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 人事部一百三十七

《人事部一百三十七》

電子圖書館

諺下

電子圖書館
1 諺下:
《漢晉春秋》曰:諸葛亮卒,楊儀整軍而出,宣王不敢逼,百姓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2 諺下:
梁祚《魏國統》曰:王昶,字文舒。戒兄子云:諺曰:「救寒無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斯言信矣。

3 諺下:
張勃《吳錄》曰:陸稠,字伯羸。為廣陵太守,奸吏斂手。廣陵諺曰:「解結理煩,我國陸君。」

4 諺下:
《韓詩外傳》曰: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知簀其所以安存,則無以異乎卻行而求逮於前人也。鄙語曰:「不知為吏,視已成事。」或曰:「前車覆,后車戒。」

5 諺下:
《江表傳》曰:諸葛亮表都護李嚴:嚴少為郡職吏,用性深克,茍利其身。鄉里為嚴諺曰:「難可狎,李鱗甲。」
又曰:典韋容貌魁杰,名冠三軍,其所持手戟,長幾一尋。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手提雙戟八十斤。」
又曰:郭典,字君業,為鉅鹿太守。與中郎將董卓攻黃巾賊張寶於曲陽。典作圍塹,卓不肯,典獨於西當賊之沖,晝夜進攻,寶由是城守不敢出。時人為語曰:「郭君圍塹,董將不許。幾令狐貍,化為豺虎。賴我郭君,不畏強御;轉機之間,敵為窮虜。猗猗惠君,保完疆土。」
又曰:柳琮,字伯騫。所拔進,皆為時所稱,致位牧守。鄉里為諺曰:「得黃金一笥,不如為柳伯騫所識。」

6 諺下:
皇甫謐《達士傳》曰:繆斐,字文雅。代修儒學,繼踵六博士,以經行修明,學士稱之。故時人謂之語曰:「素車白馬繆文雅。」

7 諺下:
《王祥別傳》曰:晉受禪。時廊廟之士。莫不歡容,而祥色不加怡。時人為之語曰:「王公恨恨,有送故之情也。」

8 諺下:
張方賢《楚國先賢傳》曰:諺曰:「黃尚為司隸,奸慝自弭;左雄為尚書令,天下慎選舉。」

9 諺下:
《荀氏家傳》曰:荀邃夫人有至行。時歲荒,每來糴者,夫人恒叩其斛,糴者歸量,輒過其本,時人號曰「掾斛夫人」。

10 諺下:
《陳留風俗傳》曰:許晏字偉君,授《魯詩》於瑯琊。王改學曰:「許氏章句,列在儒林。」故諺曰:「殿上成群許偉君。」

11 諺下:
《曹操別傳》曰:呂布梟勇,且有駿馬。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12 諺下:
《文士傳》曰:江應玄,時人諺曰:嶷然希言江應玄。
又曰:留侯七世孫張贊,字子卿,初居吳縣相人里,時人諺曰:「相里張,多賢良,積善應,子孫昌。」

13 諺下:
習鑿齒《襄陽記》曰:黃承彥謂諸葛亮曰:「身有丑女,才堪相配。」即載送之,鄉里語曰:「孔明擇婦,正得外丑也。」

14 諺下:
和苞《漢趙記》曰:陳安奮刀,左右俱發。隴上語曰:「隴上壯士有陳安,丈八蛇矛左右槃。」

15 諺下:
《西京雜記》曰:韓嫣好彈,以金為丸,一日所失者十餘。長安為之語曰:「若饑寒,逐彈丸。」京師兒童每聞嫣出彈,輒隨之,望丸所落,便拾取焉。

16 諺下:
《英雄記》曰:袁紹父成,字文開,貴盛,自梁冀以下,皆為交言,無不從。京師諺曰:「事不諧,詣文開。」

17 諺下:
《三輔決錄》曰:馮豹,字仲文,後母遇之甚酷,豹事之愈謹。時人為之語曰:「道德彬彬馮仲文。」
又曰:五門子孫,凡民之伍門。今在河南四十里,澗穀洛三水之交。傅聞馬氏兄弟五人共居此地,作五門客舍,因以為名。主養豬賣豚。故民為之語曰:「苑中三公,館下二卿。五門嚾々,但聞豚聲。」
又曰:賈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彪最優,故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又曰:游殷,字幼齊,為胡軫所害。月餘,軫得病,但言伏伏游幼齊將鬼來,於是遽死。關中諺曰:「生有知人之明,死有貴神之靈。」

