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 職官部二十六

《職官部二十六》

電子圖書館

敘卿

電子圖書館
1 敘卿:
韋昭《辨釋名》曰:卿,慶也。言萬國皆慶賴之也。

2 敘卿:
《帝王世紀》曰:九卿者,所以參三公也。

3 敘卿:
《白虎通》曰:卿,章也,善明理也。

4 敘卿:
韋昭《辨釋名》曰:漢置十二卿:一曰太常,二曰太仆,三曰太衛尉,四曰光祿,五曰宗正,六曰執金吾,七曰大司農,八曰少府,九曰大鴻臚,十曰廷尉,十一曰大長秋,十二曰將作大匠。辨云:漢正卿九:一曰太常,二曰光祿勛,三曰衛尉,四曰太仆,五曰廷尉,六曰鴻臚,七曰宗正,八曰司農,九曰少府,是為九卿。

5 敘卿:
《通典》曰:后漢九卿而分屬三司:太常、光祿勛、衛尉,三卿并太常所部;太仆卿、廷尉、大鴻臚,三卿并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并司空所部。

6 敘卿:
《尚書·周官》曰:六卿分職,各帥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六卿各帥其屬官,大夫止治其所分之職,倡導九州牧伯,為政大成兆民之性命。

7 敘卿:
《漢官儀》曰:卿,中秩二千石,綬青,地桃花,三采。
又曰:衣裳:公侯華蟲,卿大夫藻火。

8 敘卿:
《左傳》曰:齊侯使敬仲為卿。辭曰:「羈旅之臣,幸若獲宥,宥赤。及於寬政,赦其不閑於教訓而免於罪戾,弛於負擔,君之惠也,所獲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請以死告。」以死為誓。
又曰:卿非君命不越境。
又曰:晉蒐于被廬。命趙衰為卿,讓於先軫。杜預曰:先軫,晉下軍之佐原軫。

9 敘卿:
《周禮》曰:朝士掌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樹棘以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赤心三刺。

10 敘卿:
《春秋漢含孳》曰:故三公象五岳,九卿法河海。三公在天法三臺,九卿法北斗。

11 敘卿:
《國語》曰:晉悼公使張老為卿,辭曰:「臣不如魏絳。夫絳之智能治大官,其仁可以利公室。若在卿位,外內必平。」

12 敘卿:
《漢官》曰:司馬安巧宦,四至九卿。

13 敘卿:
謝承《後漢書》曰:李淑諫更始曰:「夫三公,上應臺宿;九卿,下括河內。」

14 敘卿:
《梁書》曰:武帝天監七年,以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司農為司農卿,三卿是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為少府卿,加置太仆卿,三卿是為夏卿。以衛尉為衛尉卿,廷尉為廷尉卿,將作大匠為大匠卿,三卿是為秋卿。以光祿勛為光祿卿,大鴻臚為鴻臚卿,都水使者為大舟卿,三卿是為冬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

15 敘卿:
《北齊書》曰:以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仆、大理、鴻臚、司農、太府、是為九寺。

16 敘卿:
《莊子》曰:楚昭王迎屠羊說,以珪之位。馬彪曰:諸侯三卿皆執珪。

17 敘卿:
《說苑》曰:秦繆公使賈人載鹽於衛,賈人買百里奚,使將車至秦。繆公觀鹽,見百里奚牛肥,公問之,對曰:「臣牛食之以時,使之不暴,是以肥也。」公知其君子,以為上卿。
又曰:九卿者,不失四時,通於溝渠,補堤防,種樹木,美五穀。如是舉以為九卿之事,常在於德。
又曰:齊桓公使管仲治國,對曰:「賤不能臨貴。」桓公以為上卿而國不治。對曰:「貧不能使富。」桓公賜之齊市租一年而國不治。桓公曰:「何故?」對曰:「疏不能成近。」桓公立以為仲父,國大安。孔子曰:「管仲之貴,不得此權者,亦不能使其君面南而伯矣。」

太常卿

電子圖書館
1 太常卿:
《六典》曰:太常卿之職,掌邦國禮樂、郊廟、社稷之事,以八署分而理焉。一曰郊社,二曰太廟,三曰諸陵,四曰太極,五曰鼓吹,六曰大醫,七曰太卜,八曰廩犧,總其屬,行其政令。

2 太常卿:
《尚書·堯典》曰:伯夷,汝作秩宗,典朕三禮。

3 太常卿:
《周禮·春官》曰:大宗伯一人,掌天地、神祗、人鬼之禮。

4 太常卿:
《史記》曰:高祖滅秦,登尊號,群臣飲酒爭功,醉或怨妄呼,拔劍擊柱,上患之。於是,叔孫通進說。遂為綿蕝子悅切。野外,習之月餘,通曰:「可試觀。」上使行禮。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次奉賀。莫不震恐肅敬。諸侯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御史執法與不儀者趣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喧嘩失禮者。於是高祖曰:「吾今日乃知為皇帝之貴也。」拜通太常,賜金五百斤。通因進言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共為儀,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賜諸生。諸生曰:「叔孫生聖人也,知當世務。」

