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 人事部三十一

《人事部三十一》

電子圖書館

言語

電子圖書館
1 言語:
《說文》曰:直言曰言,語議曰語。

2 言語:
《釋名》曰: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語,敘也,敘己所欲說述也。

3 言語:
《易·系辭》曰: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又曰: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又曰:君子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又曰: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4 言語:
《尚書·益稷》曰:帝曰:「來,禹!汝亦昌言。」咎繇謀九德,故呼禹使亦陳昌言也。

5 言語:
又《無逸》曰:其在高宗,時舊勞於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諒暗,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

6 言語:
又《秦誓》曰: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7 言語:
《毛詩·雨無正》曰: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箋云:巧,猶善也。謂以事類風切,如水之流急,忽然而過之,故不悖逆,使身居安休如之也,亂世之言順而為上也。

8 言語:
又《小弁》曰:君子毋易由言,耳屬於垣。箋云:猶用也,王母輕用讒人之言,將有屬耳,于垣壁聽也。

9 言語:
又《巧言》曰: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10 言語:
又《都人士》曰: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11 言語:
又《蕩之什》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12 言語:
《禮記·玉藻》曰: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13 言語:
又《少儀》曰:言語之美,穆穆皇皇。

14 言語:
又《中庸》曰: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君子言顧行,行顧言也。

15 言語:
又《表記》曰:天下無道,則言有枝葉。
又曰:子曰:「事君,大言入則望大利,小言入則望小利,大言可以立大事,小言可以立小事。立,謂君受。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

16 言語:
又《緇衣》曰: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游,浮也,不可用之浮也。可行也,不可言也,君子弗言也。可言也,不可行也,君子弗行也。則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也。」

17 言語:
《左傳·僖中》曰:介子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矣,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18 言語:
又《襄二十五年》曰:仲尼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足,猶成也。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19 言語:
《左傳·昭公》曰:晉叔向適鄭,鬷蔑惡,欲觀叔向,從收器者立於堂下。一言而善。叔向聞之曰:「必鬷明也。」

20 言語:
又《定上》曰:鄭子太叔卒,晉趙簡子為臨,甚哀,曰:「黃父之會,賈逵解曰:黃父會在昭五年。夫子語我九言,曰:無始亂,無為亂始。無怙富,無恃寵,無違同,無傲禮,無驕能,無復怒,無謀非德,無犯非義。」

21 言語:
又《哀上》曰:吳舍衛侯。衛侯歸,效夷言。子之尚幼,曰:「君必不免,其死於夷乎!執焉,而又說其言,從之固矣。」

22 言語:
《論語》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又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又曰: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又曰:言語:宰我,子貢。
又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又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又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又曰:可與之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又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又曰:子曰:「予欲無言。」疾時利口多言無賢也。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3 言語:
《孝經》曰: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

24 言語:
《家語》曰:仲孫何忌問於顏回曰:「仁者一言而必有益於仁,知者可得仁乎?」顏回曰:「一言而有益於知,莫若蒙;一言而有益於仁,莫如恕。」
又曰:顏回問孔子曰:「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子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又曰:孔子北游登農山,子路、子貢、顏回侍側。孔子四望,喟然嘆曰:「二三子各言爾志。」子路進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振于天,旌旗紛紛下蟠於地,由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馘,使二子者從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貢復進曰:「賜愿使齊楚合戰,兩壘相當,旗鼓相望,埃塵連接,挺刃交兵,賜縞衣白冠,陳說其間,推論利害,使二國釋患,惟賜能之,使夫二子者從我焉。」夫子曰:「辯哉。」回曰:「愿得明王聖主而相之,敷其五教,導以禮樂,使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鑄劍戟為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載無斗戰之患,使由無所施其勇,賜無所用其辯。」孔子曰:「美哉,德之大也!」

25 言語:
《史記》曰: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之非也;博辯弘大而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無以有己也。』」《家語》同。
又曰:沛公至灞上,召秦父老曰:「秦苛法:誹謗者族,偶語棄市。」