18 諺下:
《臨海異物志》曰:安家夷皆好啖猴頭羹。諺言人寧負人千石之粟,不愿負人猴頭羹臛。
又曰:䱥魚肥,炙食甚美,諺曰:「寧去累世田宅,不去䱥魚額」

19 諺下:
《風俗通》曰:趙王好大眉,人間半額;楚好廣領,國人沒項;齊王好細腰,後宮有餓死者。
又曰:延嘉中,中常侍單超、左琯、徐璜、具瑗、唐衡在帝左右,縱其奸逸。時人為之語曰:「左回天,徐轉日,具獨坐,唐應聲。」言信用甚於轉圓也。
又曰:里語曰:「縣官漫漫,怨死者半。」

20 諺下:
《六韜》曰: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21 諺下:
《列子》曰:周諺曰:「田父可坐殺。」晨出夜入,自以性之恒;啜菽茹藿,自以味之極;一朝處以軟毛綈,薦以粱肉蘭味,心體煩,內熱生病矣。
又曰:楊朱曰:「古語有之,生相憐,死相捐,此語至矣。」
又曰:趙子文曰:「國諺有言,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逸者殃。且君欲無盜,莫若舉賢而任之。」

22 諺下:
《孟子》曰:齊人有言:「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齊人之諺語也。乘勢,居富貴之勢也。鎡基,田器耒耜之屬也。

23 諺下:
《孔叢子》曰:平原君與子高飲,強子高酒曰:「昔有遺諺:堯舜千鐘,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飲百榼。古之賢聖,無不能飲也。吾子何辭焉?」

24 諺下:
《韓子》曰: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
又曰:古有諺曰:「為政猶沐也。」雖有棄髮之廢,而有長發之利也。

25 諺下:
慎子曰:諺云:「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

26 諺下:
蔣子《萬機論》曰: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又曰:猛虎不處卑勢,勁鷹不立垂枝。

27 諺下:
《抱樸子》曰:桓靈曰: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蠅。
又曰:古人欲達勤誦經,今世圖官勉治生。

28 諺下:
《商君書》曰:公孫鞅謂秦孝公曰:臣聞之,疑行無名,疑事無功。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猶天下之議。語曰:「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

29 諺下:
邯鄲氏《笑林》曰:桓帝時有人辟公府掾者,倩人作奏記文,人不能為作,因語曰:「梁國葛龔者,先善為記文,自可寫用,不煩更作。」遂從人言,寫記文,不去龔名姓。府公大驚,不答而罷歸。故時人語曰:「作奏雖工,宜去葛龔。」

30 諺下:
賈誼《新書》曰:鄙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於器,尚憚而弗投,恐傷器也。況貴大之臣近於主帝乎?

31 諺下:
桓子《新論》曰:關東諺語曰:「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西向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又諺曰:「侏攘披一節而長短可知,孔子言舉一隅足以三隅反。」觀吾小時二賦,亦足以揆其能否。

32 諺下:
崔實《政論》曰:每詔書所欲禁絕,雖重懇惻罵詈極,筆由復廢舍,終無悛意。故里語曰:「州郡記,如霹靂;得詔書,但掛壁。」
又曰:一歲再赦,奴兒噫唶。況不軌之民,孰不肆意?

33 諺下:
應劭《漢官儀》曰:里語云:「仕宦不止車生耳。」

34 諺下:
蔡邕《獨斷》曰:古幘無巾,王莽頭禿,乃始施巾,故語曰:「莽頭禿,幘如屋。」

35 諺下:
王朗《貧窶語》曰:諺曰:「魯班雖巧,不能為乞丐者顏。」

36 諺下:
魏武選令曰:諺曰:「失晨之雞,思補更鳴。」昔季闡在白馬,有受金取婢之罪,棄而弗問,后以為濟北相,以其能故。

37 諺下:
曹植令曰:諺云:「相門有相,將門有將。」夫相者文德昭,將者武功烈。

斗爭

電子圖書館
1 斗爭:
《左傳·隱公》曰:鄭伯將伐許,授兵於太宮,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辀以走,辀,車轅也。子都拔戟以逐之。

2 斗爭:
又《襄五年》曰:秦伯之弟針如晉修成,叔向命召行人子員。欲使答秦。行人子朱曰:「朱也當御。」御,進也。言當次行。三云,叔向不應,子朱怒曰:「班爵同,同為大夫。何以黜朱於朝?」撫劍從之。叔向曰:「秦晉不和久矣!今日之事幸而集,晉國賴之。不集,三軍暴骨。子員道二國之言無私,子常易之。奸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從之。人救之。平公曰:「晉其庶乎!庶幾于治。吾臣之所爭者大。」師曠曰:「公室懼卑,臣不心競而力爭,不務德而爭善,私欲已侈,能無卑乎?」

