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時序部十三》 | Library Resources |
《立冬》 | Library Resources |
1 | 立冬: | 《禮記·月令》曰:孟冬之月,是月也,以立冬先三日,太史謁於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齊。立冬之日,親率公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 |
2 | 立冬: | 《左傳》曰:仲尼問,郯子曰:「丹鳥氏司閉者也。」以立秋來,立冬去。 |
3 | 立冬: | 《易說》曰:乾,西北也,主立冬。 |
4 | 立冬: | 《易通卦驗》曰:立冬,不周風至,水始冰,薺麥生,燕雀入水為蛤。 |
5 | 立冬: | 京房《易占》曰:立冬乾王,不周風用事,人君當興邊兵,治城郭,行刑決罪。 |
6 | 立冬: | 《三禮義宗》曰:十月立冬為節者,冬,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為節名。小雪為中者,氣敘轉寒,雨變成雪,故以小雪為中。 |
7 | 立冬: | 《後漢書續禮儀志》曰:立冬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皂,迎氣于北郊。 |
8 | 立冬: | 《家語》曰:魚游於水,鳥游於雲,故立冬則燕雀入於海化為蛤。 |
9 | 立冬: | 《符瑞圖》曰:八風,循通八方之風,應時而至也。立冬,北方廣莫風至。一名寒風。 |
10 | 立冬: | 《周書·時訓》曰:立冬十月節,水始冰;水若不冰,即陰之有負,國用匱乏。地始凍;地若不凍,即災咎之征。野雞化蜃;若不為蜃,即時多淫婦。 |
11 | 立冬: | 《五行休王論》云:立冬、乾王、坎相、艮胎、震沒、巽死、離囚、坤廢、兌休。 |
《冬至》 | Library Resources |
1 | 冬至: | 《周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謂夏至日,冬至日也。 |
2 | 冬至: | 《尚書》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安國注曰:日短,冬至日也。星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見,以正冬之三節也。 |
3 | 冬至: | 《禮記》曰:仲冬之月,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爭者,陰方盛,陽欲起也。君子齋戒,處必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 |
4 | 冬至: |
《周禮》曰:冬至,日在牽牛,景長一丈三尺。夏至,日在東井,景長尺有五寸。 又曰:薙氏去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繩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若欲其化也,則以水火變之。謂以火燒其所芟薙之草,已而水之,則其士亦和美矣。《月令》:季夏乃燒薙行水利殺草,如以熱湯,是其一時著之。 |
5 | 冬至: | 又曰《司徒職》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樹也。景尺有五寸者,南載日下萬五千里,地輿星辰四游升降于三萬里之中,是以半之得地之中也。畿方千里,取象于日一寸方正樹,樹木溝上,所以表助阻固也。鄭司農云:土圭之長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適與土圭等,謂之地中。今潁川陽城地為然。 |
6 | 冬至: | 《春秋左傳》曰: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周正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曰南極。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視朔,親告朔也。觀臺,臺上攝屋,可以遠觀者也。朔旦冬至,歷數之所始,治歷者因之,則可以明其術數,審別陰陽,敘事訓民。魯君不能常修此禮,故善公之得禮。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啟,立夏立夏。閉,立秋立冬。雲物,氣色災變也。《傳》重申周典,不言公者,曰官掌其職。為備故也。素察妖祥,逆為之備。 |
7 | 冬至: |
《易通卦驗》曰:冬至之日,見雲送迎從下向,來歲美,人民和,不疾疫;無雲送迎,德薄,歲惡。故其雲赤者旱,黑者水,白者為兵,黃者有土功,諸從日氣送迎其征也。 又曰:冬至始,人主致八能之士,或調黃鍾,或調六律,或調五行,或調律歷,或調陰陽,或調正德。鄭玄注曰:致八能之士者,言選於人眾之中,取習曉者,使之調為諧,調和之意也。 又曰:冬至始,人主與群臣左右從樂五日,天下之眾,亦家家從樂五日,以迎日至之禮。鄭玄注曰:從者,就也。冬至君臣俱就大司樂之宮,臨其肆樂,祭天圜丘之樂,以為祭事莫大於此。 又曰:冬至成天文。鄭玄注云:天文謂之三光,運照行天下,冬至而數訖。於是時也,祭而成之,所以報也。 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樹八尺表,日中視其晷如度者,歲美,人和順;晷不如度者,歲惡,晷入則水,晷退則旱,進二寸則月食,進尺則日食。進,謂長於度也。 |