26 言語:
《漢書》曰:漢王與項羽臨廣武間而語。
又曰:太尉周勃迎代王,請間,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無私。」
又曰:石建奏事於上前,即有可言,屏人乃言極切。至庭見,如不能言。上以是親而禮之。
又曰:袁盎求見丞相申屠嘉,良久乃見。因跪曰:「愿請間。」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與長史掾議之,吾且奏之;則私,吾不受私語。」盎即起。

27 言語:
《東觀漢記》曰:馬援謂官屬曰:「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為郡掾吏,守墳墓,鄉曲稱善人,斯可矣。當吾在浪泊、里間,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熏蒸,仰視烏鳶跕跕墮水中,臥念少游平生時語,何可得也。」

28 言語:
《蜀志》曰:龐統字士玄,襄陽人。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人倫鑒,統弱冠往見徽,徽采桑樹上,統桑下共語,自晝達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顯名。

29 言語:
《晉書》曰:武帝問孫皓曰:「聞南人好汝語,頗為不?」皓因舉觴奉帝而言曰:「昔為汝國鄰,今為汝國臣。勸汝一杯酒,愿汝壽萬春。」帝悔之。

30 言語:
沈約《宋書》曰:謝莊,孝建玄年遷左衛將軍。初,世祖嘗賜莊寶劍,莊以與豫州刺史魯爽別。後叛,世祖因宴集,問劍所在,答曰:「昔與魯爽別,竊為陛下杜郵之賜。」上甚悅也,當時以為知言。

31 言語:
《鄧析書》曰: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32 言語:
《晏子》曰:曾子將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贈人以軒,不若贈人以言。」

33 言語:
《老子》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善言無瑕謫。
又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又曰:天之道,不言而善應。

34 言語:
《墨子》曰: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黽日夜而鳴,舌乾,擗然而不聽。今鶴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惟其言之時也。」

35 言語:
《孫卿子》曰: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傷人以言,重於刀戟;觀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於鍾鼓琴瑟。
又曰:《金人銘》曰:「周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無多事!多言多敗,多事多害。」《皇覽》云:出《太公金匱》。《家語》、《說苑》又載。

36 言語:
《莊子》曰: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與之言哉?

37 言語:
《說苑》曰:梁君出獵,見白雁群。梁君下車,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觀,勸梁君止,雁群駭,梁君怒,欲殺行者。其御公孫龍下車對曰:「昔者齊景公之時,天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景公曰:吾昔所以求雨者,為吾民也。今以人祠乃雨,寡人將自當之。言未卒,天大雨方千里。今主君以白雁故而欲殺之,無異於狼虎。」梁君援其首與上車,歸入郭門,呼萬歲,曰:「樂哉!」今日獵也,獨得善言。「子思子曰:」同言而信,信宰稍前。「

38 言語:
《申子》曰:明君治國,三寸之機運而天下定,方寸之謀正而天下治。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

39 言語:
《淮南子》曰:人有多言者,百舌之聲也。
又曰:得萬人之兵,不若聞一言之當。

40 言語:
《新序》曰:晉文逐麋而失跡,問農夫老古曰:「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行往。」公曰:「寡人問子,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虎豹之居也,厭閑而之近,故得;魚鱉之居也,厭深而之淺,故得;諸侯之居也,厭眾而遠游,故亡其國。」公恐,歸曰:「寡人逐麋而失之,得善言,故有悅色。」欒武子曰:「其人安在?」公曰:「吾未與來也。」欒武子曰:「取人之言,而棄其身,盜也。」公曰:「善。」遂載老古與俱歸。

41 言語:
《楊子》曰:大哉,聖人言之至也!開之,廓然見四海之內;閉之,寂然不睹墻垣之里。良玉不雕,至言不文。

42 言語:
賈誼《新書》曰:言有四術:言敬以禮,朝廷之言也;言文有序,祭祠之言也;并氣折聲,軍旅之言也;言若不足,喪紀之言也。

43 言語:
《郭子》曰:孫安國盛字安國。往殷中軍許共語,殷,名浩也。往返精苦,客主無間。左右進食,冷而復暖者數四。彼我奮擲,塵麈尾毛悉隨落滿餐飯中,賓主遂至暮忘餐。殷方語孫卿曰:「公勿作強口馬,我當并卿控。」孫亦曰:「卿勿作穴鼻牛,我當穿卿頰。」