3 斗爭:
又《襄五年》曰:楚伐鄭,至于城麇。鄭皇頡戍之。出,與楚師戰,敗。穿封戌囚皇頡,公子圍與之爭之。正於伯州犁,正曲直也。伯州犁曰:「請問於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爭,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為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為穿封戍,方城外之縣尹也。誰獲子?」上下手以道囚意。囚曰:「頡遇王子,弱焉。」弱,敗也,言為王子所得。戍怒,抽戈逐王子圍。

4 斗爭:
《史記》曰:藺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右。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相如徒以口舌為勞,位居我上。吾不忍為之下,必辱之。」相如聞之,不肯與會。每朝,常稱病,不欲與頗爭列。於是,舍人請辭去。相如曰:「強秦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
又曰:彭越,字仲。常漁鉅野中為群盜。陳勝、項梁起,少年或謂越曰:「豪杰相立叛秦,仲可效之。」越曰:「兩龍方斗,且待之。」
又曰:婁敬說上曰:「夫與人斗,不扼其亢,張晏曰:亢,喉嚨。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又曰:孔子去陳,過蒲,會公叔氏以蒲叛,蒲人止孔子。弟子公良孺者,有勇力,謂曰:「昔從夫子遇難於匡,今遇難於此,命也。吾寧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懼,謂曰:「無適衛,吾出子也。」

5 斗爭:
《漢書》曰:項羽謂漢王曰:「天下凶凶,徒以吾兩人,愿與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曰:「吾寧斗知,不能斗力也。」
又曰:大將軍霍光秉政,諸霍在平陽奴客持刀兵入市,吏不能禁。及尹翁歸為市吏,莫敢犯者。
又曰:邴吉常出,逢群斗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掾史獨怪之。吉曰:「民斗相殺傷,長安令京兆尹職所當禁也。宰相不親小事。」
又曰:原涉遣奴至市買肉,奴乘涉氣與屠者爭言,斫傷屠者。

6 斗爭:
又《漢書·張耳贊》曰:張耳、陳餘,世所稱賢,始居約時,相然信死,豈顧問哉!及據國爭權,卒相滅亡,勢利之交,古人羞之。

7 斗爭:
《續漢書》曰:孝靈皇帝於后宮,人為列肆販賣,使相偷盜爭斗,上臨視之以為樂

8 斗爭:
《東觀漢記》曰:執金吾賈復在汝南,部將殺人潁川,捕得,寇恂乃戮之於市。復以為恥,過潁川,謂左右曰:「吾今見恂,必手劍之。」恂知其謀,不欲與相見。恂曰:「昔藺相如屈於廉頗者,為國也。」乃敕屬縣盛供具,一人皆兼二人之饌。恂乃出迎於道,稱疾還。賈復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過去。恂以狀聞,上乃徵恂。恂至引見,時復先在座,欲起相避。上曰:「天下未定,兩虎安得私斗?」
又曰:周黨,字伯況,太原人。鄉佐發黨徭道,於人中辱之。黨學《春秋》長安,聞復讎之義,輟講下辭歸,到,與鄉佐相聞,期斗日。鄉佐多從兵往,使鄉佐先拔刀,然後與相擊。鄉佐服其義勇。

9 斗爭:
袁山松《後漢書》曰:劉盆子居長樂宮,赤眉諸將日會論功名,自言欲為某王,欲得某官。爭言號呼,拔劍相擊。

10 斗爭:
《英雄記》曰:呂布,字奉先。劉備屯小沛,袁術遣將紀靈步士三萬攻備。備求救於布,布率騎千餘馳赴之,遣人招備并請靈等響,因謂靈曰:「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

11 斗爭:
《蜀志》曰:劉封與孟達分爭不和,封奪達鼓吹,達遂降魏。

12 斗爭:
《山海經》曰:刑夭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13 斗爭:
《神異經》曰:東北荒中有獸焉,其狀如羊,一角,毛青,四足似熊。性忠而直,見人斗則觸不直,聞人論咋不正。名曰獬豸,一名任法,今御史用法冠,俗曰:「獬豸冠」也。

