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水母》 | 電子圖書館 |
1 | 水母: | 水母,廣州謂之水母。閩謂之鮀。癡駕反。其形乃渾然凝結一物,有淡紫色者,有白色者,大如覆帽。小者如盌。腸下有物如懸絮,俗謂之足,而無口眼。常有數十蝦寄腹下,咂食其涎。浮泛水上,捕者或遇之,即欻然而沒,乃是蝦有所見耳。《越絕書》云,海鏡蟹為腹,水母蝦為目。南中好食之,云性煖,治河魚之疾,然甚腥,須以草木灰點生油再三洗之,瑩淨如水精紫玉。肉厚可二寸。薄處亦寸餘。先煮椒桂或荳蔻。生薑縷切而煠之。或以五辣肉醋,或以蝦醋。如鱠食之。最宜蝦醋,亦物類相攝耳。水母本陰海凝結之物,食而煖補,其理未詳。出《嶺表錄異》 |
URN: ctp:taiping-guangji/465/shu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