8 | 冬至: | 京房《易妖占》曰:冬至繕宮殿,封倉庫。 |
9 | 冬至: | 《易說》曰:坎,北方也,主冬至。 |
10 | 冬至: | 《尚書考靈曜》曰:冬至日則五星俱起,牽牛日月若懸璧,五星若編珠。 |
11 | 冬至: | 《孝經說》曰:斗指子為冬至。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為至。 |
12 | 冬至: |
《孝經援神契》曰:冬至陽氣動。 又曰:冬至日在外衡。 |
13 | 冬至: |
《三禮義宗》曰:十一月大雪為節者,形于小雪為大雪,時雪轉甚,故以大雪名節。冬至中者,亦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 又曰:冬至日祭天于圓丘,玉用蒼璧,牲同玉色,樂用夾鐘,為宮樂,作六變。 |
14 | 冬至: | 《五經通義》曰:冬至寢兵鼓,商旅不行,君不聽政事。曰冬至陽氣萌,陰陽交精,始成萬物,氣微在下,不可動泄。王者承天理,故率天下靜而不擾也。 |
15 | 冬至: |
《史記》曰:冬至短極,縣土灰,孟康曰:先冬至三日,懸土灰于衡兩端輕重適均,冬至日陽氣至則灰重,夏至日陰氣至則土重。晉灼曰:蔡邕律歷記候鐘律權上土灰,冬至陽氣應,黃鐘通,土灰輕而衡仰,夏至陰氣應,蕤賓通,土灰重而衡低,進退先後五日之中。灰動,麋解角,蘭根出,泉水踴。晷以知日至,要訣晷景。 又曰:凡候歲美惡,候謂歲始,或冬至日產氣始萌,臘明日,人眾率歲壹會飲食,發陽氣,故曰初歲。 又曰:黃帝得寶鼎宛朐,問于臾區。對曰:「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已酉朔旦冬至,得天子紀終而復始。」於是黃帝迎日推策,後率世歲復朔旦冬至。 |
16 | 冬至: |
《漢書》曰:宦者淳于陵渠覆太初歷,晦朔望最密,五星如連珠。應劭注云: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朝冬至,七曜皆會牽牛。 又曰: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消,故不賀。 |
17 | 冬至: | 司馬彪《續漢書》曰:天子常以冬夏至日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陳八音,聽樂均,度晷景,候鍾律,權土炭,效陰陽也。 |
18 | 冬至: | 《續漢書禮儀志》曰: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絕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衣皂,聽事之日,百官皆衣絳。 |
19 | 冬至: | 《後漢書》曰:傅賢,字仲舒,遷廷尉,每冬至斷獄,遲回流涕。 |
20 | 冬至: | 《魏志》曰:魏之帝黃初元年,冬至日,黃雀集于文昌殿前。見曹植表。左思《魏都賦》云:翩翩黃雀,銜書來誶。綦母氏云:黃鳥銜書具吾臺。 |
21 | 冬至: | 后魏崔浩《女儀》曰:近古婦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襪於姑舅,踐長至之義也。 |
22 | 冬至: | 《晉書》曰:周嵩母李氏,嘗冬至飲酒,舉觴賜三子曰:「吾本渡江托足無所,不謂爾等并貴,列吾目前,吾復何憂?」嵩起曰:「恐不如尊旨。伯仁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闇,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抗直,亦不容於世。唯阿奴碌碌,當在阿母目下耳。」阿奴,謨小字也。后果如其言。 |
23 | 冬至: |
沈約《宋書》曰: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因小會,其儀亞于歲朝也。 又曰:冬至朝賀享祀,皆如元日之儀。又進履襪,崔骃《襪銘》有建子之月,助養元氣之事。后魏北京司徒崔《女儀》云,近古婦人常以冬至日進襪履于舅姑,皆其事也。襪亦作襪,并亡伐反。作赤豆粥。《荊楚記》云: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死,為人厲,畏赤豆,故作粥禳之。 |
24 | 冬至: | 《南史》曰:梁傅歧為始新令,有囚當死,會冬至,歧乃放其還家,獄曹掾固爭曰:「古者有此,今不可行。」歧曰:「其若負信,縣令當坐。」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嘆異,遽以狀聞。 |
25 | 冬至: | 《梁書》曰:席闡出為東陽太守,在郡有能名,冬至悉放獄中囚,依期而至。 |
26 | 冬至: | 《齊書》曰:厙狄伏連,冬至之日親表稱賀,其妻為設豆餅。伏連問此豆何因而得。妻對曰:「於馬豆中分減。」伏連大怒。 |