5 太常卿:
《漢書》曰:太常,古官云:伯夷秩宗,典三禮,欲令國家盛大,社稷常存,故稱太常。
又曰:奉常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六年更名太常。
又曰:杜業有才能,選為太常,數言得失,不事權貴。
又曰:宣帝地節四年,任官為太常,坐盜茂陵園中物,免。
又曰:武帝元鼎四年,酂侯蕭壽成為太常,坐犧牲不如令,論。
又曰:孝武帝元朔元年,孔臧為太常,坐南陵橋壞,衣冠道絕,免。

6 太常卿:
《東觀漢記》曰:周澤少修高節,耿介特立,好學問,治《嚴氏春秋》,門徒數百人。隱居山野,不汲汲於時俗。拜太常,果敢,數有直言,朝廷嘉其清廉。

7 太常卿:
《後漢書》曰:桓榮拜太常。榮初遭倉卒,與族人桓元卿同饑厄,而榮講誦不息。元卿嗤榮曰:「但自苦氣力,何時復施用乎?」榮笑不應。及為太常,元卿嘆曰:「我農家子,豈意學之為利乃若是哉!」乘輿嘗幸太常府,令榮坐,東西設几杖,會百官驃騎將軍東平王蒼以下及榮門生數百人,天子親自執業。既罷,悉以太官供具賜太常家。其恩禮若此。
又曰:桓榮及子郁,皆為太常。初,榮受學章句,減其煩辭;后郁又刪之。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
又曰:靈帝欲以羊續為太尉。時拜三公者,皆輸束園禮錢十萬,令中使督之,名為「左騶」。騶,騎士也。其所之往,輒迎致禮敬,厚加贈賂。續乃坐使人於單席,舉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資,惟斯而已。」左騶白之,帝不悅,以此故不登位。而征為太常。
又曰:楊賜以病罷,居無何,拜太常,詔賜御府衣一襲,衣單服具曰襲。所服冠、幘、綬、玉壺、革帶,金錯鉤佩。金錯,以金間錯其文。

8 太常卿:
《續後漢書》曰:張奐字然明,拜太常卿。奐有清節,可否之間,強御不敢奪也。賅覽群籍,古今詳備。

9 太常卿:
又《百官志》曰:太常卿,每祭祀先奏禮儀;及行事,則贊天子。大射、養老、喪,皆奏其禮儀。秩比中二千石。

10 太常卿:
華嶠《後漢書》曰:劉愷為太常,論議常弘正大義,諸儒為之語曰:「難經伉伉劉太常。」

11 太常卿:
《魏志》曰:和洽字士陽,汝南西平人。轉為太常,清貧守約,至賣田宅以自給。明帝聞之,加賜穀帛。
又曰:常林從光祿勛為太常,晉宣王以林鄉邑耆老,每為之拜,或謂林曰:「司馬公貴重,君宜止止之。」林曰:「司馬公自欲敦長幼之序,以為後生之法,貴非吾之所制也。」言者慚而蹜蹜。
又曰:邢颙字子升,時人稱「德行堂堂邢子升」,文帝以為太常。

12 太常卿:
《晉書》曰:鄭默字思元,遷太常。山濤欲舉一親為博士,見默語曰:「卿尹翁歸,令吾不敢復言。」謂其柔而能整也。
又曰:張華為太常。以太廟屋棟折,免官。

13 太常卿:
臧榮緒《晉書》曰:咸熙五年詔曰:「華表字偉容,清賢履道,內貞外順,歷位忠恪,言行不玷。其以表為太常卿。」

14 太常卿:
《晉起居注》曰:安帝三年,太常臨川王寶啟:「府舍窄狹,不足移家,母鍾年高,違離靡寧,乞還第攝事。」詔聽之。

15 太常卿:
《晉中興書》曰:蔡謨字道明,拜太常,咸康四年,臨軒,門下奏非祭祀宴饗則無設樂,謨奏宜有金石,顯宗納焉。臨軒作樂,自此始也。
又曰:建元元年詔曰:太常職典天地,兼掌宗廟,其為任也,謂重矣。是以古今選建,未嘗不妙簡時望,兼之儒雅。會稽王叔履尚清虛,志道無倦,優游風議,朕所咨仰。其以王領太常,本官如故。「
又曰:賀循字彥先,為散騎常侍。元帝以賀循為太常,而散騎常侍如故。循以九卿舊不如官,惟拜太常而已。中宗踐祚,下令曰:「循冰清玉潔,行為俗表,加以位處上卿,服物蓋身而已,屋裁庇風雨。孤常造廬,特以為難其賜六尺床、席、褥并錢二十萬,以表至德。」

