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李虞》

電子圖書館
1 李虞:
信州李員外虞,嘗與秀才楊稜遊華山,窮搜巖谷。時李公未仕,及楊君俱有棲遁之志,每遇幽賞,即吟詠移時。俄至一小洞,巉高數尺,不三四步,甚高,路極平易。二人欲窮其跡,約行四五里,擬回又不可,且相勉而進。更二三里,稍明。少頃至洞口。時已申酉之際,川巖草樹,不似人間,亦有耕者。耕者覩二人頗有驚異。曰:「郎君何得到此。乃具言之。更二里餘。有佛堂,數人方飲茶次。李公等因往求宿。內一人曰:』須報洞主。」逡巡見有紫衣,乘小馬,從者四五,呵路而至,拜起甚雅,曰:「得到此何也。一人備述曰。此處偏陋,請至某居處。」遂同步而往,到一府署,多竹堂,屋坐甚潔,人吏數十。因自言曰:「某姓杜,名子華,逢亂避世,遇仙侶,居此已數百年矣。」因止宿,飲饌皆甚精豐。內有駞芈。其狀如牛。晝夜論語,因問朝廷之事。留連累日,各遺銀器數事,遣使者導之而返。曰:「此可隱逸,頗能住否。」二子色難。子華笑,執手而別,且請無漏於人。後楊君復往尋其洞穴,不可見矣。楊君改名儉,官至御史,謫番禺而卒。李公終亦流蕩,真仙靈境,非所實好,不可依名而往之也。後君子誡之哉。出《逸史》

URN: ctp:taiping-guangji/42/li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