27 | 冬至: | 《唐玄宗實錄》曰:上御含元殿受朝。太史奏曰:「朔日至,歷數之元,嘉辰之會。按《樂計圖征》云:『朔日冬至,聖主厚祚。』又按《春秋感精符》云:『冬至陰云祁寒有云迎日者,來歲大美。』此并聖德光被,上感天心,請付有司,以彰嘉瑞。」從之。 |
28 | 冬至: | 《荊楚歲時記》曰:十一月冬至日,作赤豆粥。 |
29 | 冬至: | 《洽聞記》曰:赤土國,直崖州南渡海,經雞籠島。冬至之日影在北,夏至之日影在南,開戶皆向北。 |
30 | 冬至: | 《西域諸國志》曰:天竺國以十一月六日為冬至,冬至則麥秀。 |
31 | 冬至: | 《管子》曰:以冬至之日始,數四十六日,冬盡春始,教民鉆燧,謹灶泄,所以壽人也。 |
32 | 冬至: |
《淮南子》曰:冬至之日,北宮御女黑色,衣黑采,擊磬石。水王北方,故處北宮也。其兵鎩,其畜彘。鍛者即內象彘。彘,水畜。 又曰:陽氣為火,陰氣為水,水勝故夏至濕,火勝故冬至燥。燥故炭輕。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鵲始巢。八尺之臬,日中而景丈三尺。 |
33 | 冬至: | 又曰《天文》曰:冬至日,數來歲正月朔日,滿五十者民食足,不滿五十者減一升。余日,日益一升,其為歲伺也。伺,候也。 |
34 | 冬至: |
《呂氏春秋》曰:冬至後五旬七日,菖蒲生,百草之先生也。於是始耕。高誘注曰:菖蒲,水草也。 又曰:冬至日行遠道,周四極,命之曰玄明天。 又曰:仲冬命之曰暢月。陽氣在上,人民空閑,無所事作,故曰暢月。 |
35 | 冬至: |
《太玄經》曰:冬至及夜半以後者,近玄之象也。進而未極,往而未至,虛而未滿,故謂之近玄也。玄以子午為晝夜分,冬至以前癸亥之日出,玄道好謙,夜半以后,大道始邁,雖進未及,雖往未至,猶在沖虛而未盈滿也。是為近玄則休也。《釋文》曰:冬至斗指子,夜半加午者也。 又曰:調律者度竹為管,蘆莩為灰,列之九間之中,漠然無動,寂然無聲,微風不起,纖塵不形,冬至夜半,黃鍾以應。 |
36 | 冬至: |
《白虎通》曰:冬至,廣莫風冬至,斷其大辟,行刑獄也。 又曰: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又曰:冬至陽始起,反大寒,何也?陰氣推而上,故大寒。 |
37 | 冬至: | 《玉燭寶典》云: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極,南影極長。陰陽日月,萬物之始,律當黃鍾,其管最長,故有履長之賀。 |
38 | 冬至: | 《神農書》曰:冬至陰陽合精,天地交讓,天為不溫,地為不凍,君為不朝,百官為不親事。不可出游,必有憂悔。 |
39 | 冬至: | 《符瑞圖》曰:冬至,東北方融風至。一名焱風。 |
40 | 冬至: |
崔寔《四民月令》曰:冬至之日,薦黍羔,先薦玄冥,以及祖禰,其進酒尊老,及謁賀君師耆老,如正旦。 又曰:先后冬至各五日,買白犬養之,以供祖禰。 |
41 | 冬至: | 《周書時訓》曰:大雪之日,鹖鳥猶鳴者,國有訛言;虎不交,將帥不和;荔挺不出,卿士專權。冬至之日,蚯蚓不結,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不藏;水泉不動,陰不承陽。 |
42 | 冬至: | 《歷義疏》曰:大雪十一月節,月之初氣也,言太陰之氣以大,水凝為雪,故曰大雪。冬至十一月之中氣也,言冬至者,極也,太陰之氣上干於陽,太陽之氣下極於地,寒氣已極,故曰冬至。氣當易之,是以王者閉門閭,商旅不行,以其陽氣乘踴,君壽益長,是以冬賀也。亦以日之行天,至於巽維東南角,極之於此,故曰冬至。 |
43 | 冬至: | 顏師古《匡謬正俗》曰:鄭氏《箋》云:「鵲之作巢,冬至加功,至春乃成。」此言始起冬至,加功力為巢,蓋直言耳。而劉昌宗、周讀等,音加為架,名從以構為義,則不應云架功也。 |
44 | 冬至: | 《黃帝針灸經》云:冬至日,風從南來者,名為虛賊,傷人也。 |
45 | 冬至: | 《周角書》曰:候赦法,冬至后,盡丁巳之日,有風從已上來,滿三日以上,必有大赦。 |
46 | 冬至: |
《養生要集》曰:南陽張平子云:冬至陽氣歸內,腹中熱,物入胃易消化。 又曰:通歷數家算法推考,其紀從上古天元來,訖十一月甲子夜半朔冬至,日月若連璧。 |
47 | 冬至: | 魏武帝《明罰令》曰: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 |
48 | 冬至: | 晉潘尼《長至詩》曰:渾儀賦四氣,玉衡運招搖,靈晷修期夕,日南始今朝。 |
49 | 冬至: | 宋鮑照《冬至詩》曰:景移風度改,日至晷遷換。眇眇負霜鶴,皎皎帶雲雁。長河夜闌干,層冰如玉岸。哀哀故老容,慘慘愁歲暮。 |
50 | 冬至: | 陳新涂妻李氏《冬至詩》曰:靈象尋數回,四氣憑時散。陰律鼓微陽,大明將啟旦。感興時來多,心隨逝花難。式宴集中堂,嘉賓盈朝館。 |
51 | 冬至: | 魏曹植《冬至獻襪履頌表》曰:伏見舊儀:國家冬至獻履貢襪,所以迎福踐長,先臣或為之頌。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慶。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匯昭蘇。亞歲迎祥,履長納慶。不勝感節,情系帷幄,拜表奉賀,并獻紋履七量,襪若干副。上獻以聞,謹獻。 |
URN: ctp:taiping-yulan/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