16 太常卿:
《齊書》曰:張瑰以雍州刺史拜太常,自謂閑職。武帝曰:「卿輩未富貴,謂人不與,既富貴,復欲委去之。」瑰曰:「陛下,御臣等若養馬,無事就閑廄,有事復牽來。」帝猶怒,遂以為散騎常侍。

17 太常卿:
《北齊書》曰:趙彥深五歲,母傅氏謂之曰:「家貧兒小,何以能濟?」彥深泣而立曰:「若天哀矜,兒大當仰天報。」傅感其意,對之流涕。及彥深拜太常卿,還,不脫朝服,先入見母,跪陳幼小孤露,蒙訓得至于此,母子相泣久之,然後改服。

18 太常卿:
《後周書》曰:長孫紹遠為太常,廣召工人制樂器,土木絲竹,各得其宜。惟黃鍾不調,紹遠每以為意。常因退朝,經韓使君佛寺前過,浮圖三層之上,有鳴鐸焉。忽聞其音,雅合宮調,取而配奏,方始克諧。
又曰:斛斯征遷太常卿。自魏孝武西遷,雅樂廢缺,征博采遺逸,稽諸典故,創新改舊方,始備焉。又樂有錞音淳。于者,近代絕無此器,或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識。征見之曰:「此錞于也。」眾弗之言。征遂依干寶《周禮注》以芒茼捋之,其聲極振,眾乃嘆服。征乃取以合樂焉。
又曰:建六官,置大宗伯卿一人,掌邦禮以佐皇帝,和邦國,是為春官。

19 太常卿:
《唐書》曰:趙宗儒,長慶初為太常。有《師子樂》,備五色之方,非會朝聘享不作。幼君荒誕,伶官縱肆,中人掌教坊者移牒取之。宗宰相,以宗儒懦怯不任事,改太子少師。
又曰:崔邠拜太常卿。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閱《四部樂》於官署,觀者縱焉。邠自私第去帽親導母輿,公卿避之。又曰:文宗以樂府之音,鄭、衛太甚,欲聞古樂,命王涯詢於舊工,取開元時重按之,名曰《云韶樂》。樂曲成,涯與太常丞李廊、少府監庾丞憲押樂工,獻於黎園亭。帝按之於會昌殿,上悅,賜涯等錦彩。
又曰:竇誕為太常,奏用音聲博士,皆為太樂鼓吹。官僚於后彈胡琵琶,胡人白胡達、竹伯夷積勞計考,并至太官。至是以聲伎入流品者,蓋以百數。

20 太常卿:
應劭《漢官》曰:北海周澤為太常,恒齋,其妻憐其年老瘦弱,窺內問之,澤大怒,以為干齋。掾吏扣頭爭之,不聽,遂收送詔獄,并自劾。論者非其激發,諺曰:「居代不諧為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既作事,復低迷。」

21 太常卿:
《漢官典職》曰:惠帝改太常為奉常,景帝復為太常,蓋周官宗伯也。

22 太常卿:
《漢官解詁》曰:太常,社稷、郊祀,事重職尊,故在九卿之首。

23 太常卿:
衛宏曰:太常主導贊助祭,皆平冕,七旒,玄上纁下,華蟲七章,漢陵屬三輔,太常月一行。

24 太常卿:
《漢書》注顏師古曰:「太常者,王之旌也,畫日月焉。王有大事,則建以行,禮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后改曰太,尊大之義也。」

25 太常卿:
《齊職儀》曰:太常卿一人,品第三,秩中二千石,銀章、青綬、進賢兩梁冠,絳朝服,佩水蒼玉。王朗云:「西京太常行陵,赤車千乘。」

26 太常卿:
《益部耆舊傳》曰:趙典字仲經,為太常,雖身處上卿而布被瓦器。

27 太常卿:
梁·陸陲《為光祿讓太常表》曰:昔者楚德方盛,叔敖濯衣;漢道克昌,王陽結綬。故拜命無辭,受爵不讓。況宗卿清重,歷選所難,漢晉已降,莫非素、范,辭爵則桓郁、張奮,讓封則丁鴻、劉愷。潘尼音夷之文雅純深,華表之從容退默。自此迄茲,風流繼軌,以臣況之,曾無等級。

28 太常卿:
陳·沈烱《為周弘正讓太常表》曰:臣聞玉舄雕楹,不取材於蟠木;丹朱繡黼,豈襲冕於薜蘿。何則?適用各有其宜,朝野不可一指。叔孫之野外定禮,倍資典實;刁協之躬為唱引,豈易其儀?倘九賓闕相,對禪失儀,責以司存,云誰之咎?況南史執簡,轉見違才,君舉必書,尤難妄冒。

URN: ctp:taiping-yulan/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