14 斗爭:
《續搜神記》曰:晉太原中,北地人陳良與沛郡民李焉共為賈,后大得利焉。殺良取物,死十許日,良忽蘇活,得歸家,說死時見周旋人劉舒。舒久已亡,謂良曰:「去年春社日祠祠,家中斗爭,吾實忿之,作一兕於庭前。」良故往報舒家,其怪亦絕。

15 斗爭:
皇甫士安《逸士傳》曰:高鳳鄰里有爭財斗者,兵刃相加。鳳脫衣巾為叩頭曰:「仁義遜讓不可廢也。」爭財者投兵謝之而罷。《東觀漢記》又載。
又曰:管寧所居屯落,會有汲者,或男女雜錯,或爭井斗鬩。寧患之,乃買器分置井傍,汲以待之,各自相責,不復斗也。

16 斗爭:
《會稽典錄》曰:夏香,字曼卿。門側有大井,上有瓦盆,里中兒童各競飲牛,爭水共斗。香豫為汲,多置盆器,由是無爭。

17 斗爭:
《費祎別傳》曰:魏延與楊儀并坐爭論,延或舉刃擬儀,儀涕泣橫集。祎常入坐其間,諫喻分別。

18 斗爭:
《石勒別傳》曰:勒微時居與邑人李陽相近,陽性剛愎,每輕勒,與爭漚麻池,共相打楪,互有勝負。

19 斗爭:
《吳越春秋》曰:伍子胥始吳時,遇專諸於途。專諸方與人斗,將就之,適其怒,有萬人之氣。其妻一呼即還,子胥怪而問其狀。專諸曰:「夫屈一人之下,必伸萬人之上。」

20 斗爭:
《列子》曰:昔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

21 斗爭:
《胡非子》曰:胡非子修墨子教,有屈將子恃勇,聞墨者非斗,帶劍危冠往見胡非子。劫而問之曰:「將聞先生非斗而好勇,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胡非子為言五勇,屈將子悅服。

22 斗爭:
《尸子》曰:魯人有孝者三為母北,魯人稱之。彼其斗則害親,不斗則辱嬴矣,不若兩降之。

23 斗爭:
《韓子》曰: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一人曰:「吾與黃帝兄同年。」訟此不決,以後息為勝。

24 斗爭:
《呂氏春秋》曰:楚之邊邑名曰卑梁,其處女爭桑於境上,戲而傷卑梁之女。卑梁人以讓吳人,吳人應之不恭,怒而殺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於是吳楚大爭。

25 斗爭:
《淮南子》曰:佐祭者得嘗救,斗者得傷。
又曰:三人同舍,二人相與爭,爭者各自以為直,不能相聽。一人雖愚,必從而決之,非以智也,以不爭也。

26 斗爭:
《說苑》曰:秦始皇太后不謹,幸郎嫪毒,封為長信侯,專國事,與侍中左右貴臣俱博,飲酒醉,爭言而斗,瞋目大呼。

27 斗爭:
桓子《新論》曰:余前為典樂大夫,有鳥鳴於庭樹上,而府中門下皆為憂懼。后余與典樂謝俟爭斗,俱坐免去。

28 斗爭:
《風俗通》曰:臨淮有一人持一匹縑到市賣之,道遇雨,披戴。後人求共庇蔭,授與一頭。雨霽當別,因共爭,各云我縑,詣府自言。丞相薛宣呼騎吏中斷縑,各與半。后人濫受,因前撮之,縑主稱怨。宣然後知,責之具服。
又曰:俗說:二人共澡手,令人爭斗,良無異器,當共澡者。其祝曰:「人相愛,狗相嚙。」言狗斗時,灑之以水,便自解也。
又曰:坐不移樽。俗說,移樽令人斗爭。

29 斗爭:
《典論》曰:汝南許劭與族兄靖俱避地江東,保吳郡,爭論於太守許貢座,至於手足相及。

30 斗爭:
郭璞《易洞林》曰:殷鴻喬令吾作卦,得《大壯》之《夬》,語之云:「慎勿與許姓者共事田作也,必斗相傷。」殷還宣城,遂與許姓共田,田熟有所爭。此人舉杖欲撞之,喬退思中間之戒,辭謝,僅乃得休。

31 斗爭:
《夢書》曰:鶉鷃為斗。夢見鶉鷃,憂閑斗也。

32 斗爭:
嵇康《太師箴》曰:若會酒坐見人爭語,其形勢似欲轉盛,便當舍去。此斗之兆也。

URN: ctp:taiping-yulan/496