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申不害

《申不害》

提到《申不害》的書籍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又名:《申子》]

大體

1 大體:
夫一妻擅夫,眾婦皆亂;一臣專君,群臣皆蔽。故妒妻不難破家也,亂臣不難破國也。是以明君使其臣並進輻湊,莫得專君焉。

2 大體:
今人君之所以高為城郭,用謹門閭之閉者,為寇戎盜賊之至也。今夫弒君而取國者,非必逾城郭之險而犯門閭之閉也。蔽君之明,塞君之聽,奪之政而專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國矣。

3 大體:
今使烏獲、彭祖負千鈞之重,而懷琬琰之美,令孟賁、成荊帶干將之劍衛之,行乎幽道,則盜猶偷之矣。今人君之力,非賢乎烏獲、彭祖,而勇非賢乎孟賁、成荊也。其所守者,非恃琬琰之美、千金之重也,而欲勿失,其可得耶?

4 大體:
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號,臣如響。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詳;君操其柄,臣事其常。

5 大體:
為人君者,操契以責其名。名者,天地之綱,聖人之符。張天地之綱,用聖人之符,則萬物之情無所逃之矣。

6 大體:
故善為主者,倚於愚,立於不盈,設於不敢,藏於無事,竄端匿疏,示天下無為。是以近者親之,遠者懷之。示人有餘者人奪之,示人不足者人與之。剛者折,危者覆,動者搖,靜者安。

7 大體:
名自名1也,事自定也。是以有道者因2名而正之,隨事而定之也。

1. 名 : 或作「正」。《群書治要》
2. 因 : 或作「自」。《群書治要》

8 大體:
鼓不與於五音,而為五音主。有道者不為五官之事,而為治事之1主。君守2其道也,官知其事也。十言十當、百為百富者,人臣之事也,非人君之事也。

1. 事之 : 或作「」。《群書治要》
2. 守 : 或作「知」。《群書治要》

9 大體:
昔者堯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則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亂。是以聖人貴名之正也。

10 大體:
主處其大,臣處其細。以其名聽之,以其名視之,以其名命之。

11 大體:
鏡設精,無為而美惡自備;衡設平,無為而輕重自得。凡因之道,身與公無事,無事而天下自極也。

君臣

佚文

提到《佚文》的書籍
1 佚文: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意林二、太平御覽四百三十二、繹史一百十一

2 佚文:
百世有聖人猶隨踵,千里有賢人是比肩。意林二、繹史一百十一
百世有聖人,猶隨踵而生。太平御覽四百一
千里有賢人,是比肩而立。太平御覽四百二
千里有賢人,是比肩而立也。藝文類聚二十

3 佚文:
君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為桎梏。史記李斯傳上二世書、長短經是非

4 佚文:
天道無私,是以常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北堂書鈔一百四十九、藝文類聚一、太平御覽二、事類賦注一、繹史一百十一

5 佚文:
地道不作,是以常靜。常靜是以正方。舉事為之,乃有恒常之靜者,符信受令必行也。北堂書鈔一百五十七、天中記七、繹史一百十一

6 佚文:
君必有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稱輕重,所以一群臣也。北堂書鈔四十三、藝文類聚五十四、文選顏延年應詔讌曲水詩注、鄒陽上書吳王注、太平御覽六百三十八、繹史一百十一

7 佚文:
堯之治也,蓋明法察令而已。聖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說。黃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變,使民安樂其法者也。藝文類聚五十四、太平御覽六百三十八、說郛六譯子隨識、繹史一百十一

8 佚文:
君之所以尊者,令。令之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北堂書鈔四十五、藝文類聚五十四、繹史一百十一

9 佚文:
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然而俱王天下,何也?必當國富而粟多也。藝文類聚五十四、太平御覽六百三十八、繹史一百十一

10 佚文:
四海之內,六合之間,曰:奚貴?土,食之本也。太平御覽三十七、天中記七、繹史一百十一

11 佚文:
款言無成。史記太史公自序索隱、六書故二十五

12 佚文:
明君治國而晦,晦而行,行而止止。三寸之機1運而天下定,方寸之謀2正而天下治。故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北堂書鈔二十九、意林二、藝文類聚十九、太平御覽三百九十、六百二十四、天中記二十六、繹史一百十一

1. 機 : 或作「篋」。《意林二》「機」作「篋」。
2. 謀 : 或作「基」。《意林二》「謀」作「基」。

13 佚文:
上明見,人備之;其不明見,人惑之。其知見,人惑之;不知見,人匿之。其無欲見,人司之;其有欲見,人餌之。故曰:吾無從知之,惟無為可以規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14 佚文:
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隨女。而有知見也,人且匿女;而無知見也,人且意女。女有知也,人且臧女;女無知也,人且行女。故曰:惟無為可以規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15 佚文:
獨視者謂明,獨聽者謂聰。能獨斷者,故可以為天下主。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16 佚文:
失之數而求之信則疑矣。韓非子難三

17 佚文:
治不踰官,雖知不言。韓非子難三

全文檢索
申不害 中檢索:

高級檢索
多媒體項目
申不害

來源:阮廷焯《先秦諸子考佚》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顯示各種版本]

URN: ctp:shen-bu-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