電子圖書館 |
6 | 楚莊王: | 古今通達,故先賢傳其法於後世也。《春秋》之於世事也,善複古,譏易常,欲其法先王也。然而介以一言曰:「王者必改制。」自僻者得此以為辭,曰:古苟可循先王之道,何莫相因?世迷是聞,以疑正道而信邪言,甚可患也。答之曰:人有聞諸侯之君射《狸首》之樂者,於是自斷狸首,懸而射之,曰:安在於樂也!此聞其名而不知其實者也。今所謂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變其理,受命於天,易姓更王,非繼前王而王也。若一因前制,修故業,而無有所改,是與繼前王而王者無以別。受命之君,天之所大顯也。事父者承意,事君者儀誌。事天亦然。今天大顯已,物襲所代而率與同,則不顯不明,非天誌。故必徙居處、更稱號、改正朔、易服色者,無他焉,不敢不順天誌而明白顯也。若夫大綱、人倫、道理、政治、教化、習俗、文義盡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無易道之實。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乎!」言其主堯之道而已。此非不易之效與?問者曰:物改而天授顯矣,其必更作樂,何也?曰:樂異乎是。制為應天改之,樂為應人作之。彼之所受命者,必民之所同樂也。是故大改制於初,所以明天命也。更作樂於終,所以見天功也。緣天下之所新樂而為之文曲,且以和政,且以同德。天下未遍合和,王者不虛作樂。樂者,盈於內而動發於外者也。應其治時,制禮作樂以成之。成者,本末質文皆以具矣。是故作樂者必反天下之所始樂於己以為本。舜時,民樂其昭堯之業也,故《韶》。「韶」者,昭也。禹之時,民樂其三聖相繼,故《夏》。「夏」者,大也。湯之時,民樂其救之於患害也,故《濩》。「濩」者,救也。文王之時,民樂其同師徵伐也,故《武》。「武」者,伐也。四者,天下同樂之,一也,其所同樂之端不可一也。作樂之法,必反本之所樂。所樂不同事,樂安得不世異?是故舜作《韶》而禹作《夏》,湯作《濩》而文王作《武》。四樂殊名,則各順其民始樂於己也。見其效矣。《詩》云:「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於崇,作邑於豐。」樂之風也。又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當是時,紂為無道,諸侯大亂,民樂文王之怒而詠歌之也。周人德已洽天下,反本以為樂,謂之《大武》,言民所始樂者武也云爾。故凡樂者,作之於終,而名之以始,重本之義也。此觀之,正朔、服色之改,受命應天制禮作樂之異,人心之動也。二者離而複合,所為一也。 |
《韓詩外傳》 | [西漢] 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20年 | 提到《韓詩外傳》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
《卷四》 | 電子圖書館 |
9 | 卷四: | 韶用干戚,非至樂也;舜兼二女,非達禮也;封黃帝之子十九人,非法義也;往田號泣,未盡命也。以人觀之則是也,以法量之則未也。禮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詩》曰:「靜恭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穀以女。」 |
《白虎通德論》 | [東漢] 79年-92年 班固著 | 提到《白虎通德論》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
《卷二》 | 電子圖書館 |
《禮樂》 | 提到《禮樂》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
5 | 禮樂: |
王者始起,何用正民?以為且用先王之禮樂,天下太平,乃更制作焉。《書》曰:「肇修殷殷禮,祀新邑。」此言太平去殷禮。《春秋傳》曰:「昌何為不修乎近而修乎遠,同己也,可因先以太平也。」必復更制者,示不襲也,又天下樂之者。樂者所以象德表功殊名。《禮記》曰:「黃帝樂曰《咸池》,顓頊樂曰《六莖》,帝嚳樂曰《五英》,堯樂曰《大章》,舜樂曰《簫韶》,禹樂曰《大夏》,湯樂曰《大護》。周樂曰《大武象》,周公之樂曰《酌》,合曰《大武》。」