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寒山子》 | 電子圖書館 |
1 | 寒山子: | 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曆中,隱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當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號寒山子。好為詩,每得一篇一句。輙題於樹間石上。有好事者,隨而錄之。凡三百餘首。多述山林幽隱之興,或譏諷時態,能警勵流俗。桐栢徵君徐靈府。序而集之,分為三卷,行於人間。十餘年忽不復見。咸通十二年,毘陵道士李褐,性褊急,好凌侮人。忽有貧士詣褐乞食,褐不之與,加以叱責。貧者唯唯而去。數日,有白馬從白衣者六七人詣褐,褐禮接之。因問褐曰:「頗相記乎。褐視其狀貌,乃前之貧士也。逡巡欲謝之,慚未發言。忽語褐曰:「子修道未知其門,而好凌人侮俗,何道可冀。子頗知有寒山子邪。答曰:「知。」曰:「即吾是矣。吾始謂汝可教,今不可也。修生之道,除嗜去欲,嗇神抱和,所以無累也;內抑其心,外檢其身,所以無過也;先人後己,知柔守謙,所以安身也;善推於人,不善歸諸身,所以積德也。功不在大。立之無怠,過不在大,去而不貳,所以積功也。然後內行充而外丹至。可以冀道於髣髴耳。子之三毒未剪,以冠簪為飾,可謂虎豹之鞟,而犬豕之質也。」出門乘馬而去,竟不復見。出《仙傳拾遺》 |
URN: ctp:taiping-guangji/55/hansha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