44 言語:
《尸子》曰: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

45 言語:
《五帝本紀》曰:黃帝弱而能言。

46 言語:
《神仙傳》曰:老子生而能語。

47 言語:
《衛玠別傳》曰:太尉王君見阮千里而問曰:「老莊與聖教同異?」阮曰:「將無同。」太尉善其言,辟之為掾,世號曰「三語掾」。王君嘲之曰:「一言可召,何假於三?」阮曰:「茍足天下民望,亦可無言而辟,復何假於一?」

48 言語:
《管輅別傳》曰:裴冀州、何、鄧二尚書及鄉里劉太常、潁川兄弟,常歸服之,輅曰:「自與此五君共言論,使人精神清發,至昏不暇寐。自此已下,殆白日欲寢。」

49 言語:
《零陵先賢傳》曰:張飛嘗就劉巴宿,巴不與語,遂忿恚。諸葛亮謂巴曰:「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曰:「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語?」備聞之,怒曰:「孤欲定天下,而子初專亂之!」

50 言語:
《括地圖》曰:太極山采華之草,一日服之,通萬里語。

51 言語:
《世說》曰:晉文王稱阮嗣宗天下之至慎,每與之言,言及玄遠,未嘗臧否人物。
又曰:諸葛瑾為豫州,遣別駕到臺,語云:「小兒知談,卿可與語。」於張輔吳座中相遇,別駕呼恪「咄咄郎君」。恪因嘲之曰:「豫州亂矣,何咄咄之有?」答曰:「君明臣賢,未聞有亂。」恪復云:「昔唐堯在上,四凶在下。」答曰:「非惟四凶,亦有丹朱。」
又曰:或問王濟云:「昨游有何語議?」濟曰:「張華善說《史》、《漢》,裴逸民敘前言往行,袞袞可聽,王戎道子房、季札之間,陶然玄著。」
又曰:郝隆為桓公南蠻參軍。三月三日作詩,不能者罰酒。隆攬筆作一句云:「陬隅躍清池。」桓曰:「娵隅是何物?」答曰:「蠻名魚為娵隅。」桓曰:「作詩何以作蠻語?」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蠻府參軍,那得不作蠻語?」
又曰:裴仆射,時人謂言談之林藪。
又曰:殷中軍三告。嘗至劉尹惔,字子長。所,殷理屈而游詞不已,劉亦不復答。殷去乃言曰:「田舍兒學人作爾馨語。」
又曰:陸士龍、荀鳴鶴未相識,俱會于張茂先座。張介令共語,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談。陸抗手曰:「雲間陸士龍。」荀曰:「日下荀鳴鶴。」陸曰:「既開青雲睹白雉,何不張爾弓,挾爾矢?」荀曰:「本謂云龍骙骙,乃是山鹿野麋。獸微弩強,是以發遲。」張乃拊手大笑。
又曰:王武子、孫子荊各言鄉里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貞。」孫云:「其山崔嵬以嵯峨,其水㳌渫而揚波,其人礧砢而英多。」
又曰:宋處宗甚有思理才,常買得一長鳴雞,愛養之甚,至恒籠盛著窻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語,極有言思,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遂大進。
又曰:謝太傅一生語未嘗誤,每共說,退后敘說向言皆得次第。后忽一誤,自知當必死,其年而薨。
又曰: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樹旒旐。」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次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安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52 言語:
蘇彥《語箴》曰:利輕春露,害重冬霜。蘧蒢充室,戚施滿堂。

53 言語:
《孫楚反金人銘》曰:晉太廟左階前有石人焉,大張其口,而書其胸曰:「我古之多言人也。無少言,少言少事,則後生何述焉。夫惟立言,名乃長久。胡為塊然,坐緘其口?」

URN: ctp:taiping-yulan/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