黃帝曰《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載,咸蒙德施也;顓頊曰《六莖》者,言和律曆以調陰陽,莖者著萬物也;帝嚳曰《五英》者,言能調和五聲以養萬物,調其英華也;堯曰《大章》,大明天地人之道也;舜曰《簫韶》者,舜能繼堯之道也,禹曰《大夏》者,言禹能順二聖之道而行之,故曰《大夏》也;湯曰《大護》者,言湯承衰,能護民之急也;周公曰《酌 合1》者,言周公輔成王,能斟酌文武之道而成之也;武王曰《象》者,像太平而作樂,示已太平也;合曰《大武》者,天下始樂周之征伐行武,故詩人歌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當此之時,天下樂文王之怒,以定天下,故樂其武也。周室中制《象湯》樂何?殷紂為惡日久,其惡最甚,斫涉刳胎,殘賊天下。武王起兵,前歌後舞。克殷之後,民人大喜,故中作所以節喜盛。 1. 合 : 刪除。 據《抱經堂叢書》本刪。 |
《揚子法言》 | [西漢 - 新] 公元前33年-18年 揚雄著 | 提到《揚子法言》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
《寡見卷第七》 | 電子圖書館 |
22 | 寡見卷第... : | 或曰:「因秦之法,清而行之,亦可以致平乎?」曰:「譬諸琴瑟鄭、衛調,俾夔因之,亦不可以致蕭韶矣。」 |
《潛夫論》 | [東漢] 102年-167年 王符著 | 提到《潛夫論》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
《五德志》 | 電子圖書館 |
11 | 五德志: | 後嗣握登,見大虹,意感生重華虞舜。其目重瞳。事堯,堯乃禪位曰:「格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厥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乃受終于文祖。也號有虞。作樂《九韶》。禪位於禹。武王克殷,而封胡公媯滿於陳,庸以元女大姬。 |
《論衡》 | [東漢] 80年 王充著 | 提到《論衡》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
《講瑞》 | 電子圖書館 |
7 | 講瑞: | 或曰:「孝宣之時,鳳皇集于上林,群鳥從上以千萬數。以其眾鳥之長,聖神有異,故群鳥附從。如見大鳥來集,群鳥附之,則是鳳皇。鳳皇審,則定矣。」夫鳳皇與騏驎同性,鳳皇見,群鳥從,騏驎見,眾獸亦宜隨。案《春秋》之麟,不言眾獸隨之。宣帝、武帝皆得騏驎,無眾獸附從之文。如以騏驎為人所獲,附從者散;鳳皇人不獲,自來蜚翔,附從可見。《書》曰:「《簫韶》九成,鳳皇來儀。」《大傳》曰:「鳳皇在列樹。」不言群鳥從也。豈宣帝所致者異哉? |
《自紀》 | 電子圖書館 |
5 | 自紀: | 俗性貪進忽退,收成棄敗。充升擢在位之時,眾人蟻附;廢退窮居,舊故叛去。志俗人之寡恩,故閑居作《譏俗節義》十二篇。冀俗人觀書而自覺,故直露其文,集以俗言。或譴謂之淺。荅曰:以聖典而示小雅,以雅言而說丘野,不得所曉,無不逆者。故蘇秦精說於趙,而李兌不說;商鞅以王說秦,而孝公不用。夫不得心意所欲,雖盡堯、舜之言,猶飲牛以酒,啖馬以脯也。故鴻麗深懿之言,關於大而不通於小。不得已而強聽,入胸者少。孔子失馬於野,野人閉不與;子貢妙稱而怒,馬圄諧說而懿。俗曉露之言,勉以深鴻之文,猶和神仙之藥以治齀欬,制貂狐之裘以取薪菜也。且禮有所不偫,事有所不須。斷決知辜,不必皋陶;調和葵韭,不俟狄牙;閭巷之樂,不用《韶》、《武》;里母之祀,不待太牢。既有不須,而又不宜。牛刀割雞,舒戟采葵,鈇鉞裁箸,盆盎酌卮,大小失宜,善之者希。何以為辯?喻深以淺。何以為智?喻難以易。賢聖銓材之所宜,故文能為深淺之差。 |
《風俗通義》 | [東漢] 190年-200年 | 提到《風俗通義》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
《聲音》 | 電子圖書館 |
2 | 聲音: | 夫樂者,聖人所以動天地、感鬼神、按萬民、成性類者也。故黃帝作《咸池》,顓頊作《六莖》,嚳作《五英》,堯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湯作《護》,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護》、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繼堯也,《大章》、章之也,《五英》、英華茂也,《六莖》、及根莖也,《咸池》、備矣。 |
共92段落。第2頁,共10頁。 跳至頁1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