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阴长生》

电子图书馆
1 阴长生:
阴长生者,新野人也,汉皇后之亲属。少生富贵之门,而不好荣贵,唯专务道术。闻马鸣生得度世之道,乃寻求之,遂得相见,便执奴仆之役,亲运履之劳。鸣生不教其度世之法,但日夕别与之高谈,论当世之事,治农田之业。如此十馀年。长生不懈。

2 阴长生:
同时共事鸣生者十二人,皆悉归去,唯长生执礼弥肃。鸣生告之曰:“子真能得道矣。”乃将入青城山中,煮黄土为金以示之。立坛西面,乃以《太清神丹经》授之,鸣生别去。长生乃归,合之丹成,服半剂。不尽云笈七签卷一○六引阴真君传无尽字。即升天。乃大作黄金十数万斤,以布惠天下贫乏,不问识与不识者。

3 阴长生:
周行天下,与妻子相随,一门皆寿而不老。在民间三百馀年。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著书九篇,云:“上古仙者多矣,不可尽论,但汉兴以来,得仙者四十五人,连余为六矣。二十人尸解。馀并白日升天。《抱朴子》曰:“洪闻谚书有之曰:‘子不夜行,则安知道上有夜行人。今不得仙者,亦安知天下山林间不有学道得仙者。阴君已服神药,未尽升天,然方以类聚,同声相应,便自与仙人相集。寻索闻见,故知此近世诸仙人数耳。而俗民谓为不然,以己所不闻,则谓无有,不亦悲哉。夫草泽间士,以隐逸得志,以经籍自娱,不耀文采,不扬声名,不修求进,不营闻达,人犹不能识之,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阙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4 阴长生:
阴君自叙云:“汉延光元年,新野山北子,受仙君神丹要诀。道成去世,付之名山,如有得者,列为真人,行乎去来。何为俗闻。不死之要,道在神丹。行气导引。俛仰屈伸。服食草木,可得延年,不能度世,以至乎仙。子欲闻道,此是要言。积学所致,无为合神,上士为之,勉力加勤,下愚大笑,以为不然,能知神丹。久视长安。”

5 阴长生:
于是阴君裂黄素,写《丹经》一通,封一文石之函,置嵩高山。一通黄栌之简,漆书之,封以青玉之函,置太华山。一通黄金之简,刻而书之,封以白银之函,置蜀绥山。一封缣书,合为十篇,付弟子,使世世当有所传付。

6 阴长生:
又著诗三篇,以示将来。其一曰:“惟余之先,佐命唐虞,爰逮汉世。紫艾重纡。余余字原阙。据明钞本补。独好道,而为匹夫,高尚素志,不仕王侯。贪生得生,亦又何求。超迹苍霄,乘龙驾浮。青要要字原阙,据明钞本补。清黄晟刻本,青要作清风。承翼。与我为讐。入火不灼,蹈波不濡。逍遥太极。何虑何忧,傲戏仙都。顾愍群愚。年命之逝,如彼川流,奄忽未几,泥土为俦,奔驰索死,不肯暂休。”

7 阴长生:
其二章曰。余余字原阙。据明钞本补。之圣师,体道之真,升降变化,乔。松为隣。唯余同学,十有二人,寒苦求道,历二十年,中多怠堕,志行不坚,痛乎诸子,命也自天,天不妄授,道必归贤。身没幽壤,何时可还。嗟尔将来,勤加精研,勿为流俗,富贵所牵。神道一成,升彼九天,寿同三光,何但亿千。”

8 阴长生:
其三章曰:“惟余束发,少好道德,弃家随师,东西南北,委放五浊。明钞本委作悉,浊作经。避世自匿。三十馀年。名山之侧,寒不遑衣,饥不暇食,思不敢归,劳不敢息。奉事圣师,承欢悦色,面垢足胝,乃见褒饰。褒饰二字原阙。据明钞本补。遂受要诀,恩深不测。妻子延年,咸享无极。黄白已成,货财千亿,使役鬼神,玉女侍侧。今得度世,神丹之力。”

9 阴长生:
阴君处民间百七十年,色如女子,白日升天而去。出《神仙传》

URN: ctp:taiping-guangji/8/yincha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